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灵、传说与人地关系
2024-06-03赵灵毓齐乐遥鞠熙
赵灵毓 齐乐遥 鞠熙
摘要:大青二青是潭柘寺中的灵蛇,其传说主要讲述灵蛇与潭柘寺建寺和当地水源的深厚关联。传说之所以经久流传,是因为“灵蛇”走向了现实生活,成为一种地方自然知识。将其放回当地固有的农业传统,会发现不同版本的传说中建立了人与自然的区域性认同,形成了山川圣地中生态—文化的互动。民众对灵蛇的认识反映了当地山民如何理解自然,尤其是地方经验下人与生灵、水的关系,即“自然观”。在其想象中,生灵具有感知人性的能力,可以链接人与自然。京西山民所理解的人地关系,既有基于环境的“自然—生灵—人”关系,也有基于等级的“天—皇权—民”范畴。更重要的是,它们都以“生态—信仰”为基本结构,这正是潭柘寺山民共享并内涵于生活的自然观。
关键词:生灵;大青二青;民俗传说;潭柘寺;生态;自然观;人地关系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4(a)-0081-07
Spirits, Legends, and Human-Environment Interaction
—A Study on the Legend of Daqing and Erqing in Tanzhe Temple, Beijing
ZHAO Lingyu, QI Leyao, JYV Xi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Abstract: Daqing and Erqing are the spirit snakes of Tanzhe Temple, and their legend focuses on the deep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nakes and the founding of Tanzhe Temple and the local water sources. The legend has been passed down for a long time because the snakes are closely connected to people's real life and have become a kind of local natural knowledge. Understanding the legend in terms of local agricultural traditions, one finds that the different versions of the legend establish a regional identit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forming an ecological-cultural interaction in the holy land of mountains and rivers. The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the snake reflects how the local people understand nature, especi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living beings and water under the local experience, that is, the "view of nature". In their imagination, spirits have the ability to perceive human nature and can link humans with natu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land as understood by the western mountain people of Beijing is both environment-based "nature-spirit-human" and hierarchical "heaven-royalty-people". and the hierarchical "heaven-royalty-people" category. More importantly, they are all based on the basic structure of "ecology-faith", which is precisely the view of nature shared by the people of Tanzhe Temple and embedded in their lives.
Key words: Spiritual creatures; Daqing and Erqing; Folk legends; Tanzhe Templ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View of nature; Human-environment interaction
潭柘寺地处西郊,是北京地区最古老、最著名的寺庙之一,历来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说法。大青二青传说是寺院最著名的传说,历史悠久,异文众多,主要內容围绕着大青、二青两条灵蛇与潭柘寺建寺和当地水源的深厚关联而展开。大青二青传说的特别之处在于两蛇不仅历代口耳相传,也留下了大量“亲身经历”与“亲眼所见”的记载,直至今日仍在潭柘寺周边广泛流传。这种流传与缺水的生态环境有直接关系:青蛇为龙子化作,来自龙潭,在中国历史传说中它一直与水源相联系;龙潭这方京西山地中的水源,在普遍干旱的环境中被奉为神圣之地。据此,有理由认为,长盛不衰的灵蛇信仰不仅反映出当地山民与动物的相处方式与认知观念,更折射出当地山民如何看待水、利用水、崇拜水的生态知识。
长期以来,民俗学研究中存在着明显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动物传说和传说中的动物角色在民间传说中往往处于“人”传说的附属地位,动物与人的真实关系、动物给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动物与人类共同构成的生态世界,都很少得到重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态保护意识的提升,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人地关系遭遇严峻挑战。汉语民俗学界主张重拾“自然之链”,即人们以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自然与文化和社会相互缠绕的方式感知、表现世界[1]。大青二青传说即是这种人与自然普遍联系、互动的典型。传说的重点并不是灵蛇本身的精怪法力,也不是佐证其切实发生,而是将传说放回当地固有的生境,民众如何看待自然中的动物与水,如何理解自然想象,大青、二青就是他们讲述自己“自然观”的故事。
因此,本文并不将大青、二青视为传说中的精怪或有些怪异的动物,而是将它们看作京西生态世界中的标志性物种——有岗哨(guadian)[2]意味、有符号意义、有社群价值的“生灵”;本文也不仅将传说视为口头艺术或语言消遣,而是回到“传·说”的本意,将其视为地方性知识系统的口述表达,是承载人类日常生活意义的“社会话语流”[3];透过这样的生灵与传说,探索人类如何生活于自然之中,且如何认识与阐释自己与生境之间的关系。
具体而言,本文关注的核心问题有三个:第一,大青二青传说源自怎样的背景生境,体现了哪些生态要素?这一传说何时被建构,影响其流变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异文有怎样的特殊意义?第二,潭柘寺周边民众如何认识大青二青传说中的动物、水和生态?这一传说如何与社会互动,具有怎样的作用?第三,大青二青传说传递了怎样的人地关系思想,这一思想在生态环境变化的当下又有着哪些新的启示?
1 潭柘寺的生境
大青二青传说的发源与流传不仅是社会因素的产物,也受到潭柘寺这一西山富水生境的深刻影响。考察潭柘寺及其周边的自然环境、历史概况与人和水关系,即是从不同角度考察生境与传说的互构性,对研究传说的发源与流传具有基础性意义。
1.1 潭柘寺的自然环境与历史
北京地处华北平原西北边缘,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境内河流径流量较小,水资源禀赋不足,加之生产生活用水量持续上升,水资源短缺问题十分严重。潭柘寺地处神京右臂,依山而立,泉水环绕,树木众多,是水资源禀赋不足、时空分布不均的华北平原中珍稀的水源地,也是各雨带降水的集中地区。潭柘寺的潭水之“灵”,以及由之而生的灵蛇信仰与传说,正是出现于这种自然条件背景下。
在地理位置上,潭柘寺位居西山群宝珠峰南麓,周围有九峰拱卫。《潭柘山岫云寺志》中形容潭柘寺之所在为“一山开,九峰列”,书中还录有“径入罗睺列九峰”的诗句;田野调查中受访当地老人更是将此地赞为“群山拱卫,九龙戏珠”。可见潭柘寺地势不仅有群山环抱的险峻,更有九峰开列犹如九龙戏珠的绝佳地势。
背倚燕山宝珠峰,坐落南麓,四周有峰峦环绕的地形特征为潭柘寺的局地生境形成提供了条件,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塑造了潭柘寺的局地小气候,加之潭柘寺西北有二叠系河流沉积地层出露,从地理上验证了水源存续的条件。早在金朝,就有僧人重玉在《从显宗皇帝幸龙泉寺应制》诗中写潭柘寺“俯临绝壑安禅室,迅落危崖泻瀑流”。《潭柘山岫云寺志》中记载,“旧志:‘古有三潭,潭水磅礴,绕峰而出。其一今为寺基,二则甃以为池”,其中“为寺基”的潭水是文本传说中所传“龙潭”,现今潭柘寺山后仍有一水源名为“龙潭”,是当地山民口中所传另一传说发祥地。地理条件、诗句与古潭传说共同为此区域长期以来降水较多、泉水丰沛提供了印证。丘陵、湿润的自然条件利于植被生长,尤其为喜山林、荫蔽、湿润的动物提供了宜居环境。地势、植被与水源之佳,在传说中反映为人对自然、风水极佳的感知,促进了潭柘寺的建寺以及周围人口的聚集,成为大青二青传说在与生境的交织中世代流传的开始。
潭柘寺又称潭柘山岫云寺,自古即是京西名刹,其开创可追溯至晋时。北京五朝帝都的社会政治背景使得潭柘寺在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4],至清代拥有了皇家寺庙的地位。皇家名号使得潭柘寺周边的山林环境地位崇高,得到充分保护,维持了大青二青传说的原始生境,保留了传说得以延续的生态条件。
受佛教与皇权的烘托,潭柘寺在其时的中国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影响力,来此游玩的文人众多,形成了多样化的传说写作,记录了有关生境、传说、僧侣、生灵等多个领域的多样见闻,至今仍有诸多诗句、对联、文章和碑刻留存,这也为大青二青传说的文献研究与历史传说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此外,潭柘寺拥有丰厚的庙产,特别是明清时期,在清朝上报户部领取凭证文书的土地就有43 000多亩[5]。这使得潭柘寺周边村落得以依靠庙产维持生计,不仅形成了以潭柘寺为轴心的地缘共同体,也共同受到潭柘寺文化影响构成了精神共同体。因此,潭柘寺大青二青的传说得以在周边村落广泛流传,并被山民们的自然观不断塑造,在人与生境的变迁中不断流变。
1.2 人与水的关系
在潭柘寺周边山民的劳动生产中,天然降水和地下水是最重要的水资源来源,“靠天吃饭”成为主要的农业用水方式。
大青二青传说的发源生境——潭柘寺龙潭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降水和地下水。在靠天吃饭且降水量不稳定的情况下,龙潭是当时农业灌溉的重要水源地,以龙潭为源头形成多股山泉围绕潭柘寺的院落,并向下游辐射,供给村落使用,对潭柘寺周边的生产生计意义重大。土地革命时期,庙产土地得到解放,但龙潭依旧“有泉水一年四季哗哗地流,直到八几年的时候,那沟里水还流着”。这也使得与龙潭关系紧密的大青二青传说得以在山泉辐射的地域范围内广为流传,并在高度依赖水源的以農、林业作为主要产业的地方社会代代相传。
京西有千年采煤史,改革开放后,尤其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潭柘寺周边的煤矿开采行业迅速扩张,对地下水的破坏显而易见:“地下挖下去一两千多米,水往低处流,水就没了。”地下水的减少使得村中水井水位也一并下降,山民日常用水更加困难。同时,京西地区的降水量也在减少,村民说:“十来年一个夏天就下一次大雨。”降水的减少和地下水的破坏直接导致龙潭水量锐减,不再能供给灌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致使潭柘寺周边农业走向凋敝,大量劳动力出走,人水关系逐渐紧张。
现今,潭柘寺周边及延伸河道已经基本枯竭,自来水的入户普及和机井取代了传统的山泉和凿井取水。虽然门头沟地区“生态涵养区”的职能定位使得煤矿逐渐关停,地下水水位慢慢恢复,有的泉水开始“又活了”,但潭柘寺生境的破坏已成事实,这也使得大青二青传说和其发源的龙潭不再与山民生活密切联系,而是走向了信仰与现实的分歧。
2 蛇的传说
动物与宇宙论之间的关系,是理解中国古代自然知识的关键[6]。大青二青传说自明代流传至今,文本发生了多处改变,这些改变与潭柘寺周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变动息息相关,是研究当地山民自然观及其变化的可行对象。本文按照历代文献和田野调查两个资料获取途径分类,系统梳理并介绍有关大青二青的传说及其流变,呈现时间演变下人们的自然观念差异,从而为下一步总结“人—蛇—水”间的交互关系奠定基础。
2.1 历代文献中的大青二青传说
潭柘寺大青二青传说中最为著名的是“潭龙让宅”说,不仅将潭柘寺的建立与“龙”建立了联系,还涉及大青二青两条灵蛇的身份和来历。本文聚焦于此,更是由于“潭龙让宅”传说由明清至新中国成立记载未曾间断,人们对灵蛇的态度和自然观念的变化可以得到较为明确的展示。
文献记载的大青二青传说故事主要由以下情节单元构成:
潭龙听法:潭柘山上有龙潭,旧为海眼,潭中有一老龙,华严禅师在幽州一带讲经时,潭龙日夜听法,受佛心感化。
龙去潭平:一日风雨大作,潭龙飞去,龙潭消失,鸱吻涌出。
留下龙子大青二青:老龙离去后,留下化身青蛇的龙子大青二青,护佑潭柘寺。
大青二青傳说最早记载见于明代万历年间刘侗、于奕正所作的《帝京景物略》一书:“华严师时,潭龙日听法,苦不得师貌,山神教龙,师嗔则着相,则天龙鬼神得见之。乃伪泼饭藉践,师乃怒,龙乃见师,作礼具言,许施其宅。一夕,大风雨,潭则平地,两鸱吻涌出,今殿角鸱也,寺自是不潭矣。”[7]同样的记载还频见于清初文人的游览诗文中,如《潭柘寺分得柘字》中有“旧闻此海眼,真僧夺龙舍”。龙潭为“海眼”的解释,一方面来自古人龙生海中的观念,另一方面反映时人对潭柘寺富水生境的理解和崇拜。“龙让其宅”的故事不仅是赞颂华严禅师佛法精妙的侧写,也为潭柘寺增添神圣性与神秘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明清文献的记载中,大青二青不仅是具有神性的龙子和佛心感化之物,更是两条与山林环境密切结合的灵蛇,“小青……与人驯狎,时盘宿僧榻,祷之能致雨。”人与蛇相狎,共处自然之中。蛇是兼有传说与现实的生灵,人借蛇之灵达成致雨的需要。人们相信,龙的加持是潭柘寺灵验的本源,蛇的存在是潭柘寺灵验的体现,生活与信仰、动物与生态、人与自然在大青二青传说中被统合起来,塑造了京西局地富水生境中的“地方性知识”,从而影响北京更广泛的缺水地域。
然而,随着近代社会文化和科学的普及在文学创作中率先开化,民国时期留下的文人笔记中,人们对大青二青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在资料中,人不再与蛇“相狎”,而是凌驾于自然之上,试图控制生灵乃至自然。《红旗漫卷鱼子山》中记潭柘寺内青蛇实是寺内和尚捉来,“其实和尚在捉蛇的时候,也是提心吊胆的,一不留神,被蛇咬一口,几个月都不能好。”[8]《梅兰芳全集》中记载,大青二青传说“给庙内一部分不守清规的住持创造了骗人的条件。”[9]
文献中文人对大青二青传说态度的变化,反映了随着科学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相信生灵可以沟通和改变自然,大青二青及蛇所具有的生态功能被消减。人在生态中的主体性崛起,居于更具统治性的地位,作为生境的改造者而非生存者行动。加之生态与气候变化,大青二青传说的原始生境被破坏,传说的现实基础日益消亡。至此,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生灵消亡,传说架空,大青二青传说失去了其所植根的土壤。
此外,潭柘寺的大青二青传说在历代文献中还体现为“龙侍卢师降下甘霖”及“二蛇护送达观朝峨眉”的故事,但相比于“潭龙让宅”都非主流,民国后渐无有关记载。不过两故事中的蛛丝马迹也反映大青二青之所以为山民信仰,很可能源于龙子身份的赋权,以及“佛心感应兽心灵”的加持,将其与普通的青蛇相区分,使其具有兴云致雨的特殊能力。
2.2 田野调查中搜集到的大青二青传说
现今,大青二青传说仍在潭柘寺周边的南辛房村、平原村、桑峪村、王坡村等村村民口中流传,当地居住已久且年岁较高的村民几乎都对这一传说有比较清晰的记忆。为系统了解当地山民眼中的大青二青,笔者进行田野调查对比口传与文献记载传说的差异,为进一步感知山民的自然观提供支持。
首先,田野调查中,山民们有意强调华严开山建寺时所见潭柘山的风水之佳。“(华严禅师)来到幽州的地界,在云头上一看,忽然眼前一亮,看到山清水秀,风光秀丽,万壑堆云,一瞧,周围正好一圆形九个山峰,九个山峰好像九龙戏珠,这地方太好了,他就落下云头……”在山民眼中,传说故事的发源与潭柘山九龙戏珠的风水和水源丰沛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其次,在山民们的传述中,“龙潭”的数量发生了改变。在文献记载中,真正的龙潭在老龙离开“海眼”后就龙去潭平,而山民则说“大青爷二青爷是两条青龙,潭柘寺就有两座龙潭,上龙潭就在宝珠峰后面,下龙潭在帝王树下面”“龙潭有一小部分是泉水,还有夏天的雨水”,可见随着明清至今潭柘寺自然环境的变迁和口口相传对细节的改造,传说内容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山民以龙有二潭之说附会潭柘寺本身的自然环境,使传说更加现实可信。
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传说的差异,最突出的一点是增加了“乾隆皇帝驾临,二青讨封不成反被煮粥”的单元情节。几乎每一位讲述大青二青故事的村民都提到二青修炼多年后,“乾隆皇帝来潭柘寺,他就想上皇帝跟前显圣一下,讨个封赏”,于是顺水流躲入流杯亭皇帝龙椅下,现出原形,却吓到乾隆,被骂“你这蠢虫,供众之物,还不快快离去”。二青遂羞而顺水漂至大铜锅里,成为香喷喷的“蛇粥”。在这一情节中,灵蛇作为自然界的“高级生物”,并未与皇权这一社会秩序中的权威脱节。皇权凌驾于大青二青的神异之上,兼有神性和动物性的灵蛇也不得不向皇帝“讨封”,甚至因皇帝的一句话而落入锅中成为“供众之物”。由此可见,生灵与人并非形成二元对立的割裂关系,而是被纳入了统一的秩序范畴。
3 人、蛇、水的关系
在统一的秩序范畴之中,人与灵蛇、人与灵蛇所关联的水源与生境如何互动,灵蛇和传说对民众思想和生活具有怎样的作用,其作用如何体现,是探讨大青二青传说为何流传、山民生态观如何建构的另一层面。本文认为,大青二青传说之所以经久流传,是因为灵蛇走向了民众的现实生活,成为一种与降水、水源有关的自然知识。在门头沟当地固有的农业和祈雨传统中,有关灵蛇的传说建立起了人与自然的联系和区域性认同,形成了山川圣地中的岗哨与互动,构建了普遍联系的生态互动。
3.1 蛇与水的联系
潭柘寺大青二青祈雨的传统早在金代就开始陆续见于文献记载。明代是大青二青祈雨之灵最为卓著的时期,达观法师在《送龙子归潭柘文》中点明,二青是求雨应验的主要对象,每到干旱时节,二青则会体恤民情,降下甘霖:“岁或不若,雨阳愆期,……二青灵通,吐沫为云,喷涕为雷,弹指之顷,润沾大地。”《长安客话》《帝京景物略》《燕山丛录》《宛署杂记》等书均成于明代,书中均有向大青二青求雨的片段,是潭柘寺灵蛇祷雨记载的主要来源。可见,在明代思想观念中,动物与人类就已同在统一的社会秩序之内[10]。大青二青与雨水的关联在山民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和地位,不仅在民间口传,更有多部方志记载,被官方收录。
这种关联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大青二青祈雨的灵验很可能来自龙的“赋权”。“潭龙让宅”说认为,大青二青具有一切龙的神性与灵性,这与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中素有的龙蛇一体的信仰崇拜相契合。古籍中有蛇化为龙的记载。如“传曰:蛇化为龙,不变其文。”[11]“有自然之龙,有蛇蝎化成之龙。”[12]此外,蛇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相关,和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同步,与水的丰枯同步,还有很强的生命力。上述特征使蛇具有了相当的神秘性,从而在山民对其敬畏与好奇的过程中成为龙的容合对象之一。在众多文献中均有“龙子青蛇服”的说法,将时人对龙的崇敬和相信转化为对可视可及的蛇这一生灵的寄托,形成人观察自然、改变自然的一种实践路径。
祈雨是大青二青传说流传的需要,也是人们以灵蛇为联结,与自然生境交互的重要体现。《长安客话》记载大青二青“岁旱祷雨辄应”[13]。《潭柘山龙泉寺喜雨留宿》一诗更将潭柘寺降雨与龙子直接联系起来:“潭龙舍宅去,龙子留岩窦……俄闻雷殷殷,斯须变气候”[14]。在潭柘寺周边,灵蛇与龙合为一体,共同作为与降水相关联的对象而存在。虽然文献中并无潭柘寺一带具体祈雨仪式的记录,但潭柘寺山民们口中仍有祈雨仪式的流传:祈雨仪式的对象是龙王爷,时间主要是每年阴历五月十三。青黄不接的时节,若天一直无雨,各村即在水井边钻一个小洞,内置搁一个泥胎称作龙王爷,村民“用柳树条编个帽子戴上,或是杵点纸环似的东西挂头上,然后跪求。他们中有人说求雨三天之内肯定得下。”这种仪式一直持续到20世纪40年代。1942年山民为逃饥荒出走张家口一带,这种伴随着定居农业生产而生的祈雨仪式才逐渐消亡。
3.2 人与蛇的关系和互动
大青二青传说得以流传至今的另一原因在于传说的载体——蛇。长期以来与山民的生产生活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从现实出发,蛇至今在潭柘寺周边山中和村落出没,常为当地山民所见;从传说与信仰出发,潭柘寺中供奉大青二青像,周边村落中口口相传的大青二青故事虽在具体细节上略有出入,但对其灵性的相信和“护生”观念已成共识。现实与传说共同构成了从“文本”走向“生活”,最终走入“生境”的人蛇关系。
蛇在潭柘寺山民的口中有多种称呼,较为通用的是“长虫”和“小龙”。其中,“长虫”多用来表述现实中作为动物的蛇,“小龙”则通用于吉祥寓意的语境。依前文所述,在地方社会的自然知识中,蛇与龙具有互通性,龙有蛇身,老蛇成龙,大青二青原来居住的海眼称为上下“龙潭”,潭柘寺由“老龙让潭”而建,大青二青与龙同属一脉,具有承继关系。
據当地山民描述,潭柘寺生境中分布着多种颜色、大小各异的蛇。在周边山民的动物知识中,蛇可被感化、成长、成“仙”,受到当地山民的尊重。在山民认知中,如果在山上“解手”方便需要先祷告,在林中、村里遇到蛇也不能打伤或打死,否则“不知道就犯了什么忌讳”。蛇的灵性也使其可以懂得人的态度和语义,如果怕蛇,说一声害怕,蛇就会听懂,然后自己离开。
同时,蛇的成长依赖人对蛇的教化,“佛心感应兽心灵”的底层逻辑隐含在当地的传说语流中,参与了当地人对蛇的知识建构。山民认为,蛇的成长具有时间与教化两个维度,蛇生存日久或受“佛心”感化都可以成“仙”。此处的“佛心”并非狭义的信仰佛教,而是泛指客观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是一种去心机的善性,人与蛇的关系由富含宗教色彩与皇权意涵的传说故事世俗化,并在山民与蛇之间广泛建立。
在大青二青传说中,潭柘寺开山始祖华严禅师教化大青二青,使大青二青由蛇成“仙”,得以让潭成就潭柘寺。在潭柘寺周边山民的日常生活中,与蛇的不同互动则产生了新的故事,参与“善性可以感化灵蛇”的话语体系建构。例如:一学生在放学时偶然被小蛇钻进裤腿,半夜时小蛇前来托梦,小蛇称并非有意吓人,而是因为在被其他学生追打,不得已钻进其裤腿躲避,并向其表示感谢。由此可见,山民对大青二青的供奉与崇拜并非仅限于满足对自然的需要,而是泛化到生活整体,认为蛇是一种“仙”,秉持“心诚则灵”或“佛心”就可以使自己受到保佑,从而风调雨顺、生活顺遂。
在山民眼中,蛇在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也具有不同的能力水平,人的社会地位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具体实践中人与蛇的关系。例如:传说中乾隆皇帝可以封赏灵蛇大青,华严法师可以教化大青与二青并受其保护,但普通百姓与大青二青的关系多为百姓的单向崇奉,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蛇是山林中等级较低的小蛇而非灵蛇。在对人态度与行为的感知方面,灵蛇与现实中的蛇没有显著差别,这也使得对“佛心”的考察随着包括蛇在内生灵的分布而广泛覆盖,对社会行为有着更强的道德约束,并在世代相传中形成“护生”的传统。在这一互动过程中,蛇是人与自然的联络纽带,蛇的成长阶段与人的社会地位匹配呈现,具有观察人的行为和品行,获知人们需求,并向自然传递的作用。同时,自然对人的反馈也可以通过生灵传达,生灵数量的变化也间接反映社会普遍性的人心变动,并影响山民的生活。
4 结束语
长期以来,物、动物及一切“非人物”都被视为人类社会与文化的背景或符号,动物传说和传说中的动物角色在民间传说中往往处于“人”传说的附属地位,动物与人的真实关系、动物给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动物与人类共同构成的生态世界,都很少得到重视。事实上,在中国古代思想观念中,动物与人类同在统一的社会秩序;山民所处的地方社会之中,动物叙事恰是将地方社会与更广阔的天下、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相联系的纽带,最终构成以“生境—生灵—人”为基础的平面关系和以“天—皇权—人”为基础的立体秩序的三角形互动结构(见图1)。
大青二青的相关故事在京西地区广泛流传,造就了“生境—生灵—人”的平面关系和“天—皇权—人”的立体秩序的三角形互动结构,最终在人们脑海中构成关于“生态—文化”秩序的图景,“神京右臂”的富水生境由此成为宇宙世界的缩影:它既是自然世界的关系反映,其社会秩序也由人和动物共享。蛇作为其中有岗哨(guadian)意味、有符号意义、有社群价值的标志性物种,引导人们思考并建构出包含自然与人文、宗教与政治的完整宇宙秩序。由大青二青故事可以看出,以潭柘寺为代表的京西地区不是仅有人类建筑与文化的皇家寺庙与田园,更是一个万物有灵的“生态—文化”综合体。
参考文献
[1] 刘晓春.接续“自然之链”:在人类纪追问民俗学的“现代”[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4(2):15-27.
[2] FREDERIC K.病毒博物馆:中国观鸟者、病毒猎人和生命边界上的健康哨兵[M].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2021.
[3] 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4] 温金玉.律宗在北京:以清代潭柘寺为中心的考察[J].普陀学刊,2023(1):255-269,307-308.
[5] 《北京百科全書门头沟卷》编辑委员会.北京百科全书:门头沟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289.
[6] 鞠熙.狐仙故事与北京城的宇宙论意义[J].北京社会科学,2023(3):66-76.
[7] 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511.
[8] 《北京四史丛书》编辑委员会.红旗漫卷鱼子山[M].北京:北京出版社,1964:107.
[9] 梅兰芳.梅兰芳全集:第3卷[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6:225.
[10]鞠熙.城市里的邻居们:北京城内“四大门”动物的生活世界[J].开放时代,2020(6):182-207,10.
[1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4.
[12]葛洪.抱朴子内篇校释[M].王明,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5:362.
[13]蒋一葵.长安客话[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48.
[14]神穆德.潭柘山岫云寺志[M].北京:中国书店,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