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生产企业噪声工人职业防护知识及职业健康情况调查

2024-06-04张晓雨蔡颖洁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10期
关键词:职业防护职业健康噪声

姚 翔 张晓雨 蔡颖洁

【摘要】 目的 调查某生产企业噪声作业工人的噪声防护情况、职业性噪声聋的知晓率、噪声防护知识培训情况及岗前体检情况,分析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方法 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选取2022年福建省南平市某生产企业噪声车间在岗工作人员,根据噪声职业接触限值分为接噪组和观察组,对比2组职业防护情况和职业健康检查情况。结果 对比2组职业防护情况可知,接噪组工作时职业防护情况好于观察组(P<0.05)。对比2组职业健康检查情况可知,接噪组耳鸣人数多于观察组(P<0.001),接噪组工龄大于3年接噪组高血压人数多于观察组(P<0.001),接噪组心电图异常人数多于观察组(P<0.001),接噪组纯听阈测试异常人数多于观察组(P<0.001)。结论 噪声作业企业应重视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加强职业健康防护教育,改善工作环境,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完善各项职业病防治措施,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有效避免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

【关键词】 噪声;噪声聋;职业防护;职业健康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10-0007-04     文献标志码:A     中国图书分类号:R135.8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病越来越重视,企业及从业人员防治职业病的意识不断加强,职业性噪声聋患者却逐年增多。职业性噪声聋是福建省常见的职业病之一。耳科疾病复杂多变,长期接触职业性噪声除可引起听力损失和噪声性耳聋外,还可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和代谢功能等产生不良影响[1]。尽管近几年企业车间不断改进技术,但受生产成本工艺水平所限,企业较难从根本上控制噪声影响。加强企业和劳动者的职业健康防治防护意识,提高噪声作业工人的自我防护意识,督促正确使用耳塞、耳罩等防护装备[1],增强企业和噪声作业工人对职业性噪声危害的认识,定期监测噪声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能有效降低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生率,保护劳动者的健康,维护企业的利益。本研究主要调查福建省南平市某生产企业噪声作业工人的噪声防护情况、上岗前体检情况、职业性噪声聋的知晓率及是否有进行噪声防护知识培训,分析工人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包括临床症状、血压、心电图及纯听阈测试情况),为今后企业和噪声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选取2022年福建省南平市某生产企业噪声车间在岗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均为男性),根据GBZ/T 229.4—2012《工作場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第4部分:噪声》[2]规定的噪声职业接触限值,即是否符合接触限值80 dB(A),将研究对象分为接噪组(挤压操作工)和观察组(拉伸锯切工、包装工、维修工、叉车工等)。

纳入标准:噪声作业工龄1年以上;职业健康体检项目完整;无家族耳部疾病史;既往无耳毒性服药史,无耳科疾病史,无脑部外伤史等[1]。

1.2 方法

根据GBZ 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代替GBZ 188—2007)规定的检查项目[3],本次调查内容包括内科检查常规(含问诊)、血压、耳科检查、心电图、纯音听阈测试。收集2022年福建省南平市某生产企业来南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体检的噪声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数据(数据来源为福建省南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体检管理系统V4.03软件)。检查仪器为电子血压计(HEW-7136)、心电图机(ECG-1350P)、听力计(Xete)。所有仪器均已校正过,可正常使用。

1.3 观察指标

(1)基本情况。包括2组工人年龄、接噪工龄、工作时是否采取防护措施情况(如佩戴耳塞、耳罩等)、岗前体检及防护知识培训的情况、噪声作业工人对职业性噪声聋的认知情况。(2)临床症状。包括是否头昏/头痛、是否耳鸣、是否失眠/多梦、是否胸闷/气短。(3)血压及心电图正常情况。血压测量3次,每次测量间隔30 min,以3次测量平均值为受检者血压水平。测量2组心电图。(4)纯音听阈测试。纯音听阈测试按照GB/T 7583—

1987《声学  纯音气导听阈测定  听力保护用》[4]和GB/T 16296.1—2018《声学  测听方法  第1部分:纯音气导和骨导测听法》[5]规定进行。听力计符合GB/T 7341.1—2010《电声学  测听设备  第1部分:纯音听力计》[6]的要求,按GB/T 4854.5—2008《声学  校准测听设备的基准零级  第5部分:8 kHz-16 kHz频率范围纯音基准等效阈声压级》[7]进行校准。检查结果按GB/T 7582—2004《声学  听阈与年龄关系的统计分布》[8]进行年龄、性别修正。

1.4 统计学分析

选用Excel 2007处理数据,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接噪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Pearson χ2检验和曼-惠特尼U(Mann- Whitney U)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1.1 一般资料

接噪组237人,观察组229人,年龄均为25~58岁;2组主要分布在35~55岁,工龄1~25年;工龄≥3年主要分布于35~55岁。2组年龄、工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4、0.102,P=0.677、0.992),见表1。

2.1.2 职业防护情况

除接噪组劳动者工作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佩戴耳塞、耳罩等)高于观察组(P<0.05)外,2组劳动者岗前体检率、噪声防护培训率(包含耳塞或耳罩的正确佩戴方法、噪声源的安全距离、噪声岗位职业健康体检必要性等)及对职业性噪声聋了解情况(包含何为职业性噪声聋、职业性噪声聋如何鉴别等)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职业健康情况

2.2.1 临床症状

2组研究对象中,无症状者占大多数,其中接噪组为84.81%,观察组为89.96%;有症状人数占少数,接噪组36人,观察组23人,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失眠/多梦、耳鸣/耳聋及胸闷/气短,出现以上临床症状的劳动者年龄和工龄没有一定规律。接噪组耳鸣情况明显高于观察组。有耳鸣情况的劳动者工龄均在3年以上,大多数超过10年,年龄集中在38~58岁。2组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1,P<0.001),见表3。

2.2.2 血压和心电图

调查接噪组和观察组的血压情况可发现,噪声作业工人血压波动率与年龄不构成正相关关系;噪声作业工人血压波动率与工龄有一定的关联,随着工龄增加,高血压发病率增高。2组血压情况,见表4。接噪组工龄<3年共45人,血压正常率为71.11%,高血压率为28.89%;观察组工龄<3年共48人,血压正常率为83.33%,高血压率为16.67%。接噪组工龄≥3年共192人,血压正常率为45.31%,高血压率为54.69%;观察组工龄≥3年共181人,血压正常率为70.17%,高血压率为29.83%。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工龄<3年血压正常人数与高血压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85,P=0.159>0.05);2组工龄≥3年血压正常人数与高血压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531,P<0.001)。

接噪组和观察组超过1/2人数心电图正常,接噪组心电图异常为89人(37.55%),观察组心电图异常为66人(28.82%),见表4。2组采用Mann- Whitney U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8.393,P<0.001)。心电图异常以窦性心动过缓(心率60次/min以下)居多,接噪组46人(51.69%),观察组34人(51.52%);其次为传导阻滞(包括左右分支传导阻滞、左右束支传导阻滞等;接噪组23人,观察组19人)、T波改变(包括T波低平、T波高耸等;接噪组12人,观察组7人)、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00次/min以上;接噪组8人,观察组6人)。

2.2.3 纯音听阈测试结果

通过观察接噪组和观察组的纯音听阈测试情况可知,接噪组正常率为37.13%,观察组正常率为61.57%。2组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937,P<0.001)。调查发现,2组纯音听阈测试结果异常以高频听力损失为主;高频听力损失与劳动者工龄呈正相关,即工龄越长,高频听力损失越严重;高频听力损失与劳动者年龄关联不大,与噪声工作场所等效声级关系密切,见表5。

3 讨论

噪声作业存在于生产企业的各类车间,长期噪声作业下可引起劳动者各方面的职业性隐患。本研究显示,接噪组劳动者在噪声防护上除工作时采取有效措施(佩戴耳塞、耳罩等)高于观察组外,其余无明显差异,表明企业对噪声作业劳动者没有采取有效的噪声知识培训。很多劳动者对职业性噪声聋缺乏了解,工作时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低于噪声接触限值80 dB的部分观察组劳动者工作时没有佩戴耳塞或耳罩的习惯,对职业性噪声聋知识的匮乏,遇到非职业性因素引起的耳朵疾患时认为是职业病要求诊断赔偿,从而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很多企业对岗前体检重视程度不够,在劳动者入职前均未进行岗前职业健康体检。对于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国家强制要求上岗前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忽视岗前体检,将为日后职业病纠纷埋下隐患。对于新上岗的劳动者,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有助于发现职业禁忌证,以免造成自身疾病加重[9]。企业应加强对职业健康防护知识的宣传和重视,有效避免职业病发生,防范于未然。在关注噪声作业劳动者防护情况的同时,要重点关注他们的健康状况,从根本上保障噪声作业劳动者的身心健康。

本调查显示,接噪组和观察组的临床症状主要体现在耳鸣的差异方面,其余无明显差别。长期在噪声环境中,人体耐受性强,自我不适感不明显,容易造成身体感知度低,不能及时发现自身健康隐患。这是在声效等级低于80 dB的环境下很多劳动者不佩戴耳塞/耳罩的原因,也容易导致企业对职业健康体检中出现噪声禁忌证的患者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比如调离岗位等,增加了劳动者患职业性噪声聋的风险。

噪声作为一种应激源,对人体的影响并非局限于听力系统,还可对心血管等多脏器系统产生非特异性损害[10]。其中,高血压是劳动者最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病。职业噪声对高血压的影响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噪声列为引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职业性噪声暴露是劳动者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11]。本研究显示,工龄>3年人群中,接噪组犯高血压情况高于观察组(P<0.05)。由此可见,噪声接触时间越长,患高血压病的概率越大;噪声职业接触限值越高,患高血压病的概率也越大。有研究表明,职业性噪声作为增加高血压独立的危险因素,致血压异常与噪声的强度、暴露时间、累積噪声暴露量(cumulative noise exposure,CNE)等有关。1项回顾性研究表明,与低暴露组相比较,职业性噪声暴露≥80 dB(A)组(HR=1.85,95%CI 1.36~2.52)和70~79 dB(A)组(HR=1.29,95%CI 1.03~1.60)劳动者的高血压发病率更高[5]。梁肖等[12]对钢铁厂噪声与高血压发病风险关系的Meta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噪声强度增加,高血压发病风险增加。有研究显示,职业性噪声接触时间5~15年和≥15年的劳动者患高血压的风险分别可升高2倍和4倍以上[5]。

本研究显示,接噪组的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噪声职业接触限值越高,心电图异常越多;职业性噪声暴露可能会影响劳动者的心血管系统功能。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噪声暴露通过刺激劳动者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其心肌收缩能力增强且耗氧量增加[5],长期噪声暴露影响迷走神经张力过高,从而表现为血压和心电图异常。高强度的职业噪声接触对听力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噪声暴露造成的听力损害是不可逆的。本研究表明,噪声职业接触限值越高,噪声作业劳动者工龄越长,对人体高频听力损伤越大;接噪组噪声职业禁忌证[3]人群也远大于观察组。这说明噪声暴露时间越长,噪声强度越大,听力损害越严重。因此,加强噪声职业健康监护的工作刻不容缓。

鉴于此,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工作。(1)改进工艺,合理降低噪声源危害程度,尽量将车间岗位噪声声级接触限值降到80 dB以下。可开展轮岗工作,避免噪声暴露时间过长。(2)定期开展职业健康防护知识培训,教导劳动者如何正确使用耳塞、耳罩等防护工具,让劳动者了解职业性噪声聋的危害情况。定期检查劳动者防护工具佩戴情况,提高劳动者的职业防护能力。(3)做好岗前职业健康体检工作,完善在岗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体检档案。一旦发现符合职业性噪声聋禁忌证的劳动者或发生听力损伤的劳动者,应及时调离噪声岗位,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避免进一步发展成职业性噪声聋。(4)关注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状况,特别是噪声暴露劳动者的心血管情况。

综上所述,职业性噪声暴露可引起劳动者的听力损害和心血管系统功能损伤,这些损害都是不可逆的。噪声作业企业应重视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加强职业健康防护教育,改善工作环境,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完善各项职业病防治措施,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有效避免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

参考文献

[1] 谈卓章,余婷婷,周元陵,等.噪声作业工人对噪声危害和防护知识认知情况分析[J].中国职业医学,2020,47(5):614-61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第4部分:噪声:GBZ/T 229.4—2012[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14[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

[4] 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声学  纯音气导听阈测定  听力保护用:GB/T 7583—1987[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7.

[5]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声学  测听方法  第1部分:纯音气导和骨导测听法:GB/T 16296.1—201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8.

[6] 全国电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声学  测听设备  第1部分:纯音听力计:GB/T 7341.1—2010[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7] 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声学  校准测听设备的基准零级  第5部分:8 kHz-16 kHz频率范围纯音基准等效阈声压级:GB/T 4854.5—200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8]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声学  听阈与年龄关系的统计分布:GB/T 7582—2004[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9] 刘慧婷,廖阳,王致,等.职工新上岗,做对这一步,双方權益有保障![C]//广州市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广州市第十三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术交流活动稿集.[出版者不详],2022:108-110.

[10] 李娜,曹艺宸,谢秀平,等.噪声对工人听力和心血管影响的调查[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20,46(6):454-456,460.

[11] 郭笑笑,刘静,曾强.职业性噪声暴露对劳动者高血压影响的研究进展[J].职业与健康,2021,37(20):2869-2872.

[12] 梁肖,程培培,闫英洁,等.我国钢铁厂噪声与高血压发病风险关系的Meta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7,21(8):841-845.

(编辑:许 琪)

猜你喜欢

职业防护职业健康噪声
噪声可退化且依赖于状态和分布的平均场博弈
控制噪声有妙法
化疗药物对职业护士的危害与防护对策
办公室员工职业健康情况调查与分析
高职护生对职业防护的教育需求及对策
高校护生乙肝职业防护调查及干预研究
某粘合剂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分析
一种基于白噪声响应的随机载荷谱识别方法
车内噪声传递率建模及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