“三新”背景下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路径探究
2024-06-17台晓青
台晓青
摘 要:“三新”主要是指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在这样的新的背景下,以往的高中语文教学已经难以满足时代要求。大单元教学是指将知识整合在一起开展的丰富教学形式,能够推动学生在一定情况下搭建语文知识网络和结构化学习思维。在“三新”背景下,开展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能够搭建梯度化、层次性、组合性的教学方式,以推动学生语言应用和思维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本文从推动“三新”落实语文素养、培养综合能力等方面对“三新”背景下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从教学主题确定、文本大单元教学设计、微课预习、多样课堂教学和综合教学评价体系搭建等多种教学实际出发,对语文大单元教学路径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三新”;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
随着教育的与时俱进,高中语文教学在“三新”的背景下需要选择符合当下时代背景和情况的单元教学方式[1]。基于此,教师需要以“三新”为指导思想,对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预习、教学进行探究。
一、“三新”背景下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必要性
(一)推动“三新”要求的有效落实
推动“三新”要求的有效落实主要表现在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符合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相关教学内容和要求三个方面。从新课标中能够了解到高中语文课标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把握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重视语文的审美应用和探究能力发展,为学生构建有序开放的语文课程教学[2]。而大单元教学方式刚好与这些课程教学理念相符合,能够让学生在单元学习的引导下,形成语文核心素养,提升语文审美和发展语文综合能力。
而新教材要求教师教学“守正创新、读书为要”,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导向,推动学生学习和掌握整体阅读、语言处理等必修和选修要求任务落实。此外,在新教材引导下,教师需要注重学生“读书为要”的要求,而选择多样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培养综合能力,搭建大单元教学思维。大单元教学刚好能够满足新教材这一要求。
在新的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已经从单一的知识理论输出转变为综合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灵活运用大单元学习模式,培养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语文应用意识。而大单元教学能够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和内容,推动学生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培育,并形成大单元学习模式。
(二)促进学生高中语文素养的培养
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包含了语文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维度。这四个维度也是新教材编写、新高考培养、新课标课程目标的主要内容。将高中语文大纲教学与核心素养融合在一起,旨在推动“三新”落实和改革高中语文教学形式[3]。
针对语言,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会选择符合学生学习基础的句子应用和写作创造的活动来推动学生在单元核心的基础上锻炼语言建构和运用素养。针对思维,教师会选择综合性题材的阅读内容,推动学生搭建结构化和思维化阅读体系,以提升学生的理解、分析、创新、审美思维。
针对审美,大单元教学影响下,教师会选择符合学生当前认知的图片、信息技术、音频、视频等方式,推动学生理解和掌握文章内容,也可以丰富学生语文内容表达形式。针对文化,语文大单元教学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古诗词、文言文、经典文章。这些内容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提升文化自信,建立文化意识,深思我国文化精髓。
(三)推动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新”背景下,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还能够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这些综合学习能力主要包括了学生的写作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创新能力。
其中,写作能力主要可以通过大单元教学的单元核心引导为主题,为学生提供写作的机会和素材,让学生在单元核心下和深思学习之后学会如何去构思文章结构和内容[4]。
阅读理解能力是语文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综合能力之一。在大单元学习下,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内容、搭建文章结构、分析文章情感、了解文章背景等方式,学生可以培养综合阅读理解能力。
口语表达能力,是让学生在积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之后,通过大单元教学的方式,围绕某一核心,开展口语活动,丰富学生口语表达方式和情境。在语文单元教学中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味地模仿别人只会让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下降。而大单元教学的多样课堂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
二、“三新”背景下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路径
(一)确定符合“三新”要求的大单元教学主题
合适的主题是大单元教学有效开展的核心,也是符合“三新”要求的有效教学。大单元教学主题包括了德育、语文教学内容、情怀,也可以从语文的教学形式、阅读、写作、朗诵等出发[5]。
在确定单元核心主题的时候,教师需要选择与学生身心发展和教学内容相符合的。这样的单元核心主题便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与时代背景相衔接,能够为学生思维释放提供帮助。此外,单元核心主题的确定需要从单元核心内容、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出发进行思考。
例如,以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为例,教师通过学生学情,从教学内容出发,确定大单元教学主题。结合新教材分析子单元教学内容有《沁园春·长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致云雀》等内容。
这些内容都是通过诗篇和小说的形式,从个人、群体、政党不同角度抒发了青春主体对世事的认知和看法。结合新课标要求的构建有序开放课程教学和素养目标,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对应整体教学设计来了解。
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明确“知人论世”和了解青春的不同侧面,以及不同时代下的青春价值。而青春与学生此阶段的年龄特点刚好相符合。基于此本单元的二单元教学主题,可以确定为“青春”。
为了增强青春这一主题的实际性和生活性,通过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共同探究:“现实生活中的青春是如何的?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青春?”通过这样的探究,也可以初步将简单的青春主题优化为“青春须早为”等更具有文学色彩和意义的单元整体核心主题,以引起学生对此单元内容的好奇。
(二)运用多样方式整合文本,设计大单元教学
在“三新”背景下,大单元教学设计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加全面的思考,对知识点掌握更加牢固,激发学习动机,培养素质和创新能力。而整合文本能够为单元教学设计提供内容引导。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多样的方式整合文本设计大单元教学。确定单元核心素养目标、单元重难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分析都是这一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1.教材分析
分析应该以教材为基础,以新课标为指导,以新高考和学生综合发展为目的。此外,教材分析还应该结合整体单元结构进行深入分析。例如,这一单元的阅读内容、口语交际内容、写作内容主要包括了哪些?通过这样分析的教材,能够推动核心素养目标确定。
2.学情分析
而学生学情就应该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当前符合学生学习的信息技术手段等出发进行分析。而这些学情需要语文教师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收集各个学生的学习方式,为自身进一步了解此阶段学生在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所想要达到的目的进行思考。这些学情能够为核心素养目标确定、教学过程的完善创造条件。
3.核心素养目标
而核心素养目标一改往常的三维目标,需要从学生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角度出发进行确定。而其中语言目标则是指学生的句子、语句综合应用能力。思维目标就是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思维达到了怎样的高度,是否完善、有逻辑性。审美主要包括了能力和思维两个方面。而文化主要是指大单元教学中的文化传承、文化自信。
4.单元重难点
单元重难点一般是指这一单元中最为核心的篇章内容,或者是学习方式。此外,单元重点还包括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单元难点需要结合学生学情进行探究。
5.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主要是指从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以及“三新”背景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和内容需要符合教学实际,联系课堂教学时间等限制,再作思考。
例如,以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为例,教师就可以通过多样的方式整合文本设计大单元教学。首先,结合教材确定单元文本内容包括了《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等内容。然后从中分析出“感受劳动之美”的单元核心主题。结合这一主题,教师可以通过搜索等方式选择课外的相关资料和内容,以丰富单元文本整合要求。教师可以分析学生学情如下:
此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德育培养关键时期,对劳动的认知较为全面,但是其行动力还是较为欠缺的。结合学情和整合内容,可以确定核心素养目标为:
(1)通过理解单元文章中的通信报道、新闻信息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新闻评论,理解评论所依据的新闻现实和客观观点。
(2)通过概括优秀劳动者事迹,体会劳动最光荣的文化意识。
(3)通过通讯报道阅读相关文本等方式,搭建单元学习思维。
(4)通过观看相关新闻报道、事迹等方式,提升对美的拓展认知。
设计单元核心目标之后,确定单元教学重难点为:
(1)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感悟劳动,分享劳动体验,体会劳动特殊价值与积极影响。
(2)在单元学习中正确认识新闻通讯、评论特点,掌握写作技巧。
确定教学重难点和目标之后,单元教学过程如下:
(1)趣味导入教学,了解单元核心
(2)对比阅读教学,推动初步感知
(3)小组探究教学,合作共培素养
(4)读写互促教学,搭建单元结构
(5)跨媒介阅读教学,拓展阅读思维
这样的单元教学设计就能够为“三新”要求的落实提供帮助也能够丰富学生的综合认知,让学生在单元结构化目标中寻找适合自己的目标,确定小目标,提升学习内驱力。
(三)多样的大单元教学方式推动教学落实
多样的大单元教学方式是符合新课标开放有序教学要求的,也是能够落实新教材教学基础的,还是推动新高考政策落实的关键。因此,教师应该在高中语文大单元课堂教学实践中选择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以推动学生了解、认识、内化、巩固大单元知识。
微课视频教学引导学生思考、了解大单元知识、驱动性任务优化教学、播放音频创新教学形式、小组合作演绎深刻认识单元教学核心、建立综合性教学评价体系,都是推动大单元教学目标实践的教学方式。
1.微课视频引导学生
一般微课视频都是用于课前引导学生预习,了解语文教学内容的,但是微课视频也可以运用到课堂教学的导入教学之中,以推动语文大单元教学翻转课堂的有效建立。微课视频在一部分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认识不足的情况下,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科学化、十分钟以内的教学内容提供了帮助,也为教师专业学习对应教学方式,提升自身综合教学能力成为学生信赖的教师奠定基础。在微课视频课件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图片、音频、视频、文字描述等方式进行整合。
2.驱动任务优化教学
驱动任务优化教学,主要是指通过问题驱动、游戏驱动两种方式来增强学生的语文大单元学习驱动力。这种问题驱动就是结合单元核心要求,设置学习任务群。而游戏驱动则是通过自主思考设计或者是网络学习的方式挑选与单元核心内容相符合的游戏形式和内容。
3.小组合作演绎核心
小组合作为学生共同演绎理解单元核心创造了条件。在此过程中,通过扮演的角色和换位思考别人扮演的角色,学生可以更加清晰、明白单元核心教学内容。
4.建立教学评价体系
在课堂内,课堂外,教师都可以结合单元核心教学内容,建立教学评价体系。这些评价体系包括了学生评价,教师综合评价、单元整体评价等。
例如,以部编版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为例,教师通过多样的大单元教学方式推动学生综合发展。在微课视频中,应该包括单元核心内容:记录家乡的人和物、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参与家乡文化建设。通过这样的微课视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或者是学习任务群:
(1)小组合作通过网络或者是线下收集的方式采访记录,与家乡相关的人、事、物。
(2)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家乡文化生活现状,如遗产保护、业余文化、图书馆藏书与借阅情况、文化习俗、生活方式、商家招牌等。
(3)通过写作、阅读等丰富的方式,参与家乡文化建设。
接着,学生可以合作演绎当地的文化特色内容,如可以结合地区特色演绎特色歌舞。在综合演练之后,通过书面的和口头的语言内容给予小组和学生综合评价。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教材、课标、高考背景下,语文大单元教学是符合对应要求的,也是能够推动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和进步的。这样的教学也为高中语文教学开展和其他综合学科的改革,或者是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此,本文首先在正式教学前,与学生共同确定了符合“三新”要求的大单元教学主题,以推动学生把握学习重点;其次,整合了文本,设计大单元教学,以明确教学方向和核心内容;最后,重视教学实践的开展,以引导学生了解、内化大单元知识。
参考文献
[1]张诚诚.立足于“三新”,优化语文教学:“三新”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变革与实践[J].安徽教育科研,2023(30):42-44.
[2]朱樟凤.新《课标》引领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3(6):130-132.
[3]安淑红.新教材背景下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3(6):139-141.
[4]刘俊.“三新”背景下的全国高考语文命题导向与教学策略:以2022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为例[J].新课程导学,2023(12):71-74.
[5]郭艳.“三新”背景下高中语文经典篇目教学策略:以《我与地坛》任务群教学为例[J].甘肃教育,2023(6):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