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理论逻辑和建构途径
2024-06-06李丹张兴堂
李丹 张兴堂
[摘要]“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重要理念。做好中国的民族工作,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意义重大,而中华文化的认同是其中重要的核心因素。讲清楚构筑理论逻辑和建构途径,就是要系统回答在新时代新征程开启的重要时刻,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是明确统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渊源、确保和谐的民族关系,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精神支撑。
[关键词]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筑;文化
[中图分类号]C95 [文獻标识码]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4.05.002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强调,“要增强文化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早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解决好民族问题,物质方面的问题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也要解决好”,“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
经实践证明,若未能凝聚全民族的文化认同,民族精神力量则难以全面充分发挥;同样,若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中国共产党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的实现将会受到阻碍。人心相聚,其根本在于价值相通。要让“五个认同”入脑入心,必须解决文化认同这个思想基础。
一、中华文化认同与筑牢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理论逻辑
(一)文化认同是当前“两个大局”背景下的重要概念
所谓文化认同(Culure Ienti),《中华文化词典》把文化认同解释为一种肯定的文化价值判断,即指文化群体或文化成员承认群内新文化或群外异文化因素的价值效用符合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的认可态度与方式,经过认同后的新文化或异文化因素将被接受和传播。[3]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认同更成为国家之间、族际之间交流、融合和发展的重要概念,人们会更多地强调文化认同的民族性、国家性、地方性以及不同文化形态的传统认同,甚至由于文化价值观的抵触带来文化认同冲突的扩大。
(二)各民族文化灿烂多姿,是中华文化百花园中的珍宝
回顾中华民族历史,支撑中华民族走到今天的是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中华民族由56个民族组成,每个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在历史发展中通过长期的交流交往交融而逐步形成的,既独具特色,又相互交融。可以说是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5000年的中华优秀传统的灿烂文明,构成了卓越风华的中华文化,在这个过程也共同创造了中华精神家园,形成了“你中有我,谁也离不开谁”的共有精神积淀。
(三)中华民族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相辅相成、密切相关
中华文化是几千年来各个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的总和,是各族人民迁移、融合、分离和再融合后,丰富的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并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创新,使之充满勃勃生机活力。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由不同地域的精神文化所组成的一个精神大系统,在这个精神大花园中,各民族都有其与众不同的精神文化特色,它们是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各族不同地域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所积淀起来的;同时又焕发了推陈出新的时代特色和精神气质,成为当今琳琅满目、璀璨丰富的一道道地域精神风景线。总之,中华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在浴血奋战、统一发展、改革中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和不断发展中,开展的各类与时代发展相符合的精神活动、进行的共有认同的文化成果的集合。
二、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对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重要意蕴
(一)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息息相关
事实一再证明,没有凝聚全民族的文化认同,民族精神力量就不可能充分发挥;没有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仍然遥远。而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中,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成为其中关键的核心要素,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与中华民族文化认同血肉相连。
在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响应党中央“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号召,开发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中各民族的共有精神资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强新的精神动力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都是十分必要的。无论是在国内外纷繁复杂的背景和形势下,还是在现代社会里青年的道德缺失、信任危机的现状中,加强中华文化的认同、弘扬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显得格外重要。
(二)巩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必须加强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
多民族的基本国情一直都是我国的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有利因素之一。在这个背景下形成的多元一体的格局,也必然要求把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各民族永续发展的最高利益。可以说,各民族形成的对中华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是维护各民族凝心聚力的精神保障。历史和现实反复论证一个真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靠的就是各民族团结,一个民族团结,就是众志成城;而一个民族不团结,就是一盘散沙。和谐的民族关系是主动式、互动式的交往,主动式的交往才是解决民族问题行之有效的办法,让共同的文化认同建构起共有精神家园,形成主动式、互动式的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关系的发展就会持续向好,民族问题也会进一步得到有效解决。
(三)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思想基础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卓越且各具特色,共同构筑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认同,充分展现了其深厚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4]增强中华文化认同,要充分认识和把握中国各民族融合发展,再融合的历史过程,准确把握各民族的历史和发展渊源;要充分发挥中华文化认同在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重要思想统一的基础作用,要充分理解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内核;坚决反对和警惕各种形式的历史虚无主义。
三、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构途径
(一)中华文化的“一和多”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主体内容
加强中华文化的认同,首先要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不断融合发展再融合形成的,推动“中华文化”的建构主体始终是中华民族。在这样的多元一体格局中,“一体—中华民族”是内在精髓,“多元—各民族”是多彩要素,“一体”中包含“多元”发展后的统一要素,“多元”组成“一体”的建构,两者辩证统一。
尊重差异,包容多樣,是加强文化认同的正确态度。“把汉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忽略少数民族文化,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缺乏认同,都是不对的,都要坚决克服。[4]”习近平总书记重点指向“两个不对”,各民族及个人都必须高度重视、坚决克服;要始终牢记,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极其珍贵的资源,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活水源头。因此,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态度,同样决定着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发展、深度和空间。
(二)中华文化的凝聚精神促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繁荣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繁荣发展各民族文化,要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来做,对本民族历史坚持正确的观点,不能本末倒置。弘扬和保护各民族传统文化,不是原封不动,更不是连同糟粕全盘保留,而是要去粗取精、推陈出新,努力实现创造性地转化和创新性发展。[4]”所以,我们在加强文化认同的过程中,既要坚持正确的文化史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个人、社会、国家相统一,做好各个民族的文化创新和转化工作;又要将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统一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加强文化的发展繁荣,最根本的还是要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这是文化认同的物质基础。文化认同依赖于经济的发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对口支援、西部开发等都是解决民族地区困难和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缩小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差距的最好解决方式,归根到底要靠发展经济,这对于各民族同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具有深远意义。只有通过发展,才能解决民族问题,才能增强各民族同胞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少数民族地区人民才能踔厉奋发、勇毅前进、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三)加强中华文化的教育促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思想统一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应不断加强民族历史,并与“四史”教育、“五观”“两论”教育结合起来,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宣传,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社团、进网络;应培养具有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强化各民族同胞对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环节;各级各类学校都需要借助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来提升各民族同胞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如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传统文化、传统道德,实现人文精神和主流价值观的内化,逐渐建构中华民族精神家园。
(四)中华文化的“扬弃”,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在“两个大局”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敬畏、多一份珍惜、多一份呵护,以敬畏自豪的态度对待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传承我们的优秀文化。要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对丰厚的传统文化进行科学整理、深入挖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得以延续历史文脉,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有益的思想价值体系,我们要深刻认识这些传统思想文化所蕴含的历史深远意义与现实价值,秉持批判继承的原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和理念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与思考,使之更好地适应中国国情,与现代文明和谐共进,共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
四、结语
总之,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是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增进民族团结、做好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的重要基础,更是在多元一体格局基础之上不断增强对“五个认同”的思想保障。要坚持全面系统的理解“中华文化”的建构主体始终是中华民族,全面深入思考理解中华文化对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性,在推动大中小教育中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强大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4-5-28.https://www.neac.gov.cn/seac/c100500/201405/1085610.shtml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3]中华文化词典[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20.
[4]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9-30.
基金项目: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项目名称:总体国家安全观下西藏边境地区基层党组织能力现代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3JD710007)
西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基地,项目名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下的西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过程与效果研究(项目编号:2022-TFSCC-12)
作者简介:李丹(1982.7-),女,汉族,山东东明人,在读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思想政治教育;
张兴堂(1969.6-),男,汉族,山东聊城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