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机应用氨甲环酸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术期失血量的影响
2024-06-14林元西
作者简介:林元西,大学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骨科疾病治疗。
【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时机应用氨甲环酸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术期失血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6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苍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均行PFNA治疗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实验组患者麻醉诱导期采用氨甲环酸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术中骨折端采用氨甲环酸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凝血功能指标、术中输血量、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围术期总失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Hb水平具有组间、时间差异(F组间=45.869,P组间<0.001;F时间=82.327,
P时间<0.001) ;两组患者Hct具有组间、时间、交互效应(F组间=146.199,P组间<0.001;F时间=109.460,P时间<0.001;F交互效应=59.680,
P交互效应=0.007)。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具有组间差异(F组间=19.226,P组间<0.001) ;术后第5、7天,两组患者Hb水平、Hct、PT均低于术后第3天,但同一时间点,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水平具有组间、时间、交互效应(F组间=288.520,P组间<0.001;F时间=60.233,P时间<0.001;F交互效应=27.959,P交互效应<0.001);术后第5、7天,两组患者FDP水平均高于术后第3天,但同一时间点,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患者术中输血量、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及围术期总失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术前应用氨甲环酸静脉滴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术期失血能够有效控制红细胞水平,改善凝血功能,降低术中输血量、失血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氨甲环酸;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术期失血
【中图分类号】R68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4.08.00.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08.015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由于外伤导致的股骨颈基部至小粗隆的骨折,好发于老年人群 [1]。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常属于严重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病死率较高[2]。临床常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该病,其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稳定性强的优点,但由于高龄患者代偿能力减退,术后易导致出血量大、愈合缓慢、贫血等不良后果[3]。氨甲环酸是一种有效抗纤溶衍生物,其作用为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等,可用于减少围术期出血量[4]。氨甲环酸常用给药途径包括口服、局部注射及静脉给药,该药品的止血效果受不同给药时间影响,但具体给药时间所产生的应用效果相关定论尚未完全统一。基于此,本研究分析不同时机应用氨甲环酸对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术期失血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6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苍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接受PFNA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35例;年龄56~79岁,平均年龄(66.41±7.25)岁。实验组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36例;年龄54~78岁,平均年龄(66.31±7.2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苍南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⑴符合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诊断标准[5],且经临床检查确诊;⑵术前彩超检查明确双下肢静脉无静脉血栓,凝血功能正常;⑶受伤至手术时间<10 d;⑷年龄>50岁。排除标准:⑴对本研究中使用药物过敏或有过敏史者;⑵病理性骨折者;⑶合并其他部位骨折者;⑷合并其他血液疾病者。
1.2 手术方法 实验组患者于术前麻醉诱导期采用0.8 g氨甲环酸(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006,规格:2 mL∶0.2 g)静脉滴注。对照组患者术中扩髓前采用氨甲环酸0.8 g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均采用5%葡萄糖溶液稀释。
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组外科医生进行PFNA置入术:患者取仰卧位,进行股神经麻醉加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在C形臂X线机引导下闭合复位并消毒铺巾,于股骨大转子上方5 cm处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暴露股骨大转子,插入导针并沿导针扩髓。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髓内钉固定骨折部位,在 C形臂X线机透视检查下确定髓内钉位置,将导针插入股骨颈,插入并固定 PFNA 螺旋刀片。在远端钻孔,固定适当的锁定螺钉。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放置引流管,术毕。
1.3 观察指标 ⑴术后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术后第3、5、7天采集患者5 mL静脉血,取部分血液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型号:DH-800CS)检测Hb、Hct。⑵凝血功能指标。取⑴中剩余血液,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日本Sysmex公司,型号:CA-500)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⑶术中输血量。记录患者术中输血量。⑷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及围术期总失血量。围术期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吸引瓶内含血量+[纱布含血量+纱垫含血量+手术铺巾含血量(上述3种布料含血量均采用称重法得出)],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总失血量(mL)=(Hct术前 -Hct术后)/Hct术前×体质量×7%×1 000。⑸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腘静脉血栓、股静脉血栓、髂静脉血栓。并发症总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采用χ2检验;多时间点的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X线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Hb、Hct比较 两组患者Hb水平具有组间、时间差异(F组间=45.869,P组间<0.001;F时间=82.327,P时间<0.001) ;两组患者Hct具有组间、时间、交互效应(F组间=146.199,P组间<0.001;F时间 =109.460,P时间<0.001;F交互效应=59.680,P交互效应=0.007);术后第5、7天,两组患者Hb水平、Hct均低于术后第3天,但同一时间点,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PT具有组间差异(F组间=19.226,P组间<0.001) ;术后第5、7天,两组患者PT均低于术后第3天,但同一时间点,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FDP水平具有组间、时间、交互效应(F组间 =288.520,P组间<0.001;F时间=60.233,P时间<0.001;F交互效应 =27.959,P交互效应<0.001);术后第5、7天,两组患者FDP水平均高于术后第3天,但同一时间点,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术中输血量比较 实验组患者术中输血量(0.34±0.10U)少于对照组(0.51±0.16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患者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及围术期总失血量比较 实验组患者隐性、显性失血量及围术期总失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见表3。
2.5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通常由摔倒引发,且高发于老年人[6]。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逐年增多,目前多采用PFNA治疗[7]。PFNA是一种新型的髓内钉内固定器械,具有良好的机械稳定性,目前已被广泛用于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但术后患者隐形失血量较大,易引起术后贫血;同时,高龄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较高。术后给予支持治疗,能够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创口恢复,从而加快患者预后,防止股骨发生缺血性坏死[8]。因此,减少术中及术后的隐性失血,对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加快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9]。
氨甲环酸最初用于产科手术、心脏手术中纤溶亢进引发的出血,目前广泛应用于骨科手术。有研究指出,该药的止血、凝血效果受给药的不同时间影响,但具体何时给药所产生的应用效果更佳相关定论尚未完全统一[10]。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第5、7天,两组患者Hb水平、Hct、PT均低于术后第3天,但同一时间点,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术后第5、7天,两组患者FDP水平均高于术后第3天,但同一时间点,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氨甲环酸关节腔内局部注射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药量有限,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血栓形成风险,但难以改变机体因手术而出现的纤溶亢进状态,而术前静脉给药则可有效弥补这一缺陷。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实验组患者术中输血量、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及围术期总失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术中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氨甲环酸能够通过竞争性地阻断纤溶酶原激活物的作用而抑制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达到抗纤溶的效果,从而改善凝血功能。骨折端进行静脉滴注,则可使氨甲环酸直接作用于术区出血处,直接减少因扩髓、磨臼、剔除软组织等操作造成的显性出血,从而减少术中输血量和围术期总失血量。
综上所述,术前麻醉诱导期应用氨甲环酸静脉滴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术期失血能够有效控制红细胞水平,改善凝血功能,降低术中输血量、总失血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林小平, 李亚伟, 周迎光, 等.静脉和局部联合应用氨甲环酸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术期失血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2, 42(23): 5707-5710.
[2]周君, 李世清, 李博文, 等. 氨甲环酸与肾上腺素局部注射对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术期失血量及凝血因子水平的影响[J].安徽医药, 2022, 26(10): 2098-2101.
[3]白皓, 刘磊. 氨甲环酸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围手术期出血及纤溶功能的影响[J].贵州医药, 2022, 46(5): 699-700.
[4]周述清, 叶健, 杨博文, 等. 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对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Ⅱ内固定术围术期失血影响的临床研究[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2, 19(7): 943-946.
[5]RICHARD E B, CHRISTOPHER G M, THEERACHAI A. 骨折治疗的AO原则[M]. 危杰, 刘瑶, 吴新宝, 等译.3版. 上海: 上海科技出版社, 2019: 745-751.
[6]刘小雷, 王炎, 孙中仪, 等.氨甲环酸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的影响[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21, 29(22): 2038-2042.
[7]张应福, 黄杰鑫, 廖明新, 等. 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氨甲环酸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术期失血量的影响[J]. 临床医学工程, 2021, 28(11): 1521-1522.
[8]王溪淳, 胡斌, 杨宏志. 股骨髓腔注入氨甲环酸对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患者术后隐性失血量的影响[J]. 当代医学, 2021, 27(16): 132-133.
[9]关铁汉, 袁亚江, 曹阳. 围术期应用氨甲环酸改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固定隐性失血的临床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 14(22): 17-19.
[10]张涛, 唐飞, 陈臣, 等. 氨甲环酸不同给药方式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围手术期失血的临床分析 [J]. 血栓与止血学, 2019, 25(4): 681-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