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早期小学语文教学法的演进与影响
2024-06-07肖丙珍
肖丙珍
【关键词】民国早期;小学语文;教学法;转变
民国早期小学语文教学法有两次重大转型:第一次是从清末传统蒙学语文教授法到现代分科小学语文教学法的转型,第二次是从小学文言文教授法到白话文教学法的转型。自清末引进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再到国语教学时期俞子夷的“设计教学法”,教学法从借鉴西方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到积极探索符合中国汉语言文字特点的小学语文教学法,逐渐由经验性教学发展为现代系统化、科学化的教学,极大地促进了语文教育的发展,实现了小学语文教学法的跨越式发展。
一、民国早期小学语文教学法的产生条件
清末民初,政权更替,百废待兴。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没有受到封建王朝覆灭的影响,反而推陈出新。究其原因,与西学东渐的影响、新教学方法的实践及早期教育工作者的推动密切相关。
1.西学东渐的影响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学东渐的影响进一步深化。新教育逐渐开始实施,中国近代教学方法的改革拉开了帷幕。1905 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学校不再是科举取士的附庸,新式学堂不断出现,在学科教育上也打破了原来的“一科一文”定终身的局面。1904 年清政府颁布推行“癸卯学制”,其对“中国文字”“中国文学”的相关阐述确立了我国语文单独设科的地位,小学语文开始了分科教学。此外,西方近现代教育学论著大量引进,引发了民国早期小学语文教育的系列改革,小学语文教学法是其中一项重大改革内容。我国古代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它是与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知识。1902 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蒙学堂章程》,其宗旨是“在培养儿童使有浅近之知识,并调护其身体”[1],提出教育儿童,要循循善诱,不能操之过急,更不宜伤害儿童身体,首先要教授礼义廉耻的意义。次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在教学法上明确规定:“凡教授之法,以讲解为最要,讲解明则领悟易。若强责背诵,必伤脑力,不可不慎。”[2]关于民国高小“中国文学”一科,《学务纲要》规定:语文学科要测试说文写字能力,并授之一般书信、记事等文体写法,便于官府和私营业的实际使用。其突出语文教育的实际应用功能,也可以理解为后来所说的语文工具性特征。这个时期的语文开始逐步走向语文本体,加入了一些实用的元素,为民国时期的语文教学打下了基础。
2.新教学方法的实践
“癸卯学制”后,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实行分科教学,大量的国外教授法源源不断地走进我国小学语文课堂。当时我国比较盛行的当属赫尔巴特学派的“五段教学法”,它适应了我国班级授课制的需要,因而被引进,并广泛地应用于语文教学实践中。民国早期,国文教授法研究兴起,这一时期的“启发法”“自学辅导法”“分团教学法”及我国教育人士自主探索的“渐明法”“文言文十五段教学法”逐渐成为主流。但值得注意的是,國文时期不管是教材内容还是教学用语都是采用文言文,即文言文教学,而教授法却开始出现关注儿童的趋势,注重儿童的学习兴趣。1920年,“国文”改称“国语”,白话文作品进入了小学语文教科书,随之语文教学走向了白话文教学。西学东渐以来,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是我国首次引进的具有完整形态的教学方法。1912 年以后,早期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发现“五段教学法”存在的弊端,纷纷向国外学习“自学辅导法”“分团教学法”、道尔顿制等教学方法,积累了一些关于教学方法的经验,形成了向国外学习、改革教学方法和实验创新的新风气。由于各种条件限制,民国早期小学的教学方法实验大多无疾而终,但其推动了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由传统向近现代的转变。
3.早期教育工作者的推动
民国早期语文教学法从借鉴西方相关理论,到探索符合汉语言文字特点的小学语文教学法,教育工作者付出了大量心血,如赫尔巴特“五段教学法”的引进,俞子夷“设计教学法”的探索等,都掀起了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的热潮。随着西方教育理论与本土教育融合,儿童主体意识逐渐被重视起来。传统蒙学教学主要以背诵、记忆为主,根据封建统治者的需要安排经史子集的学习,最终更好地服务统治者。近代教育兴起以来,“自古重记忆之教育法,吾人已知其不合于教育,而渐废除之”[3]。早期教育工作者们不断就旧有教育方法进行革弊与批判。1904 年,陈独秀极力提倡根据儿童的认知水平进行白话文教学,他认为小孩子不懂得深文奥义,待儿童渐渐开化之后,再读有文理的书。1919 年,陶行知在文章《教学合一》中明确提出将“ 教授法”更名为“ 教学法”,主张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并首先在南京师范高等学校推广,随后在全国推行。俞子夷曾评价“继自学辅导而起者有陶行知先生之改革…… 其变化之关键,即由一‘ 授字,改为一‘学字”[4]。从此,“教授法”逐步被“教学法”取代。五四运动后,早期教育学者如陶行知、廖世承、俞子夷等积极创办实验学校,探索新的教学法。早期教育工作者不管是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还是在教学设计的优化上,都注重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二、民国早期小学语文教学法的演变过程
张志公先生指出,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三大经验:“一是建立了成套的、行之有效的汉字教学体系。一是建立了成套的文章之学的教学体系。一是建立了以大量的读、写实践为主的语文教学法体系。”[5]根据这些特点,民国早期小学语文教学法采用了集中识字、韵文教学、圈点法等教学法,教授儿童知识,推动了小学语文教学法从清末传统蒙学语文教授法到现代分科小学语文教学法和从文言文教授法到白语文教学法的转变。
1.从清末传统蒙学语文教授法到现代分科小学语文教学法的转变
“蒙养之时,识字为先,不必遽读书。先取象形指事之纯体教之。”[6]儿童入学后,用一年左右的时间集中识字,识字量达到2000 个以上。宋代以后,集中识字的课本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三部书为主体,合称“三百千”。这三本书中的汉字合起来差不多就是2000 个,刚好契合了儿童初级阶段识字的标准。圈点法是我国古代长期从事蒙学教育教学的人积累的一项重要经验,最主要的特点是圈点勾画。今天我们的课堂教学还在使用此法,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对文章进行圈点、评注。钱泰吉在《曝书杂记》中说:“王鲁斋先生凡例:朱抹者纲领大旨,朱点者要语警语也。墨抹者,考订制度,墨点者,事之始末言外意也。”[7]他提倡用“ 抹”“ 点”的符号和“朱”“墨”的颜色来评点古文。《新国文》第二册第一课课文:“新书一册,先生讲,学生听,先读字音,后解字义。”[8]课堂上教师独自表演,学生成了课堂教学的看客。随着时代的变迁与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员们的积极探索,教授法的焦点逐步从原来只重视教师一味“教”,到意识到学生“学”的方面,由此“启发法”就出现了。吴研因在《小学教学法概要》中指出,教授法一味灌输的弊端显而易见,“启发法”应时而出,“启发法”就像是一场骗局,学生进入教师骗的思路,就会学得酣畅淋漓。吴研因也指出启发式教学法存在如下缺点:过于重视问答,形式大于内容,甚至把学习当成娱乐。“教师启,学生发;教师不启,学生就不发了。”“启发法”虽启发得有所牵强,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侧重了儿童“学”的方面,这点是民国早期小学语文教学法转变的意义所在。
2.从文言文教授法到白话文教学法的转变
1920 年,北洋政府教育部训令全国国民学校改“国文”为“国语”,初等小学全部改为语体文教授,高等小学则“ 国语”和“ 国文”掺和教授。《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明确规定了国语要旨:“在使儿童学习普通语言文字,养成发表思想之能力。”[9]此后白话文在语文教学中取得了合法地位。民国早期,小学语文教科书采用白话文书写,教师教授用语也是白话文而非文言文,书面语与口语达到了基本一致。“统一国语”是语言相通最有效的办法,学校教育普及到什么地步,国语也就统一到什么地步。因此,民国早期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学校教育的推广普及,推动“国语话”的普及,以达到全国范围内语言相通。张士一提出用北平话作为“国语话”教学的标准,因为北平话同时满足四个条件:本国的、现在的、最有势力的、一种方言。[10]这个“ 国语话”已经类似于我们今天全国通用的普通话。1919 年,胡适、马裕藻等提出“把‘国文读本改作‘国语读本”,小学语文教学的“国语话”教学主要是话法的教学。黎锦熙在《新著国语教学法》中提出了因地制宜的话法教学法[11],把话法与读法联系起来进行小学“国语话”教学。“ 国语话”教学注重听说能力的养成,白话文教学开始重视听说和读写之间的关系。我国古代的语文教学以单音节字为主,在教学上又把读与写分开,尤其不太重视听说能力,侧重的主要是书面,忽视了语言的作用,语言的工具性完全被忽视。写话教学,重视语言的口头训练,生字要做到“ 四会”,即会念、会写、会讲、会用。在教学中影响最大的就是设计教学法。设计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克伯屈等提倡并应用于教育教学中的,主要是提倡尊重学生,按照设计教学法的基本原理,可分为动机、计划、实行、欣赏或评价四个步骤。
三、民国早期小学语文教学法的演变动因
纵观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法演变的过程,民国早期小学语文教学法的研究主要是借鉴西方的相关理论。我们可以得出这些认识:国文教授法在不断地吸收现代教学理论与方法,充分认识到了教育学与心理学对于小学语文教授方法的指导作用,开始关注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教学法上,从“教授法”到“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用语和教科书上,经历了从文言文到白话文。这些变化源于教材用语形式的变革、教材内容的转变及教学理论的革新等。
1.教材用语形式变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法的影响
教材是学校教师教学的中心,使用什么样的教材直接关系教师教什么的问题,教材用语的变化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钻研“教什么”,而且还要考虑怎样教与采用什么方法教的问题。民国早期教材编写用语从文言文变成白话文,使小学语文教学从文言文转变为白话文,这个转变不是瞬间完成的,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热心教育的教育家和社会共同推动。1917 年,胡适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出了文学改良的八项基本标准,并特别强调“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1919年,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蔡元培指出,国文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白话与文言的竞争。白话文越出了纯文学的范围,席卷整个文化领域,其目的在于打破文言文的束缚,让老百姓能够自由运用,发表自己的思想。1920 年,全国国民学校改“国文”为“国语”,初等小学全部改为语体文教授,高等小学则“ 国语”和“ 国文”掺和教授。由此可见,在各界的呼吁下,民国早期小学语文教材用语从传统的文言文转变成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这一重大转变使民国早期小学语文从以教师为中心的“ 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记”的“ 教师本位”教学法,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为了儿童的发展”的教学法充分发挥了儿童的能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进并采用引起动机为主的设计教学法与以学生作业为重的道尔顿制,打破了教师权威与学校的束缚,放飞了儿童的天性。这是教材用语形式变革对教学法的选择。
2.教材内容转变对小学语文教学法的影响
教材内容是教科书发展历史的最好佐证。中国的教育历史绵延数千年,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不断地更新变迁,也影响了教学法的变化。中国古代的语文教材大致分为三类:以《仓颉篇》《急就篇》《开蒙要训》“三百千”等为代表的蒙学教材,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经学教材,以《昭明文选》为代表的文选教材。这些教材内容大多以天时地理、行为道德规范、为人处世原则等综合知识为主。民国早期,小学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逐渐过渡为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如民国元年商务印书馆发行的《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初小用)》第一课的五个生字是“人手足刀尺”,民国九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法国语教科书(高小用)》中的“学校、学生的本分、四季、羊毛、冷天的早晨”等课文都是具有儿童味的内容。吴研因把我国教材的变迁分为三个时期,并归纳了这三个时期教材内容的变迁:“第一期用的教材,都是些前人经验的概要……这种教材既不是儿童的,也不是现实社会的。教的人用尽心力,学的人却不过从耳静听,记忆些毫无用处的死知识罢了。第二期用的教材,脱胎于前期,而加以改良。以前都是古人的死知识,现在改为现实社会的实用知识,以前都是成人的死技能,现在改得近于儿童的了,但是实用知识太多,所谓近于儿童的,又往往把手工改得像冥器,把唱歌改得像训话。第三期,到近来,却能从儿童生活上着想。无论什么教材,都要根据他们的生活需要。形式要儿童化,带些稚气的,内容要适合儿童经验的,例如文用语体且取儿童的文学,算从游戏入手……创造出许多新材料来,这一个进步可以说是大进步了。”[12]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从传统的以综合知识文章为主,转变为以儿童生活为主,并进一步影响教学法的发展。
3.教学理论革新对小学语文教学法的影响
教学理论就像一根指挥棒,于无形中指挥着小学语文教学法的变革。赫尔巴特“ 五段教学法”遵循“预备、提示、联想、总括、应用”五步来操作教学程序。这一学派试图把教学阶段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使教学能按照合理的步骤进行。“启发法”“设计教学法”与道尔顿制等比较倾向学生主体的教学法,重视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创设情境进行教学。阿特金森的学习动机理论的第一条就是“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设计教学法”主要是以杜威的实验主义和桑代克的心理学为基础,把“教師本位”转到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儿童在教学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杜威主张把现实生活中的内容组织到教学过程中,“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儿童是中心”。民国早期小学语文教学法从“小学国文教授法”到“小学国语教学法”,刘孟晋对“教授法”改为“教学法”有这样一段论述:从前有教授法的名词,偏于教而不注意学,是显而易见的,教者主动,学者完全被动,教者只注意主观的教材,对于儿童的需要不需要是完全不顾的,教学既不能相应,结果自然不好,现在改变教授法为教学法,其意就是如此。在“教授法”的指导下,教师基本上不太注重教法,似乎对学生的学法也是置之不理,教学过程不约而同地陷入师者权威和教师本位主义,不太注重学生的学。陶行知在《教学合一》中指出学校像是“教校”和教学分离的现状,并提出教师的责任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以及学习的方法,同时强调教师要一边教一边学,把教学的主体从“教师本位”变为“儿童本位”。[13]在我国语文教学历史中,教书先生从来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好恶来教授学生的,教授法一直延续着“私塾家院”的方式,教学效果不佳,学生苦恼不已。而对于语文教学法的研究一直无法突破居高临下“教授”学生的桎梏,最直接的原因是“教师本位”的思想。
四、总结
综观民国早期我国语文教学法的变迁,集中体现了教育界、思想界、文化界等各界人士的贡献。从“国文”改为“国语”,突出的是文言文与白话文的较量;从“教师本位”到“儿童本位”,体现的是重视儿童,关注儿童生活,这与现代所提倡的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与奠基功能是一致的。民国早期小学语文教学法受西方现代理论影响较大,对传统蒙学教授法整理、继承不足。汉语言文字有其自身的特点,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在追求科学化的同时,应该结合汉语言文字实际情况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