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任务驱动之舟,探整本书阅读之妙
2024-06-09顾蕾生
顾蕾生
2022年版课标提出了“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位”的要求。《西游记》是五年级下册教材“快乐读书吧”向学生推荐的名著阅读篇目。阅读这本书不同于阅读教材中的课文,也不同于浏览娱乐消遣类读物,而是需要沉下心来,深入其中,仔细品读领悟。如何让五年级学生读懂读透这本古典名著?任务驱动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任务驱动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紧紧围绕学习任务,在具有强烈吸引力的问题的驱动下,主动寻找和应用学习资源而开展的一种学习实践活动。利用任务驱动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能让学生完成多个任务,掌握更多知识。笔者以《西游记》教学为例,阐述引领学生驾任务驱动之舟,探整本书阅读之妙的教学策略。
一、情境激趣,导读引领
由于古典名著的篇幅都比较长,学生可能会对厚厚的一本书“望而生畏”。为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教师可以利用影视作品中的精彩画面来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上课伊始,教师向学生介绍:“三十多年前,我国有一部电视剧,几乎家喻户晓,老少都喜欢看,今天就让我们一睹其风采。”播放电视剧《西游记》片头曲视频。在学生被画面的音效感染以后,教师出示《西游记》原著,告诉学生:“1986年版的《西游记》电视剧一共拍了25集,后来又有续集16集,拍摄的内容全部来自这本古典名著。”学生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接着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这本书的封面,了解作者,再翻开书,阅读前言、回目,一览全书主要内容。学生知道了《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真实的历史事件描写了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曲折历程。五年级下册中的《猴王出世》课文节选自《西游记》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学生快速阅读这一回,并与课文进行比较,说出异同点,体会到阅读原著可以了解到更多精彩的内容。小组讨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适合自己的阅读计划表,在接下来的四个星期内,一起读完这本名著。
通过激趣和导读,学生对整本书有了强烈的探究欲望,根据各人的阅读能力制订阅读计划表,有利于学生生发持续学习的动力,将一个“巨大的阅读工程”分阶段逐步完成。
二、确定任务,逐渐推进
在整本书的阅读中,如果驱动性任务能激发学生乐意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那么学生就会把阅读当作一件快乐的事,积极主动地展开自主阅读活动。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阅读心理,围绕核心素养目标,布置难度适中的阅读任务,让学生顺利达到阅读目标。
学生已经从课外书、影视剧等渠道了解了一部分《西游记》故事的情况,本次整本书阅读一共设计了以下四个任务。
任务一:思维导图。阅读《西游记》,理顺脉络,绘制西游路线。
任务二:人物采风。走近西游人物,分析人物性格,感知形象。
任务三:故事会。选取《西游记》中感兴趣的故事,讲一讲、演一演,内化情节。
任务四:讨论会。深入研读,探秘师徒取经成功的因素。
每个任务用时一星期,每个星期的最后一天安排一节活动课,用来检验阅读成果。
这四个任务呈现递进式的发展趋势。《西游记》共有一百回,第十三回至第一百回的内容描写了取经的经过,可指导学生采用浏览法完成“任务一”,圈画出每一个到达的地方,用图表绘制出西游路线,厘清各个故事发生的地点,使取经的整个过程一目了然。《西游记》中人物众多,除了师徒四人以外,还有许多妖魔鬼怪,“任务二”就可以采用跳读的方式完成,重点聚焦描写人物的典型细节,进行“人物采风”,加深对人物形象的认识。《西游记》中的故事精彩纷呈,采用精读的方式完成“任务三”,聚焦典型,赏读妖魔故事,学习书中塑造人物的技巧。“任务四”则可以采用前后关联的方法,在回顾和对比中寻找取经成功的因素。
通过分阶段、限时间、定任务,学生在明确的目标任务中,采用多种方法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读完整本书,得到实实在在的读书收获。
三、成果展示,形成特色
成果展示是整本书阅读的外显,是对整个活动的总结,有利于学生从同伴中获得更多的读书经验。成果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书画作品,可以是讲故事,可以是表演节目,形成阅读特色,使学生获得更大的阅读动力。
在任务一“思维导图”展示课上,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小组同学合作完成的取经路线图,并做一个简短的汇报。如:“唐僧从东土大唐出发,在五行山救出孙悟空,在鹰愁涧收了白龙马,在高老莊收了猪八戒,在流沙河又收了沙和尚,师徒四人一路西行,途径五庄观、通天河、女儿国、盘丝洞等,终于来到了西天大雷音寺。”还有小组从书中的导读部分受到启发,从玄奘取经这一真实历史事件还原了取经的路线:“唐僧从长安出发,途经兰州、凉州、瓜州,穿过玉门关,渡过大清池,翻过大雪山,跨过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终于来到遥远的佛教圣地——天竺,就是现在的印度。”各个小组的思路不同,绘制出来的取经路线图也呈现出了不同的形式,将各个小组绘制的路线图张贴在黑板上,学生都直呼太精彩了。
在任务二“人物采风”展示课上,学生采用“自我”介绍的形式来作为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
比如介绍牛魔王的时候,学生戴上头饰进行自我介绍:我的名字叫牛魔王,又称大力王、平天大圣。我的坐骑是避水金睛兽。我的妻妾是铁扇公主、玉面公主,子女有红孩儿。我的住处有两处:翠云山芭蕉洞、积雷山摩云洞。我性格大胆、豪爽。我有很多兄弟:蛟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等。我的武器是混铁棍,棍身为金黄色,并有花纹镶嵌其中,具有十分大的杀伤力和危害力。
戴上青狮怪头饰的学生这样介绍:我是青狮怪,别称是狮驼岭老魔。我的法宝是一把钢刀。我的本领可大了,一口可吞十万天兵。我的性格变化也很大,第一次下凡时懦弱胆小,第二次下凡时就很傲慢胆大。我的主要经历是:第一次下凡时假扮乌鸡国国王,被菩萨降服;第二次下凡后,与白象、大鹏拜为兄弟,共捉唐僧,与孙悟空打斗,最后被菩萨收回。
通过“自我”介绍,学生发现除了唐僧师徒四个熟悉的人物以外,还有牛魔王、大鹏怪、白骨精、蜘蛛精、玉兔精、金角、银角、青牛精等妖魔鬼怪的形象也生动了起来,学生的阅读视野也就变得更为开阔了。
在任务三“故事会”活动课上,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推选代表上台讲故事。比如综合《西游记》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第六十回“牛魔王罢战赴华筵 孙行者二调芭蕉扇”、第六十一回“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的内容,学生从“礼借”“逼借”“骗借”三个方面讲述妖魔故事《三调芭蕉扇》,故事情节完整又生动。还有学生选取《西游记》电视剧中的《大战红孩儿》的片段进行配音或者小组演绎《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将阅读感受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在任务四“讨论会”活动课上,学生先对“西天取经难,难在何处”做一分钟阐述,比如取经之难主要难在山高水长路途远、妖魔鬼怪屡作怪、团队频频起分歧、外界诱惑扰心志等,再展开讨论:取经如此之难,师徒四人最终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真经,修成正果。那他们获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呢?师生一起交流,如:自身强大——孙悟空是主力成员,具有超强的战斗力;领袖支撑——唐僧是精神支柱;学会合作——师徒四人紧密合作,有合作意识;善借外援——善于寻找各路神仙帮忙;坚定目标——取经是始终不变的目标;脚步不停——坚持不懈的精神……最后形成统一意见:正是这种种因素,师徒四人方能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
四个学习任务,教师从文学语言、文学形象、文学意蕴进行设置,全方位地考查了学生的阅读深度、广度。每个学习任务的完成体现了学生已经真正潜入书中开始深度阅读。
驾任务驱动之舟,探整本书阅读之妙。在读整本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设计的任务突出了“整”的特点,因而学生也就易于从整体的角度去系统地阅读名著,然后紧扣教材提示的语文要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从整体到部分进行细致深入的研读。任务驱动,逐层推进,使整本书阅读真正落到了实处。
(作者单位:江苏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