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意义与要求: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三维解读
2024-06-06徐家林殷晓燕唐世秀
徐家林?殷晓燕?唐世秀
[摘 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代的新发展,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凝练形成的伟大智慧结晶。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指导思想、确立了目标方向,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要求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坚持“两个结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兴则民族兴,文化强则国家强。一个国家和民族要走在世界前列,除了经济、军事等硬实力外,还要有文化软实力。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将文化发展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2023年10月7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文明对外传播等作出了重要谋划。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新时代的新发展,是我国文化建设的最新指导思想。因此,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意义和要求的探讨,有助于更加准确地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和方法。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生成
习近平文化思想并非“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习近平文化思想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魂”,以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形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其生成过程有着自己的独特逻辑。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生成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当代中国的继承和发展,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人民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人民为中心,依靠人民、为了人民,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和观点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得到生动体现。
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文化发展依靠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当然也是文化创造和文化发展的主体。坚持文化发展依靠人民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有其客观发展规律,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然而,人们可以通过实践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这是人与动物本质的不同。马克思指出,“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时,“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①。在此意义上,生产是一切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人们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改造自然,使其为己所用,而且生产者自身也在生产中发生改变、获得发展。正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人才历炼出新的品质,产生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构建起新的交往方式和社会关系,衍生出各种需求,语言也随之产生,并随着生产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文化就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从这一意义上说,文化即人化,即人类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创造性的外化。正如马克思所总结的:“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一定时期的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②
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既由人民创造,当然也应服务人民。中国的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其最终目标,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人自由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关注现实的每个人,主张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的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都可以在那样一个社会中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享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文化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因为“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③。因此,在马克思看来,一种文化是否“先进”,不仅在于其文明的高度,更在于其目的是否为了人民,是否指向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牢牢站稳文化发展为了人民这一根本立场,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发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进步,满足人民的文化需要,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
(二)習近平文化思想生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延续数千年而不间断的文明,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定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蕴含着中国人民的智慧,昭示了中华民族思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人类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因此,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就必须理解“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以及不畏艰苦、团结奋斗的“韧”性和心胸开阔、包容万物的“和”性。可以说,正是在人民性基础上的坚韧和包容,才形成了绵延不绝、生机无限的中华文化。
以民为本,尊重差异,共同发展,使中华文化既有绵延不绝的连续性,又有与时俱进的生命力,这一特性尤为突出地表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当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也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成果。习近平指出;“‘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④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涵的民本思想与和合理念,使其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度契合,使得“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⑤。
“民本思想”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以此为中心,中华传统文化留下了丰富的优秀思想文化成果,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理念,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观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等,这些丰富且独有的中华民族优秀思想文化传统,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合发展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
正如习近平指出的:“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⑥习近平文化思想站在人民立场,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本质,充分挖掘其当代价值,与当下国情融会贯通,并对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生成于中国共产党人文化建设的实践
百年党史,从文化维度上看,也是一部文化建设史。中国共产党在建立初期就意识到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的重要作用,并采取办学校、办报刊等形式,促进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增强人民群众对革命的理解和认识、对党所领导的革命事业的支持和参与,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文化建设更成为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等方针和政策,大大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中央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姓“资”姓“社”的迷思,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写进全会公报。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指出,共同富裕包括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新的挑战。在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不仅没有减弱反而加强,而且其成败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军事与经济等“硬实力”,而越来越取决于包括文化这样的“软实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网络的不均衡发展,使西方占据了文化传播的优势地位,新自由主义、文化霸权主义等西方文化思潮在网上泛滥,对我国文化安全造成巨大冲击。面对风险挑战,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提出并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时代意义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最新理论成果,丰富和完善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方向指引。习近平文化思想吸收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重视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平等對话和交流互鉴,促进中华文明走向世界,为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一)促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了文化产生的本质和发展的规律,对资本主义文化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和深刻的批判,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构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础上对其内涵不断丰富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中探索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中国方案,推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习近平文化思想首次全面、系统、科学地回答了“要建设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问题,进一步明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基本规律的认识。从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将文化自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之根本,再到“两个结合”思想的提出,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紧密结合,促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式现代化融合发展,拓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维度。
(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
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理论品格和精神特质,不仅包括坚持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着眼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立足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关乎战略全局之大“体”的思想,而且包括如何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具体路径与方法等实际操作之实“用”的内容,这些具体实操的路径与方法,直接指导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日益迫近,文化强国建设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既需要理论指导、方向把握,也需要政策规划、实践路径乃至具体方法。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包括理论、政策、路径和方法的完整的理论体系,既有政治方向、价值取向上高屋建瓴的引领,也有政策规划与执行、实践路径与方法上敦本务实的指导。因此,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武器。
(三)促进世界文明的共同繁荣
人类文明是由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鉴、融合的宏伟画卷” ⑦。平等包容、交流互鉴是一切文明得以发展的必然要求,每一种文明都蕴含着人类的智慧,我们要尊重和平等对待各国各民族不同的文化和文明,促进异质文化和文明在交流和对话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有着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⑧中华文明正是在与世界不同文明的良性互动中获得了不竭的动力。同样,中华文明也为世界文明添光加彩,中华文明的创新与发展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与繁荣注入了活力。
文化交流互鉴并不意味着文化融合趋同,因此,要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独立自主地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时代使命。坚持文化独立自主,就要坚定文化自信,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⑩。要真实、立体、全面地向世界展现不同于西方的中国的特色文化,展示和而不同、开放包容的大国形象,提高中华文明的影响力,从而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同时,提升中国在世界文化舞台的话语权,捍卫平等对话的权利,推动世界文化平等交流,促进各国各民族文化和谐共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三、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根本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探索文化建设的新路径,先后提出“两个巩固”“九个坚持”“七个着力”等要求。
(一)要求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当然也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核心,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兴盛的根本保证。习近平强调,要切实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管宣传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历史和现实都已证明,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话语权决定文化发展的方向。党必须牢牢掌握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党性原则,明确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明确体现党的意志,清晰反映党的主张,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决不能出现和党中央不一致的声音,决不能传播错误的思想言论。弘扬先进文化,旗帜鲜明地抵制外来错误文化思潮的侵入和渗透,维护国家文化安全;重视文化阵地建设,严守文化净土,铲除一切有害文化思想传播的渠道和土壤,捍卫文化主权和安全。
习近平指出:“必须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 !1只有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主流思想舆论,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才能达到全党全社会思想的高度统一,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二)要求坚持“两个结合”的基本思想
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首次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2。2023年6月2日,习近平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3
“两个结合”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成果,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下的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行稳致远,就必须坚持“两个结合”。习近平特别强调第二个“结合”,要求我们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为中华文明的蓬勃发展提供时代沃土,并与时俱进地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目标和方向,提供了路径和方法。
(三)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鲜明特征,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时刻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习近平强调,我们党要领导好人民,就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必须“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意愿,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4。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5。广大文化工作者,要坚持创作为了人民、创作服务于人民。了解和把握人民群众思想文化需求,创作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要坚持创作源于人民。“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 !6文化创作必须扎根于广大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文化工作者必须熟悉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结合他们的情感、思想和意志进行创作。要坚持让人民去评价作品。文艺作品不仅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还应由人民来评判。只有人民认可的、欢迎的作品,才是真正优秀的、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作品。因此,广大文化工作者要始终把人民放在首位,深入基层,了解人民,沉下心去,反复打磨,创作出真正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好作品。
注释:
①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19、25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92页。
④ !3习近平:《在文化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年第17期,第9、6页。
⑤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471、311页。
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315页。
⑦习近平:《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1卷,2022年版,第289页。
⑧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年第14期,第5、10页。
⑨ !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45、19页。
⑩ !5 !6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339、103、105页。
徐家林系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治政党与国家治理研究所所长;殷晓燕系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唐世秀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医学教育处研究生辅导员、助理研究员、本文通讯作者
(责任编辑 熊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