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评一体化在整本书阅读中的实施

2024-06-03黄懿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4年5期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价值意蕴实施路径

黄懿

摘 要 “教学评一体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师生的“评”三个环节有机结合,以期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分析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价值意蕴、初中阶段整本书阅读的困境基础上,以经典名著《简·爱》为例,探讨整本书阅读中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 整本书阅读  教学评一体化  价值意蕴  教学  实施路径

整本书阅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是学生拓展阅读广度、提升阅读能力的关键途径,也是提升思维品质和人文素养的有效手段。本文以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经典小说《简·爱》为例,深入探究在整本书阅读中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可行路径。

一、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价值意蕴

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是凸显学生主体性的有效途径,也是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创新模式。该教学模式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师生的“评”三个环节有机融合,为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可靠保证。在初中阶段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不仅符合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要求,还能积极推动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和系统性阅读思维的构建。

从“一致性”角度看,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包括教学一致、教评一致、学评一致三个方面。教学一致要求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匹配,确保所教即所学;教评一致要求教师的“教”与评价体系相互匹配,确保所教即所评;学评一致要求学生的“学”与评价体系相互匹配,确保所学即所评。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评一体化模式需要统筹解决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评价等方面的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引导者,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自读和课外阅读,其主体地位得以彰显。评价体系呈现多维特征,着重关注学生的阅读成果,强调过程性与结果性的统一,采用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等方式,摆脱单一的评价模式。

通过掌握整本书阅读的方法与技巧,学生不仅能够建构独立的阅读思维,还能全面了解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从而提升思想文化修养,促进精神成长。这种模式为阅读教学提供了全面而灵活的框架,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支持。

二、初中阶段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困境分析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设定清晰而具体的阅读目标至关重要。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设定明确目标,同时,应平衡对结果和过程的关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提高阅读能力。在评价方面,需避免形式化的评价体系,明确、量化的评价方式有助于引导学生正视缺点,避免养成错误的阅读习惯。

1.阅读目标模糊

在进行单篇文章的教读或整本书阅读时,都需要以一个明确的主题或目标为中心。由于整本书的篇幅较大,缺乏明确的阅读目标指引可能使学生失去阅读的兴趣。清晰的目标应当根据教材内容、学生认知水平以及语文核心素养进行设置,不应设置过于宽泛的阅读目标,例如“通过阅读文学名著,感受作品的深刻内涵,并获得社会或人生的启示”。这类笼统而模糊的阅读目标不仅不利于实现教学目标,还可能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因此,教师应当设置清晰而具体的阅读目标,例如针对《简·爱》中的人物形象、语言特色、文章结构等,引导学生每次围绕一个或多个目标进行阅读。教师还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其设置精确的阅读目标。

2.重结果轻过程

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需要合理处理结果与过程的关系。初中阶段的整本书阅读容易出现偏向结果而忽视过程的情况,即过于注重学生的阅读产出,而忽略了學生的过程性探究。然而,只有通过过程性思考与探究,学生才能够提高阅读能力,真正实现其主体性地位。整本书阅读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围绕一个主题或概念逐层深入。通过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思维。在整本书阅读之前,教师应围绕设定的目标设置相关的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书中寻找答案。这样的方式既关注了阅读的结果,又强调了阅读的过程,使学生在探究中不断提升阅读技能。

3.评价体系模糊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也是检测学生学习成果不可或缺的手段。透过教师的点评、学生的自评、生生间的互评或其他形式的评价,学生在思想碰撞中激发阅读兴趣,通过交流沟通提高阅读水平。然而,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评价往往被视为一项“额外”的任务,变成为了评价而评价,导致评价过于简化,使得教、学、评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遭到割裂。例如,评价形式可能趋于单一,评价内容可能过于宽泛,对主要目标没有逐层分解,特别是评价结果没有量化,导致教学评价变得过于形式化。评价体系的模糊性不仅使得教学评价失去引导学生正视自身缺点的效果,还容易培养出错误的阅读习惯,对提升学生阅读水平和思维能力都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评价体系的明确与量化,以更有效地推动学生的学习过程。

三、教学评一体化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实施路径

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既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要注重阅读方法与高阶思维的培养。通过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学生在精心规划的阅读中能够得到全面锻炼。教师应传授阅读方法,引导学生灵活应用方法,并通过创新性评价体系推动高阶思维的提升。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以及在整个过程中进行深刻的阅读反思,这些都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不可或缺的环节。

1.感知内容,激发兴趣

在教学层面,整本书阅读教学应有目标指引。《简·爱》作为统编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中的必读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可分为兴趣激发、思辨探究、展示交流三个环节。以思辨探究环节为例,围绕主人公简·爱的精神成长,可以设置以下教学目标:首先,梳理主人公精神成长的具体表现,并以思维导图形式展现;其次,通过自主思考、深入探究的方式分析主人公精神成长的原因;最后,围绕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表达个性化观点。

在学生层面,阅读规划成为“学”的任务。学生应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图书,并制定相应的阅读计划。这不仅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还是完成整本书阅读任务的必要途径。教师可以统筹阅读规划,制定阅读任务清单,学生根据个体差异的认知水平和阅读经验自主安排阅读计划,认真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

在评价层面,兴趣的激发应在“评”阶段得以体现。科学而合理的评价体系有助于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提升阅读水平,构建属于自己的阅读体系。为强调评价的过程性,教师可在某一阶段的阅读任务完成后,及时设定相关评价任务,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在第一遍阅读《简·爱》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梳理主人公简·爱的精神成长过程。思维导图可借助拟定小标题的形式,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梳理,如遇见、离开等,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激发学生持续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注重策略,构建方法

在教学层面,需要关注阅读方法的探索、总结。要引导学生从“一本书”阅读逐渐发展到“一类书”阅读,这一过程中阅读方法的总结极为重要。教师应提供相应的阅读支架,让学生借助方法完成阅读任务。例如,毛泽东提出的“三步读书法”(包括阅读、怀疑、提出观点),还有鲁迅的“跳读法”和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等,都是值得学习借鉴的有效阅读方法。

在学生层面,应当精选适用的阅读方法。名著阅读涉及不同的文体类型,如散文、诗歌、小说等。学生需要根据不同文体类型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阅读方法的选择体现了学生的阅读水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

在评价层面,需要创新性地设计评价方法。教师应创新地设计评价任务,以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阅读方法,是否理解了文本内容。例如,在阅读《简·爱》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主人公的精神成长对书中的章节和段落进行批注。这种方法有助于评估学生对阅读策略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程度。

3.关注高阶思维,凸显学生主体性

在教学层面,主题的设定是关键。围绕主题或大概念展开探究是提升学生高阶思维的关键步骤,也是凸显学生主体性、培养核心素养的必要途径。这个环节旨在引导学生根据阅读体验,选择一个主题或大概念进行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如人物形象、主旨思想、艺术特色、结构安排等,促使学生思维碰撞与交流,深化对主题或大概念的理解。主题的设置可以由教师提供支架,也可以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通过组内讨论、组间梳理等形式,学生确定合理的主题并形成表格,表格内容应包含主题名称、主题概述、写作预期、组内组间评分、教师建议等。

在学生层面,强调思辨与探究。问题引领的思辨与探究能够加强阅读的针对性。在这个环节,学生以问题为引领,实现精神成长,提高思想文化素养与文化品位。例如,在阅读《简·爱》时,学生可以就主人公简·爱的精神成长主要来自内部还是外部因素展开讨论。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回归现实,注重与个人实际生活的联系,体现语文学科的实践性特点。

在评价层面,注重内化迁移。学生高阶思维的提升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够设计合理的评价任务,这也是实现读写结合的重要手段。例如,在围绕《简·爱》的人物评价时,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评价量化表,评价项包括“内容集中,条理清晰”“评议有据,逻辑性强”“文笔流畅,文学性强”“观点新颖,创新性强”等。这样的评价方式有助于全面评估学生的高阶思维水平,推动其对文学作品的深刻理解。

4.总结阅读经验,彰显个性化理解

在教学层面,阅读反思至关重要。教师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持续阅读的兴趣,切实提高阅读水平,逐步构建起完善的阅读体系。在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下,阅读反思要围绕阅读目标是否符合学生学情、教学流程是否紧扣目标实施、评价任务是否贴合学习目标设计等方面展开,以实现这三者的有机统一。

在学生层面,要进行思维调整。考虑到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可能会存在男生与女生阅读情况的不协调。例如,男生可能因为对内容不感兴趣而难以完成阅读任务,而女生可能更喜欢罗切斯特与简·爱的爱情故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主人公身上汲取精神成长的元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精神成长。

在评价层面,强调个性化表达。整本书阅读要结合学情确定具体的阅读目标,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教师可以围绕主题阅读设置评价任务,例如,对《简·爱》的主题阅读评价,可以设计“简·爱与______”的写作任务,比如“简·爱与我”或者“《简·爱》与《红楼梦》”。通过这样的任务,学生能够展示个性化的阅读理解,提高审美鉴赏水平。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整本书阅读不仅是对课程标准的具体响应,更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这种教学模式不僅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探究的能力,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通联:广州市从化区神岗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评一体化价值意蕴实施路径
教学评一体策略在高年级英语课堂的实践
“教学评一体化”研读,孕育成长勇气
探究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应用策略
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与实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模式建构
当前我国民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价值意蕴析论
烟草商业企业标准化管理实施路径研究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