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高职继续教育品牌建设机制
2024-06-14涂俊礼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才市场的竞争加剧,高水平高职继续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而建设具有品牌影响力的高水平高职继续教育项目,不仅是提高继续教育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学校声誉和社会认可度的重要途径。因此,探索和研究高水平高职继续教育品牌建设的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此,旨在研究高水平高职继续教育品牌建设机制,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方法。既为高水平高职继续教育品牌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也为相关学者和从业者提供对高水平高职继续教育品牌建设机制进行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高职;继续教育;高水平发展;品牌建设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24)03-0007-0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1]高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为社会发展提供具备一定专业技能并能够直接上岗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日新月异,传统的高职教育已逐渐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能力的高标准、多层次需求。高水平高职继续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以人才能力提升为核心的教育形式,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期待。高水平高职继续教育品牌建设,意在激发高职继续教育的内生动力,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从而提升吸引力和影响力,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尽管高水平高职继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其品牌建设的路径和机制尚未明确,各个学校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多有摸索,缺乏事实依据和方法导向,给品牌建设的深化和发展带来诸多难题[2]。因此,对高水平高职继续教育的品牌建设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影响因素和内在机制,对于理解和引导高水平高职继续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高水平高职教育概念与特点
高水平高职教育是指在国家职业教育体系中,具有较高质量、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职业教育项目或学院的教育形式。它瞄准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和产业结构的变革,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和应用型人才。
高水平高职教育具有以下五个特点:一是教育目标明确:高水平高职教育明确教育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适应能力,使其具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技术与职业素养。二是专业设置齐全:高水平高职教育拥有多种不同领域的专业设置,以适应不同行业和领域的需求。它注重紧密结合产业需求和教育需求,确保学生所学专业与市场需求保持一定的匹配性。三是教学质量保障:高水平高职教育注重教学质量保障,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确保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资源和支持,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四是与职业技能培训结合:高水平高职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职业技能培训融入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五是学生就业支持:高水平高职教育注重学生的就业支持和指导,提供实习机会、职业规划和择业指导等服务,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二、高职继续教育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一)高职继续教育品牌建设的重要性
1.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高职继续教育品牌建设可以推动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更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服务,提高学员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
2.增强学校声誉和社会认可度
品牌建设可以建立学校在继续教育领域的良好声誉,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为学校带来合作机会和资源。
3.增加市场竞争力
高职继续教育品牌建设可以提高学校在继续教育市场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学员和合作伙伴,扩大市场份额。
4.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
品牌建设需要学校加强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创新,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提升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二)高职继续教育品牌建设的影响因素
1.教学质量和教师能力
教学质量和教师能力是品牌建设的核心因素,学校需要优化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确保教学质量。
2.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
学校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合理设置专业,确保所授课程和专业与市场需求相匹配,满足学员的就业需求。
3.教育资源和支持
学校需要拥有充足的教育资源和支持,包括教学设施、教材教具、实践实训基地等,以保证教学的高质量和有效性。
4.学员评价和口碑传播
学员评价和口碑传播对于品牌建设至关重要,学校需要关注学员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反馈机制来提升学员满意度和口碑效应。
三、高水平高职继续教育品牌建设的机制分析
(一)组织结构与管理机制
1.高层领导的重视与支持
高层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对于高水平高职继续教育品牌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通过高层领导的强力推动,才能确保这一品牌建设顺利进行。
2.完善机制
高水平高职继续教育品牌建设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机制。这个机制应该包括市场调研、课程设计、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只有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机制,才能提供符合市场需求且具有竞争力的继续教育项目。通过市场调研,为高水平高职继续教育品牌建设的奠定基础。只有通过对市场需求的深入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创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外,课程设计是高水平高职继续教育品牌建设的核心。在设计课程时,需要注重前瞻性和创新性,将最新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确保课程内容的吸引力和实用性[3]。同时,教学模式创新是高水平高职继续教育品牌建设的关键。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习者的需求,因此需要采取新的教学模式,如在线教育、实践教学等,以提高学习效果和学生的参与度。高水平高职继续教育品牌建设还需要与社会各界进行广泛的合作与沟通。通过与企业、行业协会等机构的合作,可以结合实际需求,提供更贴合市场的教育服务,推动品牌建设进一步发展。
总之,高层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以及建立一套完善的机制都是高水平高职继续教育品牌建设的关键要素。只有在这两个方面取得突破和改进,才能确保品牌建设顺利进行,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二)组织结构与分工
1.组织结构
可以设置一个高职继续教育品牌建设领导小组,由学校的高层领导担任组长,成员包括教务处、继续教育部门、市场营销部门、质量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以及相关专家和学者。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品牌建设的战略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监督和评估品牌建设的进展。
2.分工
可以根据品牌建设的不同要素和任务,合理分配责任和任务。
具体职责包括:
(1)学校高层领导:负责制定品牌建设的整体策略和政策,并提供资源和支持。
(2)教务处:负责教学质量的监控和提升,协助开展教师培训和教学改革,推动教育创新。
(3)继续教育部门:负责继续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开展,拓展市场合作和校企合作,推动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
(4)市场营销部门:负责市场调研和竞争分析,制定品牌宣传和营销策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吸引力。
(5)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教学质量的监测和改进,推动持续提升。
(6)还可以设立高水平高职继续教育研究与评估机构,由专门的研究团队负责开展高职继续教育品牌建设的研究工作。研究内容包括市场需求分析、竞争对手研究、品牌策略制定等,旨在提供决策参考和改进方向[4]。
(三)师资队伍建设机制
1.专业能力培养与提升
(1)优化课程设置: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开设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专业课程。同时,结合教学实践和案例分析,提供具体实操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2)强化师资建设: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能够在有效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开展课程思政,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支持教师参与行业培训和学术交流,不断更新知识和教学方法。
(3)实践基地建设:与行业企业合作,建立实践基地和教学实验室,提供学生实习、实训和实际项目经验的机会。通过实践环节的设计和组织,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4)辅导与指导: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规划职业发展和学习路径。设立专门的职业发展中心,提供职业咨询和就业指导服务,帮助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
(5)高质量实训项目:开展与行业合作的高质量实训项目,让学生参与真实的工程项目或企业项目,并由行业专业人员进行指导。通过实际操作和项目管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
(6)继续教育和培训:建立高水平高职继续教育和培训机制,为在职人员提供持续学习和专业提升的机会。开设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帮助他们更新知识、提高技能,并与行业的最新发展保持同步。
通过以上的专业能力培养与提升措施,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和在职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满足市场需求,提升高职继续教育的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还可以不断吸引优秀的学生和在职人员,进一步推动高水平高职继续教育发展。
2.业务培训和学术交流机制
(1)业务培训计划:制订并落实教师和学生的业务培训计划,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组织教师参加行业内的培训和讲座,提高他们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素养。同时,为学生组织实操课程、工作坊等形式的培训活动,让他们掌握行业最新的知识和技能。
(2)学术交流活动:定期组织学术交流会议、研讨会、学术论坛等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业内精英进行演讲和分享,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5]。通过学术交流活动,提升教师和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学术影响力。
(3)学科团队建设:建立学科团队,组织教师进行深入研究和学术合作,推动学科的发展和创新。学科团队可以开展课题研究、教材编写、科研成果转化等工作,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4)外部合作与交流:积极与企业、行业组织、高等学校等建立合作关系,开展项目合作、联合培养等活动。通过与外部合作伙伴的交流与合作,教师和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实践需求,为课程设置和培训计划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
(5)学术期刊和出版物:建立高水平的学术期刊和出版物,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发表学术论文和学术著作的平台。通过发表和分享研究成果,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学术热情和创新能力,提高品牌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
通过以上的业务培训和学术交流机制的建立和运行,不仅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升和学术交流,使高水平高职继续教育品牌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关注,也能够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培训服务。
(四)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创新机制
1.软硬件设施的支持与更新
(1)软件设施:包括教学管理系统、在线学习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等。一是教学管理系统:要实现高效的教务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系统,包括学生信息管理、课程信息管理、教师信息管理等功能。教学管理系统应该定期进行更新,以适应教务管理的变化和提高管理效率。二是在线学习平台:在线学习平台是高职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实现线上教学资源的共享,提供在线交流和互动的空间,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辅导的机会。要定期对在线学习平台进行升级和优化,以满足不断变化的教学需求。三是数字化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资源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需要持续地开发和更新数字化教学资源,包括电子教科书、电子课件、网络课程、模拟实验软件等,以支持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2)硬件设施:包括教学场所、实验实训基地、教学设备等。一是教学场所:适合的教学环境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非常重要。学校不仅要对既有的教室进行质量评估和优化改造,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也要充分利用新技术,比如建立智能教室,可以提供更全面的教学支持。二是实验实训基地:实验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基地,需要定期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以满足高职继续教育的需要。这包括建立虚拟实验室、提供模拟实际工作环境的实践学习经验。三是教学设备:教学设备对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包括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计算机等。学校应定时更新和购买新的设备,保证教师和学生可以使用最新的设备进行教学和学习。
总之,要建设一流的高水平高职继续教育品牌,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和更新是必不可少的。软硬件设施是教学活动的重要支撑,可以提供有效的教学保障和服务,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育品牌的吸引力。因此,学校不仅应积极投入资源,对软硬件设施进行定期更新和优化,以适应教育教学的需求,提升教育服务质量[6],也要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利用设施的能力,充分发挥设施的作用,提升教育教学的效果。
2.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1)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传统教学时间、空间限制,开展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在线部分,可以提供灵活的学习时间和地点选择,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和个性化;线下部分,可开展面对面的交流和讨论,进行实训、实验等实践活动,增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2)项目化教学模式:结合实际工作中的真实项目,进行项目化教学。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操作,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其职业技能。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进行教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其竞争力。
(3)案例教学模式:将真实的行业案例引入教学中,让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并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用案例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显著的帮助。
(4)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是一种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前由学生预习,课堂时间用于讨论、实践和修正认知。这种教学模式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增强课堂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5)分层次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进行分层次教学。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等级的课程,满足其个性化学习需求,有助于提升其核心能力。
以上各种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都旨在更好地适应高职继续教育的特性和需求,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育品牌的竞争力。在实施这些教学模式的同时,不仅要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使他们熟练掌握和应用这些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7],也要关注学生的反馈和评价,持续优化和调整教学模式,保证其与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方向相匹配,从而使高职继续教育真正贴近社会需求,增强高职继续教育品牌建设的活力和竞争力。
(五)质量保障与评估机制
1.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1)建立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评估是质量保证的首要环节。需要设立全面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包括课程评估、教学评估、学生满意度评估等,通过科学、客观的数据和结果来反馈教学质量情况,有效地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调控。
(2)建设完善课程体系:高职继续教育的课程体系应重视技术技能训练和实践能力培养,同时坚持不断创新,更新课程内容,以适应社会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教育质量的关键,应当通过高标准的师资选拔、持续的师资培训和合理的激励制度等方式,保证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4)提高教学管理水平:通过科学的管理方式和制度,有效地协调教育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率,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启动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实施学科优化和专业重组,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提升教学质量,并进行定期评估,以保持学科的活力和竞争力。
(6)规划教育环境:为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良好的教育环境作为支持,包括教学设施、实验实训设备等。
(7)实施持续改进:在质量保障体系中,持续改进是重要的一环,需要定期地评估、反馈、修正和优化整个体系。
(8)建立质量保障文化:形成一种以学生为中心、重视质量、追求卓越的教育文化,使质量观念深入到每一位教职工的心中。
高职继续教育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需要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教育质量的提高,还要关注教育的公平性、包容性和持续性,以达到真正的教育目标——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2.外部评估与认证机制
外部评估与认证机制是一个重要的教学质量保障手段,通过引入第三方专业力量,实施独立、公正、公开的评估和认证,精确反映教育的真实情况,凸显教育质量差异,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专业化、标准化的改进指导和支持。
(1)外部评估的重要性:外部评估主要通过对教学质量、课程设置、学科建设、教育资源等进行审核和评价,能够反映出学校教育的真实质量。这种评估结果既有助于教育机构自我改进,也有助于社会公众和学生选校、选专业。
(2)认证机制的设立:认证是对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有效性的确认,在认证过程中,会进行细致的评估和审核,包括教学管理体系、师资队伍质量、教学资源配置等方面,符合标准的学校或课程将会得到相应的认证证书。
(3)评估与认证标准:常用的评估和认证标准包括课程设置是否科学、教学组织与方法是否现代化、师资队伍能力是否强大、教学环境是否优良、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等。这些标准能够全面反映教育质量水平。
(4)评估与认证过程:外部评估与认证机制一般由专业的第三方机构执行,包括准备评估、现场评估、出具评估报告、反馈与改善等步骤。每一个步骤都要严谨细致,确保结果准确。
(5)评估与认证的重视:对于评估与认证结果,学校不能仅当作一种名誉或形象的象征,而是要当作一面镜子,反映教育的真实情况,指导教育改革和提高。
(6)社会参与:社会各方,包括家长、学生、就业单位等,都是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应积极参与到评估和认证过程中,共同推动教育的健康发展[8]。
(六)市场调研与需求分析
1.市场需求调研
首先,需要对国内外高水平高职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行调研,了解市场规模、教育形式、教学质量等方面的信息;其次,需要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市场需求进行分析,包括所需的专业领域、技能种类、技能水平等;最后,还需要对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期望进行分析,理解企业对人才能力、素质、专长的具体需求。
2.用户需求调研
对于不同用户群体,如在职人员、企业、行业协会等,他们对高职继续教育的需求可能有所不同,需深入理解他们对职业发展的期望、对持续学习的态度,以及对专业知识、技能学习的实际需求。
3.竞品分析
了解同类继续教育品牌的优势和不足,包括课程设置、教学质量、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等方面的情况,以便找出自身定位和竞争优势,为自身品牌建设提供参考。
4.环境因素分析
需要研究政策环境、技术环境、经济环境等对高水平高职继续教育品牌的影响,如国家对技术技能类人才培养政策的影响、新技术和新兴行业的发展对技能需求的影响,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继续教育需求的影响等。
通过对市场和需求的深入了解和分析,高水平高职继续教育能够把握市场机遇,准确把握目标市场和目标用户,明晰产品位置,形成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实现精准的市场定位,提升品牌吸引力,为构建高水平高职继续教育品牌提供坚实的基础。
(七)与产业界合作与沟通
1.提供真实的应用场景
与产业界的合作能够提供真实的应用场景,让学生有机会体验和理解课程内容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提升学习的实效性和教育的针对性。同时,企业也可从中获得技能丰富的员工,达到双赢。
2.把握行业动态和未来趋势
与产业界的沟通能够让高职继续教育更准确地把握行业动态和未来趋势,从而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保持教育教学的前沿性和领先性。
3.建立互信关系
与产业界的合作沟通能够建立企业与高职继续教育的互信关系,通过共同举办讲座、研讨会、实训基地等方式,增强企业和学员对高职继续教育品牌的认知和认同度。
总之,与产业界的紧密合作与沟通,既是高水平高职继续教育品牌建设的重要基石,也是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口碑的有效方式。
四、结语
高水平高职继续教育品牌建设的机制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持续优化。每个环节都不能忽视,只有形成一个高效、运转顺畅的机制体系,才能实现品牌建设的最终目标,即满足社会和市场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推动我国高职继续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4.
[2]王文琳.强化高等职业院校继续教育功能实践研究[J].现代交际,2021(12):87-88.
[3]黄世新.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发展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20(9):114-115.
[4]宋秋云.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政企培训品牌建设探析[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5(2):11-13.
[5]李峰.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品牌创建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2011(12):52-53.
[6]徐海波.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实施品牌战略的思考[J].当代职业教育,2010(11):97-98.
[7]李文文.新时代高水平大学继续教育品牌建设问题探析[J].传播力研究,2019(10):167-168.
[8]杨瑛杰.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教师培训品牌建设[J].品牌研究,2019(19):72-73.
The Brand Building Mechanism of" High-level Vocational Continuing Education
Tu Junli
(School of Marxism, Zhengzhou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Zhengzhou 450100, 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economy and the intensification of competition in the talent market, the demand for high-level vocational continuing education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 Building high-level vocational continuing education projects with brand influence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mean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but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enhance the reputation and social recognition of colleges. Therefore, exploring and researching the mechanism of brand building for high-level vocational continuing education are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significant.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aims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brand building for high-level vocational 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propos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and methods. It is hoped that the research in this article can provide certai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the brand building of high-level vocational continuing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provides relevant scholars and practitioners with ideas and methods for researching the mechanism of brand building for high-level vocational continuing education.
Key words:Vocational education; Continuing education; High-level development; Brand buil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