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市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探索

2024-06-03李庆明巢俊

江苏科技信息 2024年8期
关键词:分级分类建设

李庆明 巢俊

摘要:新型研发机构作为南京市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举措,在成果转化、人才集聚、企业孵育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文章以南京市建邺区新型研发机构为例,探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发展现状、取得成效、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发展建议,为南京市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分级分类

中图分类号:F124.3文献标志码:A

0引言

新型研发机构是聚焦科技创新需求,主要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研发服务,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的独立法人机构。通过发展新型研发机构能够进一步优化科研力量布局,强化产业技术供给,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1]。2018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新型研发机构,要求以企业为主体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涌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2]。截至目前,江苏共建有省级新型研发机构573家,其中南京占据40%以上,大力推进新型研發机构建设是南京打造创新型城市的重要举措。2018年以来,南京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和市场化转化科技成果的新机制,大力推动以人才团队持大股、市场化运营为主要特征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鼓励人才转化创新成果、孵化科技企业,促进创新产业发展[3]。截至目前,南京市市级新型研发机构401家,在成果转化、人才集聚、企业孵育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为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本文以建邺区新型研发机构为例,从发展现状、运行机制、运行现状、下一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方向。

1发展现状

建邺区共22家新型研发机构获市级备案,仅占南京市备案新型研发机构总量的5.7%,但运营绩效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区内3家新型研发机构入选“全市新研38强”,占比7.9%,7家入围省创新能力建设计划项目,3家入选市新型研发机构联合技术攻关项目。在市科技局逐年开展的市级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中,区内22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先后20家次获市绩效评价奖励,区域占比逐年攀升(见表1)。新型研发机构获奖比例均高于备案比例且逐年增加,新型研发机构质量和绩效在南京市明显占优。2022年度,区内22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及孵化引进企业实现营收22.25亿元,新增研发投入1.48亿元,累计申请专利1187件,累计融资到账6602万元,成功培育引进(合计)高新技术企业57家,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做出贡献。

2主要成效

2.1研发转化能力显著增强

新型研发机构与高校院所的合作机制顺畅,一方面,新型研发机构充分利用自身链接高校院所的优势,通过与高校院所联合申报纵向课题、从依托平台获得知识产权转让和许可、联合开展技术攻关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技术源头供给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另一方面,新型研发机构作为研发型孵化器,充分发挥自身研发实体优势,大力开展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有10家新型研发机构承担市级以上研发类纵向科研项目共计22项,其中4家新型研发机构承担省级项目6项,10家新型研发机构承担市级项目16项。有18家新型研发机构开展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4.78亿元,其中2022年登记成交额1.92亿元。22家新型研发机构累计申请发明专利346件,新型研发机构知识产权授权情况如表2所示。2020—2022年建邺区新型研发机构累计研发支出达3.22亿元。

2.2高端人才集聚效应凸显

新型研发机构已逐步成为引才聚才的有效载体,一方面,新型研发机构通过人才团队持大股等激励方式不断推动国内外高端研发人才向南京集聚,成为南京吸引国内外高端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新型研发机构通过与依托高校的师生团队联合开展技术研发,在人才培养上与合作高校形成了有机联系,既拓展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也为南京留住更多专业人才作出了贡献。2022年底,市级新研共聚集新增省“双创”人才等高层次人才18个。新型研发机构人员情况如表3所示。

2.3产业集群培育支撑作用显现

新型研发机构积极融入高新园区产业创新生态圈构建,一方面,新型研发机构以技术成果为纽带,积极开展科技型企业的孵化和育成,加速创新型企业集聚。2022年底,区内22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累计孵化企业381家,占南京市孵化企业总数的13.6%;引进企业215家,占南京市引进企业总数的5.7%;新型研发机构及孵化引进企业实现营收22.25亿元(其中新型研发机构营收4.6亿元);高企数占新型研发机构总数的77.3%,远高于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在法人企业的占比,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企业培育情况如表4所示。另一方面,新型研发机构的专业领域与南京聚力打造的“2+2+2+X”创新型产业体系高度契合,积极参与筹建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联盟、新材料产业联盟、高端智能装备与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新型研发机构链接的技术相关、功能相近、市场同向的产品群、企业群和创新产业形态,有效支撑了高新园区产业集群培育。2.4不同特征的新研机构脱颖而出

中智腾飞航空科技研究院依托南昌航空大学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展无人机整机的无损检验检测服务和无人机巡检平台的开发服务等,并形成了规模性销售,成为建邺区22家新型研发机构里面营业收入最多的、区内首个营收突破亿元的新型研发机构。南京理工大学智能计算成像研究院一直深耕科技创新,研究院所研发的“非干涉多模态定量相位显微镜”获得光学工程学会创新奖技术发明一等奖,自主研发的仪器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计算光学定量相位显微成像”获2022年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基础类一等奖,是区内首个省级科学技术大奖。南京泓图人工智能技术研究院依托奥克兰大学 AnQual 药学重点实验室,重点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赋能新型皮肤影像分析系统,研究院“基于中国人群皮肤病精准医疗研究海外专家工作室”获批“345”项目海外专家工作室柔性引进计划,获得江苏省外国专家工作室,并成功获批引进国家级人才。

3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型研发机构为科技创新注入了活力,但与政府投入的资源、产业创新发展的迫切需求及社會方方面面的期待相比,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3.1部分新型研发机构研发投入不足

建邺区新型研发机构2022年研发支出1.31亿元,约40.9%的新型研发机构年研发投入500万元以上,约9.1%的机构研发支出200万元以下,研发投入极少。这部分持续开展成果转化和研发孵化能力较弱的机构,直接拉低了建邺区新型研发机构研发投入的平均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累计研发支出分布情况如表5所示。

3.2市场化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部分新型研发机构领办专家的企业管理能力和营销能力相对较弱,机构竞争力不强,难以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目前获得市场资本支持的新型研发机构仅占9.1%。18.2%的新型研发机构2022年营业收入不足500万元,这部分市场化能力较弱的机构,拉低了新型研发机构对社会经济贡献的整体水平。

3.3分类指导服务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从建邺区新型研发机构整体情况来看,三分之一左右的机构已发展壮大,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大部分机构发展前景良好,还需持续发力,提升运营质效;也有少数机构因市场化能力较弱、股东之间存在矛盾等原因,处于实质性停摆状态。目前,对区内新型研发机构还需建立更精准、有效的分类指导服务。

4对策建议

为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平台化、高水平发展,突出重点,更好地发挥新型研发机构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有效支撑产业创新发展中的作用,建议对新型研发机构开展绩效评估,实施分级分类管理,进一步优化支持政策,分类指导、精准施策。

4.1机构分类

结合有关关键指标数据可以看到,建邺区的新型研发机构呈现出分化发展的趋势,一批机构绩效较好、平台特征明显;一批机构绩效普通、平台特征一般;一批机构绩效较差、不具备平台特征。

绩效较好、平台特征明显的新型研发机构指在绩效评估中位于前20%左右的机构,这批机构已经形成了较强的自我造血和服务发展的能力,成为支撑服务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这类机构2022年营业收入17596.27万元,占建邺区的38.2%;研发支出5168.05万元,占建邺区的39.3%;孵化企业166家,占建邺区的43.6%。

绩效良好、单项突出的新型研发机构指在绩效评估中位于建邺区前20%~40%,在经济营收、人才集聚、科技创新方面有突出贡献,且处于正常运营状态的机构。这批机构具备了一定的研发服务能力,目前能维持自身运行发展。这类机构2022年营业收入14097.02万元,占建邺区的30.6%;研发支出2904.24万元,占建邺区的22.1%;孵化企业67家,占建邺区的17.6%。

绩效普通、单项一般的新型研发机构指在绩效评估中位于建邺区40%以后,且在经济营收、人才集聚、科技创新方面不是很突出的新型研发机构。这类机构2022年营业收入14272.11万元,占建邺区的31.2%;研发支出5076.92万元,占建邺区的38.6%;孵化企业148家,占建邺区的38.8%。

4.2优化支持政策

对于不同的新型研发机构采取不同的政策,精准施策,使新型研发机构发挥最大作用。

(1)对于绩效较好、平台特征明显的新型研发机构区级层面重点支持。一是持续通过园区房租减免、给予年度绩效奖补等方式上下联动、集成支持,聚力打造成为有效支撑产业发展的高水平机构。二是支持兼并行业关联度高的新型研发机构,做大做强平台型新型研发机构,积极探索在节能环保领域、人工智能领域,由骨干新型研发机构牵头兼并重组并通过项目制给予专项扶持。对这类机构实行动态调整机制。

(2)对于绩效良好、单项突出的新型研发机构区级层面重点培育。持续通过园区房租部分减免、给予年度绩效奖补等方式上下联动、适当支持,支持研究院向平台型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或在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经济贡献等某一方面有杰出表现的新型研发机构给予扶持。

(3)对绩效普通、单项一般的新型研发机构区级层面不再作为支持培育的重点。鼓励研究院财务上实行自收自支,靠企业孵化、技术转移和人才培养等资产化的核心能力获得造血功能。从靠政府投入转变为主要依靠自身优势参与市场竞争,更多地从市场上获得订单。主动面向产业,服务企业,以突破产业应用链条为导向、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为目标,推动重大研发载体获取更多横向课题服务收入,孵化衍生更多生产型企业。

5结语

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作为南京市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举措,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但各家新型研发机构发展质态良莠不齐,作为管理者,应该对众多新型研发机构开展分级分类管理,精准施策,使财政资金绩效得到最大产出,新型研发机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2019-09-17)[2024-02-21].https://www.most.gov.cn/xxgk/xinxifenlei/fdzdgknr/fgzc/gfxwj/gfxwj2019/201909/t20190917_148802.html.

[2]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政府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 (2018-02-13)[2024-02-21]. http://www.jiangsu.gov.cn/art/2018/2/13/art_33720_7489314.html.

[3]罗利华,姜春.南京市初创期新型研发机构培育的实践探索与启示[J].科技中国,2021(9):63-67.

(编辑编辑何琳)

Exploration of construction of new R&D institutions in Nanjing city: taking Jianye district as an example

Li  Qingming, Chao  Jun

(Jiangsu Productivity Promotion Center, Nanjing 210042, China)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romot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in Nanjing, new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ions have achieved positive results in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talent aggregation, and enterprise incubation. The article takes the new R&D institutions in Jianye district, Nanjing city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chievements, existing problem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R&D institutions,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new R&D institutions in Nanjing city.

Key words: new R&D institution; construction; classification

作者简介:李庆明(1990—),男,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科技管理与服务。

猜你喜欢

分级分类建设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进一步深化市场主体信用分级分类监管若干措施的通知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分级分类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有益探索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索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教育部预科会考实施背景下预科英语分级分类教学研究
直销企业分级分类监管备受期待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