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工院校技能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模式研究

2024-06-15卢红华

职业 2024年9期
关键词:技工院校乡村振兴

摘 要:技工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其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培养的人才具有鲜明的职业性、技能性、实用性等岗位特征。技工院校对乡村振兴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不仅是乡村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也是乡村传统技艺挖掘、乡村劳务品牌培育、乡村职业标准编制、乡村创新创业孵化的有力助推者。本文概括针对技工院校技能助力乡村振兴的现状及困境,以杭州第一技师学院为例,提出了搭建“多方联动、资源汇聚”的乡村工匠培育平台、建立“产业引领、项目支撑”的乡村劳务品牌数据库、构建“产教融合、双师共育”的乡村工匠成长体系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技工院校;乡村振兴;路径模式

课 题:本文系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2022年度首批技工教育助力乡村振兴产教融合专项课题“技工院校技能助力乡村振兴模式的研究”的研究成果。

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要部署,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为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指明了方向。国家发展要靠人才,民族振兴要靠人才,乡村振兴同样要靠人才,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实现广大农民美好生活,关键要靠人才。乡村振兴对高素质技能人才具有广泛的需求,技工教育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教育方式,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具有重大作用,尤其是在提供充足的实用型、操作型技能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杭州第一技师学院创办“工匠学院”,设立“山区四县(市、区)”乡村工匠培育基地的探索与实践,正是技工教育为乡村振兴献“技”赋能的生动实践。

一、技工院校技能助力乡村振兴的必要性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尤其是乡村技能人才,只有人才的供给跟上了,相关产业才能正常运转、迭代升级,乡村文化才能真正活起来、火起来,乡村教育才能提质增效,新模式、新业态才能不断涌现,乡村振兴才能实现。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既需要高端的农业科技人才、大国工匠,也需要中端的农技推广人才、能工巧匠,更需要大量的一线高素质农民。而技工院校则是培养乡村技能人才的前沿阵地,是保障现代化农业农村建设的育才基地。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达3.1亿人,年龄在36岁至54岁之间的占47.3%,年龄55岁及以上的占33.6%。同时,从文化程度来看,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在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91.8%,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3年。“初中农业”“小学农业”水平难以支撑乡村振兴,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学历层次低的问题严重制约乡村振兴与现代化农业发展。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途径是就地就近开展生产技术和文化素养培训,或引入有一定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的青年才俊到农村就业创业。相关数据显示,在全国职业院校(包括技工院校)中来自农村的学生占比70%以上,而且目前技工院校所开设的专业门类也基本上覆盖了乡村振兴的各个领域。通过技工院校为乡村培养更多的能工巧匠,吸引毕业生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让职业教育为乡村振兴赋能。

二、技工院校技能助力乡村振兴的主要内涵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国家将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赋予职业院校新的使命。2023年年初中央1号文件强调要大力发展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体现了国家对职业教育办学定位和服务目标的新认识、新部署,为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指明了办学方向。技工院校在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同时,也可利用自身的专业、人才、技术优势,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一)助力乡村专业人才成长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步伐的不断加快,许多技工院校及时优化专业体系,根据当地农业和农村产业的发展,及时打造精准服务当地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高水平专业群,加强校农(涉农企业)合作、校地(当地乡镇)合作,完善涉农专业课程体系,开展农业种植、农业养殖、农技推广、乡村旅游、网络直播、乡村文旅产品开发等紧缺型乡村专业人才培养,为当地乡村振兴输送了大量实用型技能人才。

(二)助力乡村能工巧匠培养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许多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部队转业的退伍军人以及懂得农业技术、网络直播、乡村旅游等领域知识的各类人才逐渐回归乡村。作为具有社会培训职能的技工院校,在搞好学历教育的同时,要做好农村已有劳动力和返乡入乡相关人员的职业培训工作。地方政府应出台扶持政策,因势利导,鼓励更多的返乡入乡人员在当地进行就业创业,并联合当地技工院校,提供有较强针对性的乡村职业技能培训,助力乡村技能人才培养,营造有利于乡村能工巧匠实现“出彩人生”的良好环境。

(三)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是技工院校助力乡村振兴的突破口。技工院校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主动融入乡村产业发展,了解当地产业的规划和发展需求,因地制宜发展现代乡村服务业,帮助乡村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健康养老、乡村直播销售等特色主导产业。深化政府部门、技工院校、行业企业、当地乡镇之间的合作,协助搭建乡村产业发展平台,联合建设农业产学研示范基地、乡村工匠培育基地、技能创新和创业孵化基地,推动农业产业链、人才培养链、科技推广链精准对接,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的结构变革和质量提升。

三、技工院校助力乡村振兴实践中面临的挑战

(一)技工院校涉农专业相对招生难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技工院校对涉农专业也越来越重视,但随之而来的是相关专业相对招生难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社会认可度偏低,许多学生家长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家长,不愿让自己的孩子选择涉农专业;二是涉农产业企业规模总体偏小,工作环境需要改善,待遇亟待提高;三是技工院校涉农专业投入偏低,学生不愿意主动选择涉农专业。

(二)技工院校“工匠型”专业名师力量有待加强

技工院校教师不仅要具备教学能力,还要具备高超的专业实践能力。据调查,技工院校的师资主要为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技师学院的毕业生,多数教师虽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但操作技能与行业工匠大师有一定的差距,尤其在乡村传统技艺或产业方面,技工院校教师缺少乡村能工巧匠应具备的高超技艺,在实际教学中难以满足培养适应乡村振兴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三)技工院校培养乡村工匠方式有待创新

技工院校的“专业”与乡村产业的“职业”在内涵上存在较大的差距。多数技工院校除开设一定数量的文化课程外,还会围绕“专业”设置较多的专业理论和技能实训课程,由于“专业”涉及面广,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讲究面面俱到,这势必造成所传授的知识技能如“蜻蜓点水”般不够深入,加上培养过程与乡村企业、乡村产业之间的融合度不高,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岗位技能水平不高,难以适应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需要。

四、技工院校技能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

(一)搭建“多方联动、资源汇聚”的乡村工匠培养平台

多方联动是指在乡村工匠培养过程中汇聚地方乡镇、技工院校、乡村企业等多方力量,协同推进乡村工匠培养。地方乡镇比较了解当地乡村产业整体布局及发展状况,对乡村应“培养什么人”以及能给予“什么扶持政策”比较清楚。技工院校培养乡村工匠有较好的教学资源,对“怎么培养人”有一定经验。乡村企业是乡村产业生产、加工或经营的主体,往往拥有一定的技术骨干或技术能手,在乡村工匠培养过程中,乡村企业技术骨干或技术能手既是企业内部职工培训的实施主体,也能为技工院校的学生或学员提供岗位实训资源。地方乡镇、技工院校、乡村企业多方联动,将几方资源汇聚在一起,通过平台建设,使集聚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用。

杭州第一技师学院为了切实推进工匠培养工作,于2019年成立了杭州工匠学院,分别与淳安县、桐庐县、建德市、临安区“山区四县(市、区)”成立了4个乡村工匠培育基地,将政府部门的政策资源、技工院校的教学资源、企业的实训资源、乡镇的产业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多方联动、资源汇聚”的乡村工匠培养平台。经过近几年的运行,该平台在乡村工匠技能提升、技术交流、技术研发、就业创业等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二)建立“产业引领、项目支撑”的乡村劳务品牌数据库

俗话说,搭台唱戏。台搭好了,需要有项目来支撑。地方政府应充分依托乡村优势产业和特色资源,突出就业导向,通过大力培育乡村劳务品牌项目,选树劳务品牌技术能手,开发劳务品牌职业标准,建立地方劳务品牌项目库、技术能手库及职业标准(规范)库,为后续职业技能培训及劳务品牌推广打下坚实基础。

杭州第一技师学院依托工匠学院淳安(大下姜)乡村工匠培育基地,结合当地发展旅游业的需求,围绕淳安乡村特色产业,挖掘出一批乡村传统手艺人、非遗传承人、乡村新农人,培育“千岛湖厨师厨娘”“千岛湖阿姨”“千岛湖网红小姐姐”等项目品牌,协助地方乡镇开发了“大下姜十大碗”,并建立了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养老护理员、互联网营销师(网络直播员)等与项目品牌对应的职业技能标准。依托工匠学院建德乡村工匠培育基地,协助地方政府挖掘“建德豆腐包师傅”“建德草莓师傅”“梅城晒面师傅”等一批劳务品牌项目,并协助开发了“建德豆腐包制作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及考核题库,建立了“建德师傅”系列品牌项目和技术能手数据库。

(三)构建“产教融合、‘双师共育”的乡村工匠成长体系

技能助推乡村振兴,最终要落实到乡村技能人才的培养、选拔及创新创业孵化等方面。通过技工院校、地方乡镇及乡村企业的共同努力,让村民及返乡入乡的农业主力军提升技能水平,让更多的村民就好业、创好业,最终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助推乡村振兴。为此,应着重做好技工院校与乡村企业、乡村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工作,发挥各方资源优势,通过“双师”共育的方式,构建好乡村技能人才培养成长体系。

杭州第一技师学院依托工匠学院,聘任行业企业的名匠大师为学院教授,将其录入学院“工匠名录”,让社会名匠大师和学院教师一起参与学院专业实训课程和教学计划的制订,参与校内学生的实训指导和校外学员的培训授课。每年为“山区四县(市、区)”开展多个工种、多个批次的职业技能培训,并通过乡村振兴技能竞赛活动选拔出一大批“乡村工匠”和“技术能手”。同时,学院在传统技艺人才聚集地,设立“技能工作站”,通过“双师”共育,开展技艺交流、技术研习、培训示范、总结提炼,培育技能共富品牌。在乡村旅游及民宿聚集地,成立“乡村民宿管家导师团”,加强对民宿经营者的日常培训和指导,提高民宿经营者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联合地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成立“乡村技能大师工作室孵化工程队”,入企进村,将“土专家”“田秀才”等高技能人才纳入技能大师工作室创建评选范畴,为乡村技能大师工作室申报提供孵化指导。

五、结束语

地方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以及乡村企业的参与和配合是技工院校实现助力乡村振兴目标的重要保障,技工院校要联合地方政府、乡村企业共同推进乡村技能人才的培养。同时,技工院校要加强自身“三农”师资队伍建设,联合地方乡镇培育技能共富品牌,并借助技能培训、技能认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孵化,精准提升乡村群众就业创业能力,有效拓宽增收致富渠道,为乡村振兴输送更多的实用型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于丽.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J].锦绣·中旬刊,2019(3).

[2]程雪,李红英.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模式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21(14).

(作者:卢红华,杭州第一技师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猜你喜欢

技工院校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基于朋辈教学法的技工院校专业基础课教学探析
技工院校英语思维创新型阅读教学的探讨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