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老年教育研究

2024-06-14常艺涵徐从德

继续教育研究 2024年5期
关键词:老年大学老年教育社会工作

摘要:老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必经之路。在当前的老龄化趋势下,如何缓解巨大的养老压力,如何更好地关照老年人的生活越来越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而其中,社区老年教育作为重要一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老年人来说,这不仅是一种教育过程,更重要的是一种能丰富精神生活的社会互动。社会工作因其专业价值观、专业理念、专业技术在社区老年教育这一领域大有发挥。从社会工作视角介入社区老年教育,以其助人自助、增权赋能的价值理念,引导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实现自我价值,促进老年人与社区共同发展。

关键词:社会工作;社区;老年教育;老年大学;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24)05-0043-05

一、问题的提出

现阶段我们所处的老龄化社会已是不争的事实,并以加速的态势迈向重度老龄化社会。而面临的更严峻的“危机”则是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经济连锁反应。如何让老年人安度晚年、如何让老年人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如何让老年人享受到更多的社会资源等一系列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挖掘老年人潜力,开拓老年市场,发展老年产业,释放老年消费,将“危机”转化成“先机”。老年教育便是其中的先机。国务院早在2014年便发布针对此领域的文件,要求大力融合发展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此后多方出台文件,社区老年教育逐渐开始发展。这一方式不仅可以使老年人释放消费潜力,培育老年教育产业,还可以增加老年人社会参与,广交益友,满足精神需求,也不失为一种新型养老方式。其发展背景有以下三点:

(一)传统老年大学教育资源紧张

当前,最热门的要属传统的老年大学。政府主导下的公益属性使其学费低价,大批老年人重返课堂,更有甚者出现了“蹲点抢课”“多人团购”等现象,可谓“一票难求”。而社区老年教育处于刚刚起步的状态,普及程度还不高,而政策扶持补贴力度大,是目前的发展蓝海。

(二)人地矛盾凸显,社区资源闲置

对大部分城市来说,土地资源一直是阻碍发展的重要原因。过去的数十年间,房地产行业“火箭一般发展”虽然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但也为日后人地矛盾埋下了隐患。地皮价格过高,疫情导致政府资金短缺,一系列的问题导致政府没有多余资金来投办老年大学。尤其是大中型城市,人地矛盾更是凸显。与此相比,利用社区中现有的资源,就近就地在社区中发展老年教育,不仅可以缓解人地矛盾,还能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最大限度地让老年人融入社会。

(三)积极老龄化的要求

" 我国人口基数大,老龄人口规模大,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而目前的经济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转型期矛盾交织,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重,面临的困难远比先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达国家更为艰巨。与此同时,在国家层面,政府高度重视,并将积极老龄化观念写入“十四五”规划并以此作为国家战略。坚持政府主导、全民行动的策略方针,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发展社区老年教育既是在基本国情下作出的战略规划,也是积极老龄化的要求。

二、文献综述

(一)老年教育发展脉络

老年教育的发展历史由来已久,大部分发达国家的老年教育体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并完善。美国老年教育在20世纪50年代萌芽,并在1965年颁布了法律,从法律上保障了老年人参与学习的权利[1。在此后几十年,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终身教育思潮的兴起为老年教育的蓬勃发展增添动力,老年教育不再被视为福利待遇的衍生品,而是真正成为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德国老年教育偏向于多元化发展,不仅在课程设置上非常灵活,收取一定费用,还可以促进老年产业发展。日本老年教育也与其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经济腾飞、老龄化现象的加剧、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等诸多原因使得日本老年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其老年教育带有明显的福利属性,多由政府投资,并在80年代末设立专门的行政机构,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并转化为促进国民生产的重要动力。我国老年教育起步较晚,一方面是由于政治经济原因,另一方面则是我国较晚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问题并未引起注意。在当时国际老龄思想的影响下,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才开展老龄工作,并于1983年成立第一所老年大学[2。在90年代时,老年教育已经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学术思想,开始真正受到国家政府的重视,并得到了有意识的发展。此后几十年,国家连续出台文件加强管理并被放置在国家宏观现代化事业规划中。2012年,在《宪法》修正中以法律的形式保障了老年人受教育的权利。时至今日,我国老年教育仍以政府主导的老年大学为主,许多问题亟须解决。

(二)社区教育方兴未艾

"" 欧美等国在社区教育这一领域发展较早。最早是由丹麦教育家柯隆威创办,此后社区教育运动开始蓬勃发展,而各国对社区教育的定义也不尽相同。1948年,英国殖民地事业署发表文章,把社区教育定义为通过社区的发展使社区民众自觉自主地参与社区发展[3。日本颁布的《社会教育法》认为社会教育即社区教育,以终身教育为宗旨分年龄段进行教育活动。而美国的社区教育则含义广泛4,萌芽于19世纪末的芝加哥,主要是面向弱势群体的职业教育或作为升入高等教育的途径。70年代之后,社区教育才开始真正发展老年教育,联邦政府拨付经费资助社区学院开发老年学习活动。直至2000年,《美国老年人法案》在修订时才特别强调老年人学习权应该落实在社区政策上,包括面向不同阶段老年人的课程收费。

"""" 我国的社区教育发展缓慢,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市、县、村等三级网络,为社区民众提供多元休闲的教育服务。在我国各种教育分类中,均不包含社区教育。不同于发达国家将社区教育作为衔接正式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承担了重要的教育功能,我国的社区教育并不作为正式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也不衔接正式教育体系,只是作为提供休闲娱乐的功能而存在。社区老年教育更是如此,从2014年起,这一领域才开始被学界广泛关注,课程多以基础性的娱乐为主。

三、社区老年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内容单一形式化,缺乏针对性

1.中国社区的发展一直依赖于政府管理部门,行政色彩浓厚,很多社区为了完成“绩效指标”,采取简单省事的老年教育形式,即开大会、听讲座、搞活动,内容主要是老年法律和健康保健知识[5。许多老年人在参加活动后感到更加疲惫,丧失了再次参加的兴趣。有的社区教育学院只是挂靠了个牌子,所谓的工作也不过是为了应付检查而不得不进行的枯燥活动。

2.社区老年教育课程缺乏特色。大部分课程与老年大学并无二致,多为“娱乐休闲”性质,适合本社区老年人特点的课程较少,无法满足多样化的需求。社区中的老年群体差异较大,所希望接受的课程不同。一些素质高、文化高的老年人对精神生活也要求高,希望开办一些高层次的活动,如黄梅戏、葫芦丝等,多愿意与人交往,注重精神上的满足,接受新事物的意愿强烈。而文化层次较低的老年人更重视对物质的享受,更倾向于广场舞、棋牌、喝茶等活动,有部分老年人甚至只是为了打发时光,只愿意与人闲聊。

3.老年线上教育平台尚未建立,缺乏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式[6。对大部分社区教育来说,缺乏针对性,既无专业配套教材,也没有高新智能设备。即使是引进高技术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大部分老年人来说也难以操作,难以表达自己的需求。而许多对现代技术手段感兴趣的尚有能力的低龄老年人却无法合理使用。另外,分管主体的不同也是教育资源难以实现共享的原因,有的是社区管,有的是老年大学管,有的是没有人管,领导们只顾自己的业绩“好看”,却忽视了老年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 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素质偏低

1.无论是在社区中还是在老年大学中,老年教育都同样存在教师资源匮乏的问题,缺乏专职老年教育教师人才,同时教师队伍整体老龄化现象严重,缺乏年轻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很多老教师在上完课后力不从心,甚至需要社区照顾。大部分兼职教师来回奔波,无法将心思集中于一个社区内,更无法针对本社区内老年人的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

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老年人更加需要教师的人文关怀,即真正关心爱护老年人。不仅需要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过硬,更需要教师道德素质高尚,在教会老年人知识的同时,也能满足老年人心理需求,促进老年人社会融入。当前大多数教师是文化课教师,社区经验少。同时,针对老年教育教师缺乏相关方面的培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水平不能满足老年教育的需求,教学的方式方法单一。大部分老年教育课程属于“小众”技艺,如民族舞、书法、国画,而针对这些科目的培训还没有普及,甚至找到一名长期任教的教师都比较难,导致部分教师的技艺停滞不前。

3.教师的激励机制、考核机制不健全。从事老年教育的教师大部分为兼职,缺乏职业晋升通道,甚至工资没有保障。这也使部分教师对教学工作不上心,教学质量低下。特别是对于首次接受社区老年教育的老年人来说,一旦首次体验不好,那么参加后续活动的意愿就会大大降低。

""" (三) 资金来源不足,责任划分不清

1.由于老年教育体系尚处在发展初级阶段,教育制度化仍然没有实现。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缺乏专门的老年教育资金,更不用说作为分支的社区老年教育。社区教育发展的资金审批困难,社会市场资本准入困难,这也就造成了其发展一直缓慢停滞。

2.部分地区只注重“指标任务”的完成,导致资源重复浪费,出现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现象,空有老年大学、社区老年教育的壳子,但门把手上却早已布满了灰尘,导致老年教育形同虚设。

3.懒政怠政导致责任划分不清,政府与社会两头关系没有理顺,不知该分属谁管。怎样管理、怎样入学等一系列问题也是拦住发展的一只猛虎,虽说是面向全体老年人,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精神健康却也是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出现意外事故谁负责?有没有配备医生?这些都需要制定统一的最低标准。尤其是在山东老年教育资源紧张的某些地区,甚至限制报名人员的身份,要求是“体制内退休”人员。

(四)城乡发展不均衡,社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城乡发展不均衡一直以来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痛点。不仅仅是在教育上,还有医疗、住房、交通等诸多方面,农村与城市发展不均衡,资源大量集中在城市地区,这就导致城市社区发展较好,老年人可享受的教育资源多。

在城镇化过程中,人口流动大,原有的社区形态被打破,大量农村人口去往城市,绝大部分留下的是文化层次较低的老年人,首先考虑的也是温饱问题,空闲时间较少,对于继续接受教育的倾向性并不强,对社工较难认可,农村社区老年教育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较差,可利用的资源少,许多社区虽然有深厚的传统文化,但并没有可利用的资源,在转为线上课程时,网络操作及配套的基础设施对老年人来说又有困难,体验感并不好。

四、社会工作介入社区老年教育的可能性

(一)专业价值观与社区老年教育相契合

社区老年教育意味着老年人将在社区内接受教育、参加活动。老年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报名适合自己的课程,参加活动。这充分体现了老年人社会融入主动性。其核心理念是增权赋能[7,通过不断学习解决自身的问题,提升生存能力,适应社会生活。

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是“助人自助”“以人为本”,强调“利他主义”,不仅要帮助服务对象走出当前困境,更要挖掘服务对象自身的优势和潜能,为其链接资源、增权赋能,改变自卑、无用等错误的认知,帮助其树立理性信念,提升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来看,社会工作的服务理念与社区老年教育所提倡的理念具有一致性,都重视服务对象的积极参与,都尊重服务对象自我的价值和优势,都强调提升服务对象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发展的主动性。因此,借助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开展社区老年教育,无疑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尝试。

(二)专业技术有助于提高社区老年教育服务质量

社会工作服务人员是受过良好专业教育的并且持证上岗的专业人员,多元灵活的服务方式和与老年人相处的恰当形式对发展社区老年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在帮助制定课程、走访调研的同时,还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心理疏导、关系构建等帮助。真正满足老年人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情感需求,切实提高社区老年教育服务质量。

(三)专业呼吁有助于政策倡导与创新

社会工作者是社会资源的链接者、整合者,可以通过专业手段为社区老年教育提供多样化的社会资源。国务院在2021年年末发布了关于印发《“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从多个方面详细规定发展内容,包括常驻社会工作者、建设学习型社区、优先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社会工作者应把握好机会,助力社区教育发展。因为其本身的学科特性,扎根基层,又可链接上层资源,所以在介入社区老年教育时,可以随时发现其问题所在,为社区项目争取资源,还可呼吁政策创新。

五、社会工作视角介入社区老年教育的路径探析

(一)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开发社区特色课程

人才队伍建设是社会工作深层次介入的关键因素。当前的社区教育负责人员大多还掌管社区中的其他事务,分身乏术,缺乏专业技能,因此建立专业人才规划社区老年教育刻不容缓。

1.可以在社区中设置社区社会工作者岗位,由专业专职的社会工作者规划设计具有本社区特色的课程项目[8。社会工作者在设置课程、开展项目之前,详细调查了解本社区的老年人情况,评估本社区老年人需求,了解他们的意愿以及经济水平,与授课教师交流,共同开展适合本社区且具有特色的老年人课程。针对现代高新技术使用困难这一情况,社工一方面耐心引导老年人如何操作,辅助教师课堂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对设备生产企业建言献策,开发老年人模式,改进使用。

2.社会工作者应开设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作为社区老年教育的一部分。针对部分“无权”的老年人,不仅可以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三大方法组织各种形式的老年教育活动[9,提高老年人的生活适应能力,帮助有困难的老年人链接各种资源,运用空椅子等谈话技巧缓解老年人的孤独心理,转变思想,更好地面对生活,还可以举办社区体育赛事,带领老年人开展体育锻炼,加强社区凝聚力。

3.建立透明的市场准入制度,鼓励社会资本积极投身到社区教育中。购买服务过程公开透明,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估并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允许社会资本进入,发挥好市场调节杠杆的作用,有效配置资源,提高教育和服务的质量。同时加强与党建、社区网格的联络,做好意识形态的引领,充分利用好“党员之家”,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共同打造居民的“精神高地”。

(二)通过社区老年教育加强社区治理

社区治理也是社会工作者在社区服务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而社区老年教育是加强社区治理的一个重要载体[7

1.老年人在接受社区老年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提升生活适应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在此过程中,通过小组活动、志愿服务等加强社区凝聚力,真正让老年人认为自己是社区的一分子,对社区的治理建言献策,发挥自我主动性,为社区治理贡献力量而不是被动等待管理。

2.在课程设计上,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开展民主管理课程,让老年人都能意识到社区治理的重要性,增强民主意识,重拾民主权利。社会工作者要协助建立健全民主协商机制,通过社区教育明确治理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普及民主治理,实现对社区的有效管理。

3.优化政府购买服务和市场准入制度,让社会组织也有机会参与社区治理,并凭借其专业能力提高社区治理水平。社区治理从本质上是政府公共管理职权下放。有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是当前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重要着力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让社会组织能够焕发活力参与到新时代社区治理中来,但在下放职能的同时,必须做好评价体系监督。

(三)拓宽社区教育经费来源,整合教育资源

1.老年教育在我国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地位低下,很多老年人受制于现实情况没有接受继续教育的意愿。社会工作者应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调研,灵活地安排时间,让老年人能够在闲暇之余进行社会参与。社会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现有社区资源,进行阅读分区,打造专属的老年阅览区,向政府建言献策,引进助听设备。

2.建立社区老年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充足的资金保障是社区老年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源泉。各级政府应根据每个社区具体情况,如现有资源、老年人口数量、社区资金来源等设立专门财政预算,视每年情况不同拨付社区老年教育经费。同时,多方面拓宽资金收入,鼓励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进行爱心捐赠,设置激励机制,实现经费保障多元化。

3.整合社会上现有的教育资源,联合高校、公益机构,为学生设立实习岗位,积极参与,招募志愿者队伍,积极投身社区老年教育中。鼓励高校心理热线开通老年人专线援助服务,同时让身体符合条件的老年学员走出社区,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拓展“第三课堂”,防止课堂形式单一化。针对教师流动性大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可以联合居委会挖掘本社区潜在人才[10,以其自身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调动老年人参与积极性,同时又可补充教育资源。

(四)加快完善法律保障,促进社会良好风尚形成

1.国家应完善相关老年教育法规,就发展现状而言,国务院尚未出台统一的标准服务规模,市场准入门槛、政府职责、法律责任等都处于模糊的界限。应尽快制定《老年教育法》[8,成立统一监督平台,畅通举报渠道,打击市场乱象。社会工作者也应积极建言献策,促进法律的完善。

2.整个社会尚未形成重视社区老年教育的氛围,因此有关部门应利用各种媒体,宣传老年教育的意义,营造终身学习的氛围。让整个社会意识到开展老年教育的重要作用,正视老年社会的到来,激发老年人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也是为我们自己创造未来。地方政府应制定适合本地区的条例并纳入地方事业发展规划。社会工作者有责任为社区老年教育的开展创造良好氛围,同时呼吁更多老年人积极参与,并让其意识到重要性。

3.政府要完善社区老年教育的考核指标。当前的中国社区行政色彩浓厚,部分社区为了完成“指标”,应付“考核”,忽视了发展质量,这就要求政府有关部门制定详细的可操作指标,而不仅仅是笼统的要求,并对教师提出考核要求,让行动真正落实。

参考文献:

[1]李洁.美国老年教育立法及其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79-84.

[2]吴思孝.我国老年教育的历史追溯与未来展望——基于政策发展视角[J].成人教育,2019(6):42-48.

[3]黄云龙.社区教育的中外比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1):118-122.

[4]邵艾群,王练练.美国社区学院对我国城市弱势群体社区教育的启示[J].成人教育,2023(6):88-93.

[5]韩莹嘉.社会工作介入社区老年教育的实践探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2(6):52-54.

[6]周睿.社会工作视角下社区老年教育的策略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3(19):94-96.

[7]程仙平,杨淑珺.社区老年教育治理的路径选择[J].教育探索,2016(8):127-132.

[8]廖敏.社会工作视角下社区老年教育问题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24-26.

[9]项婷婷,傅春燕.社会工作介入社区老年教育的实践探索——以宁波市北仑区坝头社区为例[J].宁波开放大学学报,2021(4):32-35+40.

[10]路长明,闫静静.社区老年教育助力社区治理的实践路径探析——以积极老龄化为视阈[J].成人教育,2022(7):38-44.

Research into Social Work Intervention in Community Elderly Education

Chang Yihan Xu Congde

(Faculty of Law,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100, China)

Abstract:Old age is a must-taken path for each one of us. Under current trend towards aging, how to alleviate enormous pressure of elderly care and how to better care for the elderly’s liv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s in academic community. Between the two topics, elderly education in community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as an important link. For elderly people, this is not only an educational process, but more importantly, a social interaction that can enrich their spiritual life. Social work fully functions in the field of community elderly education by virtue of its professional values, professional concepts,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This paper researches the community elderly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work, for the purpose of guiding elderly people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society so as to realize their self-worth and promoting common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elderly and the community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ir value concept that helping others is helping themselves and empowering is self-energizing.

Key words:Social work; Community; Elderly education; University for the elderly; Course design

猜你喜欢

老年大学老年教育社会工作
引导社会参与丰富老年教育形式研究
老年教育供给侧改革与发展研究
浅谈老年大学的规范管理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试探老年大学教育培训的创新与实践
城市隔代教育问题探究及社会工作的介入
浅谈对老年计算机教育的几点思考
老年学习活动阵地对加强离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