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四位一体”高校育人共同体构建研究
2024-06-06何炉进
何炉进
[摘 要]基于高校大学生学习、生活、实践等不同场域的特殊性以及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求,系统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从日常育人、课堂育人、宿区育人、社会实践育人等场域着手,实现各场域主体育人理念一致、价值目标一致,从而构建基于“共建、共享、共育、共赢”基本理念的“日常育人、课堂育人、宿区育人以及实践育人”的“四位一体”育人共同体,为高校人才培养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开展协同发力,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细落小落实。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校;四位一体;育人共同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 ①。坚持“三全育人”,将理想信念和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融入学校、家庭和社会全方位、各场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工作的基本原则。作为坚持“三全育人”的重要遵循,构建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同向同行的“育人共同体”,则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重构教育生态的战略选择和重要任务。
一、高校育人共同体的内涵界定与重要意义
(一)高校育人共同体的理论来源及其内涵
作为高校育人共同体的重要理论来源,马克思关于扬弃“虚假共同体”,人类社会进入“真正共同体”的论述,为我们展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图景。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则是共同体思想的另一重要理论来源。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和谐共生、内外一体”的价值理念,对现代社会特别是中华民族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理念产生重要影响。在全人类发展的形态里,这种理念深深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关切,对人类发展走向的终极关怀,也是人类交流互鉴的文明新形态。
高校是构建育人共同体的重要场域,也是主要场域。基于共同体思想的理论积淀,高校育人共同体是指育人主体在育人行为和育人理念上的同一性,即为实现立德树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共同目标而形成的人、资源、社会的统一体。这里的育人主体不仅包括校内专业教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以及管理服务人员,还包括校外政府人员、行业专家、企业家、劳模榜样、奥运冠军等。马克思主义所谈论的“真正的共同体”既着眼于每一单独个体的发展,更关注人在“类存在”意义上的全面解放。在真正自由人的联合体中,共同体利益同时就是其中每一自由个体的利益。唯有真正共同体得以成立,每一个体的自由发展才能得到保障。高校育人共同体构建也应遵循同一思路展开:不仅所有育人主体都依据“立德树人”原则规定与指导自身育人活动,形成一个以“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为统一育人目标的共同体,这种构建育人共同体的过程本身也为每位学生个体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提供育人资源,从而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真正共同体”的最终实现。
(二)高校育人共同体的重要意义
1.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核心在育人,关键在各支育人队伍的合力发挥、合作协同,根本保障构建育人共同体的体制机制,实现党委统一领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同向同行、运行高效的育人格局。
2. 高校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
《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指出,要以建立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为关键,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推动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协同育人机制。高校育人共同体是落实家庭、学校、社会全员,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和第一教学课堂、第二实践课堂以及第三网絡课堂协同育人的充分体现和重要举措。
3. 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求
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成长空间里,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获得不同教育主体和不同教育资源的有效支持。在当前人类生活方向与交往方式发生急剧变化的情况下,人类活动社会空间愈发显现出碎片化、去中心化的趋势。同样,学生的生活空间也呈现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等不同领域相互割裂的局面。原有育人模式下,因各育人主体较为松散,没有形成中心,也没有协同的统一规范和要求,甚至各自为政、各行其是,无法应对社会空间关系转型下出现的新形势新变化。因此,从学生成长成才的角度来看,推进不同空间下育人行为的全面整合,构建育人共同体的现实需求十分迫切。
二、当前高校育人共同体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高校育人共同体构建存在的问题
1. 顶层设计不足,没有形成机制
研究发现,高校对于共同体大多是倡导性质,或者是教师主体自发行为,缺乏从顶层设计建设育人平台和载体,支撑各个育人共同体的构建。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学校对于专业教师与辅导员形成共同体并没有明确职责要求。同时,在日常育人中的社团指导教师、机关干部、实验室教师等职责里,也无明确的共同体建设要求。对于辅导员应该根据自己的学生所在场域,发挥中心枢纽作用,主动链接各场域育人主体组成相应的育人共同体也没有相应要求和指导,缺乏相应的建设标准。
2. 自发链接较多,没有形成自觉
各共同体内部会有一些自发链接,比如课堂育人共同体中,有的教师会将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告知辅导员,有的辅导员会主动去找教师咨询学生在课堂表现,但专业教师和辅导员之间并没有形成课堂育人共同体。不仅如此,在学校、社会、政府、家庭等各类环境中,彼此之间由于发展需要会有沟通衔接,但共同的育人理念、育人行为则由于各主体的“本位”思考而显得较为欠缺,并且这种缺乏相较单一环境中的教育,共同体理念的差距更大。
3. 各守数据孤岛,没有生成金矿
随着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深入,无论是课堂育人和实践育人,还是宿区育人和日常育人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各个数据的集合会发生化学反应,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为学生学习生活实践等“精准画像”,但是现实生活中各共同体间相对封闭,形成数据孤岛,一堆数据沉睡其中,没有生成金矿。
4. 相互吸力不强,没有形成合力
当前,育人共同体建设受到越来越多重视,不同教育主体的育人职责和育人功能正得以进一步强化。例如,教育部要求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是宿区育人共同体建设的具体要求和方法体现。但由于不同场域内部的主体不同、职责不清、规范不明、责任不定,加上协调沟通成本较高,导致彼此之间的合力尚未完全发挥,共同体理念尚未得到完全贯彻,因此大场域和小场域正负相吸的合力效果难以充分实现。
(二)高校育人共同体存在问题的原因
1. 主观方面:各主体共同育人理念还不统一
从各主体协同现状来看,校内专业教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以及机关管理服务人员,校外行业、企业人员、父母亲朋等各类主体在促进学生成长方面各司其职,包括知识传授、价值引领、管理服务、生活保障、实践指导等各方面。但内含于职责本身的育德意识、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教育意识,以及意识背后对能力的需求还有较大差异。例如,父母将学生送到学校后,满足于自身解放,认为只需要保障學生的生活需要,教育则是学校的事,与自己无关;部分管理服务人员的管理手段生硬、方式方法落后,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感恩……种种现象表明,各主体共同育人理念不统一,导致在育人的各个环节难以到达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预期效果。
2. 客观方面:各主体共同育人氛围、机制尚未完全形成
在学分制改革背景下,一名教师教的学生可能属于不同学院、不同辅导员管理,而一名辅导员管理的学生可能在多个教师课堂里,要做到全部链接,形成育人共同体,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协调成本;在此基础上,各主体共同育人的制度机制,例如,考核评价和激励体系尚未形成长效机制,育人氛围尚未体现浓厚,而家庭父母、校外人员迫于本身工作生活压力,在和学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也容易忽略育人这一职责,其本身对于育人的科学思维和正确方法也较为欠缺。
三、“四位一体”高校育人共同体构建路径
(一)完善日常育人共同体建设
日常育人共同体聚焦高校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场域,主要包括学校以辅导员为主体,与其他管理服务人员之间,以及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两类协同。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辅导员在日常育人共同体建设中理应承担起主体中心的职责,不仅要和导师、班主任、机关管理服务教师、教辅单位教师、社团指导教师、学生干部朋辈群体协同好,同时要注重与家庭之间协同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从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强调了家庭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必要性。事实上,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除了与辅导员紧密联系外,要接触学校各类管理服务人员,这就突显全员育人的不可或缺,需要提升各类人员的育人意识和育德能力。对家庭而言,父母是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的见证者、参与者。打造链接紧密的日常育人共同体,充分发挥学校各类人员、家庭父母的育人职责在学生成长成才中尤为重要。
(二)强化课堂育人共同体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③这为强化课堂育人共同体建设指明了方向。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可以组建思政课程育人共同体,鼓励辅导员兼职思政课教师,思政课教师兼职辅导员,辅导员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思政课教师参与辅导员工作室,激活思政课程的价值引领功能。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同向同行,组建课程思政育人共同体,持续开展课程思政改革探索,从主题构思到内容呈现,从话语表达到演说技巧,充分挖掘专业发展历程中的爱国情、强国志与报国行,实现“专业中的思政”和“课程中的思政”相结合,讲述所学专业为社会进步、国家发展所带来的贡献与力量。
(三)推进宿区育人共同体建设
宿区育人共同体以学生社区为育人空间,通过系统化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聚合包含学生主体在内的宿区管理服务各主体育人力量。这也是提升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精准化的重要改革举措。学生社区育人功能挖掘,不仅包括物理上的空间改造,更重要是包括学生社区各类管理服务主体及学生自我教育主体在内的队伍协同育人职责、意识与能力的体现。因此,宿区育人共同体的构建既要关注宿区公共空间的育人功能,在硬件和软件上下功夫,还需要充分发动学校机关干部队伍、管理服务队伍以及思政工作队伍、榜样模范队伍等各类主体走进学生社区,走进学生生活场域,各司育人职责,形成一个目标一致、职责协同、平台共建共享的育人共同体。
(四)优化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
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既是贯彻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联结学校、政府、社区等不同空间场域的必要环节,也是学生作为实践的人从学校走向社会,体现其“社会关系总和”的必然过程。因此,高校必须充分遵循人才培养规律,不断优化实践育人共同体,持续调动学校、政府、企业、社区等不同场域中的主体力量,以共建、共享、共育、共赢为基本理念,推动校内外实现有效联动。具体来说,政府提供人才培养政策支撑,企业、社区、行业则通过与学校的深度合作,提供渠道、岗位、技术、人力、资金等一系列机会,给学生实践成长的平台,而学生通过实践得以成长后所获得能力、资源等又可以“反哺、证明”学校人才培养举措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对此,实践育人共同体不仅仅是发挥校内外主体的育人功能,还打通了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从社会回馈学校的“最后一公里”。
基金项目:上海学校德育创新发展专项研究项目,编号:2023-dycx-204;上海理工大学尚理晨曦社科专项重点项目,编号:22SLCX-ZD-002
注释:
①②《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24、15页
③《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第1版。
作者系上海理工大学学生处处长、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 周 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