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科技支撑乡村产业振兴的实现路径

2024-05-24刘泽熙

商场现代化 2024年9期
关键词:金融科技实现路径发展现状

摘 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过程中,金融科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分析金融科技在农村支付、农业保险、电商助农、信贷业务领域均有所应用,但存在不少问题和痛点,如应用场景不丰富、普惠性有待加强、数字基础设施不配套、农村金融数据缺失、农村数字化素养较低、专业人才缺失等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金融科技支持乡村产业振兴的六条实施路径。

关键词:金融科技;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现状;实现路径

党的二十大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纳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整体框架中,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近期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要求,“建立完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增强金融服务能力,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切实提高建设农业强国金融服务质效”。实现乡村产业振兴金融科技的力量不可忽视。金融科技在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中可发挥“乘数效应”,释放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能。

一、我国金融科技支撑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

1.金融科技在农村支付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

中国政府和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不断推进支付基础设施建设,移动支付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在满足农民支付方面,实现了基础金融业务办理及社保、话费、电费代缴;在满足农村商户收款方面,基本实现了在农家乐、民宿、采摘园等商户的移动支付、数字钱包、智能POS机、电子发票、虚拟信用卡全覆蓋;在满足农业线上购物方面,大数据平台、线上购物平台应用广泛,农民实现了线上自由安全交易。

2.金融科技在农业保险领域有适度应用

在投保阶段,依托手机App、小程序的线上投保办理初步铺开,通过在线平台,保障了农民申请保单、购买保险的可获得性和便捷性,金融包容性大大提高;电子保单制单率、线上告知率、线上公示率均有显著提升。定损阶段,卫星遥感、无人机俯瞰、图像识别等技术,在动态监测标的物及定损过程中得到初步应用,气象、土壤情况、植被生长情况等农业信息得到更加精准的评估;理赔阶段,线上自助理赔已开展试点。同时,数据记录系统在金融科技的支持下变得透明、不可篡改,保证了农业保险的数据安全性和透明度,加快了理赔过程。

3.金融科技在电商助农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果

金融机构通过自建App掌银扶贫商城,或通过合作的头部电商直播平台,配套流量提升产品曝光度,让农产品“上云赶集”,帮扶优质特色农产品“走出去”,为帮扶地区百姓持续增收提供支撑拓宽销售渠道的同时,降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提高销售效率。此外,利用智能合约技术,电商平台建立自动执行的合同,简化交易流程,降低交易成本,这对解决因信息不对称和信任问题导致的合同履行难题有重要作用。金融科技搭建的在线融资平台,为农产品生产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融资途径,推动了农产品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商务部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农村网商(网店)达到1730.3万家,同比增长6.2%,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17万亿元,同比增长3.6%。

4.金融科技实现了传统信贷业务部分替代

技术方面,借助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将信贷服务送到田间地头,送到农民群众身边,各金融机构线上放贷率、极速贷比率快速提升,部分实现了贷得快、少跑路;依托数字耳标、电子围栏等物联网技术,对奶牛、生猪等“动产”到“不动产”的转化,推动了“信用+生物资产价值”信贷评估。同时,金融科技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风险评估和风控,农村金融交易的监管和管理水平大大提升,降低了欺诈和风险的发生率。依托机器学习算法处理复杂的信贷模型,预测违约风险,信贷决策的智能化和精确性获得提高。此外,金融科技公司运用社交媒体和互联网足迹,分析借款人的线上活动,获得更多用于信用评估的信息,为借款人迅速提供资金支持。这些金融科技的升级使传统信贷业务更加智能、高效和便捷,提高了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为更多的人提供了获得信贷服务的机会。

二、金融科技支持乡村产业振兴中存在的问题

1.应用场景不丰富,金融科技提供发展空间有限

金融科技落地最重要的是寻找应用场景,目前金融科技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电子支付和保险业务办理方面,信贷业务、电商助农方面较滞后。未能形成金融科技的生存生态环境。好的人工智能算法、模型、设备最终要解决的是业务问题,比如在金融科技实践中,需要落地更多业务场景。由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特殊性,金融产品更需要较强的定制性和适配性,需要贴合实际需求场景。同时,随着数字支付和在线服务的增加,用户个人和财务信息的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在农村地区缺乏足够的保护措施,数据安全领域发展相对落后。

2.银行盈利性与金融科技普惠性存在一定冲突

农村地区交易金额相对较小,尤其是在西部偏远地区。而金融科技设备铺设、金融科技人员培训、相应监管体系配套都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较高的成本和低盈利性致使金融科技在村镇网点下沉严重滞后。同时,传统银行的业务模式注重抵押和信用评估,金融科技采用更加灵活、基于大数据和技术创新的模式,对小额贷款和不具备传统信用记录的农民吸引力更大,这种业务模式差异导致了银行和数字普惠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和冲突。此外,金融科技采用的技术创新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效率,从而提供了更具竞争力的利率,这对传统银行利润模式构成了较大压力,引发竞争。

3.基础设施配套与金融科技不兼容

涉农金融服务基建较弱,如稳定的电力供应、网络覆盖不够,存在信号弱或无信号问题,难以支撑金融业务的数据传递,造成了ATM、POS机使用困扰。且终端设备的普及率低,山区及偏远网点的智能终端配备较少,农户智能手机、电脑普及不够,又进一步制约了金融科技的应用。设备和技术标准不统一,农村地区的设备和技术标准与一些先进的金融科技应用不适配,使一些现代化的金融科技设备难以适应农村实际情况。农民数字素养水平有限,对数字设备的使用和对数字支付等金融科技工具的理解不足,导致金融科技产品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和应用受到一定制约。

4.农村金融数据缺失制约金融科技创新

农民尚未形成数字化意识,经营活动缺少数据记录,加之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机构较少,导致金融交易和数据记录的机会有限,且数据标准化程度欠佳,致使金融科技创新缺乏足够的分析数据,应用缺少完备的征信体系;由于农村地区的金融数据相对较少,信用评估变得更为困难。信用记录和财务信息不充分,导致难以准确评估个体或企业的信用风险;市场分析不足,金融数据缺乏,使金融机构和政府难以进行深入的市场分析,了解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和发展趋势,阻碍了制定有效金融政策和创新金融产品。同时,降低了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增加金融交易的不確定性。

5.农村数字化素养抑制了金融科技的应用

农民受教育水平偏低等因素的制约,对金融知识和科技终端程序的接受度有限,加之信息泄露与网络诈骗等新闻报道,使其在认知、判断和使用金融科技方面产生更多顾虑。

6.专业人才缺失限制了金融科技的推广与发展

农村地区对金融人才的吸纳能力较低,致使金融科技运营岗位人员配备不足,限制了业务的推广应用;维护和创新高层次人才更缺失,致使符合区域需求的金融科技产品开发严重滞后。加之教育资源相对有限,现有人员的金融科技相关培训和教育不足;同时,风险管理能力大幅下降,专业金融人才在风险管理方面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更好地评估和控制金融风险。人才的缺失导致金融科技公司在风险管理上存在疏漏,影响农村金融科技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使农村数字化转型受阻,专业金融人才在数字化和信息技术方面的素养较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新兴科技。而人才的缺失,使金融科技公司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遇到更多困难,限制了农村数字金融服务的推广。同时,无法更加充分地理解客户需求,从而制定适切的解决方案,使客户服务存在不足。

三、金融科技支撑乡村产业振兴的实现路径

1.丰富应用场景,以场景需求拉动金融科技创新

探索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卫星遥感等技术在乡村金融服务领域的应用场景,构建金融科技支持产业发展的工具箱和能力库,不断提升乡村金融服务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表1)。

2.搭建三农数据平台,为金融科技创新提供分析和应用数据

明确平台的目标和具体需求,确定平台特性和功能。出台信息、数据收集标准,推进农村居民、农业经营主体建档服务,探索开展全国涉农数据库和数据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探索形成全国统一的公共数据平台,设计稳定、安全、可拓展的数据存储系统,并健全涉农公共数据使用和共享协调机制,推进公共数据归集整合、有序流通、有效分析,实现农村个人、村落产业链信用体系的搭建,支撑金融科技创新和应用的数据需求,确保高水平数据安全保障措施,鼓励数据共享和开放,完善监测机制,保障平台建设合规性,显著降低农村低收入人群的金融服务成本。

3.依托科普五个抓手,提高金融科技的接触面

抓住方式,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宣传册、培训班、短视频、科技讲座等活动方式,向农村地区开展新兴金融科技知识宣传与培训。抓住时点,依托粮食收购、农民工返乡等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关键时点,采用多样化惠民策略宣传,鼓励村民使用金融科技。抓住典型,通过选择一些成功的金融科技应用案例,以实际的例子展示数字金融工具如何帮助人们提高便利性和效率。抓住合作主体,与农村合作社、农业企业、农资供应站等合作,将金融科技与农业生产、贸易等结合,推动金融工具在农村经济中的应用。抓住发展关键企业,利用金融科技实现龙头企业与上下游农企、农户间产品和服务关联,探索“多级信用可信传递”,推动金融业务从服务离散个体向服务供应链发展。另需要注意的是,过程中需增强数字安全意识,提高金融风险防范能力。

4.依托政策倾斜财政补贴,强化金融科技普惠性

政策上要求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要担当主力军,结合自身职能定位和业务优势,积极探索建设“总部科技中心”,向下级单位和外部单位赋能。引导民营银行、社会资金(含互联网银行)在做好风险防范的基础上,运用金融科技手段,积极提供小额、快速、便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并在上述过程中合理分配财政补贴资金。提供税收减免、科技创新奖励等政策,吸引金融科技公司和创业者参与乡村产业振兴。

5.搭建复合型人才队伍,为金融科技提供人才支撑

重视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乡镇营业网点金融人才队伍的建设,依托培养、引进和交流三模式搭建一支乡村金融科技人才队伍。培养方面,深化校、企、地合作,一方面探索定向培养机制,另一方面加强教育培训,持续完善学习机制,重点培养并提升“人熟、地熟、地域情况熟”金融从业人员的科技化水平。引进方面,依托各层面人才引进,引导人才向基层柔性流动,为区域金融科技创新汇聚高端人才。交流方面,强化与先进地区人才培养的双向交流合作,让技术流进来、学进来。

6.提档升级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为金融科技提供数字基座

依托数字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宽带乡村”建设,大幅提升乡村网络设施水平,提高网络覆盖率。推动5G技术在农村地区的应用,为农业物联网、智能农业设备提供支持。并进一步对农村金融服务网点、数字化农业信息中心、普惠金融服务站、自助服务终端等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同时搭建并完善数据中心和服务器支持数据加密、身份验证、访问控制等安全技术运行,形成广覆盖、多样化数字普惠金融基建体系,加快推动智能化、数字化农业设备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应用,并开展数字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对数字技术的认知水平。同时,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到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当中,增加资金和税收鼓励。为推进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在涉农金融数据采集、使用等方面的应用,提供坚实的基础设施保障。

参考文献:

[1]江世银,冯瑞莹,朱廷菁,等.金融科技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探索[J].金融理论探索,2022(1):72-80.

[2]孙晓勇.宅基地改革:制度逻辑、价值发现与价值实现[J].管理世界,2023,39(1):116-127+137+128.

[3]张文武.深入探索乡村振兴数字化发展新路径[J].中国金融,2022(19):31-32.

[4]徐昕,范建刚.数字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境遇与进路[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 40(1):51-59.

[5]王轶,王香媚.农民工的社会网络能提升返乡创业企业经营绩效吗?——基于全国返乡创业企业的调查数据[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120-132.

[6]黄承伟.在共同富裕进程中防止返贫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理论逻辑、实践挑战及理念创新[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0(1):5-12.

[7]孙久文,张翱.数字经济时代的数字乡村建设:意义、挑战与对策[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0(1):

127-134.

作者简介:刘泽熙(2004— ),男,云南晋宁人,本科,研究方向:乡村产业振兴。

猜你喜欢

金融科技实现路径发展现状
百度金融成立国内首家“金融科技”学院
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我国学术期刊的价值设定与实现路径
宁夏平罗县城乡居民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