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研究

2024-05-29王龙梅曹一帆

经济研究导刊 2024年7期
关键词:文化旅游产业创新服务新发展格局

王龙梅 曹一帆

摘   要:近年来,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对文化重视程度的提高,文化旅游产业迅速发展,已经逐渐成为新兴支柱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大力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探索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可以从拓宽投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依托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旅产业链;利用互联网平台,创新文旅产业服务、助力文旅产业国际化、培养文化旅游产业专业人才等方面,进一步推动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文旅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文化旅游产业;创新服务;现状;发展的意义;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F52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4)07-0034-03

从党的十九大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到党的二十大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表明了国家对文化的高度重视,也彰显了我国经济中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地位。文化旅游产业是以旅游经营者创造的观赏对象和休闲娱乐方式为消费内容,使旅游者获得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度参与旅游体验的旅游活动的集合。我国的旅游产业在“十三五”期间取得长足发展,“十四五”规划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强调要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不断增强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促进旅游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也是传播弘扬中华文化的有效路径,还可以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此背景下,研究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文旅产业现状

我国的文化和旅游事业费在2021年达到1 132.88亿元,同比增加44.62亿元,增长4.1%。从图1中可知,我国的人均文化和旅游事业费在2011—2021年逐年上升,2021年达到人均80.20元,比2020年增长4.0%。

文化旅游产业与一般的旅游产业不同,它兼具公益性和经营性。公益性在于大部分文化旅游产业离不开公共资源,需要借助本地区的自然特色景观、历史文物遗迹等等,公共资源是需要政府进行主导开发,以免影响到人们享受的权利。且公共资源具有正的外部性,使得文化旅游产业同样有正外部性,其发展带来有利的辐射效应,会吸引更多的人流量,进一步带动整体的经济进步。经营性在于“产业”二字,文化旅游产业落到产业上需要注重自身发展产生经济效益,在市场化运营上发力,降低运营成本,创造营收。

我国文旅产业的发展一般有三个影响因素:人们消费意识的转变、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消费收入逐渐上升,消费能力随之不断提高,使得消费意识在不断转变。人们的日常消费不再仅仅局限在生活必需品上,旅游成为日常消费的一部分,也逐渐成为部分人的刚需,从而促进了文旅产业的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我国高度重视其发展,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使其逐渐成为我国新兴支柱型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离不开自然资源,为了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创造绿色收益,这也有助于推进我国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促进文旅产业发展的意义

推动文旅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旅游项目存在同质化的问题,文旅融合可以给旅游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在旅游发展中强调文化体验,丰富文化内涵,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其转型升级,赋予旅游产业更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推动文旅深入融合,需要从文化和旅游双向发力。以文塑旅,用好我国传统文化,将文化之魂融入旅游中。深入挖掘和阐释文化遗产的思想精髓和时代价值,让文化成为旅游厚植底蕴的精神内核,注重旅游过程中的文化感知与体验;以旅彰文,以旅游活动为载体,助力传统文化根植内心。旅游有规模大、贴近大众、密切生活的天然优势,可以在旅游线路规划、景区景点中充分考虑文化遗产,通过创新设计等方式,将文化要素资源转化为人们喜爱的旅游产品,让中外游客在无形之中接受我国文化的熏陶。

推动文旅产业的发展是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的有效途径。旅游覆盖面广、体验感强,是人们认识世界、感受生活的方式。在旅途中可以增长见识,丰富视野,开阔眼界,过程中的所见、所感、所闻也是很多创作者的灵感来源。很多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是通过旅游行业开展的,搭建了文化交流和文明传播的桥梁,有助于增进友谊。文旅融合发展会根据地区特色,把当地的文化遗产、历史故事和传统民俗等文化资源融入旅游中,让游客在潜移默化中感知不同的文化,有助于当地文化的宣传和传承。文旅产业为向世界宣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渠道,使游客在润物细无声中感知独特的文化。

推动文旅产业发展是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方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需求的基础上转向于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旅游是人们寻求精神放松的重要途径。丰富的旅游供给是满足游客精神需求的重要手段,這就需要立足于游客在新时代的新需求,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构建多样的文旅供给体系,提供更多的选项,更好地满足游客需求。

三、“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促进文旅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拓宽投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

文化旅游产业对于基础设施建设、服务管理水平要求较高,所以相关资金需求较大,要多鼓励社会资本加入。从国家的角度看,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文旅产业想要发展进步,国家的作用至关重要。政府不仅可以对文化旅游项目进行投资,还可以发挥自身引导作用,给予政策支持。国家对文旅产业提供政策支持一方面可以释放行业的利好信息,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吸引到更多的社会资金投资。另一方面优惠政策可以直接作用于文旅产业,促进其发展。从社会层面来说,通过社会资金投入,可以拉动地区经济发展,比如建设主题乐园、因地制宜依托景点来规划、打造文旅小镇等等,还可以构建能够展现传统、彰显文化特色、激发情感共鸣的场景式文旅产品,这些综合文旅项目可以延长产业链,推动文旅产业经营多样化。从银行角度出发,银行具有金融功能,在文旅产业的资金贷款方面可以给予倾斜,企业可以通过向银行抵押土地所有权等资产获得贷款,获得资金投入。

(二)依托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旅产业链

生态、环境和文化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基础,不同区域因天气、气候等差异会具有独特的生态特征,不同的地方也会有特色的文化资源,独特的生态和文化是打造特色文旅产业链的重要竞争优势。与普通旅游相比,文化旅游产业的不同在于具有文化特色,在享受文化旅游产业服务的过程中,让游客感受到当地特色的文化风情,给予他们不同的体验感,从而增强旅游吸引力,形成有力的竞争优势。为了能够给游客独特的旅游体验,可结合本地区文化的特色进行开发,深入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多种文化表现形式,例如打造以文化为内核的文旅小镇,通过旅游这个载体,突出特色文化和浓郁的地域风情,提高旅游吸引力和满意度,让文化活起来、新起来。随着当前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文旅产业不能只注重经营收益,还需要重视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作为文化产业之一,文旅产业要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将经济、文化、旅游、休闲、教育以及互联网等相融合,通过沉浸式、生活式等多种模式,打造特色文旅产业链。这样可以激发不同地区的文化经济活力,在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到生态环境,还可以在旅游经济发展中宣传文化,推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最终形成良性的文旅产业体系。

(三)利用互联网平台,创新文旅产业服务

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可以通过打造智慧文旅公共服务平台提供高效率服务。在大数据时代,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赋能文旅产业发展,建立智能平台监管模式和数字化文旅咨询中心,提供信息查询、线路推荐、地图导航、线上购买、个性定制以及售后反馈等一站式服务。实体文旅企业可以加快数字化转型,开展线上旅游展会,推动藏品数字化采集、图像呈现等,让游客线上也可以感受文化的魅力,创新文旅产业服务发展。充分利用数字化,将其纳入文化旅游产业相关市场,打造以“数字化”为核心的文旅品牌,优化产品供给;探索数字文旅新模式,为数字化时代下文旅产业的持续性发展提供动力。我国地域广阔,各地方特色旅游景点层出不穷,但是缺乏相应的宣传与介绍,针对这类问题可以搭建项目信息平台,在信息平台上可以设置全国旅游项目介绍模块。除此之外,还可以解决项目实施机构缺乏运营团队的问题,加强项目信息的流通性,促进交流,促成合作。

(四)借助“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助力文旅产业国际化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推动文旅产业发展需要内外同时发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深入推进旅游产业化,做大做强文化旅游经济,将文旅产业对标国际标准,走国际化道路。对内立足于本国国情,以国家旅游产业发展目标为基准,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政策,构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做好文化和旅游的统筹工作。适当提高准入门槛,推动文旅产业标准化、规范化,保障发展质量。同时需要建立文化旅游的资源保护机制,制定市场管理机制、监管机制等,为其向国外输出奠定基础。对外加强与他国的沟通合作,打造多边旅游合作的新发展体系,创造有利的发展条件,促进我国文旅产业发展迈向新台阶。中华文明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此优势下,深度挖掘我国地域文化特色,将中国的文化内容、符号和故事融入景区,同时在旅游线路设计上融合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让国内外游客在游赏的同时感悟中华文化,体会中国历史。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下,积极宣扬传统文化,发挥文化特色,讲好中国故事,突出文旅优势,擦亮文旅品牌,打造华夏文明新名片,吸引更多国家加入,推动我国文旅产业走向国际。

(五)培养文化旅游产业专业人才

在全球化背景下和“双循环”的发展格局下,越来越多的文旅产业经营服务涉及不同国家,对从业人员提出新的要求,其不仅要具备传统的旅游服务能力,还需要进行良好的跨文化交互,了解相关国家的语言和文化风俗。这就需要对他们进行培训,适应新发展新要求。在网络大数据时代,文旅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数字化的专业人才。政府可以给予政策优惠,为数字化人才投入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平台;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在学校开设相关课程,在企业共建实训基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更多的专业文旅数字化人才。同时,新时代文旅产业发展重点向“文创+”的跨业态融合转变,它的实质是在文旅中融入文创成果,属于一种新的文化经济形态。这种新的发展模式给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挖掘出各类文化产品中隐藏的情感、价值等元素, 并利用所挖掘的信息结合形象、故事、图文等进行IP设计,将独特的IP形象融入文旅业态中,助力产业创新发展。

四、結束语

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对国家、企业和个人都非常重要。于国家,不仅可以与其他国家加强经济、文化交流,还可以向国外宣传推广我国传统文化,让优秀的华夏文明走出国门;于企业,文旅产业的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在有利的外部环境下,企业的自身发展能够得到保护;于个人,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给人们更多的休闲选项,在学习工作之余有多样化的场所放松身心,在旅游中还可以加深对文化的了解和感悟,增强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陈瑾,陶虹佼,徐蒙.新发展格局下我国文化旅游产业链优化升级研究[J].企业经济,2022,41(11):123-133.

[2]   范周.文旅融合的理论与实践[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11):43-49.

[3]   耿初叶.长三角文旅融合发展的现实困境与纾解之策[J].经济研究导刊,2022(33):140-142.

[4]   李林博,王冉,章激扬.“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市场,2022(17):182-184.

[5]   李臻.对外开放背景下我国文旅产业发展趋势分析[J].人民论坛,2019(26):80-81.

[6]   刘安乐,杨承玥,明庆忠,等.中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协调态势及其驱动力[J].经济地理,2020,40(6):203-213.

[7]   吕海莲,邹忠全,黄承凤.“一带一路”背景下北海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J].当代经济,2017(28):61-63.

[8]   潘爱玲,王雪,刘昕.新发展格局下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路与实现路径[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6):11-21.

[9]   王颖斐,张立,桂可欣.涵养发展新生态 赋能文旅新产业[N].中国贸易报,2023-03-09(11).

[10]   杨建翠,王浩.国内文化旅游产业链研究综述[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21,42(11):19-25.

[责任编辑   刘   瑶]

猜你喜欢

文化旅游产业创新服务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格局下对现代流通体系的思考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格局”,牵动人心
在新发展格局下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互联网+”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
加速档案的现代化管理与实现创新服务的对策
高校图书馆核心业务与创新服务挖掘研究
产业融合背景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问题探讨
基于互联网+行动的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
山西文化旅游产业集群风险生成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