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理论探索与实践策略研究

2024-05-29唐笑

河南教育·高教 2024年4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业教育

摘 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仅是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完善管理制度体系、探索创新办学模式、发挥产业学院协同功能、调整高校专业课程设置等举措,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新时代

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内涵与意义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并非同一概念的重复表述,二者在使用范围上存在宏观和微观的区别。产教融合偏向宏观,是指高校依托专业优势,通过积极开办与专业相关的产业,实现学校办学和企业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其核心是将产业链与人才培养链、创新链紧密结合,促使学校成为集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为一體的产业性办学实体,与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校企合作则偏向微观,是高校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采取与校外企业进行合作的发展模式。在此模式下,高校可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专业培养方案,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与企业资源共享、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双赢”格局。也可以说,产教融合为校企合作提供宏观的指引,校企合作则是产教融合在具体实践中的体现。

199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提倡产教结合”;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为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提供了政策依据和行动指南;《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继续强调“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强化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由此可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在概念内涵和外延范围上不断拓展。当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成为国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对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教育和经济发展存在着互利共生的关系。一方面,教育水平提升,将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提速,促进各级教育规模扩大,为教育事业提供物质保障。同理,产业发展与教育之间也有着相似的互利关系。产业创造财富,为教育提供发展基础;教育培养高质量劳动力,推动产业经济效益提升和转型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破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产、学、研“三位一体”的互相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有利于高校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专业技能扎实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现阶段存在问题

(一)政策体系不健全

一方面,现行相关政策过于强调原则,并没有给出系统和细致的指导意见,可操作性不强。另一方面,政府已发布的政策多以引导、鼓励和支持为主,未明确企业参与的权利与义务,企业合作积极性不高。同时,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企业多是被动或选择性参与,与高校出现“一头冷、一头热”的现象。现行政策虽然明确了产业和企业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但缺少宏观调控手段,导致产教双方在实践中存在责任边界不清、权益无法保障的现象,合作易流于形式。企业是以盈利为目标的社会经济组织,倾向于把学生当作劳动力,导致校企合作过程中容易产生价值异化。由于校企合作相关的法律规范呈现碎片化特征,没有形成一套逻辑严谨、价值融贯的规范体系,导致双方实际合作过程中纠纷频发。

(二)合作形式较单一

理论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如工学交替、人员互聘、技能培训、共建实践教育基地等,实际上却多是集中在订单式培养、学生实习以及就业等方面。不少企业对校企合作重视不够,只是有限度地参与,未能真正发挥作用。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高等教育起步较晚,高校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时间也不长,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理想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需要行业、企业、政府、学校等多方共同重视、通力合作,形成多领域融合的发展格局。但就目前情况来看,资源的双向流动不够顺畅,双方合作仅停留在利益联盟的初级状态,难以深入推进。

(三)发展理念不一致

高校注重传授专业理论知识,而企业需要能立即适应工作岗位的应用型人才,这就导致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用人需求出现脱节。这种情况制约了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使校企合作难以实现真正的共赢。此外,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往往能够保持灵敏嗅觉和危机意识,实现发展方向的快速转变。但对高校来说,为适应市场需求而实施的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事关发展全局,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推进过程中需保持高度谨慎。这种理念上的差异,进一步拉大了校企双方在产教融合过程中的距离。

三、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措施

(一)完善管理制度体系

从发达国家成功经验来看,采取系统性措施强化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是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一是从国家层面建立领导和协调机制,统筹各部门形成合力;同时地方政府也要建立管理体系,形成自上而下的治理格局。二是完善相关法律和政策,明确参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和法律保障,可以有效规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秩序,引导企业在保障自身利益的同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二)探索创新办学模式

一是共建实训基地。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要重视探索实践。政府部门可以牵头调动学校、企业的积极性,共同建立实训基地。高校可根据自身发展实际和资源水平,自主建设实训基地或与其他学校共建实训基地。实践证明,实训基地可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更多高校、企业交流合作,同时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更多符合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是创新合作模式。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产业是面向社会需求开展生产经营的重要领域,政府在二者之间发挥着链接和协调的枢纽作用。以此为背景,可以借鉴业界提出的“三螺旋理论”,构建多元化合作办学模式。“三螺旋理论”强调政府、企业、高校三方合作共赢,形成利益共享、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格局,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三)发挥产业学院协同功能

一是协同培养“双师型”师资。对高校而言,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改革过程中,急需一支既具备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实施人才引进计划,聘请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专职和兼职教师;改革教师培养模式,增加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机会;完善正向激励机制,加大对“双师型”教师在薪酬待遇和职务晋升等方面的支持;等等。

二是协同提升学科建设质量。理论上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造的产业学院应该充分吸纳校企双方的资源优势,实现多主体共同参与、共同进步的目标。为此,产业学院应加强“政、校、企”沟通,及时跟踪行业发展动态,准确把握产业需求变化,推动多主体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高水平引领学科建设方向,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四)调整高校专业课程设置

一是优化专业设置。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不断发生变化。高校要及时获取产业的发展动态和人才需求变化的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动态优化调整专业设置,使专业方向与人才培养目标和产业需求保持高度契合。调整过程中,既要满足产业细分领域的人才需求,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是完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教育的最基础环节,决定了培养什么样的人。高校要树立服务产业发展的理念,以培养行业所需人才为目标,构建动态调整的课程体系。首先,确定基础核心课程,确保人才培养的规范性和广泛性;其次,增加实训實践类应用课程,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再次,紧密对标产业需求,优化专业课程建设方向;最后,积极开发校企共建课程,持续提升课程的适用性,使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实现高度匹配。

(本文系河南省大中专学生就业服务中心特约稿件)

参考文献:

[1]赵伟,孙英.职业教育类型论[J].中国高教研究,2020(11).

[2]李玉珠.我国产教融合发展的制度环境及优化研究[J].职教论坛,2018(8).

[3]俞启定.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若干问题的思考[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2(1).

[4]郝晓伟,闵维方.各级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2(5).

[5]陈仁鹏.论新《职业教育法》背景下高职教育“三融”发展的法律保障[J].高校教育管理,2023(6).

责编:文 墨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计划“基于生态理论视角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模型构建”(编号:24B880048);南阳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创新驱动背景下政校企研协同培养创新人才机制研究”(编号:23RKX111);河南省软科学项目“生态系统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模型构建研究”(编号:242400410281)

作者简介:唐笑(1979— ),男,新乡医学院党委本科生工作部/本科生学院学生管理科科长,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职业发展规划。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业教育
浅议物流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