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为本』课堂学习形态的构建
2024-06-09鲍宗武
鲍宗武
课堂教学是一种独特的生命形态和生活方式。小学语文课堂追求的必然是积极向上的、获得自主健康发展的以及有意义的、体现学习增量的活动形态。借用罗杰斯的话来说,课堂教学大多数“发生在学生脖子以上”,难以触发学生深层的兴趣、情感和思维,课堂因此便会丧失生命活力,学生难以获得知识的意义和生命的意义。“以学为本”的语文课堂学习形态追求的就是一种内在的更深层次的学习,带着更深思维含量的学习,是学生自主的探索式学习。那么,教师必然是隐藏在课堂背后的,而学生是站在课堂中央的真学习、真过程,掌握真方法、真语言,课堂讲究趣味、情味与文味,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自主构建起语文的学习体系,教学丰富与拓展学生的语言积累,生成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让教师隐藏在学生的背后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做好真正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就要学会隐,敢于隐,站在学生学习的背后,在学生疑难处、困惑处、迷茫处、争议处,教师才出手“指点”,启发诱导,这才是为教之道。
一是文之隐。教师要根据文本的学段、内涵与编者的意图,调整文本解读程度的深浅,有时甚至要隐去真正的深度文意。如《咏柳》不仅写出了春天之灵动,更写出了诗人自我的人生状态,风华正茂,年轻有为,头戴儒巾,两袖飘飘,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文人墨客,一路对酒吟诗,行走于杨柳溪边,周身回荡着青春与激情的交响,体会到的是一种浓浓的生命情趣和人文情怀。而《咏柳》安排在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是春天。根据编者的意图和学段的特点,必然要隐去文本的深层含义,只体会春天的繁华之景象即可。因此,“以学为本”的课堂必然是以学生为起点的课堂,文本的解读亦是如此。有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起点,隐去文本的“真意”,才是真正的课堂学习形态。如此,《祖父的园子》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体会童年的自由快乐,不一定要让学生体会作者悲惨的人生经历,也不必让学生体会乡民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更不必让学生体会這是一曲国民灵魂改造的挽歌。
二是学之隐。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在不知不觉中阅读、听讲、思考、研究、实践等,从而不知不觉获得知识和技能。所谓“学之隐”,即将学习“隐藏”起来,看似学习,不像“学习”;不像“学习”,其实又在学习。因此,学习可以“隐藏”在有意思的探究活动中,可以“隐藏”在自主的思考中,可以“隐藏”在主动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文本的学习目标,创意地设计学习活动,巧妙地将学习“隐藏”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之中。朗读、对话、思考、交流、倾听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态,但质疑、批判、提问、梳理,甚至动手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形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设置学习活动,提高问题意识,开放学习过程,从而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如《长征》教学中,教师另辟蹊径引导学生体会长征的“难”与“不难”,展开深入的探究式学习。长征之“难”体现在“万水千山”“五岭逶迤”“乌蒙磅礴”“金沙水拍”“大渡桥横”“岷山千里雪”。而长征之“不难”,体现在“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而面对“岷山千里雪”更体现在一个“喜”字上。学生在一次次的解读与发现中,品味文本意蕴之妙,将长征之“难”与“不难”凝聚在诗句当中。接着教师对照文本只选择五岭、乌蒙、岷山和大渡河、金沙江为山水代表,让学生发现文本点面结合的写法。在这样的学习设计中,“以学为本”不仅仅局限于对话交流,还将学习“隐藏”在自主的思考、探究、发现的乐趣之中,不知不觉构建起文本的整体意识,体会文本的内在秘妙,生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可谓一举多得。
三是师之隐。所谓“师之隐”,就是将教师“隐藏”起来,语文课堂让学生站在前面,教师站在后面。要做到教师之隐,就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自主质疑、自主发现、自我探索、自我判断……教师只是等待、点评、推动、引导。《学记》有云:“君子之教,喻也。”所谓“喻”,就是启发诱导,教师只有做到启发诱导,才是完善的教育,才是完美的君子之师。只有当学生有无法解决之疑问、无法选择之困难、无法解释之知识的时候,教师才走到前面,引导新的学习方向,让学生有恍然大悟之感,才是为师之正道。如教学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时,教师首先出示课题,让学生细读发现题目的不同;接着让学生朗读全文,发现哪首是诗、哪首是词;然后再细读三首古诗词,判断诗与词。于是学生发现诗词的特点至少有三个:一是标题不同,词有词牌名;二是诗字数相同,词字数不同;三是词一般可以分为两部分。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质疑、朗读、思考、发现、表达、梳理,可以说始终是学生在学习的前面,教师隐在后面。当学生发现标题之不同时,教师才指导“词牌名”;当学生发现词字数不同时,教师才指导这叫“长短句”;当学生发现词中间隔开时,教师才指导这是词的“上片、下片”(或上阕、下阕)。这样的教学活动,教师“该出手时才出手”,才是教学的本色,才是真正的君子之教。
二、让学生站立在课堂的中央
真者,非假也;真者,为道中之道也。《庄子·渔父》云:“真者,精诚之至也……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语文的学习贵在于真:真学习,真经历,真思考,真实践。没有真正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那是不入脑的学,也是不入心的学,更是浮光掠影的学。
一是真目标。学习目标是真实的、契合的、有效的,才能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增量。所谓真实的学习目标是着眼于学生当前的发展水平的,也是基于学生当下的语文素养发展的。统编本教材选编了许多文言文,第一篇是三年级上册《司马光》,由于接触文言文的年级提前,结合三年级上学期学生及学情的特点,其朗读的要求是“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到了三年级下册的《守株待兔》,其朗读的要求是“把课文读通顺,注意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四年级上册的《王戎不取道旁李》,其要求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从这样的学习目标来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尊重了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基本规律。从编排的顺序来看,由《司马光》《守株待兔》《王戎不取道旁李》到四年级下册的《囊萤夜读》《铁杵成针》,也是从熟悉的故事入手,从关注阅读的兴趣到关注阅读的方法,再到关注阅读的策略。《司马光》最初的要求是“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关注“这篇课文的语言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到了四年级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成为“借助注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显然,编者在编排的过程中别具匠心,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教学中教师确立真实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习有所获。
二是真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活动的主体。课堂不需要教师激情表演、魅力四射,需要的是学生自我思考、自我表达、自我质疑、自我感悟,让学生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教师应善于创设由浅到深的有层次的学习过程,从而构建有效的语文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如《青山不老》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作者用清新的笔调讲述了一位老人在茫茫青山之中创造了奇迹,从中领悟青山不老的含义。教师设计了三个层次的学习探究活动。第一层探究: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让学生在文本中走一个来回,在文句中体会到老人创造的“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的奇迹。第二层探究: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了奇迹?通过抓关键句、表格梳理的方式,快速理解在山沟所处大环境的恶劣和院子里的小环境。第三层探究:是什么力量支撑老人创造了这样的奇迹?通过研读、反思、讨论,学生发现四种力量支撑老人创造了这样的奇迹,一是守住这片黄土地,二是实现自己的价值,三是生命的转化,四是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学生的理解不可谓不深,原因就是通过有层次的学习过程,以生为上,以学为本,学生在文本中走上几个来回,思考与理解就深了,领悟和表达就透了。
三是真方法。就学习而言,教师只是引路的人,学生才是学习真正的主人。学习中的大部分问题主要是靠学生自己去解决,并且凸显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因此可以说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掌握学习语文方法的过程。如《麻雀》一文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教师在教学老麻雀拯救小麻雀片段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写清楚的,运用表格梳理的方式重新呈现文本,通过纵向通读,分别发现写了作者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接着教师让学生横向阅读,发现三种不同的组合:“看到的+想到的”“看到的+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学生在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中理解了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并体会到老麻雀那份无畏的母爱。最后教师创设小麻雀得救之后的情境,让学生看着那幅温馨的画面,运用学到的方法写下来。学生写得丰富多彩,将三种不同表达的组合运用得自然通畅。在这样的语文学习活动中,通过引、学、研、用四个过程,从“学”到“用”,由“知”到“行”,既深刻理解了文本的内涵,又实践和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有效促进了语文要素向语文素养的转化。
三、让课堂散发弥久的韵味
在《说文解字》中,“味”即“滋味”。课堂之味,就是课堂的情趣与味道。
一是趣之味。有趣味,能使人感到愉快。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就是要让学生对老师“心生喜欢”,对课堂“心生喜欢”,对学习“心生喜欢”。要让学生对课堂“心生喜欢”,首先需要的是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以及营造积极的学习认知冲突。如《麻雀》教学,教师出示“那毛茸茸的小脑袋,珍珠似的小眼睛,嫩黄色的尖尖小嘴,凑成了小绒球似的麻雀”,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读出了一只怎样的小麻雀。接着再让学生读相关的歇后语:麻雀吃不下二两谷——肚量小;麻雀斗公鸡——自不量力……再次强调麻雀的弱小形象。最后让学生读屠格涅夫笔下的小麻雀又是怎样的形象。教师通过营造形象的认识冲突,从而增强阅读的期待,效果明显。当然,课堂的趣味不仅是表面的语言、活动的设计,更深层的是充满思维含量的发现之趣、探索之趣,让学生乐在其中,乐此不疲,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我们教师做的就是拨动这根琴弦,让学生沉浸在学习之中,沉浸在探索之中,沉浸在思维之中,沉浸在语言的学习之中。
二是情之味。课堂不仅应有趣味,更应有情味。教师之情味,在于真心关爱、关怀、关注。关爱的是学生的学习感受,关怀的是学生的真实学习体验,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问题。三国刘劭在《人物志·九徵》中说:“故其刚、柔、明、畅、貞固之徵,著乎形容,见乎声色,发乎情味,各如其象。”又说:“故心质亮直,其仪劲固;心质休决,其仪进猛;心质平理,其仪安闲。夫仪动成容,各有态度。”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亦如此,随着文本表达的情感而变化。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的慷慨激扬、义愤填膺之形。《荷花》中的柔情似水、荡漾春光之色,此皆需要教师之情味。当然更多情味体现在对学生学习质量、学习问题上,特别是尊重学生独特的学习感受,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武松武艺高超,《景阳冈》中为什么不直接写他赤手空拳打死老虎,这样不是更能体现他勇猛无比吗?《草船借箭》中写鲁肃是东吴的谋士,反而帮助诸葛亮,能说明他忠厚老实吗?《月光曲》中写兄妹俩有自己的旧钢琴怎么还说他俩穷呢?为什么是《红楼春趣》,而不是《风筝之趣》?……可以说,尊重学习主体,才是教师最大的情味。
三是言之味。语文课堂学习语言就应当有语言的理解、积累、习得与运用之味。语文教学要紧紧围绕语文要素展开学习设计,少一些不必要的感悟和情感的体会,更多从语言的角度去思考文本的价值。《爬天都峰》一文在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其语文要素是“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文本,概括第一部分是小作者“不敢爬”,第二部分是老爷爷“鼓励爬”,第三部分是小作者“奋力爬”。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写清楚的。通过阅读、思考、探讨,学生发现“不敢爬”是通过观察写清楚的,“鼓励爬”是通过对话语言写清楚的,“奋力爬”是通过动作写清楚的。这样的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以语言要素为核心,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央,教师站在学生身后,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确,“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教师应及时指导学生跳出教材,走向生活,在阅读、写作、交往中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作者单位:浙江遂昌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