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经验对江苏的启示

2024-06-03沈潇雯

江苏科技信息 2024年8期
关键词:国际合作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

摘要:广东作为中国沿海的开放大省,近年来积极与“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多元化的科技创新合作。通过推动与这些国家的科技合作,广东成功地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合理流动,并推动了创新资源要素的全球配置。文章对广东在“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方面的创新特色经验与做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借鉴学习广东的相关做法,有助于江苏进一步提升对“一带一路”国家的科技创新合作能力。

关键词:“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合作

中图分类号:G253文献标志码:A

0引言

2023年10月,我国召开了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科技创新”始终是各方聚焦的高频词汇。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科技合作,促进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使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共享科技发展机遇,把“一带一路”建设成“创新之路”将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发展方向。

1广东参与“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情况

广东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谋划发展,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系统化、战略性的国际科技合作格局,探索出一条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科技合作主体,以产学研示范基地为载体,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先导,以粤港澳建设为抓手,以技术输出为突破口,以高端智库为纽带的国际科技合作模式。国家信息中心“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公布的综合性年度报告显示,广东在全国省区市中参与度居首位。

1.1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系统化、战略性的国际科技合作格局

截至2022年年底,广东省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合作项目共160余项。在科技部批准“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方面,广东已获批4家。对外科技合作平台建设方面:广州市设立了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广州中以生物产业孵化基地;深圳市设立了华大基因全球创新中心;广东省科学院设立了中国-东盟水土保持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中国-葡语系国家科技交流合作中心(横琴)、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东莞)均已投入使用。在“一带一路”境外园区建设方面,广东有7家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截至2022年年底共计创造产值93.8亿美元,带动进出口总额达23.8亿美元,向东道国上缴税费2.2亿美元。

1.2深度开展“一带一路”沿线知识产权贸易合作

广东知识产权保护指数全国第一。2022年,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专利申请达1.5万件,专利授权0.8万件。其中,广东企业专利申请最多,2013—2022年为24559件,年均增长21.8%,在总量中的占比为42.5%。广东支持省内10所高校建设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组织开展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专利导航,建成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专利数据库。2021年,广东累计推进粤港、粤澳知识产权合作项目356个,设立12个香港特别行政区知识产权问询点,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务实合作,实现广东知识产权主动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双提升。

1.3民营企业借力“一带一路”加速国际化

以新能源汽車产业为代表,中国企业以比亚迪为领军者,已开始展现出在全球汽车市场中的竞争优势。2022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全球累计销量突破186万辆,荣膺全球销量冠军。比亚迪在“一带一路”国家多点布局,在泰国投资建设了海外首个全资投产的乘用车工厂,并在巴西、匈牙利、印度等地设立了电动汽车生产基地。

1.4以高端智库为纽带打造高级别的科学盛会

广东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网络。ANSO由中国科学院牵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科研机构、大学与国际组织共同发起,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首个国际科学组织,目前,已有67家正式成员,覆盖48个国家和地区。广东举办的大湾区科学论坛由ANSO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发起,是粤港澳大湾区最高级别的科学盛会。2023年首次设立了“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分论坛,国内外的科学家们从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多个层次和维度展开研讨,广东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乃至世界各地的科技人才交流合作更加紧密。

2广东“一带一路”科技合作发展优势及脉络

2.1发展优势

广东参与建设“一带一路”有三大优势,海洋经济和港口经济可以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途径,粤港澳大湾区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平台,广东国际产能和经贸合作方面比较优势可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手段。广东已经形成横琴、前海、南沙、河套四大粤港澳合作平台体系矩阵,中央针对这些平台出台了系列支持政策举措,在战略定位上4个平台各有侧重[1]。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紧紧围绕服务澳门、推动琴澳一体化发展进行谋划设计,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主要依托现代服务业这一香港的优势产业,深化深港金融合作,优先开展服务民生领域的金融创新。南沙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示范区聚焦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产业基地和创建青年创业就业合作平台两大领域,积极布局一批协同港澳的产业项目。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科技创新特色尤为凸显,形成了深港两地科创合作的最大公约数,独特区位条件为两地人才、技术、资金、数据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2.2发展脉络

纵观广东科技创新发展历程,广东逐渐从跟随到合作,跻身全球顶尖创新梯队。除了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对外科技合作正在成为广东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对外开放型经济体的重要推力。

一是产业从低端迈向中高端。不断提高科技合作质量以适应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的加快和新旧动能转换的需求,对外科技合作正在不断往全球顶尖创新梯队延伸,产业合作领域加大了对高端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投入,推动企业从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智力密集型转型。“一带一路”建设为广东加快科技创新合作提供了机遇,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等手段,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了制造业的效率和质量。

二是从引进消化吸收到协同创新。随着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的加快,对外科技合作的项目也在不断升级。从最初的简单技术引进,到复杂技术合作创新,广东的科技合作已经从简单的技术转移向深度的技术融合发展。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指引下,企业转变思路对技术进行适合本土的“二次创新”。

三是企业由跨境出海走向全球化布局。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企业主动布局全球产业链创新链和资金链,占据价值链高端,夯实全球战略版图。企业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强化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和应对能力。

3江苏参与“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情况

江苏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会点,江苏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根据《“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江苏在“一带一路”参与度中排名全国第五。2022年,江苏对“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总额达到了1.49万亿元,同比增长13.1%,这是连续7年保持增长,累计吸引“一带一路”国家来江苏设立企业4000多家,实际使用外资超230亿美元,赴“一带一路”国家投资项目2300多个,投资额超240亿美元。江苏中欧(亚)班列2022年开行1973列,同比增长9.6%。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全线正式开通投用,陆海通道建设加快推进。累计建成亿吨大港10个,开通国际集装箱航线75条。十年来,江苏不断拓展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间的国际科技合作,探索设立“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面向“一带一路”国家搭建国际创新网络,联合共建实验室,开展丰富的科技人文交流活动,助力“一带一路”建设[2]。

3.1打造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区

江苏深入推进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把境内外合作园区打造为对接国际规则、深化产能合作、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和空间载体。现有7家境外园区,入园企业达350家,为当地创造近6万个就业岗位。中(国)阿(联酋)产业园签约项目已有25个,入园企业超景工业顺利投产。中国以色列常州创新园提能扩容,47家以色列企业申请“共建计划”,其中26家通过审核,13家落户园区。

3.2大力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建设

在组织实施省“一带一路”创新合作项目的同时,江苏积极推动成立T2+20国际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创新合作网络,为实体经济提供创新实体对接国际创新资源的优质平台。该网络由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运营,以色列、新加坡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参与,汇集了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中韩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等20家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为江苏企业配置海外优质创新资源,支持双边企业在新兴领域开展技术交流和合作研发。此外,中国—中东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着眼于共同需求、共同发展,为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开展双边技术合作和技术转移创造了共同发展机遇。在高等教育领域,江苏省的部分高校还与共建国家联合共建了作物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实验室[3]。

3.3大力拓展科技人文交流

江苏大学持续开展农业机械化国际培训项目,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培训了1400余名农业机械人才。省农科院经作所“特色豆类作物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团队”联合缅甸校企等团队在缅甸育成苏绿2号和苏绿12号,获得缅甸农业畜牧业与灌溉部的新品种审定证书。积极助力全球防疫,3支援外医疗队获国家卫健委通报表扬,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4对江苏“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的启示

总体来看,广东与江苏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与国际科技合作创新方面分别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存在一些差异。充分发挥经济优势互补,加强“一带一路”协同发展,是两省协力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合力打造国际经济合作竞争区域新优势的重要路径。由此提出如下建议。

4.1深化重点领域科技合作,提升江苏科技实力和国际地位

积极参与国际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加强与国际组织、高水平大学和研发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拓展国际科学前沿的研究。积极参与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建设,举办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或科技论坛,推动江苏科技创新走向世界。

4.2加强与广东“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战略协同

加快推动长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资源深度对接,积极推进与粤港澳大湾区科教资源、科创人才、科研成果落地互融互通,承接产业转移与科技成果转化。共同加强与世界主要创新中心的合作,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园区,打造国际科技合作品牌,培育国际科技合作示范企业,不断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开放程度。

4.3顺应国际形势变化趋势,找准合作方向和重点

在与中亚、东欧、东盟等地区的已有技术合作基础上,发掘更深层次技术合作对接度。在生物医药、绿色能源、海洋科技等方面积极探索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4.4发挥科技智库作用,加大科技战略人才的培养力度

在深化国家科技合作立项范围、深度的同时,建立科技智库联盟,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体系,把支持科技智库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作为国家科技外事工作的延伸与补充。

4.5助推“一带一路”海外园区高质量发展

持续推动境外园区建设,支持国家级、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模式升级。持续实施“一带一路”引领工程,鼓励支持优势行业龙头企业带动抱团走出去,加快形成一批世界一流的全球化公司,建成一批示范項目和标志性工程,布局建设一批立足当地、辐射周边的多功能服务站,构建“一带一路”全球服务网络。

4.6推动“数字丝绸之路”发展,构建江苏“一带一路”数字合作新格局

数字经济是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江苏经济结构中突出的优势在于制造业,建议集中力量打造一批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工业互联网数字平台,形成江苏数字经济特色发展的快速通道,有计划、有步骤地使江苏省“一带一路”合作从传统产业向数字产业拓展。

参考文献

[1]赵丽梅.新支点撬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新未来[N].中国青年报,2023-09-07(002).

[2]王宇,刘欣,刘亚云.科技创新热度分析视角下江苏参与“一带一路”创新合作的策略分析[J].江苏科技信息,2019(14):17-21.

[3]胡必亮.“一带一路”的实践探索:对江苏、浙江、广东的调查[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10):1417-1431.

(编辑编辑李春燕)

Enlightenment for Jiangsu from Guangdongs experience in international S&Tcooperation on “the Belt and Road”

Shen  Xiaowen

(Wuxi S&T Innovation Service Center, Wuxi 214000, China)

Abstract:  As a major open coastal province in China, Guangdong has actively carried out diversifie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operation with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in recent years. By promoting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with these countries, Guangdong has successfully facilitated the rational flow of production factors on a global scale and promoted the global allocation of innovative resource factors. This paper makes an in-depth study of Guangdongs innovative experience and practices in “the Belt and Road”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Learning from Guangdongs relevant practices will help Jiangsu further enhance its capacity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operation with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Key words: “the Belt and Road”;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基金項目:江苏省科技厅2023年创新支撑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名称:“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模式对比研究——以江苏和广东为例;项目编号:BR2023022-2。

作者简介:沈潇雯(1983—),女,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政策研究,创新理论,区域创新。

猜你喜欢

国际合作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Programs in Software Colleges of China
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背景、风险及应对策略
关于高校如何通过国际合作提升教学质量的建议
探析农业类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培养农业人才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