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寒山诗中修辞格的语言特点
2024-06-05史韵文
史韵文
【摘要】修辞是对语言的一种综合加工,人们对语言美的追求自古代就已经出现了,修辞对于说话或者写作都是至关重要的,修辞方式使用得当可以使文章锦上添花,很多文人巧妙地运用修辞方式增加文章韵味,本文选取寒山诗作为分析对象,对寒山诗中的修辞方式进行了观察、描写和分析,并以复叠这种修辞格为主进行分析,兼谈顶真和回环,从中得出修辞方式使用的语言特点并以此为契机对中学诗歌修辞的教学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寒山诗;修辞;教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18-0034-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18.011
寒山(约725-830),是唐朝长安人,出身贵族家庭,多次科考不中,于是出家寻求解脱,是唐朝白话诗人,因为雅俗文化的地位差距和他在诗中所宣扬的避世思想,在唐代没有受到关注,但是后来在日本和欧美国家很受欢迎,不仅有大量读者阅读欣赏,也有不少学者对其本人和作品进行大量研究。
这位唐代僧人创作的诗歌被叫作寒山诗。也叫通俗诗或者白话诗,看似简单易懂,但其实并非如此,寒山诗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需要读者思考作者隐藏在字词句中的奥妙。起初在唐代并没有引起轩然大波,而在后来,特别是近代以来流行于欧美和日本,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股热潮。在国内对于寒山诗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余嘉锡的《四库提要辨证》,对《寒山子诗集序》的真实性证实以及对于寒山本人生平进行了考证,这也让寒山本人和他的作品更加有可信度的传播下去。五四时期,国内开始大力宣传白话文运动,著名学者胡适将三位诗人列为唐代的三位白话诗人,他们分别是寒山、王梵志、王绩三人。由此,寒山始受到广大人群的注意,对于寒山和其作品的研究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相比于国内的研究,寒山和他的作品在国外引得了很大的轰动,获得很大欢迎反响,寒山诗得以翻译成英语和法语等多种语种,也为众多的读者所接受。甚至比李白和杜甫影响力还大。
对寒山诗歌所表现内容的研究,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如李振杰认为寒山诗有表达对社会黑暗的嘲讽,有对隐逸生活的描写也有宣传佛教思想。李敬一认为寒山诗表现了农村生活;表现了地主对农民的压迫,表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等,钱学烈将寒山诗分为自叙、隐逸、风俗、道家和佛家五类诗歌类型,并分别对这些类型的诗进行了分析解释。总之不论是艺术水平还是文化内涵还是社会哲思水平都是很高的,吸引了很多读者阅读和欣赏,通过寒山诗歌内容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时人们生活的真实面貌和语言使用情况等。
对于寒山诗歌的研究除了来源内容外,诗歌所具有艺术特点也经常是人们的关注点。大致来看,寒山诗中所使用的艺术手法有很多种,如比拟、复叠、顶真、回环等等,通过这些修辞手段从而营造出生动逼真的环境表达出真实感人的情感,而且寒山诗使用的语言大都通俗自然,体制短小。以下就寒山诗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为分析对象进行举例说明。
寒山诗中所运用的修辞方式中最引人注目的也是使用最多的是复叠,复叠其实就是故意把一些字词进行重复使用的一种语言现象,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说到“复叠是把同一的字接二连三地用在一起的辞格。”复叠具体来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分开的,就是联系没有那么紧密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另一种是联系很紧密的是叠字,例如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在寒山诗中,叠字现象出现的是很多的,例如《杳杳寒山道》:“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是寒山的代表作之一。写了作者在天台山所看到的景色。诗歌开头就营造了一种冷清的氛围,写了寒山道路的幽静寒冷的特点,给人一种孤寂的感觉,然后写寒山中有鸟叫声,在鸟叫声的衬托下没更显得山中没有人的声音,凸现其中的寂静,给人冷寂的感觉,接下来又写了作者本人冒着风雪行走的样子,强调了山中的寒冷,最后作者说到在山里面因为树木的遮挡经常看不到太阳,感知不到时光的变化,反映了自己的心境,虽然环境不是很好,但是自己生活得很自得。诗歌运用融情于景的手法,渲染了寂寞冷清的氛围,并且引人注目的是作者使用了很多叠字,每一句开头都用叠字,是不常见的,可以使诗歌显得富有音乐美。“杳杳”是深远、幽暗的样子,可以表现出山路的深幽,“落落”是冷落孤寂的样子,可以表现出涧边的冷清。把读者带进一个冷冰冰的世界。“啾啾”是鸟兽细小的鸣叫声,“寂寂”是无人的样子,“淅淅”是风声。“纷纷”写风雪天气的情状,“朝朝”和“岁岁”都是指时间,但不是完全相同的,有长短的区别。第二句写山中很寂静,用很微小的鸟鸣声对比衬托出周围环境的安静。第三句写山中的气温,用风雪的寒冷反映出环境的冷峻。最后一句写到作者看到山里幽暗,很难见到阳光,自己的心像古井一样,不关心时间的流逝。前面的三句渲染整个环境的冷寂凄凉,最后一句写出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以下便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整个寒山诗中叠字的使用进行分析。
首先从词汇的角度上来看,按照语素构成进行分类,有一个语素构成的单纯词,也有两个语素构成的合成词。其中两个音节构成的叠音形式,叠音词的每个音节没有意义,两个音节要合起来才有意义,是一个语素,合成词的两个音节每个音节都是一个语素有自己的意义,合起来是两个语素即两个重叠的语素。单纯词的疊音形式在寒山诗中出现主要是表现一些声音,例如“喃喃”“啾啾”等,合成词的重叠式主要是形容词的重叠比较多,例如“冥冥”“悠悠”等。
其次从语法的角度上来说,按照词类来分,有名词的叠词,例如“时时鼓棹歌”“声声不可闻”“磊磊松柏下”。其中“时时”指经常,“声声”是指声音,“磊磊”是指坟墓相连,彼彼皆是。动词叠字比较少但也是有的,例如“窥窥不见天”中的“窥窥”是指从内部或小孔想外看。还有形容词叠词,例如“璨璨”是光艳的样子。“惶惶”是内心不安的样子。“晔晔”是指光辉明亮的样子。“痴心常愤愤,肉眼醉懵懵”,中的“愤愤”是指生气的样子,“懵懵”是指目光不明的样子,有副词重叠的,例如“昔时可可贫”中的“可可”表示稍稍、稍微之意,“往往登石阁”中的“往往”是经常的意思。还有量词的叠字,例如“个个争意气”是指每一个人,“层层山水秀”“层层”是指每层。有数词的叠字,例如“烟山万万层”,“万万”泛指数量多,“老翁娶老婆,一一无弃背。少妇嫁少夫,两两相怜态。”,“一一”是指每个,“两两”指互相的两个人。还有拟声词的叠字例如“猿来树嫋嫋,鸟入林啾啾”。“嫋嫋”是指风吹木叶落地的声音,“啾啾”是指鸟叫声。“风吹草猎猎”。“猎猎”是指风声。“妇摇机轧轧,儿弄口濄濄”,“轧轧”为织布机的声音,“濄濄”为小儿用手拍嘴的声音,“珠佩珂珊珊”中“珊珊”是玉石互相撞击的声音,“喃喃读黄老”中“喃喃”是读书的声音。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并不是叠字,只是形式上比较相似而已,一定要注意区别,例如“天高高不穷,地厚厚无极”。这里的前一个“高”和后一个“高”不是一起使用的,还有“假使非非想”中的“非非”是佛教用语。
还可以按句法成分来分,寒山诗中的叠词可以做主语,例如“个个争意气”,指每个人都雄姿英发,也可以作定语,例如“樱桃红烁烁,杨柳正毵毵”“烁烁”是修饰形容樱桃的,“毵毵”是修饰形容杨柳的,还可以做状语,例如“时时看一遍”,是说经常看一看,还可以作独立语,例如“猿来树嫋嫋,鸟入林啾啾”这里指的是树叶和鸟的叫声。
从修辞的角度上来说,复叠修辞作用主要有三个,第一是形式上音节的连续使用,给人一种舒畅和谐的感觉,帮助人们的接受;二是可以发挥修饰形容的作用,例如“精神殊爽爽,形貌极堂堂”一句,用两组叠词刻画出人物干练的形象;三是模拟声音,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使人身临其境;四是便于表达感情,引起读者共鸣,如“独坐常忽忽,情怀何悠悠。山腰云缦缦。谷口风飕飕。猿来树嫋嫋,鸟入林啾啾。时催鬓飒飒,岁尽老惆惆。”这首诗全诗八句都有叠词的出现,使得整首诗看起来非常有韵味,把一个人坐在天地之间,身边的云、风、树和鸟围绕着自己发出声音,描写的非常的沉稳,在这样萧瑟的环境中,作者发出了时光易逝,岁月难留的感慨,也正是这些叠词的巧妙使用,使得读者更容易的理解诗歌内容,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切身的体悟作者心中之想。
比拟这种修辞格手法是人们经常会使用的,指的是人们通过想象,把事物、动物赋予人的特点来写,或者把人按照事物、动物的特点来写,也可以把物和物交换来写,从而可以生动形象的描写事物和表达情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如“城中蛾眉女,珂佩响珊珊。鹦鹉花间弄,琵琶月下弹。长歌三日绕,短舞万人看。未必长如此,芙蓉不耐寒。”这首诗以城中的女子为主要内容,对她们从外貌、玉器、宠物、乐器、舞蹈等方面进行描述,突出了她们的美貌和生活的奢华畅意,但是最后却以芙蓉为喻,指出她们的美丽经不起寒冷也就是苦难,从而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憧憬。第一句写城中女子的美貌和华服,用“蛾眉”显示出女子的美貌。用“珂佩”指代女子佩戴的首饰,显示出女子的富贵,“响珊珊”也就是上面说过的叠字修辞手法,形容女子走路时首饰发出的声音。第二句写城中女子把鹦鹉当作自己的宠物,用琵琶来演奏用来娱乐和享乐,表现出城中女子的休闲享乐。第三句写城中女子或唱歌或跳舞,时间或长或短,都有很多人争先抢后的来观看,反映出她们的声名和风光,最后一句说城中女子虽然现在很风光,但是并不会长久下去,因为她们像芙蓉一样耐不住寒冷,表达了诗人对城中女子生活的看法和态度,诗人运用比拟的手法,用“芙蓉”比喻城中女子的秀丽和娇弱,芙蓉花只能在温暖的环境下生长开放,遇到寒冷就会衰败,也比拟表明了城中女子和花儿一样,只能悠闲的生活享受富贵,如果遇到挫折就会经不起打击。
顶真是指前一句的结尾也是后句的开始,这种语言现象可以使句子间的练习的更加紧密,更加流畅。这种修辞格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了,如《大雅既醉》中“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在寒山诗中也有出现,例如“少年何所愁,愁见鬓毛白。白更何所愁,愁见日逼迫。移向东岱居,配守北邙宅。何忍出此言,此言伤老客”,这首诗主要讲了人活在世上一直会有忧愁相伴,年少的时候发愁年老了的生活,年老了又发愁时日不多,会被葬在泰山或北邙山。表现出大部分人的真实心理写照,也表现出作者对生死的一些看法。这种修辞手法在形式上上递下接,语气和语义上环环相扣,有音乐感和节奏感,从而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加深读者对诗歌的感受。从词类上来看有词的顶真也有短语的顶真,如上面的诗歌就是词的顶真,动词比较常见。
回环是指把相连的几个句子进行加工,使之表现为循环往复的样子,显示出事物间的有机联系。有严式和宽式两种分类,严式回环不论是顺着读还是逆着读都是完整的句子,宽式回环相对于严式来说较自由一些。有词的回环也有短语的回环,在寒山诗中也有出现,例如有一首讽刺诗,讽刺社会上人和禽兽相互为食的现象。最后一句提出看法,认为不应该彼此为食才是正确的。该诗歌在猪和人之间来回跳转,回环往复,给人一种循环之感,引发读者思考,领会读者深意。
总之,这些修辞格,自古以来就有而且发展到现代仍舊有它们独特的作用,很多现代作家仍在继续使用,对于增添语言魅力有很大的帮助,也对提高人们审美水平也有很大提高。以上分别从含义、举例、作用等方面对它们进行分类描写,帮助我们更透彻地认识语言的修辞现象。
修辞知识也好,语言知识也好,最后都要落在实践上,用在具体实际的文学创作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学和练习就非常重要。在教学中修辞的知识主要集中在语文这一门课程上,语文教学中修辞的讲解可以帮助提高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学习不同的修辞手法,学生可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情感,也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通过学习各种修辞手法的使用特点后,学生们可以通过使用修辞手法更准确地生动的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情感,当然修辞的教学最终能提高学生们的语言审美能力。通过学习不同文章中不同的修辞手法,学生们能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因此,语文教学中修辞手法的教学非常重要。除此之外,对于修辞知识的熟练掌握不仅仅需要教学,个人的练习也至关重要,通过学习掌握的修辞知识只是聚集于人们的头脑中,需要不断的练习和思考才能真正转化为自身的文学素养和创作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写作者不断尝试,不断思考,例如尝试用哪一种修辞手法才能更形象生动地表达出作者的想法和情感,思考怎么样才能不着痕迹的把语言进行加工给读者以美的感受,逐渐能够灵活使用修辞方法,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也为自己的文章增添光彩。
总之,寒山诗中各种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给历史上各个时期的人们都带来的审美上的享受,不仅仅有寒山诗,还有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对语言进行了加工,学习并使用修辞手法,对于大家欣赏文学和创作文学作品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吸收前代文人们保留下来的修辞方法并与时俱进地寻找和使用好的语言加工方法,推动新时代的文学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钱学烈.寒山诗注:附拾得诗注[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3]赖绍梅.寒山诗歌偏正式复合词的语义构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
[4]钱学烈.寒山诗语法初探(上)[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3,(02):109-126.
[5]沈裕.寒山诗重言词研究[J].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3,(06):211-212.
[6]黄海静.初中语文修辞格教学研究[D].阜阳师范大学,2021.
[7]张琳.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修辞格分析及教学建议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