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哲学逻辑

2024-06-03徐佳佳

学习论坛 2024年3期

徐佳佳

[ 摘要]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以来, 始终面临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相互契合又相互成就, 弥合了本来与外来、 传统与现代的割裂, 二者的结合为中国革命、 建设、 改革提供了思想武器和精神动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一以贯之地展示了“ 第二个结合” 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一元多维的唯物史观是中国共产党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直接理论依据, 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是其基本理论原则。此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充实而实现中国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需要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激活而实现现代化。

[ 关键词] “ 第二个结合” ; 理论必然逻辑; 历史实然逻辑; 价值应然逻辑

[ 中图分类号] B 2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3- 7 6 0 8 ( 2 0 2 4 ) 0 3- 0 0 9 6- 0 6

2 0 2 3年6月2日,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 “ ‘ 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 1 ] 。这一重大论断的提出主要基于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理论自觉、 引领强国复兴的历史自觉以及绘写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崭新华章的现实需要。学界围绕“ 第二个结合” 的生成逻辑、问题指向和重大意义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如肖贵清等认为, “ 魂脉” 与“ 根脉” 的高度契合是二者有机结合的前提条件[ 2 ] 。刘同舫提出, “ 第二个结合” 对巩固和发展新时代中国文化立体性具有重要意义[ 3 ] 。韩庆祥等主张, “ 第二个结合” 应从哲学维度、 历史维度、 关系维度、 空间维度冲破“ 东方从属西方” 的框架体系[ 4 ] 。但关于“ 第二个结合” 蕴含的哲学逻辑的分析比较薄弱。本文从哲学视角挖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然、 实然与应然, 旨在阐释“ 第二个结合” 的哲学理路, 揭示“ 第二个结合” 内含的基本规律, 考察“ 第二个结合” 具体的历史进程, 明确“ 第二个结合” 固有的价值属性。

一、 “ 第二个结合” 的理论必然逻辑

“ 第二个结合” 的生成具有深刻的理论渊源。只有找到理论依据, 从而说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结合而且必然结合, 才能使外来与本来、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问题实现逻辑层面的自洽。

( 一) 一元多维的唯物史观是“ 第二个结合” 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和基本方法, 其自身蕴含的唯物史观、 辩证法、 能动意识等科学原理就涵盖了“ 第二个结合” 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 是早期中国共产党员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早在1 9 1 9年, 李大钊就通过《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一文介绍了唯物史观。随后, 毛泽东在与蔡和森通信中就直言: “ 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 ” [ 5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视域下, 中华传统文化是建基于封建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由经济基础决定, 随着经济基础变化, 这甚至一度成为否认先进知识分子传统文化的重要原因。

然而,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非但不拒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反而非常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的唯物史观在肯定唯物史观一元决定论的同时承认上层建筑的多维影响。对此, 马克思与恩格斯也从未否认过作为上层建筑的传统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马克思指出: “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 而是在直接碰到的、 既定的、 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 [ 6 ]此外, 恩格斯还提出了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规律: “ 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 ” [ 7 ] 这表明文化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 也证明文化继承具有合理性。

反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其虽然来源于传统社会的实践, 但并没有因为与社会存在、 经济基础格格不入而出现断流。在漫长的岁月中, 中华文明不仅以古籍的具化形式保存下来, 而且还根深蒂固地嵌入中国人的底层思维, 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模式。受天人合一、 民胞物与、 和光同尘等“ 和合” 传统理念影响, 中华儿女在开创农耕文明的基础上对游牧文明、 海洋文明都展示出了包容汇通的主体性,缔造了多种文明和而不同、 其乐融融的合一状态。受时移世易、 经世致用、 行之有效等实用精神浸润,中华文明善于接受科学理论的指引, 尤以马克思主义为例, 展示出了突出的创新性。因此, 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断流的文明, 其独具的五千多年文明史, 不证自明地彰显了强大的连续性和生命力。这种神奇的文化现象不仅与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不相悖, 反而恰恰验证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所揭示的思想、 意识、 文化等多维要素会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影响的科学观点。所以, 对待传统文化特别是历史最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决不能简单地套用经济基礎一元论公式, 而是要将其带入唯物史观的整体立场, 充分肯定包括文化在内的其他多维因素自身的独立性, 并挖掘它们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展示出一元多维的唯物史观全貌。因此,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上层建筑独立性及反作用的论述, 不仅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总结, 还能具体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规律精准嵌合, 是中国共产党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直接理论依据。

( 二) 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是“ 第二个结合” 的理论原则

除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能够作为“ 第二个结合” 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更是进一步证明了“ 第二个结合” 的理论合理性。关于辩证法, 马克思解释为“ 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 [ 8 ] 。恩格斯也以“ 最好的工具和最锐利的武器” [ 9 ]形容辩证法。马克思与恩格斯将辩证法作为认识的主要工具, 这其中就包括辩证地认识历史上的传统文化。在提及希腊传统文化的遗产时, 马克思就用“ 剥取” 表明了批判继承的态度。在谈到黑格尔哲学的继承问题时, 恩格斯表明了辩证的立场: “ 必须从它的本来意义上‘ 扬弃它, 就是说, 要批判地消灭它的形式, 但是要救出通过这个形式获得的新内容。 ” [ 1 0 ]瞿秋白作为中国共产党较早运用辩证思维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价值的领导人提出了“ 历史上相对待的而现今时代之初又相补助的两种文化: 东方与西方” [ 1 1 ] 。在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的影响下, 党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由一元否定向既肯定又否定的唯物辩证观转变。

主张基于辩证立场审视中华文明、 率先为中华传统文化发声的群体集中在党内的知识界。2 0世纪3 0年代初期, 党内知识分子张岱年就明确提出: “ 中国人如果守旧不改, 则无异于等着毁灭; 如果妄自菲薄, 以为百不如人, 则难免有被外来侵略者征服的危险。 ” [ 1 2 ]之后, 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性的观点也集中爆发, 贺麟更是提出了“ 如果中华民族不能以儒家思想或民族精神为主体去儒化或华化西洋文化, 则中国将失掉文化上的自主权,而陷于文化上的殖民地” [ 1 3 ]的观点。随着党内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发声, 表明中国共产党对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以来全面否定传统文化现象进行了再审视和再反思, 不仅体现了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思维, 而且也呈现了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辩证观点。

除了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对传统文化进行扬弃, 党内的知识分子也注重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维解释辩证法, 寻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点。艾思奇在1 9 3 6年出版的《 大众哲学》 中明确推荐了辩证法, 还将其类比为中华传统的老子思想, 之后在《 哲学选辑》 中的《 哲学“ 研究提纲” 》 一文中又明确将辩证法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联系: “ 自然发生的辩证法唯物论是人类哲学史上的最初派别, 如希腊的初期哲学, 中国的老子、 墨子等。 ” [ 1 4 ]《 道德经》 中“ 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就表达了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观点,“ 反者道之动” 则不仅透露了事物会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而且还将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因来源归结于否定自身的力量。1 9 3 6年, 陈唯实在《 关于〈 易经〉和老庄的辩证观》 一文中也挖掘出了《 易经》 中的辩证思想。如果说《 道德经》 表达的是一种反向思维的直觉辩证, 那么《 易经》 强调的就是辩证法的交互性。“ 一阴一阳之谓道” 的思想就联动了辩证法和唯物论, 在肯定世界是物质的基础上, 强调阴与阳两方面的交互, 这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表述的物质与意识、 变化与静止、 绝对与相对等均是对立统一的观点不谋而合。相应地, 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范畴下, 中华传统文化又以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科学原理实现了不证自明的重要影响。在变与不变、 绝对与相对的视域中, 中华传统文化又在吸收外来、 充实本来的路径中延续且发展。因此, 无论是基于辩证立场, 抑或是对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间的辩证观点, 还是考究辩证法运行过程中传统文化与物质世界的交互影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价值。

随着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党内的不断传播与应用, 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批判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原则。1 9 4 0年1月, 毛泽东在《 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要“ 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 1 5 ] , 之后还对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作了重要指示: “ 在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 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 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 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 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 ” [ 1 6 ] 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以批判继承为原则的科学文化观。

二、 “ 第二个结合” 的历史实然逻辑

自1 9世纪末起, 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就直接用中国语言“ 均贫富党” 称谓马克思主义政党, 梁启超则提出“ 孔孟率先发明社会主义” 的观点, 并把社会主义比附于《 礼记·礼运》 中的大同思想。李大钊与陈独秀等早期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性人物, 在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中打着“ 反传统” 的旗帜, 但他们身上展现出来的精神形式恰恰是“ 自强不息” “ 以天下为己任” “ 知行合一” 等与生俱来、 割舍不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之后,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及新时代产生的重大理论成果一以贯之地展示两者在中国能够结合。

(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孕育了“ 第二个结合” 的发展方向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 有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念并非一蹴而就, 而是源于铢积寸累的理论积淀及实践经验, 这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阶段都得到了验证及展现。早在大革命时期, 毛泽东在中西文化对勘的视域下就肯定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他提出: “ 世界文明分东西两流, 东方文明在世界文明内, 要占个半壁的地位。然东方文明可以说就是中国文明。吾人似应先研究过吾国古今学说制度的大要, 再到西洋留学才有可资比较的东西。 ” [ 1 7 ]在土地革命时期, 毛泽东除结合中国实际提出发动农民的重要性并在《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专门探讨农民文化、 重视农民心理之外, 还格外强调中华传统兵法文化。在抗日战争时期, 毛泽东除坚持“ 农村包围城市” “ 游击战” 等极具中国文化的战略外, 还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创作了《 矛盾论》 与《 实践论》 。1 9 3 8年1 0月, 在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 毛泽东作了著名的《 论新阶段》 的政治报告,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重大命题, 并指出, “ 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 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 [ 1 8 ] 。“ 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 我们应当给以总结, 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 1 9 ]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时期, 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嵌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 为“ 第二个结合” 的孕育生成明确了方向。

( 二)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推进了“ 第二个结合” 的历史进程

1 9 4 9年新中国建立后, 中国共产党坚守 “ 敢叫日月换新天” 的信念, 开启了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文化也随之发展。在此过程中,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相应得到了推进。主要体现在: 一方面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指导地位, 另一方面在“ 双百” 方针的基础上主张继承和吸收优秀文化遗产。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背景下, 除了对二者的重要性分别进行了强调, 还对两者的结合展开了推进。1 9 5 6年, 毛泽东在《 论十大关系》 中强调以苏为鉴, 认为中国有自己的国情, 建设时期要与革命时期一样, 走独立自主、 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 再次凸显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其中优秀传统文化就包括在中国具体实际之中。在党的八大报告中, 他又强调了对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此外, 在 1 9 5 7年2月的《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中, 毛泽东明确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包括“ 现代科学文化” , 这就蕴含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继承与发扬的意涵。在1 9 6 4年批示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学生的来信时, 他又提出了“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的文艺方针, 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今、 中外关系提供了依据。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推进了“ 第二个结合” 的历史进程。

( 三)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奠定了“ 第二个结合” 的重要基础

邓小平理论、 “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理论成果在秉承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 继续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在推进改革开放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 邓小平用传统文化里国人耳熟能详的“ 小康” 来解释“ 四个现代化” 。他说: “ 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 而是‘ 小康之家 。 ” [ 2 0 ] 邓小平多次提及“ 小康” , 不仅将实现“ 小康社会” 纳入党的十二大目标, 还将“ 小康社會” 目标, 作为“ 三步走” 战略写入党的十三大报告, 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重要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此后, “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也一以贯之地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文化主体地位愈加凸显。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号召“ 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 2 1 ]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 弘扬中华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 2 2 ] , 并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明确强调, 中国共产党“ 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 [ 2 3 ] 。以邓小平同志、 江泽民同志、 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以科学原理与民族语言相耦合的形式, 生动诠释了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涵, 为“ 第二个结合” 重要论断的正式出场奠定了重要基础。

( 四) 新时代缔造了“ 第二个结合” 的正式出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 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展示出了有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系列原创性观点。在建党百年之际首次明确提出了“ 第二个结合” 这一科学论断。

“ 第二个结合” 的正式出场宣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因彼此契合而相互结合、因相互结合而互相成就, 有力回应并驳斥了两者不能结合、 传统无法更新、 外来难以立足的说法。进入新时代, 习近平展示出了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在提到传统文化时, 他提出“ 根魂论” , 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 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 2 4 ] 。在提及文化继承时, 他主张“ 双创” 论, 即“ 在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的基础上, 坚持古为今用、 推陈出新, 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 2 5 ] 。此外, 习近平还身体力行地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 不仅亲自到孔府、 朱熹园、 三苏祠、 殷墟等深具传统文化资源的地区考察调研, 还注重在治国理政中用典。

三、 “ 第二个结合” 的价值应然逻辑

“ 第二个结合” 不仅具备理论视域“ 合规律” 的必然性, 经验范畴“ 合事实” 的实然性, 还具备价值层面“ 合目的” 与“ 合效果” 的应然性。具体来讲,马克思主义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需要马克思主义, 前者需要后者实现其中国化; 后者需要前者实现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同时, 二者的结合实现了既相互契合又相互成就的结果。

( 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充实从而实现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不是黄昏时才起飞的猫头鹰, 其目的并非仅仅总结经验教训, 而是昭示着黎明的雄鸡,旨在指导实践、 改造世界,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内核及存在意义。所以, 如何将理论有效地转化为实践从而在世界各国发挥效用, 才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目的与旨趣。毛泽东提出, “ 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 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 [ 2 6 ] 。苏东剧变已经说明了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圣经。即使在中国, 教条地使用马克思主义也都造成了严重危害, 不同程度地阻碍了中国革命与建设的道路。如今, 我们正在经历第四次工业革命, 由信息化跃升到了人工智能。在信息化阶段, 由于破除了信息交换的壁垒, 出现了人类社会创造的知识数量比过去3 0 0 0年的总和还要多的客观事实, 而知识爆炸的速度和数量在 A I 时代只会更甚而不会减弱。在这种情况下, 让诞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距今近2 0 0年的理论对当下所有具体的知识和现象进行预测并解释, 无疑是天方夜谭。对此, 需要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进行解答, 这就涉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辩证统一原理。恩格斯提出: “ 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 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 [ 2 7 ]这说明马克思主义是哲学和智慧而不是知识与观点, 教给我们的是思维和方法, 而不是教条与纲常。对于指导中国的实际而言, 马克思主义只有穿上中华民族的服装实现中国化, 才能真正解决中国问题, 即“ 只有先解决‘ 中国化 问题, 才能解决‘ 化中国 问题, ‘ 中国化的目的是为了‘ 化中国 ” [ 2 8 ] 。换言之,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永远体现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之中, 只有通过实践、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于无穷, 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在实践论的演绎中迈入真理的进程。因此, 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实践,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内生性的目的与要求。

( 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激活从而实现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需要穿戴民族服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进而实现中国化, 中华传统文化也需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立场、 观点、 方法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从而实现现代化。中华传统文化绵延了数千年之久, 其中内容之庞大、 思想之丰富、 篇幅之繁多不能量化, 亦不可概括, 我们需要从中甄选出优秀的思想理念进行继承发展。这就需要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的赋能实现由传统到现代的蝶变。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激活的过程中, 要避免出现使原理与文化泾渭分明、 顾此失彼的一元决定论, 而要采用原理中多维度的唯物史观, 明确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立性和反作用, 同时运用辩证法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须坚持全面客观的基本立场。只有坚守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 才能理解由多重重要元素共同架构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五个突出特性” , 从而科学地把握中华文明自身发展的规律。

( 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相互契合又相互成就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除了在应然性层面具备“ 合目的” 性, 还满足既相互契合又相互成就的“ 合效果” 论。可以说,两者只有经历结合的过程, 才能成就彼此。

结合的前提是契合, 如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者不相契合, 或差别极大, 马克思主义即使被少数知识分子大力推介, 也会遭到浸润中华传统文化数千年之久而形成的民族心理意识的惯性排斥与抵抗。故而, 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深层的哲学逻辑层面自洽, 才会被广大群众接纳而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 开花结果。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的那样: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遠流长, 博大精深, 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 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 民为邦本、 为政以德、 革故鼎新、 任人唯贤、 天人合一、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讲信修睦、 亲仁善邻等, 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 天下观、 社会观、 道德观的重要体现, 同科学社会主义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 ” [ 2 9 ]

结合的结果是成就,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补充、 互相促进就是两者结合的结果。马克思主义饱含斗争精神, 它的目的并非解释世界而是改造世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然也包含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但含蓄博大、内敛谦逊, 经由数千年沉淀出的“ 行有不得, 反求诸己” 式的内在修养仍是具有代表性的标识特质。然而, 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存在区别, 才能使外向发力的实践论与内向型的修养论在二者结合之后相得益彰。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对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通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明了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 极大地彰显了人外向型的主体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养论的对象是人自身, 强调修身是齐家、 治国、 平天下的基础, 旨在通过不断否定自身、 经历扬弃最终实现人的发展, 侧重体现了人作为客体应该如何被改造。实践论与修养论之间的有机结合, 贯通了人的主客交互性, 并通过改造客体与改造自身, 促进了主体与客体的双向统一。

[ 参考文献]

[ 1 ] 习近平.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J ] . 求是, 2 0 2 3 ( 1 7 ) : 4- 1 1 .

[ 2 ] 肖贵清, 刘世辰. “ 第二个结合” 的内在机理探赜[ J ] . 海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D O I : 1 0 .1 5 8 8 6 / j . c n k i . h n u s . 2 0 2 4 0 1 . 0 2 9 4 .

[ 3 ] 刘同舫. “ 第二个结合” 与文化主体性的巩固[ J ] . 思想理论教育, 2 0 2 4 ( 1 ) : 4- 1 0 .

[ 4 ] 韩庆祥, 楼俊超. 超越“ 东方从属于西方” 的框架[ J ] . 学海, 2 0 2 4 ( 1 ) : 1 9- 2 6 .

[ 5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毛泽东书信选集[ M] .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 0 0 3 : 1 1 .

[ 6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 0 1 2 : 6 6 9 .

[ 7 ] [ 2 7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 0 1 2 : 6 1 2 、 5 8 8 .

[ 8 ]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5卷[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 0 0 9 : 2 2 .

[ 9 ] [ 1 0 ]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4卷[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 0 0 9 : 2 9 8 、 2 7 6 .

[ 1 1 ] 瞿秋白. 赤都心史[ M] .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2 0 1 2 : 8 7 .

[ 1 2 ] 张岱年. 张岱年全集: 第1卷[ M] .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 9 9 6 : 1 6 4 .

[ 1 3 ] 贺麟. 文化与人生[ M] .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 0 1 1 : 1 3 .

[ 1 4 ] 艾思奇. 艾思奇全书: 第2卷[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 0 0 6 : 5 5 2 .

[ 1 5 ] [ 1 6 ] [ 1 9 ] [ 2 6 ] 毛泽东选集: 第2卷[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 9 9 1 : 6 6 3 、 7 0 7 、 5 3 4 、 7 0 8 .

[ 1 7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等. 毛泽东早期文稿[ M] .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1 9 9 0 : 4 7 4 .

[ 1 8 ] 中央档案馆, 等.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第1 1卷[ M] . 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 9 9 1 : 6 5 8 .

[ 2 0 ] 邓小平文选: 第2卷[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 9 9 4 : 2 3 7 .

[ 2 1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 M] .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 0 0 4 : 2 9 .

[ 2 2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 M] .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 0 0 9 : 2 7 .

[ 2 3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下[ M] .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 0 1 3 : 5 5 8 .

[ 2 4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 M] .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 0 1 6 : 1 3 5 .

[ 2 5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 M] .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 0 1 7 : 1 3 8 .

[ 2 8 ] 韩庆祥. 全面深入理解“ 两个结合” 的核心要义和思想精髓[ J ]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 0 2 1 ( 1 0 ) :9 3-1 0 5 .

[ 2 9 ] 习近平著作选读: 第1卷[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 0 2 3 : 1 5 .

[ 责任编辑: 张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