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汉子育人的实践探索
2024-06-09方玉红
方玉红
语言文字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文化积淀与发展的过程。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语言文字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
一、小学语文汉字育人现状
“双减”背景下,汉字学习被赋予新的教育内涵:在汉字学习中渗透思想教育,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提质增效”的教学效果,教师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转变“填鸭式”满堂灌输的教学模式,不再采用以往的“这个字怎么写、有多少笔画、偏旁结构该怎么记忆”等单一方式教学汉字,学生不再机械重复抄写词语。教师带领学生感知汉字音、形、义的联系,建立起汉字与生活中事物、行为的联系,实现三者的有机平衡,领略汉字音美感耳、形美感目、义美感心,让学生在感悟汉字文化和体验美感的基础上深度学习汉字。为此,教学中教师开展了有效的教学实践活动,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以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
二、汉字学习有“据”可循
为实现汉字学习的育人功能,在汉字教学中,教师需秉持科学有效的汉字教学原则,做到有“據”可依,有“法”可用。
1.遵循生本性原则
基于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差异性和规律性,汉字教学应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生本位”原则的指导下,优化学生识字体验,减轻学生识字压力和畏难情绪,与传统依赖课文进行集中大量识字相比,活动化、生活化的汉字学习方式更具吸引力。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操场上》一课时,联系学生日常在操场上进行的体育活动,将实践与汉字学习联系起来。“操”作为本课重点生字且笔画较多,学生识记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在操场做早操的情形,做操需要用到手,左边是个提手旁,右边部分上面有三个口,在做操时播放广播音频:一、二、三、四……学生自然而然说出像小朋友张大嘴巴喊口号,底下的“木”就像学生伸平的双臂和笔直的站姿。这样的识字方式契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便于学生自主发现汉字隐藏的规律,极大开发了学生联系生活识记生字的兴趣。
2.遵循持续性原则
为了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教师通常会采用听写的方式检测学生汉字的掌握情况,但学生由于紧张、复习不到位、时间紧等原因,会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听写结果也随之不理想,降低了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和兴趣,汉字巩固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兼顾可持续性和有效性兼顾。如采用“汉字变变变”的游戏将字音、偏旁、汉字、组词出示在屏幕上,利用课前三分钟,引导学生拼拼音、找偏旁、组词语、连词成句,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巩固汉字记忆。学生对此类汉字游戏感兴趣,一些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在反复观摩与练习中逐渐跟上了老师汉字教学的进度,“话到嘴边说不出”的现象也在慢慢消退。同时通过引导学生不断练习连词成句、遣词造句等,提升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形成个体语言经验,优化语文综合素养。
3.遵循人文性原则
汉字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传播载体,学生通过汉字学习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进程,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在汉语言文化的指引下学习更多的汉字,建构起“文化传播—有效识字”相互转化的育人体系,形成良性的循环。教师在教学时可渗透汉字演变过程,充分利用图片生动再现汉字的起源。如在教学《大禹治水》时,出示“灾”的字源图,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信息:一座房子着火,发生了火灾,在房子里的人该有多担心、多害怕,从而理解人们对于灾难的恐惧心理。由图片到心理再到情感,从甲骨文到隶书再到楷书的书写方式的变迁,完美重现汉字的构字原理。运用字源图片学习汉字,使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古人的创造性和智慧,更好地理解文字中所蕴含的文化元素。
三、汉字学习有“新”可创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基于对学生在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转变教育方法,革新教育手段,关注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设计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学习方式,在大力倡导教育信息化的前提下,关注数字时代语言生活的新发展和学习资源的新变化,运用新媒介革新汉字学习的新方式,拓宽汉字学习的新道路。
1.情境“连”生活
传统课堂中,以教师主导的口授讲解模式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扼杀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习内容来创设生活化、童趣化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感受汉字当中所具备的人文情怀。在教学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文章描写小蝌蚪找妈妈的场景,创设情境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化身小蝌蚪和妈妈玩捉迷藏的游戏,闯过生字难关,打败拦路虎,成功找到母亲,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借助图片认识“宽宽的荷叶、宽敞的教室、宽阔的马路”,感受“宽”的开阔,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气息中完成对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识字“转”起来
如今对于汉字学习的研究探索由“玩转”汉字向全语境的纵深发展,开展“玩转”汉字课堂,帮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快乐识字,增强识字的趣味性。其中剪贴本是学生主动出击、参与生活识字的重要媒介。学生通过剪贴本让生活中的生字开花,触类旁通,初步感知生字家族的联系与区别。剪贴本可以呈现学生自主选择识字内容和途径的全过程,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发展学生识字的主动性。教师根据具体的生活场景给学生布置相应的“玩转汉字”主题,小小的剪贴本里包含了大大的汉字王国:“百果园”“十二生肖”“玩转欢乐港”“舌尖上的超市”等。学生把常见的水果名、身边的娱乐休闲场所名以及生活中最常去的超市中的包装纸、剪贴画裁剪收集起来,通过这样的方式轻松认识生活中的汉字,不需要课堂上一笔一画地临摹汉字就能深刻地植入脑海之中,感知汉字音、形、义的内涵。
3.微课“促”合作
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汉字教学的发展增砖添瓦,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走向学生群体。课堂上,教师通过短短几分钟的微视频为学生讲解水字家族的前世今生、联系与区别。两点水的字与冰、冷有关,三点水的字则温暖得多了,大多与水有关,让人感到舒服的、暖洋洋的水温。而四点底就完全和水沾不上边了,则是与火有关,使学生明白带点的偏旁并不都是和水有关。通过短短的几分钟视频就把汉字的学问讲得清楚明白、通俗易懂。微视频内容丰富、画面生动,能更好地集中、延长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乐于其中,有着极大的研究热情,对汉字的前世今生和内涵外延追根究底,锻炼思维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深度感受汉字的文化魅力,激发了学生的文化自信。
4.汉字“抖”起来
短视频是一种互联网内容传播方式。教学时,教师可思考如何利用好其广泛的传播性,将汉字和这类新媒体结合起来,通过短短的几十秒视频内容将汉字的起源生动呈现,这无疑是一大创新亮点。“让汉字抖起来”掀起了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潮,原来一个小小的汉字承载着大大的历史痕迹。在短视频《礼的故事》中,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被称为礼仪之邦,“礼”承载着深厚的中华底蕴。古代人们在祭祀的时候,在礼器中放两串珍贵的玉石,因与“豐”字形体相似,就用祭桌示字旁组成“禮”,最后简化成现在的“礼”。因此,“礼”与祭神求福有关,“礼”的字形演变展现了书画同源的历史渊源。随着时代的变迁,“礼”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如婚礼、队礼、礼物。通过短视频,学生不仅认识了“礼”的起源,更将汉字的内涵与现代社会精神文明相结合,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双减”背景下,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深入,教师在汉字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高质高效的方法,创新识字教学的活动形式,给学生带来更加具有人文情感的汉字学习课堂,不仅帮助学生高效掌握汉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形成个性语言体验助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还通过汉字学习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实现汉字育人的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金陵中学龙湖分校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