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地方的绿色智慧工业园区标准化评价研究

2024-06-10曹彦花

中国标准化 2024年9期
关键词:评价体系

摘 要:国家标准委于2014年成立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协调推进组、总体组和专家咨询组,正式开启了智慧城市标准化的进程。2016年,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发布了《绿色城市评价指标》,宣告着绿色城市标准化的深化。2023年国务院发布了《城市标准化行动方案》,将智慧城市和绿色城市作为一个城市的不同标准化角度对其进行评价。综合考虑绿色园区和智慧园区,本文提出了一个综合评价体系,该体系涵盖环境可持续性、智能化运营、资源效率、产业创新能力和园区生态与社会责任五个方面,为县城工业园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具体而全面的评价标准和质量评估方法。

关键词:工业园区标准化,绿色园区,智慧园区,评价体系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4.09.015

0 引 言

2014年1月,国家标准委发布通知,成立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协调推进组、总体组和专家咨询组。在这个框架下,智慧城市国际标准化的研究得到了显著推动,随后便发布了《中国智慧城市标准化研究报告(2014版)》[1]。这一报告引出了我国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的首份指导性文件——《关于开展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及应用实施的指导意见》[2]。截至目前,最新的进展是由总体组发布的《智慧城市标准化白皮书(2022)》[3]。

对城市评价的标准除智慧城市外,绿色城市的概念也逐渐受到重视。2016年,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发布了《绿色城市评价指标》。随后,2023年,国务院发布了《城市标准化行动方案》[4],该方案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应从多个角度评价城市,包括智慧城市和绿色城市等,以实现城市标准化的全领域覆盖、全流程控制和全手段运用。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提出应同时从绿色和智慧两个角度来综合评估县城的工业园区,以保证县城发展质量。不仅关注技术和智能化的发展,同时也充分考虑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的重要性。提出了一套既具体又可行的评价标准与质量评估方法,为未来县城工业园区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论。

1 绿色智慧园区研究背景

国家对智慧园区和绿色园区的发展高度重视,通过各类政策和规划文件,明确了园区发展的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了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的建设,推动以数字化转型为驱动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此外,《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作为国家战略,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目标,指明了园区标准化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华为未来智慧园区白皮书2022》对智慧园区的优势做了详细阐述。通过应用数字化技术,华为智慧园区实现了办公效率和行政效率的显著提升。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经济效益,也体现了智慧园区向绿色发展的趋势。此外,智慧园区还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与国家战略方向保持一致,推动园区在数字化和绿色转型方面的发展。

《中国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报告(2023)》进一步强调了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性。对中国工业园区的绿色发展历程、现状、政策工具、创新实践等进行了全面阐述。该报告旨在推动园区绿色低碳发展,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为园区科研、教育、管理、产业等相关领域的工作者提供参考与帮助。

总体而言,智慧园区和绿色园区的发展是中国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智慧化和绿色化不仅是响应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园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智慧园区和绿色园区将在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开发一套综合性的评估手段,考虑智慧化要素和绿色发展的各个方面变得至关重要。这种综合性评估方法将有助于更全面地推进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2 绿色智慧园区评价标准化方法

2.1 绿色智慧园区评价标准化原则

為绿色智慧园区构建一套综合评价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以确保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协调性原则:这一原则强调评价体系中各个元素之间的相互协调和统一。智慧园区和绿色园区的评价标准需要相互支持,确保技术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

科学性原则:评价体系应基于科学的方法和数据分析。评价指标和方法应具有严谨性和逻辑性,能够准确反映园区的智慧化和绿色化水平。

系统性原则:评价体系应全面覆盖园区的各个方面,包括经济、技术、环境和社会等多个维度。

可行性原则:评价体系的设计和实施需要具有实际可行性。这意味着评价指标应易于理解和操作,且评价过程应适应实际条件和资源的可用性。

动态性原则:考虑到科技和市场的不断变化,评价体系需要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它应能够随着新技术的出现、政策的变动和环境的变化而相应调整。

代表性原则:评价体系中的指标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充分反映园区的整体状况。

总体而言,建立一个综合评价体系不仅需要考虑技术的智慧化和环境的绿色化,还需要确保这些评价标准科学、系统、可行、动态并且具有代表性,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2.2 绿色智慧园区评价标准化构建思路

构建绿色、智慧园区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为了全面、准确地衡量园区在可持续发展和智慧化方面的综合表现。计划通过五个方面来评估,这五个方面的选择旨在综合反映园区的环境、技术、经济和社会责任维度,确保园区发展的全面性和前瞻性。下面是对这五个方面的简要介绍。

环境可持续性:这一维度重点评价园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碳排放、能源消耗、废物处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可持续性是评价绿色园区的核心,旨在确保园区的运营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促进生态平衡。

智能化运营:评估园区在利用智能技术进行管理和运营方面的成效。这包括数据管理、自动化程度、智能监控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智能化运营不仅提高园区的运行效率,还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园区对市场和环境变化的响应能力。

资源效率:关注园区在使用資源(如水、能源、原材料)方面的效率。高资源效率意味着在生产过程中实现更少资源消耗和更低环境影响。这不仅有助于降低成本,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产业创新能力:衡量园区在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的能力。包括新技术的研发、创新型企业的孵化、以及园区内企业的研发活动。产业创新能力是推动经济增长和长期竞争力的重要驱动力。

园区生态与社会责任:评估园区在维护社区福祉、员工健康、社会参与和公平性方面的表现。这一维度反映了园区除经济和技术目标外的社会责任,包括对社区的积极贡献和对社会公正的承诺。

综上所述,这五个方面共同构成了一个全面、多元和平衡的评价体系,能够全面反映绿色智慧园区在可持续发展和智慧化进程中的综合表现。这种综合评价体系有助于引导园区在智慧化和绿色发展路径上持续改进和创新。

2.3 绿色智慧园区评价标准体系建立

在构建智慧园区和绿色园区的评价体系时,本文不仅定义了五个一级指标及其对应的二级指标,还进一步细化了每个二级指标下的三级指标,构建出一套包含5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每个二级指标对应2~4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总框架与方法。

针对“环境可持续性”这一一级指标,本文不仅考虑了温室气体排放、污水和废物处理、能源消耗等二级指标,还细化到三级指标,如CO2排放量、N2O排放量等。

在智能化运营方面,除了考虑智能安全管理、数据处理能力等二级指标外,还进一步细化为事故预防措施、应急响应机制等三级指标。

资源效率、产业创新能力和园区生态与社会责任这三个一级指标也遵循了同样的细化逻辑。在每个维度下,都有针对性的三级指标,如能源使用效率下的能源消耗指标、节能技术应用等。

总的来说,这个评价体系通过细化每个指标,提供了一个全面、详细的框架来评估智慧园区和绿色园区的整体表现。这种方法为园区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了一套有效的工具,用于评估和持续改进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和智慧化水平。具体如下。

环境可持续性:涵盖温室气体排放,污水和废物处理,能源消耗,生态保护,以及环境管理系统。具体包括CO2排放量,温室气体排放监控系统,污水处理能力和效率,固体废物处理能力,总能源消耗量,单位产品能耗,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自然保护区建设,以及ISO 14001等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智能化运营:聚焦智能安全管理,数据处理能力,自动化水平,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以及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包括事故预防措施,安全监控系统,数据采集能力,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技术应用,供应链效率,供应链可视化,网络基础设施,以及大数据平台。

资源效率:包含能源使用效率,水资源管理,材料循环再利用,清洁能源使用,以及环保设施投入。例如能源消耗指标,节能技术应用,水资源消耗量,水效率,废物回收率,太阳能利用,风能利用,环保设施建设,以及环保技术投入。

产业创新能力:涉及研发投入,创新产出,产学研合作,技术转化能力,以及创新生态建设。细分为研发经费投入,研发人员比例,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技术转化项目,技术转化效率,与高校合作项目,产学研共享平台,以及创新资源整合。

园区生态与社会责任:关注员工福利与培训,社区参与与支持,绿色生活推广,环境意识提升,以及社会责任履行。包括员工满意度,职业发展机会,社区服务项目,绿色消费倡议,环保教育活动,社会责任报告,以及社会责任评价。

3 结 语

本研究基于国家对智慧和绿色城市的战略方向,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评估县城工业园区的发展。通过构建一个包含一级、二级和三级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为园区管理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分析工具。这个体系不仅考虑了技术和智能化的发展,还充分考虑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的重要性。该评价体系遵循了协调性、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动态性和代表性等原则,确保了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通过这种综合评价方法,园区管理者可以更有效地监控和评估园区的表现,从而在智慧化和绿色化的道路上持续改进和创新。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国智慧城市标准化研究报告(2014版)[EB/OL].(2014-11-07)[2024-01-05].https://news.focus.cn/zh/2014-11-08/5733809.html.

[2]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开展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及应用实施的指导意见[EB/OL].(2015-11-05)[2024-01-05].https://www.sohu.com/a/433734306_99999146.

[3]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智慧城市标准化白皮书(2022)[EB/OL].(2022-07-25)[2024-01-05].https://www.cesi.cn/202208/8649.html.

[4]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城市标准化行动方案[EB/OL].(2023-09-14)[2024-01-05].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310/content_6907675.htm.

作者简介

曹彦花,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责任编辑:张瑞洋)

猜你喜欢

评价体系
实践教学中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基于工作任务的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UG NX机械产品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改革研究
“课证岗赛”相融合下的教学方式探析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