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三数学二轮复习中的解题教学的几点认识

2024-06-12杨春雷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二轮复习解题教学

杨春雷

[摘  要] 解题教学是高三二轮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二轮复习的解题教学中,教师应精心挑选题目,合理创设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去思考、去探索、去建构,从而在巩固一轮复习成果的同时,帮助学生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有效提高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解题教学;二轮复习;教学品质

在高三二轮复习中,不同学校、不同班级所采取的复习方式有所不同,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知识模块为专题,通过模块化的方式再复习各章节的重难点内容;二是以数学思想方法为专题,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帮助学生认清数学本质,完成知识的梳理与巩固. 无论是以知识模块为专题,还是以数学思想方法为专题,其实都离不开习题,因此習题的设计与讲解是提升二轮复习质量的“法宝”.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学情出发,精心挑选例题,并在此基础上优化例题讲解方法,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主体性的激发,以此打造高品质复习课堂. 不过,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的“速度”和“容量”,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价值,常常通过“强塞”和“硬灌”的方式将自己认为的“最优”方案传给学生,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理解,而且容易将学生带入“题海”,影响教学效果,制约学生长远发展.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观念,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功能,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在“主导”和“主体”的协调发展中提升“教”与“学”的品质.

笔者在二轮复习时,致力于习题的设计和讲解,通过设问、变式、小结等实践活动来优化例题讲解质量,有效激发学生的潜能.

精挑细选,减负增效

在二轮复习中,对例题的选择应遵循“小巧精练”的原则,将题型小、结构巧、覆盖广、思维活的相似或相关问题串联起来形成专题,通过基础性训练和发展性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四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讲解重点不是单纯的解题过程,而是引导学生把握题目的本质和核心,挖掘题目中蕴含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有效提高解题能力.

例1较为简单,从练习反馈来看,大多数学生运用代数法就能得到正确答案. 不过,若仅是就题论题,则难以发挥本题的教学价值,因此笔者带领学生挖掘题目背后的信息,以此丰富学生的解题经验,优化学生的认知体系. 在讲解过程中,笔者没有直接点评学生的解题过程,而是带领学生分析问题的背景:从代数角度分析,一次方程ax+by=1和二次方程x2+y2=1组成的方程组有解的充要条件为a2+b2≥1;从几何角度分析,直线ax+by=1与圆x2+y2=1有公共点的充要条件为a2+b2≥1. 不过,例1中的直线是以截距式的形式给出的,而圆是以动点M(cosα,sinα)的形式给出的. 分析至此,笔者鼓励学生重新思考解题过程. 经过几分钟的独立思考,学生发现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其效果出乎笔者意料. 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对知识背景的挖掘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掌握了问题的本质,虽然其占用了一些时间,但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

在高三解题教学中,其重点不是追求题目的“新”与“难”,而是重视学生对问题本质的理解. 学生只有掌握了问题的本质与核心,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有效提高解题能力.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多带领学生去探寻问题的知识背景,以此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设置专题,融会贯通

部分教师认为,提高解题效率的唯一途径就是“刷题”,唯有“多做”才能快速地形成解题思路,高效解决问题. 但是要知道“题海”无边,在复习过程中有无数的高考真题和模拟题,若盲目“刷题”势必出现低水平重复,这样既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又收获甚微. 其实,提高解题效率的关键不在于“量”,而在于“质”,要引导学生“学会做题”,从而达到“解一题、会一类”的效果. 为了提高解题品质,教师在例题讲解时可以将类似的题目放在一起进行讲授,这样通过对比分析不仅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还可以提高解题效率. 例如复习“函数的零点”时,笔者以专题的方式进行集中讲授,以此让学生对此类问题形成深刻的认识,完善认知体系.

例5 已知函数f(x)=-x2+8x,g(x)=6lnx+m. 是否存在实数m,使得y=f(x)的图象与y=g(x)的图象有且只有3个不同的交点?若存在,求出实数m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以上例题是笔者精心挑选的几道典型习题,其题型和解法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这样通过不同方式加以呈现,让学生明白此类问题的特点:①所涉及的函数既可以是具体函数,又可以是分段函数,还可以是复合函数等;②审题时要注意对“存在零点”“有零点”“有几个零点”等关键词的理解;③常用的解题方法为数形结合、零点定理等,尤其在解决零点个数问题时一般需要画图观察. 这样通过一类问题的分析,帮助学生找到解决此类问题的常用方法.

巧设问题,引领复习

在二轮复习中,常常出现远离课本的情况,因为部分教师认为,在一轮复习时已经对课本内容进行了重点讲解,若二轮复习再以课本为依据,则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此他们更喜欢在各类复习资料中寻找新题、难题,以期通过变化的题目来开阔学生的知识面,达成巩固一轮复习成果的目的. 但课本是复习的重要依据,若在复习时远离课本势必引起教学目标的偏移,影响教学的最终效果. 那么如何发挥课本价值,提高课本的吸引力呢?笔者认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认真地研究课本,通过创设问题串来彰显课本的逻辑魅力,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在问题的驱动下走向深处. 例如复习“向量的三点共线”时,笔者充分挖掘课本资源,通过创设问题串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复习.

例6完成证明后,笔者又引出了课本中的一道原题:

为了发挥例题的示范功能,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在完成以上两个例题的解答后,笔者对其进行了拓展延伸,通过变式进一步挖掘题目背后的价值.

在复习中,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课本内容出发,把层层递进的问题串联起来形成专题,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对于变式题,学生有既熟悉又新鲜、既触手可及又深不可测的感觉,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沉思,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上述两道教材例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两道变式题引导学生合作完成,让学生通过互动交流发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顺利解决问题. 当然,在探究中,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指导,避免学生因走错路而挫伤学习信心. 当学生完成变式题的求解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将变式题中获得的结论与原认知结构相融合,将知识、方法、经验统一起来,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通过合理的整合和拓展来开阔学生的视野. 同时,为了诱发学生思考,教师要结合学情创设问题,从而让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学会思考和探索.

合理引导,落实“四能”

数学学习离不开解题,其关系着知识的巩固、技能的提升、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发展. 在解题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灌输”模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展示思维能力的舞台,教师可以创设一些启发性问题用来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心理都能得到和谐发展.

例8 若实数a,b,c,d满足(b+a2-3lna)2+(c-d+2)2=0,求(a-c)2+(b-d)2的最小值.

审题后学生感觉已知条件太少,字母太多,由此产生了畏难情绪. 此时教师要做的不是给学生解题过程,而是培养学生敢于直面问题的勇气. 为了让学生能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教师可以创设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厘清思路. 那么思路从何而来呢?笔者认为,应该从已知和结论的联系上来. 基于此,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进行引导:

(1)(a-c)2+(b-d)2有何特点?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由数思形,联想到(a,b)与(c,d)两点间距离的平方.

(2)(b+a2-3lna)2+(c-d+2)2=0有何特點?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换元,从而将条件转化为x2+y2=0的形式,得到x=y=0,即c-d+2=0,b+a2-3lna=0.

(3)c-d+2=0对于点(c,d)意味着什么呢?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联想到点(c,d)在直线x-y+2=0上,同时联想到点(a,b)在函数y=-x2+3lnx的图象上.

(4)通过以上分析,本题的本质是什么?

设计意图 通过以上问题的逐层分析,帮助学生认清本题的本质,即求曲线y=-x2+3lnx上的点到直线x-y+2=0的最短距离.

(5)若满足以上条件,则此时曲线y=-x2+3lnx上的点应在什么位置?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借助经验发现过该点的直线是y=-x2+3lnx的切线,且与直线x-y+2=0平行.

(6)该题与教材中的哪类问题类似?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回归教材,通过联想教材中相似的问题来寻求解决该题的突破口.

将复杂的问题拆分成若干个“起点低、梯度小”的小问题,让学生通过小问题的解决逐渐发现问题的本质,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实践教学中容易发现,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相对较差,因此教师在讲解问题时不要急于求成,而应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通过由浅入深的问题来降低思维的难度,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

归纳小结,完善认知

在高三二轮复习中,大多数师生喜欢埋头苦干——学生拼命做,教师卖力讲,忽视了归纳小结的价值,使得学生做得苦,教师讲得累,收获却甚微. 其实归纳小结既是重要的学习方法,又是学生应具备的学习习惯;既是一个整理思路的过程,又是一个吸收知识的过程,还是一个数学抽象的过程. 其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

总之,在高三二轮复习中,教师既要精心挑选例题,又要合理设计问题,通过由浅入深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在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中稳步提升.

猜你喜欢

二轮复习解题教学
高中数学课程解题教学探讨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策略探析
中学数学中的解题教学及案例分析
探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变式训练
多元比较有效开展二轮生物复习探究
概念图教学在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中的应用
高三生物课程第二轮复习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思维导图在高中政治二轮复习中的运用意义研究
谈谈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实践
浅论新时期中职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