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下的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
2024-06-03曹科技
曹科技
摘 要 探讨群文阅读下的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从群文阅读的理论基础、微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意义、群文阅读与微写作的融合策略、群文阅读融入微写作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法、群文阅读融入微写作的教学效果评估与反思等五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 群文阅读 微写作 融合策略
群文阅读理论提倡在教学中形成多文本的阅读模式,注重学生围绕特定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文本阅读。微写作作为对群文阅读的一种延伸,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表达空间。因此,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将群文阅读与微写作有机结合,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群文阅读的理论基础、微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群文阅读与微写作的融合策略及其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法、教学效果评估与反思等五个方面展开,为群文阅读指导下的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一、群文阅读的理论基础
群文阅读通过引入多篇文本,围绕特定议题展开多文本阅读,旨在促进学生全面理解和深度思考。在理论基础上,群文阅读融合了多元文本、课内外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认知空间。这里简要介绍群文阅读的定义、特征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
群文阅读由台湾学者赵镜中首次提出。他将群文阅读定义为确定同一议题,结合课内外文本,围绕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这一定义强调了群文阅读的核心要素,即关注特定议题,并通过多文本展开深度阅读。
群文阅读的显著特征在于引入多篇文本。这有助于学生从不同来源获取信息,拓宽认知广度,培养综合阅读能力。教学活动以特定议题为核心,文本选择、阅读和讨论都紧密围绕这一议题展开,能促使学生深入理解。群文阅读将课内和课外的文本融合在一起,通过多渠道获取信息,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知识视角。
作为群文阅读概念的首创者,赵镜中的研究为群文阅读的定义和特征提供了基础。他强调群文阅读的目标是通过多文本深化对议题的理解。蒋军晶等学者对群文阅读进行了概念界定,并提出在有限时间内呈现多篇文章的教学方法。他们的研究拓展了群文阅读的实施方式,增加了多样性。于泽元、王雁玲主张根据教学中产生的议题,选择多篇阅读材料,在师生共同阅读与建构中最终获取深刻认知。他们的研究强调了集体建构和共识的重要性。
群文阅读为学生提供了更富有深度和广度的阅读体验。通过多元文本、议题导向的教学,学生得以更好地培养综合素养,提高阅读和思辨能力。
二、微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意义
微写作是一种以短文为载体,注重语言精练、情感表达和思维深度的写作形式,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意义。
1.微写作有助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微写作注重语言的精练表达,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语言元素的敏感性。以《钱塘湖春行》一诗教学为例,学生可以通过微写作的方式,在有限字数内表达对钱塘湖春天的独特感受,要求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精准度。这种要求使学生更加关注词汇、语法和修辞的运用,从而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2.微写作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微写作要求学生具备清晰的逻辑思维和深刻的文学理解能力。以《背影》教学为例,通过微写作,学生要在有限篇幅内表达对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的理解,这促使他们筛选信息、深化思维,培养对关键问题的把握能力。
3.微写作有助于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微写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发现和改正写作中不足之处的机会。通过短文写作的自由表达,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同时能够注意完善在表达和结构等方面的问题。这促使他们在写作中不断进步,提高写作水平,为长篇写作打下坚实基础。通过《骆驼祥子》读后感的微写作,学生可以逐步改进在表达人物心理活动和故事情节描写方面的不足,促进写作水平的提升。
4.微写作有助于培养情感表达能力
微写作强调情感的传递,要求学生通过短文传达情感和思想。以《春》教学为例,通过微写作,学生可以更好地表达对春天的独特感悟,增强对课文学习的情感投入。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使其写作更富有感染力,同时提升其对文学作品情感的深度理解能力。
5.微写作有助于培養学生创新意识
微写作的有限篇幅要求学生展现独特见解和创新思考。《背影》读后感的微写作有助于激发学生在有限空间内寻找新颖的表达方式的智慧。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他们在写作中更能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独有的文学见解。微写作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写作技能,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
三、群文阅读与微写作的融合策略
以“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为主题,探讨群文阅读与微写作的融合策略。这一主题下的群文阅读与微写作的融合旨在深化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引导学生通过微写作表达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独特认知。
群文阅读与微写作的内在联系表现在学生通过群文阅读获取对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感的丰富材料,为微写作提供充足素材。例如,在探讨“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主题时,通过群文阅读《钱塘湖春行》《背影》《骆驼祥子》《春》《蝉》等不同作品,学生接触到了各种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描写,为后续的微写作提供了广泛的文本基础。
融合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文学作品中的自然描写和人文情感元素。以《背影》为例,通过群文阅读,学生深入感受作者对父亲背影的细腻描写,从而理解人物情感的表达方式。在微写作中,学生可以选择关注作品中的一个自然元素,如夕阳下的背影,通过精练的语言展现出对父爱的赞美和对父亲的思念,使微写作更具情感内涵。
另外,融合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学作品中的人文情感,培养学生对人物内心的深刻洞察力。以《骆驼祥子》为例,通过群文阅读,学生可以感知主人公祥子的坚韧与无奈。在微写作中,学生可以关注祥子的某一情感转折点,通过对祥子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的揣摩、描写,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在感受,使作品内涵更为丰富。
融合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的思考和创作。以《春》和《蝉》为例,通过群文阅读,学生可以了解到作者对春天和蝉的独特感悟。在微写作中,学生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知识,如生物、地理等,展开对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的思考,使微写作更具学科交叉性和综合性。
四、群文阅读融入微写作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法
以“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主题为例,深入分析《钱塘湖春行》《背影》《骆驼祥子》《春》《蝉》等课文,探讨群文阅读与微写作融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法,培养学生对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感的感知能力,提升学生的微写作水平。
首先精心挑选群文供学生阅读。这些文学作品在自然描写和人文情感方面应具有深度和广度,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阅读素材,以便深入挖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主题内涵。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以上课文,注重发掘其中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感内涵。组织小组讨论和分享环节,促使学生形成对主题的整体认知,培养综合性思考能力。
基于选定的课文,要明确微写作任务。学生可以选择感兴趣的主题,例如,《钱塘湖春行》中的湖光山色、《背影》中的离别情感、《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形象、《春》中对春天的情感、《蝉》中的生命蜕变等。这一步骤要为学生提供具体而深入的写作方向。在学生微写作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导师的角色,通过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挖掘作品中的细节描写,引导学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察、感悟与情感。
组织学生进行微写作的互评和分享,这不仅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还能使学生从他人的作品中学到更多东西,提高审美素养和批判性思维水平。通过分享,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主题在不同作品中的体现。
选择阅读群文时,要注重多样性原则。《钱塘湖春行》展现了自然的景色,《背影》侧重表达对亲情的深刻感悟,《骆驼祥子》聚焦祥子生活,《春》表达了对春的喜爱与赞美,《蝉》则通过昆虫的生命周期反映了自然变化。这种多样性有助于拓展学生对“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主题的理解。要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课文,并以小组形式展开群文阅读和微写作任务。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他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通过以上步骤和原则,能够较好地将群文阅读与微写作有机融合。学生在深入阅读课文的同时,通过微写作深化了对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感的深刻理解,实现了群文主题与具体文学作品的巧妙结合。这样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写作技能和批判性思维。通过“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主题的群文阅读与微写作的融合,学生在语文学科中获得了更为全面的发展。
五、群文阅读融入微写作的教学效果评估与反思
在完成群文阅读与微写作融合教学之后,要进行效果评估与反思,以更好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找出改进和优化的方向。
首先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微写作成果,发现学生对“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主题的理解更深入。学生在微写作中能结合课文中的自然描写和人文情感,表达出独特的见解。其次要对学科成绩进行评估。要比較学生在这一教学模式下的语文成绩与之前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成绩。结果显示,在群文阅读与微写作融合教学中,学生的语文成绩整体有所提升。这表明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学科知识的吸收和运用。
部分学生在写作中表现出对自然描写和人文情感的理解仍不够深刻,可能需要更多的示范和引导。此外,一些学生在选材时较为随意,缺乏主题的明确性。这提示我们在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对作品细节的挖掘,选材时要注重主题的把握。
基于评估结果,要找出改进和优化的方向。首先要加强对微写作任务的具体指导,通过更多范例的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任务要求。其次要强化选材阶段的引导,让学生能更有针对性地选择与主题相关的文学作品。最后要增加对学生写作过程的反馈,帮助他们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提高写作水平。通过这一教学效果评估与反思,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群文阅读与微写作的融合教学的优势与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改进教学方法,更好地发挥群文阅读与微写作在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和语文水平方面的作用。
群文阅读下的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实践是一种富有成效的探索,相信这种教学策略能够在语文教学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取得更切实的成效。
[作者通联:江苏宜兴市桃溪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