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理论沿革、现实渊源与实践展望
2024-06-03曲纵翔朱嘉敏
曲纵翔 朱嘉敏
[摘要]“新质生产力”是党和国家对生产力理论做出的重大创新性论述,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它是以创新起主导作用,以新兴产业为主要支柱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从理论沿革来看,新质生产力发源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根植于中国共产党100多年来发展生产力的实践探索,在新的时代担当着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新的历史使命。从现实渊源来看,新质生产力来自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技术攻关产业升级、国际竞争等方面的需求。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适配、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新兴产业为支撑将是未来可行的着力点。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08(2024)03-0111-09
从2023年习近平考察黑龙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1],到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提及“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2],再到2024年全国“两会”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下一步发展重点放在《政府工作报告》的首要位置[3],可以看出国家层面对于生产力发展的高度关注。换言之,新质生产力是理解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关键词。各地也在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工作部署。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从生产力表现形式来看,新质生产力形成于信息化、智能化条件下,承载着推动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使命,代表了生产力适应时代变化的积极探索,代表了当今时代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样态,为新时代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理解新质生产力
(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新质生产力,始于“新”,重点是“质”,核心要素是“生产力”。“新”与“质”,具有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以产业创新为引领、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意义。准确把握其内涵,重点在“新”与“质”。
何为“新”?一是涉及新领域,比如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二是依靠新技术,从历史经验来看,生产力的跃升都是由蒸汽机、电力等重大创新突破所带来的科技革命引发的[4],新质生产力也必然要以一批具有前瞻性、引领性、颠覆性的技术研发和应用作为支撑;三是培育新产业,产业是生产力变革的具体表现形式;四是形成新模式,代表一种崭新且高质量的生产方式,最终塑造新发展动能,呈现新发展优势。
何为“质”?一是在物质维度,物质生产力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要素,与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经济基础。新质生产力即为智能化与数字化生产关系下的生产力新发展。这是依靠创新推动形成的生产力,与传统的资源消耗型生产力有着质的不同。二是在质量维度,新质生产力代表对质量更严格的发展要求,即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都要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在品质维度,新质生产力代表着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国对于相关产业品质的极高追求。
新质生产力进一步丰富了生产力的内涵,是对传统生产力的颠覆性发展。生产力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而新质生产力不仅是指劳动能力,而且包含创新能力。可以从不同角度具体分析新质生产力区别于传统生产力之处(见表1)。
从经济学视角看,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体现了高效能、高效率、高质量。它是以创新为主导的一种生产力形式,与过去高能耗和靠大量资源投入的生产方式有着明显区别。新质生产力以数字时代的纵向突破代替了传统的横向发展模式,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契合,代表着生产力在信息时代的创新、融合增长。从社会学视角看,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会呈现不同的质态[5]。而新质生产力是在新时代背景下生产力水平跃升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更具发展潜力和发展动能的生产力质态。从哲学视角看,生产力是指人在面对自然和社会间冲突时,通过改造客观事物,使其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物质能力。在生产力的各个构成要素中,除了人,还包含生产工具与劳动资料,马克思认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6]。新质生产力把握了生产力的科技内涵,体现了对科技创新、技术进步的高度重视。
综上所述,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起主导作用,以新兴产业为主要支柱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摒弃了传统发展模式,追求高质量发展。在新的历史阶段,新质生产力呈现出更具创新性和融合性的现代化属性。其不仅在表现形式上呈现高级形态,也朝着高质量发展要求动态迭代,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将推动经济进步、创造新的社会生产时代。
(二)新质生产力概念提出的逻辑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基于我国发展现实对生产力提出的更高要求,其概念并非单独存在,而是在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谋篇布局之中,与一系列新发展概念相辅相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见图1)。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无论是提出“调动科技创新资源,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还是指出“发展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动培育未来产业,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都始终是核心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科学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和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囊括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绝大部分行业[7]。未来产业是由前沿科技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引领,以满足未来人类和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为目标,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全局帶动和引领作用的先导性产业,代表着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8]。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二者都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支柱,都代表着高科技创新的新兴产业,都具有技术密集、创新活跃、发展前景广阔等特点。相较而言,未来产业代表着更尖端的技术,但其发展程度相对较低,具有更大的成长空间和更漫长的培育周期。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长期发展后,将有可能转化发展为未来产业并引领其发展方向。此外,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也有助于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既可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未来产业布局良好发展生态,也可以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的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推动未来产业的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而未来产业的发展则进一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持续提升,二者相互作用,互相促进。
创新一直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动力源泉,也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基础性、本质性要素。创新是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就是推动新质生产力体系替代旧生产力体系发展的关键引擎。新质生产力独具创新性和高效性。一方面,新质生产力推动基础科技理论突破和原创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有利于资金、人才等资源流向高效率产业,达到产业转型升级的目的。通过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两个渠道,新质生产力能极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培育发展新动能,使经济发展摆脱传统增长路径。这为我国生产力转型发展、经济总量提升提供强劲动能,也为同时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二、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沿革
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传承了我们党100多年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结晶,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与实践特色。
(一)理论基础
生产力性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指导思想,其中的生产力理论部分亦是新质生产力概念的重要理论基础。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論述主要源于马克思生产力关系理论、生产力要素理论以及生产力阶段理论。
1.生产力关系
马克思认为,缩短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必需的劳动时间,从而使较小量的劳动获得生产较大量使用价值的能力[9]。因此,使用价值所需的生产时间减少代表着劳动生产率提高,即劳动生产力发生了质的变化。
生产关系都要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以继续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是一种生产力,生产力也包括科学。同时,马克思把科学看成推动历史的有力杠杆以及最高意义的革命力量[10]。马克思当时做出这一科学论断主要是基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矛盾学说。劳动生产力的提高通常是劳动过程发生变化的结果,新质生产力形成就是科技创新打破了原有的生产关系,促成新生产关系产生的结果。
2.生产力要素
马克思对于影响生产力的要素发展十分关注,生产力的进步受多种要素影响,各要素的有机组合和合理配置,构成生产力发展和生产效率提高的基础[11]。各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12]。根据马克思的观点,生产力中的生产资料要素的创新,会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13]。科学和技术是推动生产力进步的主要动力。早在马克思阐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质时,就指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14],即科学技术的新发现、发明和应用对于生产力发展至关重要,科学技术囊括于生产力要素中。
马克思指出,生产力,就是生产能力及其要素的发展[15]。生产力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与传统生产力相比较,新质生产力的新质态也体现在其中。从本质来看,高新科技对生产力要素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高新科技的应用和发展为劳动过程带来了新的方式和方法,提升了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生产效率。同时,高新科技的运用也改变了劳动资料的性质和功能,使其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劳动对象则指的是在高新科技的推动下,不断涌现新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新质生产力需要的是高素质人才,即劳动者向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发展。新型劳动者是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新质生产力的主体力量,人才的水平直接关系生产力的能级。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广泛展开,劳动资料、劳动对象重新组合。科技创新在提升劳动者素质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劳动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的效率、优化了劳动对象的结构、拓宽了劳动对象的范围。可以说,新质生产力是劳动者、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全面进步,是生产力的纵深拓展与战略转型,代表着科学技术的迭代升级、生产力要素的创新布局以及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当核心科技实现迭代发展和重大突破时,必然会引发生产力核心要素的变化,为生产力升级发展提供必要条件。新技术的推广普及重塑了原有产业形态和组织方式,由此催生出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提出的新质生产力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要素理论,以创新为主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要素论,特别是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发展与科技创新的理论。
3.生产力阶段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历史阶段的社会生产都体现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16]。劳动资料不仅决定着生产效率的高低,也是衡量一个时代发展的标志。生产力理论在生产力不同的实践阶段不断发展完善。
从唯物主义发展观来看,生产力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生产力的变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如畜牧农耕、蒸汽机与发电机、计算机分别对应了农耕社会、工业社会与信息社会,每个发展阶段也拥有其独有的生产要素、生产技术和产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社会进步是一个由数量增长至质量提高,然后再由质量提高转化为新的数量增长的循环式增长,在各个阶段都会展示出对应的阶段性特点。在我国进入由富起来向强起来的新阶段,国家逐步实现由大向强的跃升以及由注重量的增加向注重质的提升。新质生产力即社会进步到新阶段,生产力水平也随之提升而体现出的新样态。
(二)赓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逻辑进程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余年来,我国生产力也在不断发展进步,从总体上看,这种进步源于不同时期党对于生产力认识的不断加深,虽然时代向前发展、形势不断变化,但党对于生产力的认识是一脉相承的,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践不断创新理论,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生产力发展观。从不同阶段看,中国共产党发展生产力的逻辑进程是:“革命解放—改革发展—创新持续—高质引领”。
1.通过革命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近代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以及官僚资本主义构成了生产力发展的巨大限制与障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严重束缚了生产力发展。对此,中国共产党提出:“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任务就是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17]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革命是冲破压力,解放中国人民生产力的”[18]。在此阶段,党对于发展生产力的认识是:通过强有力的革命手段来推翻落后与反动的生产关系,以解放被严重束缚的社会生产力。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推翻三座大山的基础上,把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经济、政治、文化特权,以及地主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对中国人民的一切剥削和压迫消除,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从根本上解放了生产力,为生产力的发展扫清障碍。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立足于我国落后的农业国的国情与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目标,毛泽东指出,“搞生产关系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19]。因此,中国共产党于1953年启动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主要内容,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主要目标,希望使中国摆脱落后面貌,走向繁荣富强。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一五”计划的大部分目标也都比预计时间提早实现。我国初步建立起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產关系,完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深刻的生产力革命,实现了生产力的空前发展和历史性飞跃。随着社会主义革命任务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发展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是生产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力[20],在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国家工作的重心从解放生产力转移到在新生产关系下对生产力的保障和发展上,以满足人民不断提高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2.改革开放是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
尽管生产关系发生了质变,但是我国生产力依然处于落后水平,还存在着一些限制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先进的生产关系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存在十分突出的矛盾。可以说,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始终面临解放生产力这一难题。随着现实需求的凸显,学术界也把注意力转向生产力理论,1980年,我国成立了生产力经济研究会,专门从事生产力理论的研究,并在1986年创办刊物《生产力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于生产力的认识走向系统化、全面化。面对新发展形势,邓小平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21],并提出“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22]。在此基础上,党积极推进对内改革,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基本原则,明确改革对象是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所有生产关系。此后,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再次提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3]的论断,强调改革的迫切性,推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革,我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在总结经验基础上继续深化改革并投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通过对外开放能够吸纳国外的先进技术与有效资金,提高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因此,“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发展开放型经济”成为生产力发展方向指引。
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推动可持续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低成本资源和要素投入形成的驱动力减弱,也意味着经济提升仍需其他生产要素驱动。这一时期,党对于生产力的理论认识有了质的突破,相继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24]、先进生产力[25]等命题。科技创新被视为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和生产力关系理论的内涵。巩固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必须通过创新的方式大力发展生产力[26],“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增强发展生产力的创新能力,把创新放在发展生产力的战略位置”[27]。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突破了过去发展生产力注重经济数量的增长,主张通过制度、体制、科技的全面创新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即不断发展先进科学技术带动国民经济增长。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却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基于此,生产力发展需要再开新路径,需要协调好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发展,将发展的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保护环境上,为此,我们党提出了“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28],“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速度和效益的统一”[29]。与此同时,科学发展观也对生产力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4.高质量发展代替高速发展生产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长时期的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生产力大幅提升,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相应提高,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这说明生产力发展模式应需进一步转型升级,经济发展处于动力转换节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创新驱动生产力发展[30],不再以单纯的经济增长判断生产力的发展,而是将高质量发展作为目标。
在此阶段,中国共产党不断丰富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内涵。习近平在2013年提出,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31]。这一论断扩展了生产力范围,将生态保护作为生产力的一种。2023年2月,习近平提出,优化生产力布局,推动重点产业在国内外有序转移,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促进内外产业深度融合,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32]。这表明要完善我国生产力布局,进一步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33]。这彰显了党对科技驱动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性认识。经过党对发展生产力的正确认识和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中国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在基础设施、医疗服务以及高新技术等领域扩大了世界影响力,这也是接续发展生产力的成果。
生产力发展永无止境。当前,“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的提出,意味着党对于生产力的认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总结,突破了对生产力构成要素优化发展关注不够的局限,凸显了战略布局层面的考量,也是新时代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引导。
三、新质生产力的现实渊源
一种理论的产生,源泉只能是丰富生动的現实生活,动力只能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现实要求[34]。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持续扩大和国际竞争的加速演进,创新引领发展成为普遍共识,这也为生产力带来了新发展机遇。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在内外部环境作用下的现实选择,是我国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应对更加严峻复杂国际形势的迫切要求。当前,着重强调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彰显了我国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进步、以产业升级筑牢发展动力,赢得发展优势的理念与信心。
(一)源自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战略布局
改革开放40余年,中国在推动改革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实现了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及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从创新的视角来看,仍有较多尖端技术尚未被攻克,存在较大发展空间,这给我国经济长期的安全健康发展带来隐患。任何一个国家的高质量发展都是基于技术进步的产业升级而实现的,因此,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带动我国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势在必行。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35]。要完成这两大任务就必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新的生产力实践。“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我国要组织实施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这就需要以坚实的物质技术作为支撑,而物质技术基础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就是新质生产力。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深刻影响着传统产业的发展,三大产业都在推进现代化发展和升级改造。这就要依托高素质的劳动力和新型生产资料,同时也与现代高新技术的攻关应用密切相关。基于此,高新科学技术、高素质劳动力和高品质生产资料三者共同构成了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
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布局中的关键要点。新质生产力与以往依托传统非再生资源要素投入的发展方式不同,其立足于科技创新,代表着对新材料、新技术、新能源的应用。由新质生产力衍生的新供给模式和供给内容,代表了更高质量、高科技含量、高安全性、高度绿色化的产品与服务,可以在产业、经济发展中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破坏;同时,新型技术的应用也会有助于修复已被破坏的环境,促进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进一步践行新发展理念,有助于我国经济的良性循环。
(二)源自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党的中心任务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完成这一中心任务,就必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以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新的生产力实践,新质生产力理论正是在这一现实背景和时代趋势中出现。
新质生产力的“新”涉及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领域,其表现出的先进性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具有决定作用。新质生产力在生产方式上表现为信息化、智能化,能够在大幅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减少对资源的浪费、环境的破坏,符合新发展理念。此外,高新技术可以为人们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类型的供给,在物质和精神层面共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数字化、信息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政务、医疗、通信、教育、娱乐等多方面全面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有利于挖掘创新潜能,激发创新活力,畅通技术创新路径,为新时代全面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推进经济发展动力变革提供行动指南,是时代发展的应然选择。
(三)源自国际形势的客观要求
当前,全球正经历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世界范围内的科技创新愈加活跃,世界创新版图正在被重构,经济结构也在被重塑。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普遍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竞相制定推动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规划,集中力量突破引领未来发展的颠覆性技术,以抢占未来发展的先机,占据国际竞争的主动和关键位置。此外,我国科技创新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挑战,一些西方国家联合对我国实施技术封锁和打压,科技创新的“政治化”“泛国家安全化”趋势日益明显。世界格局的动态变化映射着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指向了“科技突围”这一路径。因此,为了能够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我国迫切需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主导全球创新性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伴随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新发展,大国间围绕技术、产业尤其是核心技术的竞争日益紧张。目前,我国在科技创新的关键领域还有诸多亟待技术攻关的重大任务。在面对部分技术“卡脖子”对我国科技发展造成一定程度阻碍的境遇下,发展新质生产力从长期来看为技术创新提供了突破方案。生产力的更新提质与技术发展同频共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可以有效助力我国技术发展从量的进步向质的飞跃的转变,实现从科学技术的单点突破向高新产业发展系统能力增强的关键转变。新质生产力所带动的技术创新、生产业态更新,能够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链条中的价值,助力我国突破发展困境、聚集发展动能,进一步抢占发展高地。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提升我国创新指数、建设科技强国的关键,也将是我国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强大助力。
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实践展望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三次谈及“新质生产力”,深入阐释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指导意见,为我们在新发展阶段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能和构筑竞争新优势提供了科学方法和指引。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重视新型劳动者队伍塑造、新型生产工具应用以及调整生产关系,让各卓越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流通和高效配置,坚持创新引领、产业支撑,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新动能。
(一)调整生产关系适配新质生产力
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是科技创新的使命任务,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从历史经验看,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推动生产关系的变化,但相比于生产力发展而言,生产关系的变革往往是滞后的。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对于改革当前的体制机制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在新的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我国需要立足长远,以战略眼光改革生产关系,推动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这将促进新质生产力迅速形成,并保障其长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改革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不仅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行业发展规划,更要有良好的市场环境相配合。要把市场机制的基本功能和政府的引导与促进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充分利用国内庞大的市场需求,推动消费方式的创新与转型,创造有利的市场环境,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促进产、学、用相结合。与此同时,行业的发展也需要相应的政策、法规体系和激励体系,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都可以促进协调生产关系。政府要持续优化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机制,出台相关激励政策,创新完善合作利益共享长效机制,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政府应起到规划布局、引导激励和扶持协调的作用。同时,要深化改革,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强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转化,进而夺取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制高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打好基础。
此外,还需要立足当下的发展背景为新质生产力形成提供发展动力。当前,全球发展已经进入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产业竞争阶段,数据要素作为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能够赋能其他生产要素,从而实现叠加、倍增的独特价值,能够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来源。随着新型数字技术在各产业领域的应用,赋能效应持续扩大,会有力推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助推新质生产力形成。
(二)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形成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构筑高质量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没有关键性的科技突破,就难以激发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内在动力。科技创新是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科学技术的突破代表着旧生产力体系的瓦解和新生产力体系的形成。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我们必须抢抓发展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创新的核心要素是核心技术、创新型人才、资源保障、政策制度以及良好的氛围,要实现突破性创新发展,并使其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坚实支柱,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寻求发展路径。
第一,在技術方面,首先坚持国家需求的战略导向,聚焦基础性研究,夯实发展基础,在源头和底层攻关核心技术难题。其次,重视前沿尖端技术的突破,可以主动寻求国际科创合作,从而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占领创新发展的制高点。第二,在人才方面,要注重本土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国家战略发展与新质生产力的需要为导向,立足人才培养的全局性布局,统筹完善资金投入、体系构建、学科建设、人才引进。对标世界前沿学科、领域,完善我国创新性学科发展,为人才培养提供优质平台。合理追加教育资金投入,提升创新型人才待遇,支持人才引进,设立创新型人才中心,发挥人才集聚效应,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输送充足的高素质劳动者。这对于打造新质生产力的持久性竞争优势至关重要。第三,在资源保障方面,一方面提高研发投入,为核心技术攻关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大成果转化支持力度,进而增强原始创新能力。第四,在政策制度方面,制定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包括减税优惠、知识产权保护等,激励企业和个人进行创新。第五,在创新氛围方面,对内应当鼓励和规范科研机构与企业间的交流合作,打破壁垒,促进产学研结合,让理论和实践更好地协同,不断推动创新成果向应用端转化。对外要开展国际交流,学习先进的科研技术和经验。科技创新不是孤立存在的,只有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才能够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只有技术、劳动力、资本、政策、氛围等各要素协调发力,才能实现生产力的内涵式增长,促进形成新质生产力。
(三)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
承担经济发展职能的具体产业是社会生产力的载体,生产力以具体产业作为表现形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科技创新如果没有落实于具体的产业中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保障。
创新赋能、技术密集、潜力巨大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普遍具有的属性,对于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提供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至关重要,也是培育和生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覆盖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可持续发展领域等;未来产业囊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基因科技、网络通信等。目前,我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领域已有一定的创新基础,部分行业已初具规模,需要进一步统筹谋划,明确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的核心在于技术创新,要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与成果转化机制,在原有基础上通过集群化发展有效扩大资本规模,整合创新资源,扩大技术攻坚力量。当前,未来产业处于发展萌芽阶段,世界范围内对于其谋划布局均处于相近的起跑线位置,因此,我国需要抢抓发展先机。我国是“后发型追赶国家”,在一些基础领域研究尚缺乏雄厚的知识技术积累,原创性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所以,首先,提高研发投入以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其次,未来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培养难度大、周期长,需要适当引进国内外高技能高水平人才;再次,未来产业作为新业态也需要创新管理模式,激励资本投入,在监管的基础上可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
利用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高附加值和竞争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与有力支撑。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党中央特别强调要“先立后破”,这意味着我们不能全面停掉“旧质生产力”即传统产业。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础,也是加快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领域。对于传统产业应加以改造,推动其向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方向升级,协调其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布局,共同构成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发展。
五、结语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生产力水平随着科技创新的发展不断提升,实现了飞跃发展和质的变革,形成了具有更新覆盖领域、更高科技含量、更强融合度属性的新质生产力,与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具有高度内在一致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一直以来都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新质生产力以其特有的属性、特征必将对我国现代化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因此,怎样深入认识并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内涵进而充分发挥其关键驱动功能是当下的重点任务。
理解新质生产力,必然要以“创新”和“高质”作为核心要点,从多角度把握其内涵,同时厘清其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系列概念中的定位。新质生产力代表着生产力进化中的一次量级飞跃,其主要特征是科技创新驱动,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探寻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渊源,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与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创新成果。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先后通过革命解放生产力、通过改革保护发展生产力,并沿着“创新驱动生产力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协调发展生产力”的方法论逻辑,在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论述具体化、时代化,创新了其内涵外延,推动我国经济建设与综合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基础,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是中国在全球范围赢得发展主动权的关键举措。但新质生产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由于其内涵丰富,意蕴深刻,只有在实践中多点发力、多措并举,才能促进符合我国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质生产力形成。这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个人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推动生产关系调整以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同时,通过加强科学研究和教育投入、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激发科技创新这个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内在动力。此外,产业发展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外在推力,还要积极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效支撑和持久动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 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 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23-09-09.
[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发展新质生產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4-02-02.
[3]李强.政府工作报告:二〇二四年三月五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N].人民日报,2024-03-1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36.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8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11.
[7]林学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形成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2(2):26-34.
[8]杨丹辉.未来产业发展与政策体系构建[J].经济纵横,2022(11):33-44.
[9][11][1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66、1000、366.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72.
[12][14][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10、698、210.
[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00.
[17]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54.
[18]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432.
[19]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1.
[20]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25-326.
[2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4.
[22][23][2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8、373、274.
[25]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61.
[26][27]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56、58.
[28]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535.
[29]胡锦涛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418.
[3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247.
[31]顾瑞珍,吴晶晶,罗沙.建设美丽中国 推进生态文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述评之七[N].新华每日电讯,2013-07-22.
[3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增强发展的安全性主动权[N].人民日报,2023-02-02.
[33][35]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4、29.
[3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63.
[责任编辑:王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