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平罗县城乡居民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5-10-26易治军
易治军
摘 要:为了切实推进宁夏平罗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人民银行石嘴山市中心支行牵头开发了宁夏平罗县城乡居民信用信息服务平台。该系统作为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的有益补充,采集并整理了平罗县26万城乡居民的信用信息,并向商业银行提供城乡居民信用信息查询。系统建设完成以后将在解决城乡居民与商业银行信息不对称问题、缓解农户贷款难问题等方面发挥实效。本文总结了系统建设中的一些切实可行的做法,充分提炼了系统建设取得的成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推进系统建设的思路。
关键词:金融科技;信用体系;软件开发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5(9)-0086-03
2014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将宁夏平罗县确定为全国32个农村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试点县之一,同时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也将平罗县确定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为切实推进平罗县社会信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人民银行石嘴山市中心支行牵头开发了宁夏平罗县城乡居民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系统(以下简称“信用信息平台”)。信用信息平台建设经过前期的调研、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设计编程、功能与压力测试,目前进入试运行阶段。信用信息平台的主要功能是:将从平罗县社工部、社保中心、医保中心、农改办、土地局以及各个商业银行等单位和部门采集来的城乡居民的数据进行导入并加工整理,并利用人民银行与商业银行的互联网络对商业银行用户提供城乡居民信用信息查询功能。截至目前,系统共采集平罗县26万城乡居民的信息,数据条目将近3000万条,切实为商业银行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持,较好地满足了商业银行信息查询需求。
一、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实践
(一)建立健全系统建设组织体系。为了切实加强信用信息平台系统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保证系统建设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人民银行石嘴山市中心支行成立了系统建设小组。系统建设小组组长由主管征信管理业务的副行长担任,成员由征信管理部门、科技部门以及平罗县支行领导和具体业务人员组成。系统建设小组成员分工明确,目标明确,责任明确,同时明确了系统建设的时间进度表。
(二)构建系统数据采集机制。数据采集是系统建设的基础,数据采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系统运行所产生社会效益的好坏。为了确保系统建设完成后数据采集渠道的畅通,系统建设小组做了以下工作:一是深入开展实地调研。深入到平罗县社会工作部、社保中心、医保中心、就业局、土地局以及各个商业银行等单位和部门进行调查,了解到各单位和部门数据都能以常用的Excel电子表格导出,这为信用信息平台统一数据采集接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签订数据共享协议。人民银行石嘴山市中心支行会同平罗县支行在平罗县召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会,与平罗县社会工作部等5个部门和9家商业银行签订了城乡居民个人数据信息资源共享合作协议书,协议书一方面明确人民银行采集数据的权利以及商业银行查询数据的权利,另一方面也明确了平罗县各部门可以到人民银行进行查询并导出所需数据的权利。三是统一数据报送接口。人民银行平罗县支行制定了统一的Excel电子表格模板并下发到涉及数据采集的单位和部门,各单位和部门每季度按照既定的模板向人民银行报送数据,人民银行系统管理员定期把采集到的数据导入到信用信息平台中。
(三)做好系统业务需求分析。业务需求分析是关系系统建设成败的关键。为此系统建设小组成员和软件开发人员进行了积极沟通,针对信用信息平台的使用范围、业务管理模式、系统用户、网络规划、开发环境约束、业务功能、业务量、性能要求、安全性要求、可靠性、可移植性、易用性、用户界面以及软件接口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起草了宁夏平罗县城乡居民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业务需求书。并在系统开发阶段,根据对系统建设的不断认识,及时对业务需求书进行修订和完善。业务需求书经过了三次大的版本升级,近十余次小范围的改动,保证了信用信息平台的程序设计切实符合用户的业务需求。
(四)组织开展系统测试工作。一是组织功能测试。制定了系统功能测试方案,组织全辖科技人员共同参与测试,对数据采集、用户管理、数据查询、报表打印等功能模块进行了着实有效的测试,并对测试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修改。二是开展压力测试。制定了系统压力测试方案,动员辖区130名职工在同一时点登录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对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用户查询时间容忍度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显示,系统能够同时接受130人的在线查询,查询并显示信用报告的时间均小于5秒钟,在用户可以容忍的时间范围内。三是进行漏洞扫描。在系统功能测试和压力测试的基础上,对信用信息平台使用专门的漏洞扫描工具进行了全面的漏洞扫描操作。针对发现的1个高危险、4个中危险以及4个低危险漏洞进行了修补,确保了信用信息平台的安全运行。
(五)部署系统架构。在信用信息平台系统部署方面,既可以选择一台高性能的服务器安装部署,也可以选择多台PC安装部署。经过论证,决定采取多台PC的方式来安装部署。因为这种方式可以规避一台服务器单点故障引发的安全风险,保证了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和系统运行的高可靠性,并且可以提供良好的扩展性,为信用信息平台推广而引发的数据存储空间扩展管理做了相应的技术准备。同时这种部署方式相对而言降低了系统硬件投入的成本。在测试完成以后将信用信息平台的三台PC成功移植到了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虚拟化平台,缩短了商业银行用户访问系统的路由路径,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
(六)宣传营造系统上线氛围。为了取得信用信息平台上线后的社会效益,在软件原型开发完成以后,在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召开了系统演示推介会,为该系统在平罗县境内使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系统全面开发完成以后又在人民银行平罗县支行召开了演示推介会,重点向系统主要用户商业银行工作人员介绍了系统的总体框架、主要功能,并现场培训系统的使用与操作。
(七)强化系统运行管理。为了切实做好系统上线以后的管理工作,人民银行石嘴山市中心支行在征求各方面意见基础上,制定了信用信息平台的管理暂行办法。管理暂行办法共分为八章四十七条,内容涉及总则、信息采集、信息查询使用、异议处理、安全管理、监督管理、罚则等方面。管理暂行办法草拟完成以后,在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召开了相关征信业务人员、科技人员参加的专题会议,对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讨论并形成定稿,以公文的形式提交平罗县政府进行印发。
(八)全面整理系统文档资料。在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期间,严格按照软件开发流程,在信用信息平台建设不同阶段产生了相应的软件开发文档。主要包括项目建议书、业务需求书、项目任务书、技术方案、项目建设实施方案、需求分析书、立项报告、业务系统接入网络系统审批表、系统功能测试方案、系统压力测试方案、系统测试报告、系统漏洞扫描报告以及用户使用手册等文档。平台开发完成后对这些文档资料进行了认真整理,为今后查阅资料提供便利。
二、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较好满足了用户的业务需求。信用信息平台的主要功能是将从平罗县社会工作部、社保中心、医保中心、就业局、土地局以及各个商业银行等单位和部门采集来的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并向商业银行用户提供信用信息查询服务。农户贷款难一直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老大难问题,主要根源就是在于商业银行与农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无法全面了解贷款农户的负债和偿还能力。信用信息平台采集的数据包括居民的个人信息、家庭成员、财产、社保、医保、就业、土地以及金融等方面的数据,可以为银行开展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持,较好地满足了商业银行信息查询需求。
(二)系统数据采集机制常态化。截止目前,系统已经导入2014年第四季度和2015年第一季度的城乡居民信息数据,数据条目将近3000万条,共计导入平罗县26万城乡居民的个人信息、家庭成员、财产、社保、医保、就业、土地以及金融等方面的数据。平台建设成功和相关的管理制度印发后,将会使数据采集形成常态化机制,每个季度末系统管理员将采集来的数据进行导入操作,克服了以往零散采集数据费时费力的弊端。
(三)对个人征信系统形成了有益补充。根据人总行和宁夏区政府对平罗县信用体系建设的要求,建设覆盖全县城乡居民的相关信息的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是十分有必要的。一方面,个人征信系统收集的信息只是与银行发生信贷关系的客户信息,信用信息平台收集的是所有城乡居民的信息。另一方面,个人征信系统收集的是客户与银行发生信贷时产生的相关信息,而信用信息平台收集的是包括居民个人信息、家庭成员、财产、社保、医保、就业、土地以及金融等各方面的信息。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的数据信息比个人征信系统的数据信息更加丰富,是对个人征信系统数据层面上的拓展,是对个人征信系统的有益补充。
(四)软件开发中先进的IT技术得到充分应用。信用信息平台的开发是科技支持金融的一次有效尝试,按照系统的业务需求以及数据的特点,尽可能地选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主要表现在:一是选择Ubuntu Linux作为开发环境的操作系统。该操作系统与windows操作系统相比,具有技术高可靠性、平台多样性、强大数据库支持能力、开源且安全性高等特点。二是选择大数据处理技术管理数据。由于宁夏平罗县城乡居民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所采集的数据是城乡居民的各种数据信息。数据来源广泛,数据数量庞大,数据类型复杂,而且数据有按照时间段来存取的需求,传统关系型数据库已经不适合处理这样的数据。选择HBase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是一种分布式非关系型数据库系统,是分析处理大数据比较成熟的时代产物。三是系统部署采取高可用集群技术。将系统部署在三台PC上,三台PC作为服务器来分散和多副本存储数据,并且配置了负载均衡。一方面能够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存放,另一方面切实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同时,这样的部署提供了系统的易扩展性,为系统进一步推广而引发的数据存储空间扩展管理做了相应的技术准备。
三、进一步做好信用信息平台建设的思路
(一)继续扩大信用信息平台的数据采集范围。目前,信用信息平台采集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平罗社会工作部、社保中心、医保中心、农改办、土地局以及各个商业银行等单位和部门,数据主要反映城乡居民的个人信息、家庭成员、财产、社保、医保、就业、土地以及金融等各方面的信息。下一步,将和平罗县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公安局以及司法局等单位进行接洽,对城乡居民的工商、税务以及司法等信息进行收集和系统导入,不断丰富信用信息平台的数据基础。
(二)不断完善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的功能。目前信用信息平台进入试运行阶段,我们将对用户运行系统中发现的问题以及系统功能完善的建议适时进行总结,对系统的数据接口、统计分析功能、用户界面做进一步的完善。尤其要对城乡居民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提高信用信息平台的决策支持效果,加强政府部门运用系统的数据功能,切实实现系统建设前期的数据共享承诺。例如,以镇或者村为单位对居民的信用信息进行加权评分并统计分析,对政府评选信用乡镇、信用村时给予决策支持。
(三)努力实现信用信息平台的全区推广。在不断扩大数据采集范围和不断完善系统功能的情况下,下一个目标是将系统推广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全辖县市进行使用。在建设初期就对全区推广的事宜做了准备,在系统数据框架、用户管理、服务器部署模式等方面做了安排或者进行了处理,实现全区推广的目标应该可行。
参考文献
[1]陈小林.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路径思考[J].西部金融,2015,(2):87-90。
[2]陈志刚,李传胜.海南省政府信用信息系统建设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7):85-85。
[3]梅宏州.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基本安全策略应用[J].硅谷,2012,(2):134-134。
[4]宋彦博,许波强,杨苗.关于软件测试执行过程的探讨[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4,(2):40。
[5]章政.以个人征信报告为切入点 建立居民信用体系[J].征信,2015,(6):1-2。
The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redit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Pingluo County of Ningxia
YI Zhijun
(Shizuishan Municipal Sub-branch PBC, Shizuishan Ningxia 753000)
Abstract:In order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pilot work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 credit system in Pingluo county of Ningxia, Shizuishan Municipal Sub-branch PBC took on the leading duty and developed the credit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Pingluo county of Ningxia. As a complement to PBCs personal credit information system, the system ha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finished the credit information of 260000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Pingluo county, and provided commercial banks the credit information query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the problem of asymmetric informa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and commercial banks can be solved, and the difficulty of farmers in getting loans can be alleviated. The paper sums up some feasible practices in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fully refines the effects of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dea on further promoting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Keywords: finan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redit system; software development
责任编辑、校对:苗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