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模式研究
2024-06-03朱黎洁
朱黎洁
【摘 要】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体育学科成为素质教育改革的重点关注部分,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符合新时代的教育发展要求。体育教师需与时俱进地构建“学练赛评一体化”模式,激发学生的主观学习愿望,挖掘学生的体育运动内生动力,加强体育实践活动有效延伸,为学生体育素质增强创造条件。基于此,文章从分析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出发,通过阐述“学练赛评一体化”构建的必要,有针对性地提出可行的以赛促学练、以评促发展学练赛评教学模式实施策略,为小学体育教育注入活力。
【关键词】小学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学习活动;实施策略
目前,教育理念、教育任务及教育要求皆发生转变。在小学体育中,教师不再提倡教给学生单一的体育运动理论或技术动作要领,而是将体育学习指导拓展至运动竞赛领域与课余社团活动等之中,构建学生接受度高的全面育人模式,以提升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为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突破传统教学思维的限制,在学、练、赛、评各环节致力于挖掘学生喜爱的教学资源与体育要素,精准把握体育教育趋势,凸显体育学科的独有特色,最终发挥“学练赛评一体化”模式应用价值。
一、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内容方面
从体育学科本质展开分析不难发现,小学体育教学涉及三个维度——技术、体能、应用。教师要想教好体育,需要合理深化这三个维度。然而,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学却依然存在“教师指导”与“学生实践”相脱节的问题现象。部分教师指导学生时,强调对体育动作与体育技术的訓练与改进,将技术、体能与应用视作三个独立的部分,尤其是未能将“学”与“练”有机结合,使体育教学的三个维度互融互促。现如今,不少体育教师重视教学评价改革,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少数教师始终缺乏对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动态评价,未能将教学任务分阶段细化,设置阶段性的教学目标。
(二)“教材三个一”方面
小学体育基础课或常态课所谓的“教材三个一”是指技术练习、组合练习与游戏练习(比赛练习)。也就是说,在平时的体育教学安排中,教师应以动作教学为基本、以组合练习为关键,再将二者与课后拓展活动相结合,以促使学生将课堂所学用于课后实践,实效巩固体育所学,对体育动作与运动技术高效内化。但是,从当前阶段的体育教学实际效果看,该理念并未在教学实践中得以真正贯彻落实。因而体育教学难以发挥学生主体性,有助于学生形成主动参与体育实践的意识。
二、在小学体育中构建“学练赛评一体化”模式的价值
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模式构建是体育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大势所趋,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首先,有利于创建自由、和谐的教学环境,贴合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其次,有利于让学生从被动学习体育知识转为主动剖析体育学习内涵,促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动机,助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即让学生跳出传统教学大纲限制与教学时空限制,根据体育学习情感体验形成独属于自身的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从“会学”迈向“学会”,养成积极健康的运动习惯。最后,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学素养提升。因“学练赛评一体化”不只意味着学生体育学习方式发生变化,教师的教学思路也要适切转型。教师必须尽可能地设计新颖的教学环节,让学生正确认识体育学习意义,进而发现体育运动的乐趣,使体育教学质量得到整体提升。
三、小学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把握学情,明确教学目标
为确保小学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模式顺利实施,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了解掌握所带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水平与学习基本特征,基于真实学情做好教学前准备工作,从而制订适宜的教学目标,优化精准教学的突破点。换言之,只有教师在开始正式教学活动前知悉学生的实际需要,以此为依据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展开才能满足学生的体育学习心理,为“学练赛评一体化”模式打下基础。比如,在“跳绳”体育活动中,教师在分析教学内容的同时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将跳绳教学应关注、解决的问题逐一明确:①小学阶段的学生处在生理发育与心理发育的关键阶段,大部分学生的肌肉弹性较差,骨骼发育也并不完善;②在未接受系统化教学指导前,大多数学生已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或参与过跳绳活动,存在一些细节性错误;③跳绳的基本动作十分单一,让学生长时间进行重复运动,不少学生会快速丧失跳绳兴趣,认为体育运动枯燥、沉闷。对此,教师应明确如下教学目标:
①指导学生双脚连跳,一方面,激起学生的挑战欲;另一方面,锻炼学生的腿部肌肉,使学生上下肢逐渐协调;②采纳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实现单一练习与组合练习的初步结合,突出跳绳教学趣味性,也加深学生对跳绳运动的系统了解;③拆解跳绳基本动作,一方面“无痕”纠正学生的跳绳细节问题,另一方面,利用恰当的方式使学生在跳绳体验中产生与以往跳绳感受相较的愉悦情绪。
(二)学练结合,凸显学生主体
体育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要学习、掌握某个体育动作技术,往往依赖教师的讲解与示范,继而在模仿练习中完成体验。这样,虽然学生能在一定程度上自主体验,进入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假象”,长远地看却极不利于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为此,教师除了要基于学情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安排,还要将学与练进一步结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与学生进行的充足的交流讨论为基础,促使学生学会学习。比如,在“水平二折返跑”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完成折返跑任务必须接触并绕过标志物,学生在此过程若是无法掌握“重心降低”与“急停急转”的技巧,就无法高效完成折返跑任务。但教师采用讲解、示范教学,大多学生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甚至会思维涣散,产生抵触心理。将学与练结合,带动学生参与动作规范与体验练习的过程,学生则能在“一令一动”的巡视—交互—指导模式中,对动作技巧掌握产生兴趣。
(三)分层训练,尊重个体差异
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模式实施,教师应尽可能地组织高质量的体育练习活动,辅助学生内化知识。而教师必须充分认知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贯彻“因材施教”理念,对教学活动与体育训练进行分层,以使学生在适合自己学习步调的教学启导下,取得体育学习进步。比如,在“足球:多种形式控球的练习方法2”教学中,教师认识到统一练习无法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心理与学习需要,故而开展分层训练活动:结合以往的课堂教学观察与定期测试,先将学生分为优、良、一般三层。然后对训练过程进行分层,包含训练难度分层、训练时长分层及训练目标分层等。最后强调分层训练的动态调整。如此一来,教师既能在学生自主练习过程中关注不同学生的不同练习表现与进步情况,对应调整教学方法,使学生持续性在难易度适中的足球控球技巧训练中有学习与练习的新鲜感,还能给予不同层级学生所需的不同教学点拨,为单一练习与组合练习在本节课教学的进一步结合创造
可能。
(四)巧设比赛,助力全面发展
学生终身运动意识与运动习惯,不是可以在一朝一夕间形成的,需要学生长时间进行运动锻炼,也需要教师长期从旁指导与练习活动精心设计。所以,为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热情,教师应以“学练赛评一体化”为核心,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預设并组织可行的体育比赛,强化学生学练结合效果。比如,在“单脚跳”教学中,教师不妨按照科学的分组标准,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而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单脚跳小组对抗赛。正式开始小组比赛前,教师制订以下规则:①听到哨声响起后,第一名学生才能起跳,学生抢跳取消小组比赛资格;②接力进行单脚跳的学生需要与前一名学生击掌后才能起跳,击掌失败或应付式击掌取消小组的比赛资格;③单脚跳过程中不可换脚。之后,教师按照常规节奏吹哨,学生按照常规速度接力。一轮比赛结束后,教师先询问学生参与此类练习活动的感受,再与学生讨论其他比赛形式,激起学生竞赛意识与练习意识。
(五)评价完善,实现提质增效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重视教学评价完善,将教学评价与学、练、赛深层融合,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课程资源,开阔学生体育的学习视野,使小学体育提质增效教学目标稳步达成。比如:教授“篮球低手传球”一课时,首先,教师对学生的动作技巧完成度重点评价,既为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态度与掌握程度打基础,又为学生知晓自身有哪些细节错误厘清思路。其次,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录制该动作的技术要领与技术规范,让学生仔细观看,并在观看后填写任务单或自录实践体验视频。由此,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为学生提供评价指导,推动学生自我评价。最后,教师整合精准评价与多元化评价,以“公平客观”为标准,对学生进行总体评价,为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培养提升,以及学生的体育自学能力发展探明方向。
(六)课后延伸,提高整体效率
《体育课程标准》虽然明确要求其他学科教师非必要不占用体育课程。但是相较于其他文化类课程,体育课程的实际课时始终不算多,且体育教学场地与教学设备存在不足。更重要的是,在仅有的体育课时中,教师既要教给学生体育理论知识,带领学生体育锻炼,又要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丰富学生的体育学习情感体验,启发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体育观。比如,教师不设限地给出体育运动项目,鼓励学生自主利用常见材料、废旧材料等制作可用在课外延伸练习活动中的锻炼器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自主探究能力;或是在体育课堂中引入相关的民间游戏,创设轻松、活泼的体育锻炼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接地气式的体育锻炼的快乐,一边运动一边学习,了解掌握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建立体育兴趣社团、参与校外各种体育赛事等,实现体育学习由课堂向课外的延伸,为“学练赛评一体化”模式的水到渠成拓宽渠道。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构建并实施“学练赛评一体化”模式,可以优化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学生整合、提供有趣的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以体育学习新范式研究为要,积极探索体育教学转型,找到“学练赛评一体化”模式与体育学科本身的契合点,达成体育“教”与“学”的全方位连接,为学生体育素养培养,体质健康水平提高及自主综合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符书生.小学体育“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3(8):239-241.
[2]周俊武.基于“学、练、赛、评”的小学体育创新性课堂教学实践:以五年级“投掷:后抛实心球”为例[J].现代教学,2023(7):9-10.
[3]张真.“学、练、赛”一体化视域下小学体育教学模式优化策略[J].体育视野,2023(5):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