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枣文学年谱

2024-05-29周东升

东吴学术 2024年1期
关键词:柏桦张枣出版社

周东升

一九六二年,出生。

十二月二十九日生于湖南长沙。父亲张式德一九六〇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俄语系,中学教师,擅书法,有翻译作品及文学作品发表。母亲郑义为系邮政局工人。张枣说:“我爸爸是个诗人,是个很有传奇色彩的人,一会左,一会右。在我懂事的时候他还在写诗。他是学俄语的,他常常用俄语给我朗诵诗歌。从我爸爸那里,我了解到普希金,这使我很早就有一个观念:普希金和杜甫是一样的,人类的诗意是一样的,对诗意的寻找,才是人类最高兴的事。”①张枣、颜炼军:《“甜”——与诗人张枣一席谈》,《名作欣赏(上旬)》2010 年第4 期。

一九七〇-一九七五年,八至十三岁。

入读长沙市望麓园小学。

张枣童年时,家庭阶级成分不好。十岁左右,张枣曾和外婆一起生活。张枣曾追忆:“她是旧社会过来的少数读过书的老人家,她特别喜欢一个诗人,就是白居易。”“她有一本白居易的诗选……读了很多年,最后都被翻烂了。另外她还喜欢一个诗人,就是杜甫……有一天早晨起来, 她就对我说,真是‘娇儿恶卧踏里裂’啊。这是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句子。我当时还不太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但她告诉了我。我一下子就觉得‘娇儿’这个词用得太好了,一下子就呈现了我和外婆之间的关系。我当时就疑惑,为什么这样一个动作也可以变成诗歌?这句诗恰当地描述了我们当时所处的那个世界,让我一下子感到世界的不一样,体会到了诗的愉悦。这种愉悦是触及灵魂的切身体会,当然就激发了我对诗歌的追寻。”②张枣、颜炼军:《“甜”——与诗人张枣一席谈》,《名作欣赏(上旬)》2010 年第4 期。

张枣说:“我开始写诗是在‘文革’后期。当时都成立许多‘向阳院’,好像是学习小靳庄,大家都写诗……当时我们湖南有一个很有名的知识分子负责组织这件事情,他是《湖南日报》的原主编。他家离我家不远,他觉得我这么小就爱写,就鼓励我,于是我也顺着写了好多句。我的第二次创作,是我爸爸妈妈也经常津津乐道的一件事。当时我的老师是一个很有才华的数学老师,爱讽刺人。我们班上有个很笨的学生,叫殷宫奇,大家认为他很笨,因为他成绩不好。老师就这样讽刺他:‘殷宫奇,爱绣花,作业本上绣耙耙。绣得耙耙团团转,绣个零蛋就是他。’后来我也回了一首讽刺诗,把那个老师弄得哭笑不得,并改变了他对那个学生的态度。在这些行为中,我慢慢相信文学是一次行动。因为有了自己的感情,有奇怪的渴望,于是就开始慢慢写诗。”①张枣、颜炼军:《“甜”——与诗人张枣一席谈》,《名作欣赏(上旬)》2010 年第4 期。

一九七五年-一九七八年,十三至十六岁。

入读长沙市十三中学。其时小学学制五年,初中、高中学制皆为两年。一九七八年,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因考生年龄及学历结构比较特殊,参加高考的条件相对宽松,高中一年级学生亦可以参加高考,未能录取还可继续读高二,参加次年的高考。一九七八年,张枣读高一,提前参加高考,十六岁考入湖南师范学院(一九八四年更名为湖南师范大学)。

一九七八年-一九八二年,十六至二十岁。

入读湖南师范学院英语本科专业。大学期间写作旧体诗及新诗。现存新诗六首:《石头》(一九八〇年) 《镜中——赠给曾放友》(一九八一年)《红叶》(发表于《年轻人》一九八一年第六期)《影》《雪》《给一颗无邪的心》《寻觅》;旧体二首:《无题》《破阵子·寄祖父祖母及家人》。另发表译文《老奶奶写书》(《年轻人》一九八二年第九期),译自美国《读者文摘》,作者帕梅拉·亨内尔。

大学期间,张枣与韩少功、何立伟、徐晓鹤等多有交流。由于他们主要写小说,张枣感到“基本没有诗歌的知音之悦。”张枣说:“大学给了我们一种精英意识。我又是少年班的学生,精英意识特别强……我在大学里的写作,是很自觉的行动,这个行动在当时的情况下给人一种强烈使命感,认为文学可以改变这个世界。”“对西方文学,接触的主要是现代主义这一脉,这主要得益于当时的外教。我们每一届都有两三个外教,他们给我们许多书,后来我出国后才知道,这些书是外教通过教会和媒体募捐的,当时他们的宣传口号是:‘中国知识青年现在急需书!’所以当时马上有了《二十二条军规》、艾略特的诗歌等英文原著,我现在保留的很多书都是那时候留下的。”②张枣、颜炼军:《“甜”——与诗人张枣一席谈》,《名作欣赏(上旬)》2010 年第4 期。

一九八二年六月,英语本科毕业,分配到湖南株洲工业学校任教,同时准备报考研究生。在株洲工业学校工作期间,张枣常与小说家何立伟一起参加株洲的诗歌活动。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中旬,研究生考试报名,志愿填报四川外语学院。

一九八三年,二十一岁。

二月底,赴重庆参加四川外语学院研究生考试。

九月,入读四川外语学院(重庆沙坪坝),攻读英美文学专业硕士学位。其导师蓝仁哲系当代著名翻译家。

十月,作诗《危险的旅程》。本月与柏桦初次见面。

一九八四年,二十二岁。

三月,张枣、柏桦再次见面,从此成为诗歌上的知音。张枣曾追忆:“在一九八三至一九八六年那段似水韶光里,我们俩最心爱的话题就是谈论诗意的机密。……我相信我们每次都要说好几吨话,随风飘忽;我记得我们每次见面都不敢超过三天,否则会因交谈而休克、发疯或行凶。我们常常疲惫得坠入半昏迷状态,停留在路边的石头上或树边,眼睛无力地闭着,口里那台词语织布机仍奔腾不息。”③张枣:《张枣随笔选》,第29-30 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四月,作诗《星辰般的时刻》《四月》《留言条之一》《南岸第一次雪花》《四个四季·春歌》《四个四季·夏歌》《白日六章》《那使人忧伤的是什么》《纪念日》《杜鹃鸟》。现存《春天》一诗手稿(落款为“84.4.重庆”),就内容看,系《四个四季·春歌》的初稿。

四月,自印诗集《四月诗选》,收入《星辰般的时刻》《四月》《留言条之一》《危险的旅程》《南岸第一次雪花》《四个四季·春歌》《四个四季·夏歌》《白日六章》《那使人忧伤的是什么》《纪念日》《杜鹃鸟》等十一首诗。诗集前有六则诗论作为“前言”。诗集“后记”交代:“以上十一首诗大都是今年四月写于重庆歌乐山;其中《危险的旅程》系1983 年10 月所作,因考虑此诗的基本氛围,所述诉的故事,以及地域性、季节性都与四月题材有关,这次便一同收录了。”④张枣:《 〈四月诗选〉后记》,自印诗集,1984。据柏桦回忆,《四月诗选》由重庆北碚西南农业大学周忠陵帮助油印,系张枣第一部诗集。⑤柏桦:《左边:毛泽东时代的抒情诗人》,第115 页,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秋,作诗《镜中》《何人斯》。

十月,译庞德诗九首:《处女》《妇人肖像》《颂歌》《巴丽达》《刘彻》《某地铁站纪事》《肖像》《女孩》《中国断章》,编印成小册子《埃兹拉·庞德诗歌选译》。封面署有“重庆青年文化艺术协会 张枣译 一九八四年十月”。月底,张枣发起庞德纪念会,在重庆两路口、重庆图书馆二楼举行。①柏桦在《左边:毛泽东时代的抒情诗人》中,误记为1985 年10 月,据张枣《埃兹拉·庞德诗歌选译》翻译和印制时间,可推断此次纪念会应举行于1984 年。

十二月五日,作诗《题辞》《等待》(于“重庆”)。

是年,作诗《苹果树林》《十月之水》《深秋的故事》。另据柏桦回忆,“Scott,美国诗人,1984 年任教于四川外语学院。他、张枣和我曾策划过一个诗歌出版项目,后来不了了之。”②柏桦:《橘颂:致张枣》,第128 页,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2。

一九八五年,二十三岁。

一月,作诗《维昂纳尔:追忆似水年华》。诗《镜中》《何人斯》收入《新诗潮诗集》(老木编,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内部印行)。一月二十一日,为柏桦生日作诗《故园(十四行诗)》(于“重庆”)。

二月,翻译荣格《论诗人》。

三月,发表《镜中》《何人斯》、译诗《巴丽达》《刘彻》《肖像》《女孩》(《大学生诗歌报》第二期,作者庞德)。

春天,北岛和彭燕郊、马高明正筹备诗歌翻译杂志《国际诗坛》,赴重庆与重庆出版社商谈出版事宜。彭逸林、傅维陪同北岛和马高明到张枣的研究生宿舍交流。

四月,与柏桦、周忠陵一起创办民刊《日日新》。首期刊发张枣诗歌《镜中》《维昂纳尔:追忆似水年华》《那使人忧伤的是什么》,译文《论诗人》(作者荣格)及两首汉译英诗歌Name、Something Else(原诗系柏桦的《名字》和《或别的东西》,后一首与柏桦合译)。

五月,赴南京,访河海大学英语老师唐为民。唐为民与张枣同时参加四川外语学院研究生考试,复试落选,回南京继续任教于河海大学。此次南京之行,张枣后来写入《南京》(一九八九)一诗。

六月,发表《镜中》《早晨的风暴》(《现代诗报》创刊号,四川省青年诗人协会重庆市分会主办,郑单衣、王凡主编)。

九月,发表《早晨的风暴》(民刊《他们》“文学社交流资料之二”,韩东等编,内部印行)。

秋,作诗《秋天的戏剧》

十二月,发表《苹果树林》《深秋的故事》《十月之水》(民刊《现代诗内部交流资料》第一期,万夏主编,内部印行)。

是年,张枣年初开学返校时遇到傅维,告知与女友娟娟(彭慧娟)分手。

作《早晨的风暴》《穿上最美丽的衣裳》。

一九八六年,二十四岁。

春,开始与四川外语学院德语系外籍教师达格玛恋爱。诗人黄贝岭、张真到访重庆,与张枣、柏桦交流。

四月,作诗《灯芯绒幸福的舞蹈》。

六月,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夏天,与达格玛结婚,到北京办理赴德手续,与北岛等诗人聚。

九月十三日经深圳至香港,从香港乘飞机赴德。张枣原定七月出国,后因赴德手续迟迟未获批准,故一直拖延到九月。

十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四日,《深圳青年报》和《诗歌报》联合举办“中国诗坛1986’现代诗群体大展”。十月二十四日,《深圳青年报》推出“大展”第三辑,展出“朦胧诗人”“撒娇派”“四川五君”“整体主义”等诗群。首次公开使用“四川五君”称号,包括欧阳江河、柏桦、翟永明、孙文波、钟鸣等五位诗人,并无张枣。展出配发的“五君说”介绍道:“我们几个算不上流派。只不过平日里我们交往甚密彼此是很好的朋友,在四川,外人便戏称我们为‘四川七君’(另两位仁兄张枣、廖希,一个去了西德了,一个去了香港)。我们只是默认而已。”同期报纸在“现身在海外的现代诗人”一栏中展出张枣诗歌《四个四季·夏歌》。

十一月,发表《镜中》《维昂纳尔:追忆似水年华》(《中国》第十一期)。十一月十三日,作诗《刺客之歌》(于“Hünfeld”③Hünfeld,德国黑森州的一个市镇,中译为欣费尔德。)。

是年,发表《秋天的戏剧》(民刊《汉诗·二十世纪编年史》一九八六卷,万夏、石光华、宋炜创办,内部印行)。

一九八七年,二十五岁。

一月,作诗《选择》(于“Hünfeld”)。一月十四日,作诗《死亡的比喻》(于“Königstein”①Königstein,德国法兰克福市附近的一个小镇,中译为柯尼施泰因。)。一月十八日,作诗《薄暮时分的雪》(于“Königstein”)。

二月一日,作诗《夜半的声音》。

三月一日,作诗《以朋友的名义……》。三月七日,作诗《麓山的回忆》。三月九日,作诗《老师》(于“Königstein”)。三月十二日,作诗《白天的天鹅》(于“Königstein”)。三月十三日,作诗《惜别莫妮卡》(于“Königstein”)。

四月,作诗《虹》。张枣一九八七年五月一日致柏桦信,说《虹》是他近期写的一首重要的诗。②张枣:《张枣诗文集·书信访谈卷》,第91 页,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21。

六月十二日,作诗《楚王梦雨》(于“威茨堡大学”③威茨堡大学,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

六月,诗《何人斯》《镜中》《十月之水》《姨》收入《中国当代实验诗选》(唐晓渡、王家新编,春风文艺出版社)。张枣在“作者的话”中说:“历来就没有不属于某种传统的人,没有传统的人是不可思议的……而传统从来就不尽然是那些家喻户晓的东西,一个民族所遗忘了的,或者那些它至今为之缄默的,很可能是构成一个传统的最优秀的成分。不过,要知道,传统上经常会有一些‘文化强人’,他们把本来好端端的传统领入歧途。……传统从来就不会流传到某人手中。如何进入传统,是对每个人的考验。总之,任何方式的进入和接近传统,都会使我们变得成熟,正派和大度。只有这样,我们的语言才能代表周围每个人的环境,纠葛,表情和饮食起居。”④唐晓渡、王家新编:《中国当代实验诗选》,第108-109 页,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

九月十五日,作诗《三只蝴蝶》(于“德国威茨堡大学”)。

九月三十日至十月四日,作诗《与夜蛾谈牺牲》。

十一月十四日,作诗《别了,威茨堡》(于“威茨堡”)。

十二月十六日,作诗《你认识的所有的人……》《为幸福而歌》(于“北京”)。

年底回国探亲。一九八〇年代,中德之间只有“北京—法兰克福”一条航线,张枣往返都要经过北京。张枣回国时间大约在十一月下旬至十二月中旬之间。十二月十六日张枣所作《你认识的所有的人……》《为幸福而歌》皆署 “北京”,应是回国途经北京逗留时所作。

是年,入读德国威茨堡大学。一九八七年五月一日致柏桦信说:“我现在威茨堡作客座博士……整天读闲书,散步,思索人生和哲学,怀念故国和朋友。德文,我二个月后就学会了他们的话,现在运用自如了。五月份我除了看闲书写作外,在听一些哲学文学之类的课(无责任),齐头补习俄语、法语、西班牙语(每周各为二小时),在这儿学语言真是不费吹灰之力!”⑤张枣:《张枣诗文集·书信访谈卷》,第91 页,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21。

发表《苍蝇》《外祖母之死》《第六种方法》(民刊《红旗》第二期,向以鲜、潘家柱、孙文波等创办)。其中,《第六种方法》共六节三十一行,后来各版本仅保留前三节十五行,后三节皆被删去,诗题亦改为《第六种办法》。

一九八八年,二十六岁。

一月十八日,作诗《云天》。

二月,到成都、重庆,与柏桦、钟鸣、傅维、欧阳江河、翟永明、郑单衣、孙文波、肖全等聚。作诗《邓南遮的金鱼》。

二月底或三月初,返回德国。

三月九日,作诗《早春二月》(于“特里雅大学”⑥特里雅大学,又作特里尔大学,位于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的特里尔市。张枣有时写作“特里尔”,有时写作“特里雅”,系同一地名。)。三月十六日,作诗《海底被囚的魔王》。

春,发表《惜别莫妮卡》《第六种办法》《灯芯绒幸福的舞蹈》《苍蝇》《楚王梦雨》《早晨的风暴》(民刊《倾向》第一期,陈东东、西川等创办)。

四月,发表《穿上最美丽的衣裳》《死亡的比喻》《惜别莫妮卡》(《诗刊》第四期)。四月二十六日,作诗《蝴蝶》。四月二十七日,作诗《此时此刻》《木兰树》(于“特里雅大学”)。

五月五日,作诗《望远镜》。五月十日,作诗《娟娟》(于“特里尔”)。五月十八日,作诗《风向标》。五月二十日,作诗《桃花园》(于“特里雅大学”)。

六月二十九日,作诗《罗密欧与朱丽叶》(组诗《历史与欲望》之一)。

七月,发表《中国凉亭》《穿上最美丽的衣裳》《老师》(《星星》第七期),发表《镜中》《深秋的故事》(《青海湖》第七期)。七月三日,作诗《梁山伯与祝英台》(组诗《历史与欲望》之一)。

九月,诗《秋天的戏剧》收入《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1986-1988》,列在“现身在海外的青年诗人”一栏。该书在“中国诗坛1986’现代诗群体大展”的基础上重新编辑,原初展出的“四川五君”修改为“四川七君”,并在“艺术自释”中,补充说明了“七君”的由来:“86 年一月,已移居香港的廖希来信:香港中文大学翻译文学中心所办刊物《译丛》,准备介绍欧阳江河、柏桦 、翟永明、钟鸣、张枣、廖希、孙文波七位四川诗人的作品。希望我们能写一篇带有主张和介绍性质的前言。由欧阳江河执笔写出了《受控的成长》一文(此文已由香港一文学刊物登载),由于这篇文章着重提到的是我们七人,四川诗歌界朋友至此便以‘七君子’之名称呼我们开了。……”①徐敬亚、孟浪等编:《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1986-1988》,第194、374 页,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8。

十月十三日,作诗《德国士兵雪曼斯基的死刑》(于Trier 特里尔)。此诗最早发于民刊《写作间》(一九九〇年),收入《春秋来信》时有多处修改。

十月二十二日,作诗《Umweg 绕道》(于Trier 特里尔)。

十月,发表《别了,威茨堡》(民刊《王朝》诗报创刊号,杨政、熊剑、向以鲜等创办)。发表《别了,威茨堡》《刺客之歌》《楚王梦雨》(民刊《天籁诗刊》创刊号,向以鲜、郑单衣等创办)。

十一月二十一至二十二日,作诗《一首雪的挽歌》。

十二月,发表《昨夜星辰》(《星星》第十二期)。发表《爱尔莎和隐名骑士》《罗蜜欧与朱丽叶》《丽达与天鹅》《梁山伯与祝英台》《木兰树》(民刊《红旗》第四期)。诗《苹果树林》《深秋的故事》收入《第三代诗人探索诗选》(溪萍编,中国文联出版社)。

是年,作诗《历史与欲望》(组诗)《死亡的比喻》《黄昏》。发表《望远镜》《风向标》《娟娟》《木兰树》《蝴蝶》《楚王梦雨》(民刊《汉诗·二十世纪编年史》一九八七-一九八八卷)。发表《惜别莫妮卡》《第六种办法》《灯芯绒幸福的舞蹈》《苍蝇》《楚王梦雨》《早晨的风暴》(民刊《倾向》第一期)。

本年转入特里尔大学攻读比较文学博士,导师乔伟,系华裔汉学家,时任特里尔大学汉学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语言学、中国哲学和中德文化交流史,著有《德国克虏伯与中国的近代化》。

一九八九年,二十七岁。

三月,致信陈东东说:“但过三五年一定回来。我想去成都开辟‘红色根据地’,建立我们的‘巴黎公社’。”信中言及正在创作一部长篇小说《蝴蝶的传说》:“说的是一个中国诗人在欧洲。有自传成分。我最近才发现我身上非凡的小说天才。可惜时间不多,我得牺牲其他的许多,白天抽一个小时写。我迷上了这部小说,计一年内完成。”②张枣:《张枣诗文集·书信访谈卷》,第108 页,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21。此作品不曾面世,似未完成。又言及“四年前(我在川时)我曾给柏桦一封英文信谈我的《早晨的风暴》”,但此封涉及张枣早期诗观的重要信件至今尚未发现,或已遗失。

四月十七日,作诗《来临——致L.F》(于“特里尔”)。

七月,发表《惜别莫妮卡》《第六种办法》《灯芯绒幸福的舞蹈》《苍蝇》《楚王梦雨》《早晨的风暴》《早春二月》《海底被囚的魔王》《此时此刻》(《作家》第七期)。七月二十日,作诗《夜》(于“特里尔”)。七月二十三日,作诗《南京》(于“特里尔”)。

夏,北岛专程从柏林去特里尔看望张枣,并讨论在海外恢复《今天》事宜,邀请张枣加入《今天》编辑部,负责诗歌栏目。

八月,发表《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诗刊》第八期)。诗《选择》收入《当代青年诗人自荐代表作选》(周俊编,河海大学出版社)。

十月,作组诗《卡夫卡致菲丽丝》(于“特里尔”)。

是年,作诗《在夜莺婉转的英格兰——一个德国间谍的爱与死》《给另一个海子的信》《拉丁黑门》。发表《德国士兵雪曼斯基的死刑》(民刊《写作间》创刊号,傅维、钟山、郑单衣创办)。发表《F·卡夫卡致鲍尔·菲丽丝(节选)》①这首诗即组诗《卡夫卡致菲丽丝》,钟鸣选发了该诗的1-5 节。(民刊《象罔》第一期,钟鸣创办)。

认识在德国留学的上海女孩李凡,后来二人相爱、结婚。

一九九〇年,二十八岁。

一月,诗《昨夜星辰》收入《八十年代诗选》(本社编,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五月,《今天》成员在奥斯陆、斯德哥尔摩两地举行海外复刊会,参加会议的有北岛、李陀、高行健、杨炼、刘索拉、徐星、老木、孔捷生,査建英等。张枣未到会,但列为复刊后的编辑部成员。

八月,《今天》在挪威奥斯陆复刊,张枣担任诗歌编辑。发表《给另一个海子的信》《希尔多夫村的忧郁》(《今天》复刊第一期)。诗《希尔多夫村的忧郁》《来临——致L.F》收入《爱情朦胧诗选》(飞茂编,中国妇女出版社)。

十一月十日,致信钟鸣说:“我这年的写作状态不佳,因为为了谋生,我上午得去一家公司工作,下午往往太紧,稍事休息,便要去攻读论文。”②张枣:《张枣诗文集·书信访谈卷》,第29、36 页,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21。

是年,作组诗《断章》。

一九九一年,二十九岁。

春,作诗《哀歌》(其一)。

六月,发表《眼镜店》《合唱队》《海底的幸福夜》、译诗“保罗·策兰后期诗歌八首”(《今天》第二期)。

九月五日,张枣致信钟鸣:“10 月我应丹麦之邀参加一个国际汉学会议,专题讨论中国现代诗问题,目下正准备一份英文发言”③张枣:《张枣诗文集·书信访谈卷》,第29、36 页,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21。。

十月,发表译诗“西默思·西尼诗歌六首”(《今天》第三、四期合刊)。

是年,发表《云天》《为幸福而歌》(民刊《象罔》第四期)。

一九九二年,三十岁。

三月,发布诗论《诗人与母语》、十四行组诗《卡夫卡致菲丽丝》、译诗“乔治·特拉克尔诗歌七首”(《今天》第一期)。

四月,发表《海底被囚的魔王》(台湾《创世纪》诗杂志第八十八期)。

六月,发表译诗“马克·斯特兰德诗歌五首”(《今天》第二期)。同期刊出钟鸣评论张枣诗歌的长文《笼子里的鸟儿和外面的俄耳甫斯》(上篇,一至九节)。六月五日、六日,参加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组办的“中国当代诗歌研讨会”。六月十二日,顾城致信《今天》编辑部,批评《今天》“ ‘太专业’,花果山变了炼丹炉,越看越像博士论文……过去《今天》没有今天的《今天》这么多知识”④顾城:《给编辑部的信》,《今天》1992 年第3 期。,似在指责钟鸣论文《笼子里的鸟儿和外面的俄耳甫斯》(上)。六月十三至二十日,参加荷兰鹿特丹国际诗歌节。中国诗人多多、芒克、顾城、翟永明、王家新、洛夫等到会。诗歌节期间,北岛安排张枣采访俄国诗人艾基(Gennady Aygi),后以《俄国诗人G.Aygi采访录》发表于《今天》一九九二年第三期。六月十九日,《今天》编辑部召开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国诗人北岛、多多、张枣、童蔚、宋琳、南非诗人布莱登·巴赫(Brenyten Bach)、美国诗人詹姆斯·麦里勒(James Merril)、英国诗人西蒙·阿米达治(Simon Armitage)。

七月,诗《镜中》《何人斯》《灯心绒幸福的舞蹈》《楚王梦雨》《惜别莫尼卡》《夜色温柔》《邓南遮的金鱼》《让我指给你看那毁灭的痕迹》《孤独的猫眼之歌》《朦胧时代的老人》《桃花园》等十一首收入《灯心绒幸福的舞蹈——后朦胧诗选萃》(唐晓渡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从老木和唐晓渡的序言可知,这部诗集实际编选于一九八八年下半年,所收之诗,皆应写于此前。七月二十日致信钟鸣说:“8 月18 日赴美国,为期3 周,参与Oregen 大学(美国俄勒冈大学)编译的《当代中国十人诗译》”①②⑥ 张枣:《张枣诗文集·书信访谈卷》,第 47、112 、132-133 页,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21。。

九月,钟鸣评论张枣诗歌的长文《笼子里的鸟儿和外面的俄耳甫斯》(下篇,十至十五节)发表于《今天》一九九二年第三期。

十月二十二日致陈东东信说:“我最近的风格在变,忽儿(而)觉得好,忽儿(而)拿不准。海外有不少同行,可基本上找不到知音。”②

是年,作诗《护身符》③此诗收入万夏、潇潇编《后朦胧诗全集》时,题为《吉祥物》,现行版本中的“护身符”皆为“吉祥物”。《伞》《夜半的面包》《祖国丛书》《哀歌》(其二)《蓝色日记》。发表《入夜》(民刊《南方诗志》一九九二冬季号,陈东东创办)。香港中文大学翻译中心《译丛》(春季号,三十七期)推出“后朦胧诗”专辑。刊出张枣诗歌《镜中》《姨》等,Li FuKang(李赋康)、Eva Hung(孙慧怡)译。

一九九三年,三十一岁。

一九九二年底至一九九三年初,作组诗《空白练习曲》。④钟鸣《旁观者》一书附有《空白练习曲》部分手稿插图,其中第七节,系原作第八节,标明写于1992 年12 月14 日。张枣1993 年1 月7 日致钟鸣信中说,“我近在写一组以法文(为)标题的组诗,名曰Études du Néant《空白练习曲》,定11 首,现完成近半……此诗我高度重视,目下效果很令我满意。”但同一信中附有这组诗的初定稿。由此可知此组诗应写于1992 至1993 年之间。

一月,作诗《那天清晨》。一月十八日,致信宋琳,言及自己的文字发表时常常出现错误:“这回我之所以一定等打印好是因为每天刊我的文字(国内亦如此),错字蜂起,令我心惊肉跳,真是会短我几年的阳寿。你知道我们宁可忍受生活中的漏洞百出,文字上出错真令人尴尬。”⑤张枣:《张枣诗文集·书信访谈卷》,第119 页,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21。张枣八十至九十年代发表的诗歌,确实存在大量错讹。一方面是校对、排印不严谨造成的,另一方面也和张枣书写潦草、难以辨认有关。

三月,发表《祖国丛书》《哀歌》《伞》《那天清晨》《今年的云雀》(《今天》第一期)。

四月中旬,北岛、宋琳赴德国,在张枣所在的特里尔一家“艺术家旅馆”召开《今天》诗歌编辑会议。

五月,致信北岛说“这十首诗本来想再留一段时间,然后与你和其他几个朋友作一番私下的技术探讨。既然这一次用得着,那么就让命运来进一步修正完善它们吧,这些诗无疑意味着我的一次复苏,而这次复苏无疑是与你的来访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你inspired(鼓舞)我。……我真想兴奋地告诉你,这十首真不错,你得相信我的眼力。你有时候够固执的,人家自己强调好的时候,你不爱听。这不太好。”⑥信中所言十首诗,未见集中发表。

六月下旬,应捷克地下刊物《手枪评论》杂志和捷克查尔斯大学汉学家奥尔加教授的邀请,《今天》编委赴布拉格与《手枪评论》杂志举行座谈会和朗诵会,并召开第二届编辑会议。张枣与北岛、李欧梵、赵毅衡、宋琳、迈平(万之)等赴会。朗诵会上,张枣朗诵《卡夫卡致菲丽丝》。

七月十一日,苏姗娜·格丝(Susanne Göße)与张枣在荷尔德林纪念馆举行《玻璃工厂:柏桦、张枣、欧阳江河诗选》(Bai Hua, Zhang Zao,Ouyang Jianghe:Die Glasfabrik)诗歌朗诵会。

八月,《何人斯》《镜中》《十月之水》《风暴之夜》《孤独的猫眼之歌》《朦胧时代的老人》等四十四首诗收入《中国现代诗编年史·后朦胧诗全集》(万夏、潇潇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为《今天》第三期撰写“编后语”,文末提出:“美丽而孤独,我们用以寄寓我们灵魂的汉语怎么也难以容纳后现代主义的冷漠和玩世不恭。追求精神性或许是汉语诗歌理应承担的特殊使命。但精神性将以何种形态呈现?《今天》期望在最近几期加深这一追问并组织大家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讨。”⑦张枣、宋琳:《编后语》,《今天》1993 年第3 期。

九月,发表《蓝色日记》《猫的终结》《一个诗人的正午》《地铁竖琴》《夜半的面包》(《今天》第三期)。同期发表张枣译文《当代中国诗歌的唯美与色情情调》,作者温迪·拉莘(Wendy Larson),美国学者。

十月,诗《断章》《邓南遮的金鱼》《望远镜》《娟娟》《木兰树》《蝴蝶》《楚王梦雨》收入《以梦为马 新生代诗卷》(陈超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其中《断章》仅节选了一、二、三、五、七、十三、十四节,诗前引有荷尔德林《追忆》的前四行作为引子。

十二月,在《今天》第四期“编者的话”中,对“顾城死亡事件”提出批评。①张枣在1993 年11 月20 日致信钟鸣中表达了他对顾城的不满:“我在4 期的‘编后语’中大骂顾城之事。你注意看好了……我倒是担心西方人昏了头,大做文章来捧他。西方搞汉学的人大都无格调。”但在“编者的话”中,张枣并未“大骂”,只是提出委婉的批评。另,张枣此信落款日期为11 月20 日,未注年份,钟鸣推测写于1994 年,据此“编后语”应为1993 年。《花城》第六期推出“四川五君”诗作小辑。发表张枣诗歌《那天清晨》《今天的云雀》及钟鸣、欧阳江河、柏桦、翟永明的作品。

是年,作诗《入夜》《猫的终结》《今年的云雀》②苏姗娜·格丝(Susanne Göße)认为此诗写于一九九二年,但收入《春秋来信》时,张枣明确标注写于一九九三年。见:苏姗娜·格丝:《一棵树是什么?——“树”“对话”和文化差异:细读张枣的〈今年的云雀〉》,商戈令译,《当代作家评论》2000 年第2 期。《一个诗人的正午》③据苏姗娜·格丝(Susanne Göße)回忆,《一个诗人的正午》是写给霍夫曼教授的。参见苏姗娜·格丝(Susanne Göße):《风的玫瑰——致张枣》,芮虎译,张枣:《张枣随笔选》,第259 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发表《南京》(民刊《他们》第六期)。英语论文《1917 年以来中国诗歌现代主义的发展与延续》(Development and Continuity of Modernism in Chinese Poetry Since

1917)收入《深度解读:中国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Modernism and Postmodernism in Chinese Literary Culture)(丹麦奥胡斯大学出版社,Aarhus University Press),此文系张枣博士论文的绪论部分。苏姗娜·格丝(Susanne Göße)、瓦雷莉·拉维茨卡(Valérie Lawitschka),保尔·霍夫曼(Paul Hoffmann)编译《玻璃工厂:柏桦、张枣、欧阳江河诗选》(Bai Hua, Zhang Zao, Ouyang Jianghe:Die Glasfabrik)由图宾根克劳迪亚·格尔克出版社(Verlag Claudia Gehrke)出版。诗集名来自欧阳江河同题诗歌。

一九九四年,三十二岁。

一月,发表译诗“斯蒂文斯《徐缓篇》(摘译)”(《今天》第一期)。诗《眼镜店》(The Optician)《合唱队》(Chorus)收入《 〈今天〉文学双年选集》(Under-sky Underground: Chinese Writing Today I),赵毅衡(Henry YH Zhao)、约翰·卡雷(John Cayley)编选,英国伦敦威尔斯威普(Wellsweep)出版社出版。约翰·卡雷(John Cayley)译。

四月,参加《今天》编辑部在纽约(曼哈顿)召开的“第三次编辑会议”。到会诗人及学者有北岛、万之、赵毅衡、宋琳、胡冬、欧阳江河、杨炼、贝岭、雪迪、杨小滨、虹影、王德威、林培瑞、黎安友等。

七月,诗《南京》《地铁竖琴》《蓝色日记》收入《中国诗选》(闵正道、沙光主编,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七至八月,作诗《跟茨维塔伊娃的对话》(十四行组诗)④据张枣1994 年7 月10 日致钟鸣信中说:“我近期写作不少,还在写一组长诗《跟茨维塔伊娃的对话》……全诗已完成了8 节,我想写15 节左右。”张枣1995 年9 月21 日致钟鸣信说:“《茨》诗我自己是满意的。……此诗我在去年8 月底完成。”可知此诗大约写于1994 年7 月至8 月。参见《张枣诗文集·书信访谈卷》,第65、72 页。。

九月,发表《纽约夜眺》《死囚与道路》《而立之年》《祖父》(《今天》第三期)。诗《何人斯》《镜中》《姨》《维昂纳尔:追忆似水年华》《灯芯绒幸福的舞蹈》收入《后朦胧诗选》(阎月君、周宏坤编,春风文艺出版社)。该月,长子张灯出生。

十二月,发表译文《片断——回忆顾城和谢烨》(《今天》第四期),作者顾彬(Wolfgang Kubin)。译者署名“张呼果”,系张枣笔名。

是年,作诗《祖父》《而立之年》《死囚与道路》《纽约夜眺》。赴巴黎,与宋琳聚。下半年受聘为图宾根大学汉语与韩语系临时讲师,并从特里尔搬家到图宾根,同时,张枣的博士学籍也转入图宾根大学,导师傅汉斯(Hans Ulrich Vogel)教授,系研究中国矿冶、科技史、经济史的汉学家,著有《马可·波罗到过中国:货币、食盐、税收的新证据》等。

一九九五年,三十三岁。

夏,北岛赴图宾根,与张枣聚。①据北岛《悲情往事》:“1995 年夏天,我陪父母和女儿从巴黎去图宾根找张枣玩。他待老人和孩子很好,张枣通过一张艾萨克·斯特恩(Isaac Stern)拉的一组小提琴名曲的唱盘,成了我女儿的音乐启蒙老师。直到现在我女儿还保存着这张唱盘。”参见宋琳、柏桦编:《亲爱的张枣》,第99-100 页,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八月十二日,接受南德电台访问,谈写作中的对话及知音问题。

九月,发表《跟茨维塔伊娃的对话》(《今天》第三期)。参加荷兰莱顿大学举办的“中国现代诗歌理论研讨会”,作英文发言。中国诗人唐晓渡、于坚、欧阳江河等参会。张枣后将会议发言稿自译为中文,即《朝向语言风景的危险旅行——中国当代诗歌的元诗结构和写者姿态》。发表组诗《跟茨维塔伊娃的对话》(《今天》第三期)。

十二月,发表诗论《朝向语言风景的危险旅行——中国当代诗歌的元诗结构和写者姿态》(《今天》第四期)。这是张枣最为重要的一篇诗学文章,“元诗”概念的提出对当代诗歌的创作和批评都产生了较大影响。

是年,作诗《厨师》《骰子》。德国学者苏姗娜·格丝(Susanne Göße)、瓦雷莉·拉维茨卡(Valérie Lawitschka)编译《中国杂技:硬椅子》(Chinesische Akrobatik—Harte Stühle)由图宾根克劳迪亚·格尔克出版社(Verlag Claudia Gehrke)出版。封面五个红色毛笔字:“四川五君子”,由商戈令题写,诗集名来自钟鸣同题诗歌。收录张枣诗歌德译版《卡夫卡致菲丽丝》《哀歌》《伞》《入夜》及柏桦、翟永明、欧阳江河、钟鸣等人作品。

一九九六年,三十四岁。

二月,发表组诗《空白练习曲》(《人民文学》第二期)。二月十二日,张枣抵上海岳父母家探亲,并与陈东东会面。一对诗歌上的知音通信十年,第一次相见。据陈东东回忆,张枣在饭馆坐下,立刻拿出一个塑料文件夹,里面装着张枣全部诗稿54 首(组诗也只算一首),说:“我写得很少,如履薄冰。”②陈东东:《我们时代的诗人》,第133 页,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7。几天后,张枣回长沙过春节。

三月,发表译诗“勒内·夏尔遗作十三篇”(《今天》第一期)。

春,赴成都、北京访友,后又返回上海,住陈东东家中,与萧开愚、庞培、朱朱等诗人日夜聚谈。萧开愚言及经济困难,张枣马上拿出六百元钱给他。后与陈东东、萧开愚、庞培、朱朱等去杭州,游西湖,住蔡天新家。后又与萧开愚、庞培、朱朱等游南京。

八月,诗《罗密欧与朱丽叶》收入《中国十四行体诗选》(许霆、鲁德俊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九月四日,作长诗《云》(于“图宾根”)。九月,发表译诗《我叔叔的单片眼镜》(《今天》第三期)。时在欧洲演出的诗人、小说家朱文应张枣之邀到访图宾根,住张枣家中三日,每夜谈诗。朱文回国后为张枣长子张灯作短篇小说《写给张灯的一个短故事》(《北京文学》一九九七年第三期)。

十一月,作诗《在森林中》(于“图宾根”)。

十二月,发表《云》《祖国》《厨师》《同行》(《今天》第四期)。十二月七日,致信宋琳,言及“约翰·阿什佰利(John Ashbbery)近作选译(约120 行)”。据宋琳查证,这组诗由张枣翻译,但译诗何在,暂无从查询。③张枣:《张枣诗文集·书信访谈卷》,第129 页,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21。

是年,作诗《祖国》《同行》《献给C.R.的一片钥匙》。

一九九七年,三十五岁。

三月,发表《在森林中》《悠悠》《骰子》《献给C.R.的一片钥匙》(《今天》第一期)。发表《同行》《祖国》(《天涯》第三期)。

九月,发表《瞧,弟弟,这些空瓶子》《边缘》《椅子坐进冬天……》《春秋来信》(《今天》第三期)。九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八日,德国柏林文学馆举办“中国文学周”,柏桦、张枣、肖开愚、黄灿然、吕德安、朱文、格非等应邀参加。柏桦受柏林文学馆基金会支助,住柏林文学馆写作两个月。

十月,黄灿然赴图宾根,与张枣聚。十月下旬,柏桦与画家张奇开从柏林去图宾根看望张枣。张枣在图宾根荷尔德林纪念馆策划、举办柏桦诗歌朗诵会。

是年,作诗《祖母》《悠悠》《边缘》《春秋来信》(原题为《绿扣子》,赠臧棣)。接受黄灿然采访,笔答黄灿然提出的十个问题,涉及写作的技艺较多。此访谈直至二〇一三年才被发现,以《未完成的访谈:张枣谈诗》为题发表于《飞地》二〇一三年第三辑。①黄灿然说:“我已完全忘了采访的时间,只能粗略估计是我们1997 年在柏林和继而在图宾根他家见面之前或之后几个月。”在访谈稿中,张枣谈及自己满意或不满意的作品,皆写于1996 年之前,而张枣写于1997 年的《祖母》《悠悠》《边缘》,都是他相当满意的作品,一首也没有提及。由此推知,采访时间也可能在1996 年或1997 年的年初。参见黄灿然、张枣:《未完成的访谈:张枣谈诗》。

一九九八年,三十六岁。

一月,发表《在森林中》《云》《悠悠》《骰子》《同行》《祖国》《献给C.R.的一片钥匙》(《花城》第一期)。

二月,诗《入夜》《夜半的面包》《祖国丛书》《今年的云雀》《伞》收入《岁月的遗照》(程光炜编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三月,诗集《春秋来信》收入“九十年代中国诗歌”丛书(洪子诚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该丛书另收诗集五种:臧棣《燕园纪事》、张曙光《小丑的花格外衣》、西渡《雪景中的柏拉图》、黄灿然《世界的隐喻》及孙文波《给小蓓的俪歌》。

《春秋来信》系张枣第一部正式出版的个人诗集,收入张枣前期主要作品,包括诗歌五十七首(《镜中》《椅子坐进冬天……》《祖父》《早晨的风暴》等),六部组诗(《历史与欲望》《在夜莺婉转的英格兰——一个德国间谍的爱与死》《空白练习曲》《卡夫卡致菲丽丝》《跟茨维塔伊娃对话》《云》),二十三首译诗(马克·斯特兰德诗四首、西默思·希尼诗六首、乔治·特拉克尔诗七首、勒内·夏尔诗五首、斯蒂文斯诗一首)。

六月,发表《选择》(《呼吸诗刊》第五期)。

是年,发表译文《锦瑟无端知几弦——论唐代的记忆与追忆》(《倾向》第十一期),作者顾彬(Wolfgang Kubin)。

一九九九年,三十七岁。

二月,诗《纽约夜眺》《厨师》《边缘》收入《1998 中国新诗年鉴》(杨克主编,花城出版社)。

五月,发表《今年的云雀》《海底被囚的魔王》《南京》(《钟山》第五期)。

七月,《边缘》《云》《地铁竖琴》收入《一九九八年中国最佳诗歌》(臧棣选编,辽宁人民出版社)。七月,汉德双语诗集《春秋来信》(Briefe aus der Zeit)由德国海德霍夫(Heiderhoff)出版社出版,顾彬(Wolfgang Kubin)译,并作《综合的心智——张枣诗集〈春秋来信〉译后记》,张枣父亲张式德题写汉语书名。

九月,发表《大地之歌》《到江南去》《世界》《第二个回合》(《今天》第三期)。发表《厨师》《祖国丛书》《纽约夜眺》(《作家》第九期)。诗《天鹅》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年文学名作文库:新诗卷》(卞之琳主编,作家出版社)。

十月,发表长诗《大地之歌》(《上海文学》第十期)。

冬,为柏桦回忆录《左边——毛泽东时代的抒情诗人》(今天丛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二〇〇一年)作序《销魂》。

是年,作诗《大地之歌》(赠陈东东)《到江南去》(赠钟鸣)《钻墙者和极端的倾听之歌》(赠麦城)《一个发廊的内部或远景》 《橘子的气味》。为北岛诗集《开锁》(台北九歌出版社,一九九九年)作序《当天上掉下来一个锁匠……》。下半年张枣图宾根大学的聘约到期,未能续聘,后在图宾根一文化机构供职,主要负责一些学术与文化出版工作。

二〇〇〇年,三十八岁。

一月,发表《在森林中》《而立之年》(《花城》第一期)。

一月,张枣、多多在柏林同获首届“Anne Kao 汉语诗歌创作奖”。张枣在受奖词中提出对当代诗歌的反思:“我们的美学自主自律是否会堕入一种唯我论的排斥对话的迷圈里?对来自西方的现代性的追求是否要用牺牲传统的汉语性为代价?如何使生活和艺术重新发生关联?如何通过极端的自主自律和无可奈何的冷僻的晦涩,以及对消极性的处理,重返和谐并与世界取得和解?这些都是21 世纪的诗歌迫切需要解答的课题。也许答案一时难得,但去追问,这本身就蕴含了我所理解的诗歌本质。”《从最小的可能性开始·中国诗歌评论》以“专辑”推出刘丽安的颁奖仪式“致词”和多多、张枣的“受奖辞”,同时刊发张枣的组诗《跟茨维塔伊娃的对话》。①据肖开愚、臧棣、孙文波编:《从最小的可能性开始·中国诗歌评论》,第248 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二月,发表《南京》(《诗刊》第二期)。

三月,发表《在森林中》《椅子坐进冬天……》《一个发廊的内部或远景》(《作家》第三期)。发表《钻墙者和极端的倾听之歌》《春秋来信》(《上海文学》第三期)。发表《一个发廊的内部或远景》《橘子的气味》《厚积》Osnabr ü ck(奥斯纳布鲁克,德国地名)《钻墙者和极端的倾听之歌》(《今天》第一期)。

四月,发表长诗《大地之歌》(《北京文学》第四期)。

五月,诗《天鹅》收入《风中站立:诗歌卷》(牛汉主编,大众文艺出版社)。

六月,诗《祖国丛书》收入《1999 中国新诗年鉴》(杨克主编,广州出版社)。

七月,发表《望远镜》(《人民文学》第七期)。

十二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参加“大连二〇〇〇年中国当代诗歌研讨会”。

二〇〇一年,三十九岁。

一月,发表诗论《朝向语言风景的危险旅行——当代中国诗歌的元诗结构和写者姿态》(《上海文学》第一期)。发表诗论《温洁与每个人的拜伦》(《作家》第一期)。

二月,发表诗论《略谈“诗关别材”》(《作家》第二期)。

四月,主持《上海文学》杂志第四期“2001年新诗大联展”栏目。选发芒克、王小妮、欧阳江河、万夏、麦城、陆忆敏、王家新、严力、潞潞、阎月君、曲有源、小海、伊沙、刘立杆等三十五位诗人的诗作。主持《作家》杂志第四期“2001 年新诗大联展”栏目。选发北岛、多多、于坚、严力、张枣、宋琳、翟永明、麦城、柏桦、钟鸣、陈东东、杨克、臧棣、姜涛、树才、莫非等四十一位诗人的诗作。

七月,诗《椅子坐进冬天……》《一个发廊的内部或远景》收入《2000 中国新诗年鉴》,(杨克主编,广州出版社)。诗《镜中》《何人斯》《秋天的戏剧》《春秋来信》收入《中国新诗:1916-2000》(张新颖编选,复旦大学出版社)。

二〇〇二年,四十岁。

五月,诗论《朝向语言风景的危险旅行——中国当代诗歌的元诗结构和写者姿态》收入《中国文学理论批评文选(2001 年卷)》(中国作家协会理论批评委员会编,作家出版社)。

八月,宋琳、张枣编的《空白练习曲:〈今天〉十年诗选》由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系《今天》十年诗选九十年代卷(1990-1999),书名取自张枣诗歌《空白练习曲》,收入张枣诗歌四首:《卡夫卡致菲丽丝》《跟茨维塔伊娃的对话》《大地之歌》《到江南去》。

十一月,诗《死囚与道路》收入《2001 中国新诗年鉴》(杨克主编,广州出版社)。

十一至十二月,台北艺术村邀请张枣为台北市驻市作家。

二〇〇三年,四十一岁。

一月,译文《论诗人》收入《准则与尺度——外国著名诗人文论》(潞潞主编,北京出版社),作者里尔克。

三月,诗《猫的终结》收入《新诗界(第三卷)》(李青松主编,新世界出版社)。

五月,诗论《朝向语言风景的危险旅行——中国当代诗歌的元诗结构和写者姿态》收入《最新先锋诗论选》(陈超编,河北教育出版社)。

二〇〇四年,四十二岁。

春,北岛携妻子甘琦到图宾根看望张枣。

完成德国图宾根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题为《现代性的追寻:论1919 年以来的中国新诗》(Auf die Suche nach poetischer Modernität Die Neue Lyrik Chinas nach 1919)。五月二十八日参加图宾根大学博士论文答辩,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是年,作诗《湘君》。

二〇〇五年,四十三岁。

四月十一日,参加在苏州举办的“2005 年虎丘诗会”。

冬,到成都,与诗人柏桦、钟鸣聚,游都江堰。

是年,回国就职,受聘于河南大学。即将回国时和北岛通过几次很长的电话,北岛回忆说:“我深知他性格的弱点,声色犬马和国内的浮躁气氛会毁了他。我说,你要回国,就意味着你将放弃诗歌,他完全同意,但他说实在忍受不了国外的寂寞。”①宋琳、柏桦:《亲爱的张枣》,第100 页,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二〇〇六年,四十四岁。

三月,接受《新京报》记者刘晋锋采访,与欧阳江河、赵振江一起完成访谈《诗歌与翻译:共同致力汉语探索》(《新京报》三月三十日)。

四月四日,《新京报》发表刘晋锋对张枣的采写稿《80 年代是理想覆盖一切》。

七月,诗《镜中》《灯芯绒幸福的舞蹈》《何人斯》《楚王梦雨》收入《第三代诗新编》(洪子诚、程光炜编选,长江文艺出版社)。

二〇〇七年,四十五岁。

四月十八日,参加在苏州举办的“三月三·虎丘诗会”。

四月十九日下午,在苏州大学做演讲,题为《文学史·现代性·“秋夜”》,柏桦点评。张枣在演讲中提出:“中国新诗或现代诗歌的真正奠基人……显然不是文学史轻易确立的胡适。当然不是,胡适是一个语言改革者,而不是诗人。他的一切诗歌领域里的写作对今天而言无丝毫意义。……我们新诗的第一个伟大诗人,我们诗歌现代性的源头的奠基人,是鲁迅。鲁迅以他无与伦比的象征主义的小册子《野草》奠基了现代汉语诗的开始。”②张枣:《张枣随笔选》,第193 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四月十九日晚,在苏州大学“中外诗歌朗诵会”上朗诵新作《父亲》。

六月,诗《海底被囚的魔王》收入《现代汉诗100 首》(蔡天新主编,北京三联出版社),陈东东为此诗做注释及旁白。

十二月,诗《到海南去》《狷狂的一杯水》收入《上海诗人(叁)·鲸鱼出没的黄昏》(上海文艺出版社)。《到海南去》后被张枣引作散文《枯坐》的结尾,题目改为《枯坐》,收入《张枣的诗》亦作《枯坐》。

下半年,正式调入中央民族大学,任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开设专业选修课“英语文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新诗部分),并在北京购买住房。

二〇〇八年,四十六岁。

三月二十七日,参加在四川罗江县举办的第二届“罗江诗歌节”。

四月,为即将出版的译诗集《最高虚构笔记》(斯蒂文斯)撰写《序:“世界是一种力量,而不仅仅是存在”》。发表《预感》(《诗选刊》第四期)。四月上旬,参加在苏州古镇同里举办的第四届“三月三诗会”。

十月,诗《在森林中》《父亲》收入《2007中国新诗年鉴》(杨克主编,花城出版社)。

是年,接受《绿叶》杂志记者白倩采访,完成访谈《环保的同情,诗歌的赞美》(《绿叶》第五期)。接受颜炼军采访,完成长篇访谈《“甜”——与诗人张枣一席谈》(《星星诗刊(理论版)》第十一期),集中陈述了自己的诗学观。

二〇〇九年,四十七岁。

三月十四日,为中央民族大学大学生刊物《水草》撰写卷首语《自己的官方》。

三月,与陈东飚合译的斯蒂文斯诗集《最高虚构笔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五月十八日,为即将出版的《黄珂》一书撰写序文《庆典》。

七月,策划、主编的《黄珂》一书出版(华夏出版社),收入张枣对黄珂的长篇访谈《发现真实的黄珂——主题访谈》、随笔《枯坐》。

十一月初,赴上海与陈东东等诗人聚,席间咳嗽剧烈不止。返京后查出肺癌晚期,后转到德国图宾根大学医院治疗。据陈东东回忆:“他来上海,我跟他在延安中路常熟路的天桥上见,他缓缓攀上来,说他这阵子剧烈地咳嗽,咳得浑身痛得要命。然后要我陪他去卷烟厂门市部买两条牡丹牌香烟。第二天我约他跟朋友们一起吃晚饭,在一家他很喜欢的餐馆。吃得正敞快时,张枣又是一通仿佛无休无止的大咳,然后,他说:‘不行了,扛不住了,太难受了,我先走了……’他这次离席,我觉得,简直是个预告,一个象征性的动作。不久就查出他得了肺癌,而且是晚期。他在他还未成人的大儿子艰难的护送下回德国治疗。”①陈东东:《我们时代的诗人》,第189 页,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7。

二〇一〇年,四十八岁。

病中作诗《鹤》(未完成)。

一月十三日,在图宾根大学医院作诗《灯笼镇》,是为张枣绝笔。

三月八日四点三十九分,在图宾根大学医院逝世,享年四十八岁。

[附录]

张枣离世后,其散佚的诗作陆续被发现,以下诗歌生前未曾发表,写作时间亦不详,后皆收入《张枣诗文集·诗歌卷》:《醉时歌》《诗篇》《高窗》《西湖梦》《告别孤独堡》《狷狂的一杯水》《雨》《我们的心要这样向世界打开》《看不见的鸦片战争》《太平洋上,小岛国》《千年以后》《北京城的碎片》。

张枣离世后,诗集、文集陆续面世。计有:《张枣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张枣的诗》(修订版,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张枣随笔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张枣随笔集》(东方出版中心,2018),《张枣译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镜中:张枣诗选》(台湾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5),《春秋来信》(新版,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7),《现代性的追寻:论1919 年以来的中国新诗》(四川文艺出版社,2020),《张枣诗文集》(五卷本:诗歌卷、诗论卷Ⅰ、诗论卷Ⅱ、书信访谈卷、译作卷,四川文艺出版社,2021)。

另有张枣翻译的两部绘本出版:《暗夜》(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艾纳尔·图科夫斯基文/图,《月之花》(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艾纳尔·图科夫斯基文/图。

本稿编撰过程中,张枣生前好友柏桦、陈东东、彭逸林、杨煦生、林克,诗人向以鲜、李龙炳、发星,学者余旸、颜炼军、王长才、陈多智、徐音知等为笔者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和信息,特此表示感谢!

猜你喜欢

柏桦张枣出版社
内卷
我等待……
哀歌
从重庆之左到江南之右
——柏桦诗风之变
身体、母语与时间
身体、母语与时间
——柏桦诗歌的先锋意识解构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张枣诗歌对古典传统的现代演绎
柏桦诗歌中的魏晋气质:从焦虑到逸乐
元诗、对话、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