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思政角色塑造

2024-05-29马文强李啸啸

河南教育·高教 2024年4期
关键词:专业课教师角色塑造思政元素

马文强 李啸啸

摘 要:专业课程教学是课程思政最主要的依托,专业课教师则是实施课程思政的主力军,也是课程思政建设中最直接和最具影响力的思政元素。激发高校专业课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对实现新时代高等教育“三全育人”具有重要意义。分析高校专业课教师在思政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总结当前专业课教师在推进课程思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专业课教师提升课程思政能力和水平的现实路径,为“大思政”背景下高校专业课教师实施课程思政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课程思政;专业课教师;思政元素;角色塑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对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同样适用,因为在各类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专业课教师对学生而言,不光是最直接的沟通者、伴学者、传授者,更是价值引领者。专业课教师的言谈举止、政治觉悟、思想道德素养、专业知识水平等都影响着修课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可以说,专业课教师是专业课程教学中思政育人的排头兵,是专业课程教学中最直接、最核心、最具影响力的思政元素。

如何让专业课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思政能量,为党和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高校推进“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目前,很多学者已在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学改革方面开展了丰富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各类专业课程思政育人,其中不乏对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所处地位、作用及要求的论述。但总体来看,将专业课教师看作特殊的思政元素,从而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做法尚不多见,相关研究成果更为稀少。

本文将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将专业课教师作为课程思政建设中的特殊思政元素,深度挖掘该思政元素在高校培养人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实现育人目标的途径。为此,课题组从专业课教师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专业课教师践行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专业课教师思政能力的提升途径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为专业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一、专业课教师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大思政”背景下,高校“显性思政”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隐性思政”课程(专业课)正在同向同行,形成育人合力。“隐性思政”即充分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并将其巧妙地融入专业课堂,打造“溶盐于水”的课程思政,从而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而专业课教师是“隐性思政”课程的打造者、组织者和引导者,除了挖掘教学内容中隐藏的思政元素,其本身就是很好的思政元素。专业课教师的政治素养、道德情操、专业知识和言谈举止都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且这种影响是持续的、深远的。因此,专业课教师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专业课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的过程中,要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素養,坚持以身作则,做到言传身教,努力成为学生的榜样和典范,从而完成“润物无声”的思政教育。

二、专业课教师实施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提出以来,相当一部分高校专业课教师逐步开展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部分专业课教师存在对课程思政工作认识不清楚、理解不透彻、把握不准确等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不够重视,存在“小思政”观念,认为思政教育是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责任,与自己关系不大,甚至认为课程思政是正常教学工作之外的任务。一些专业课教师把课程思政建设当作“例行公事”,甚至敷衍了事,没有尽到课程思政方面的义务和责任。早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就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因此,高校专业课教师应清楚认识到,每门专业课程都蕴含着思政教育元素,每位专业课教师都要承担起立德树人的使命和职责,必须在思想上加以重视。

(二)认识程度不足

部分专业课教师对专业课程思政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课程思政开展过程的形式化。自课程思政理念提出以来,各高校对专业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课程思政项目的建设与考核也逐渐成为高校专业课教师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审和职务晋升中的重要考核指标。然而,一些教师为提升自身竞争力,不作深入研究,脱离教学实际,盲目将思政元素和案例生搬硬套到专业课中,讲授方式简单粗暴,以至于表面上思政要点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但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形式化问题严重。甚至有些专业课教师将课堂教学时间进行简单拆分,推行“10+35”的错误教学模式,即10分钟讲思政案例,35分钟讲专业知识。这些都是形式上的课程思政,是要坚决摒弃的。二是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过于显性。由于将课程思政元素隐性地融入专业课程存在一定难度,个别专业课教师很难掌握“溶盐于水”的思政元素融入方法,只是勉强完成表面的元素嵌入,最终导致课程与思政脱节,育人效果大打折扣。三是课程思政目的功利化。一些专业课教师为获得奖项评选、职称评审和岗位晋升的机会,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一种功利性的“投资”手段,未从实际出发将专业、课程和教师的特点与学生的学习和接受能力相结合,未设计出具备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双重功效的课程思政内容,削弱了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效果。

(三)理论水平不高

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专业课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是影响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关键因素。目前,高校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良莠不齐。尤其是理工科的专业课教师,平时比较注重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部分教师忽视了思政能力培养,思政理论素养相对欠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四)教学能力欠缺

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学能力欠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课堂上开展思政教学“蜻蜓点水”,内容简单掠过。大部分专业课是核心课程,虽然内容丰富,但课时十分有限,专业课教师要精细化开展思政教学存在一定困难。二是专业课教师的教学资源整合能力有限。一些专业课教师认为自身的能力、精力和知识储备有限,不愿或很难精准地挖掘出所教专业课程中蕴藏的思政元素和案例,无法找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体系的融入点,难以促成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高度契合,自然也就无法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目标。三是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教学方法单一。部分专业课教师对思政教学方法不了解、不掌握,进行教学设计时感到无从下手,所采用传统的、老套的教学方法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较低。

三、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路径

(一)转变教育理念

对专业课教师而言,转变教育理念是提升课程思政能力的思想前提。目前部分专业课教师的教育理念相对传统,认为思政教育只是思政课教师的任务,自己只需要教好专业课即可。另外,由于专业课教师常年教授专业课,习惯于在专业知识讲授中培养学生的逻辑与创新思维能力,并未完全接受“大思政”的教育理念。而实际上,专业课教师除了“教书”,更要“育人”,育人工作是贯穿所有课程的。教育理念是教学行动的引领,高校专业课教师只有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才能在专业课教学的过程中落实课程思政育人。

因此,高校可组织开展针对专业课教师的入职培训、在职教育和专题讲座等活动,引导教师既做知识的传授者又做学生价值观的引领者,明确自身的育人责任;引导教师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上来,摒弃功利主义思想,真正做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二)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

师德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人格的具体体现。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等都是良好师德的体现。学生常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学习教师的思想品行。高校专业课教师既要在知识和学术上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又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把自己的政治态度、政治认同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齐头并进。师风是指教师的教学作风,良好的师风有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保持人格上的平等,实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专业课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通过自己的思想修养、人格修为、高尚言行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让自己成为学生敬仰的对象和学习的榜样,时刻以强大的精神力量感召学生,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为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高校专业课教师要认真学习师德师风建设相关的文件、准则,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师德师风建设培训活动;要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要积极向校级、省级甚至国家级师德师风标兵和模范虚心请教,学习他们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优秀做法和典型经验。

(三)加强知识学习

要想真正实施好课程思政,高校专业课教师就应秉承“教育者先受教育”这一理念,主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学习与课程思政相关的会议精神、讲话精神、政策文件等,不断锤炼立德树人的基本功,矢志成为“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

专业课教师要把自己所教授的专业课程的知识体系和重难点学精吃透,要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思维特点,深入挖掘、提炼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和典型案例,并以集体备课的方式探索将其融入课程教学的形式,让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自然相融、高度契合。课余时间,专业课教师可以与思政课教师围绕课程思政实施展开交流探讨,向其请教本专业的思政元素挖掘和思政点讲授的方法。此外,专业课教师还要积极参加课程思政方面的教学会议、培训、观摩课和教学比赛等,主动学习课程思政方法和技巧,继而将所学内容应用到自己的专业课思政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政教学水平。

(四)做好榜样示范

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中要保有“四心”:一是心中有党,红心不变;二是心中爱教,初心不改;三是心中向上,决心不减;四是心中有生,爱心不少。实施好专业课程思政是专业课教师行为自觉的职业精神的体现,是需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基本素养,也是教师自我提升的过程。专业课教师既要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要涵养高尚德行成为“人师”,在思政教学中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人格魅力吸引学生,以躬身笃行教导学生,以高尚人格感染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榜样,潜移默化地引领和带动学生。

专业课程教学是课程思政最主要的依托,专业课教师则是实施课程思政的主力军。可以说,专业课教师本身就是课程思政中重要的思政元素。为实现专业课程思政育人功能,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高校专业课教师要转变工作观念,秉承“大思政”背景下的“三全育人”理念;要树立良好师德师风,以自身为榜样引领学生;要主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和课程思政方法,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齐头并进;要做好榜样示范,用心用情开展好专业教学课程思政。

参考文献:

[1]姚昊翊,王靖宇,钟浩,等.工科专业建筑制图课程思政教育途径探索[J].高教学刊,2022(8).

[2]徐鑫莉,朱文博,仲梁维.课程思政在工程制图教学中的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40).

[3]何佳佳.高校“建筑制圖”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探索[J].常州工学院学报,2022(2).

[4]刘颖.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22(5).

[5]曾德琦.建筑制图课程思政的思考与实践[J].科教导刊,2021(34).

[6]唐乐为,熊嫣,刘桂萍,等.课程思政在工程制图课程中的教学模式探索[J].大学教育,2021(6).

[7]周松,邓淑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路径优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0).

[8]万晖.“课程思政”视域下专业课教师育人路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1(18).

责编:文 墨

基金项目:2022年度河南省研究生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项目“现代土木工程项目管理”(编号:YJS2022AL115)

作者简介:马文强(1989— ),男,信阳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工程测量与制图;李啸啸(1988— ),女,信阳师范大学实验师,研究方向为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猜你喜欢

专业课教师角色塑造思政元素
浅谈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大学语文》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研究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经济学》教学探索
简述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担任班主任的优势和工作要点
工科院校专业课教师实践培训探讨
中澳合作办学项目下专业课教师的机遇与挑战探讨
用真实外化于形 用真情内化于心
舞蹈表演中的角色塑造元素探讨
浅谈戏曲演员的角色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