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家校社协作共同体的探索

2024-06-16刘启慧曾艳琳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4年5期
关键词:共育家风家校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的重要指示,襄阳市第三十八中学创建了“一会一中心”的家校社一体化协同育人管理机制,构建起“一二三五”家校共育模式。

“一会”即家长委员会,“一中心”即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一二三五”家校共育模式主要指:凝聚一个核心,构架“和合共生”家庭教育品牌,和睦同心,家校共育;采用两种途径,即开办家长学校,提升家长综合素质,开展家庭实践体验,培养公民意识和能力;建设三个层次的课程,即打造普适性课程、针对性课程和经验性课程三个层次的家长培训校本课程;依托五个团队,即组建专家顾问团、教师智囊团、心理咨询师团、家长讲师团、社区助力团,开展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多样性的家庭教育培训。

细心培育,实施层级梯度培养。学校针对不同阶段孩子的成长需要,制订家长培训计划,开设与孩子成长相关的家长课程。学校设置春晖家校协作课程,让培训系统化、系列化。如在六年级开设青春期教育和小升初衔接课程,初一开设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初中生家长和省考新政解读课程,初三讲如何做合格的毕业生家长,等等。

贴心沟通,搭建亲子交流平台。亲子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亲子感情,还可以帮助家长学会如何和孩子沟通,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一是以传统节日为主线开展节日活动。比如,一月以元旦为契机开展“参与美食节 享快乐生活”活动,四月开展“争当好少年 清明节缅怀先烈”活动,五月开展“全家总动员”端午节活动,六月开展 “小鬼当家”家庭劳动主题实践活动等。二是以家风家训家规传承为契机开展主题活动。比如,围绕“寻找身边的家风家训家规”这一主题,学校开展好家训诵读活动、好家风发掘活动、好故事征集活动、好书信展示活动、好视频宣传活动,引导全校学生从家训家风中汲取道德养分,树立家庭文明新风尚。三是分层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在家庭开展“我是父母小帮手 家务我能行”活动,在学校开展“我是小农夫 种花我能行”活动,让学生明确劳动能创造价值,培养学生在劳动中的创新能力,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四是开展“我是社区小主人”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家长和孩子利用节假日一起走进社区、了解社区、主动发现社区1~2个问题,并且能提出解决方案。

诚心合作,结出家校共育硕果。一是四“JIA”文化凝聚家校力量。四“JIA”即:一“家”,拥有家国情,用家的理念经营学校;二“嘉”,乐享嘉年华,引导师生在最美好的年纪,做最美好的事情,结最美好的果实;三“加”,跑出加速度,为实现幸福新名校梦吹响冲锋号;四“佳”,争创佳绩,立足新起点,干出新精彩,创造新佳绩。秉承“一家人,一件事”“家中事,大家事”的文化理念,教师做到了“把学校当成家”“把同事当兄妹”“把学生当子女”“把家长当亲人”。二是德育课程绽放良善之花。学校构建了“家·培根铸魂”德育课程体系。开展以“立”为核心的《家有家风·生活与德育》课程,重视劳动教育,让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以“礼”为核心的《家有家规·国学与礼仪》课程,让学生懂规矩、知礼仪;以“力”为核心的《家有书香·悦读与润泽》课程,和语文一科一品相结合,实施《襄阳市第三十八中学九年爱阅读行动计划》,让阅读习惯根植于每个孩子的心中。三是教育教学呈现拔节态势。学校被全国妇联和教育部授予“全国示范家长学校”称号。学校关工委也先后被评为“襄阳市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全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被授予“全国五好关工委基层先进组织”。四是心理教育关爱心灵深处。学校创新开展“双向奔赴 共育花开”“1+N”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1”是学校开展的“全员成长导师制”工作,对学生进行“导心、导学、导行”。“N”是对学生和家长开展的双线心理教育培训。学校坚持开展“劳动心育”活动,以四季为节点,实施“四时双节”心育辅导,同时,面向家长开展有关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系列培训讲座。

责任编辑/王娜娜

猜你喜欢

共育家风家校
学校携手 共育共进
家校距离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勤劳节俭传家风
家风伴我成长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幽默好家风(二)
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