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教育融入新文科人才培养的内在逻辑、价值意义与实现路径

2024-05-23黄华莉刘杨

关键词:价值意义实践教育内在逻辑

黄华莉 刘杨

收稿日期:20231215

作者简介:黄华莉(1978),女,湖北荆门人,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当代中国政治与政府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武汉理工大学重点教学研究改革项目“基于行业胜任力的文科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YJG2023010)

摘要: 新文科建設是新时代高等学校文科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有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新文科建设具有立足国情、关照现实的价值导向和实践特性,承担着培养时代新人的重任,这就客观要求将实践教育融入新文科建设。而实践教育与新文科人才培养又存在着内在逻辑和价值意义的契合和关照,使得实践教育融入新文科人才培养成为现实选择,可以尝试从培养方案革新、实践教育体系构建、多载体协同建设、多要素教育资源整合及师生评价体系优化等多维着力,将实践教育融入新文科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反映社会需求的“大实践”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 新文科; 实践教育; 内在逻辑; 价值意义; 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 G420; G423.04

文献标识码: ADOI: 10.3963/j.issn.16716477.2024.01.015

2019年,教育部宣布启动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四新”建设,新文科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热点;2020年11月,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明确提出新文科建设的任务是“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1]。培养有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必然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文科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立足国情、关照现实是新文科建设的价值遵循,也充分反映了新时代文科教育创新发展的价值导向与实践特性。可见,新文科建设的发展进程必然高度重视实践教育,也必然要求高校将实践教育融入新文科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完善实践教育的系统性设计,推动实践教育在新文科建设的各个环节落地增效,进而持续深入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努力培养新文科拔尖创新人才。

处在新的历史方位,新文科人才培养强烈呼唤实践教育的加入,同时,实践教育与新文科人才培养也存在着内在逻辑和价值意义的契合和关照,使得实践教育融入新文科人才培养成为现实选择,可以尝试从培养方案革新、实践教育体系构建、多载体协同建设、多要素教育资源整合及师生评价体系优化等多维着力,将实践教育融入新文科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反映社会需求的“大实践”人才培养体系。

一、 实践教育融入新文科人才培养的内在逻辑

(一) 特性契合:新文科人才培养蕴含着鲜明的实践特性

马克思认为,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2]。这表明,从客观事实到科学真理必然存在一个实践过程。而文科教育,“既是事实科学,追求客观真理,又是价值科学,追求具有主观标准的美和善,是客观和主观、事实和价值、真理和规范相统一的科学”[3]。可见,文科同样追求科学和真理,追求事实和价值的统一,同样需要实践。

而新时代的新文科建设开宗明义提出不仅要对科学和真理、事实和价值、真理和规范有矢志不渝的追求,还要通过实践认识世界、获得真理,更要通过实践改变世界。新文科教育不只是停留在抽象的理论思辨,而是要贯通学科发展,跨越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的界限,而且尝试广泛地融入理工农医等其他学科领域[4],坚持立足中国国情和社会现实,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为中国社会发展提出“新文科”方案,与实践教育实现了特性契合,都体现了鲜明的实践特性。

(二) 理念契合:实践教育与新文科人才培养理念同向同行

实践教育认为,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实践既是育人手段,也是最终目的;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实践教育旨在正确处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其核心就是要加强学生的应用与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践教育强调实践是人成长发展的必由之路,本质上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传统文科教育虽然也具有实践的品格,但因其注重理论性知识传授,专业划分明显,人才培养难以博通,使得学生难以实现全面发展。而新文科理念的提出较好处理了对传统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以及有效回应社会发展人才培养的需要两大问题。在新文科建设过程中,人才培养更加强调协同与共享,更加强调学科间的深度交叉融合,更加“重视学生科学思维、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养成”[5],也明确提出了新文科建设要立足国情、关照现实的价值遵循和实践导向,使得实践教育与新文科建设在理念上实现了同向同行。

(三) 目标契合:二者统一于培育时代新人的伟大实践

新文科建设的重点是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型文科人才。当前,新变化、新问题、新挑战接踵而至,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人。人才培养已经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的理论灌输、闭门造车的阶段,社会发展向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时代之问亟需回答。新文科建设实践旨在回答时代之问,实现培养“某种人”与培养“人”的统一[6],更注重人的全面培养和全面发展,培养主动对接新时代新需求新发展的新型文科人才。

实践教育突出以实践来育人,是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理论指导,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育人理念和育人实践,新时代的实践教育也同样需要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时代之问。可见,实践教育和新文科建设在育人观上不仅有着同向而行的理念,还有共同的目标,最终都将统一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实践中。

二、 实践教育融入新文科人才培养的价值意义

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们一直重视实践之于教育的重大意义。国外,从卢梭的“不要对你的学生进行任何种类的口头教训,应该使他们从经验中去取得教训”[7]到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实践观再到杜威主张的从“参与(participation)”中学习;国内,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较早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观,包括后来提出的“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无不体现了这一判断。

当前,我们倡导推行的实践教育主要是指高校有组织、有计划地围绕教育教学目的而开展的学生亲身体验的实践活动[8]。实践教育让学生在真实世界中解决真实问题,将获取直接知识与间接知识结合起来。将实践教育融入新文科人才培养,旨在用打破学科间壁垒,让学生从“做”中学知识、用知识,为培育具有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創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提供广阔空间平台。

(一) 实践教育有助于实现新文科建设价值引领的内在要求

价值观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方向和灵魂,强化价值引领是新文科建设的内在要求,而主体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是建立在具有一定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以及认识、评价和体验,都与实践活动密不可分。“一个人关于某类事物的价值判断一旦被实践所证实,他的价值体验、价值情感就会得到强化,就会成为一种稳定的态度和看法。人们接受社会价值观的过程,也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加以选择和内化的过程”[9]。

传统的大学教育中,高校学生缺乏社会实践体验,易理想化、片面化地去想象社会生活、认知自己、他者与环境,传统文科教育客观上存在不同程度的脱离社会现实、生活和学生的弊端,无法帮助学生完全克服这些弱点。应运而生的新文科教育需要深入思考和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所培养出的人才必须要有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认同,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规律的敬畏感,对中华民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豪感,对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使命感,对世界多元文明的尊重感,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感”[5]。而实践教育正好可以实现新文科建设的革故鼎新,帮助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沉浸式体验、深度化思考,不断锤炼品格,塑造出正确三观,培育出具有良好精神风貌和正确意识形态的时代新人。

(二) 实践教育有助于强化新文科人才理论知识教育的效度

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践是一切认识和理论的前提,人首先是行动的主体而非认识的主体,没有相应的参与体验,就不可能真正习得与之相应的知识和观念[10]。可见,实践活动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人应当在实践中证明自身思维的真理性,判断所学理论知识的真伪。

扎实的理论知识是文科专业学习的基础。传统文科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新文科建设持续强化理论知识的教育,强调破除学科壁垒,促进文、理、工、农、医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致力于培养又“专”又“通”的新文科人才。在此背景下,“学生需要更加精深地把握知识的复杂细节与深层意义,需要理解知识的“情境化条件”“在地化条件”,从而掌握更加“鲜活”、更具“实践意义”的知识。在新文科教育中,学生学习的方法更强调走近现实世界,凸显实践情境的学习;更强调走向知识贯通,凸显跨越学科边界的学习;更强调走进日常的细微生活,凸显超越信息碎片的建构性学习”[11]。

新文科建设强调的这种人才培养的知行合一、言行贯通就是实践教育的实践,其遵循了人才成长规律,具有显著的参与性、体验性,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真正亲身感受到了知识背后深沉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规律,能够判断理论知识真伪,验证观念对错,切实深化理论认识。

(三) 实践教育有助于新文科人才创新精神的培育

新文科的“新”不仅是新旧之新,更是创新之新,强调的是时代背景之新、建设理念之新、培养模式之新,其本身就具有鲜明的创新特征。新文科也要紧扣新时代中国发展需求,“旨在培养超越现有专业局限与学科局限,专业素养高、学术能力精、综合实力强、有创造视野的新人才”[12]。

一方面,理论知识教育本身不可能带来创新,它只有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才能创新。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改变学生单一被动接受理论知识灌输的传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师生双向良性沟通,增强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不断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产生。通过实践教育,不仅传授学生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在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从某种意义上讲,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另一方面,实践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的源泉和动力。任何脱离社会实践来谈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只能是纸上谈兵。任何创新的成果都是创新思维和科学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只有通过实践的方法才能解决理论上的对立,找到理论的源泉与发展的动力,才能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

(四) 实践教育有助于新文科人才的应用能力提升

传统文科教育侧重理论知识灌输,忽视了应用能力的培养。在社会转型、产业升级的国家大背景下,长期以来占据主导地位的理论知识灌输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要,难以适应现代社会问题复杂化的新要求。新文科是对传统文科教育的升华,由学科导向转为需求导向,具有服务生活、造福社会的功能,立足国家需求和现实问题,深化学科知识交叉融合,将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综合素养,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

实践是能力培养和提升的母基,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离不开实践,同时,能力的显现和衡量也只能在实践中完成。实践教育强调实践是检验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把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只有实践活动中,学生才能真正亲身去发现问题,运用知识去灵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因此,将实践教育融入新文科人才培养就是助力新文科人才应用能力的建设。

三、 实践教育融入新文科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实践教育融入新文科人才培养过程,必须实现从实践教学到实践教育的深度转变,坚持为国育才导向,突破传统文科教育的培养模式,突破传统实践的边界藩篱,结合新文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立足实际,将实践教育融入新文科建设的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对接社会的“大实践”体系。

(一) 构建和完善立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新文科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包含课程体系构建、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模式改革等多方面,将实践教育融入新文科人才培养,必须坚持统筹谋划、整体布局,以聚焦社会导向为抓手,以符合学生发展需求为目标,构建“实践+专业+行业”的立体化新文科人才培养方案,着力做好“交叉融合”文章。

1.优化课程体系。高度重视实践课程建设,建成规范性、制度性、梯度性的实践课程体系,加大实践教学比例,拓宽实践教学的平台和载体,引导学生通过多渠道、多维度进行实践,在做中学,“把问题、经验、活动既作为课程的内容,也作为学习方式来看待,注重实现“过程”的发展价值”[13];注重开发新课程,围绕国家需求、技术前沿、新兴产业积极开办新课程,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打破学科壁垒,促进不同学科知识的跨界融合,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有核心、有支持的新兴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形成跨学科的知识结构。

2.创新培养模式。“明确能力结构、素质要求与培养模式的映射关系,引进质量管理理念”[14],对培养体系进行全流程控制;坚持实践和问题导向,推动产教融合,教、产、创融合,开发对接新形势和新要求的可供多元化选择的培养菜单;拓展贯通本研一体化培养,以双学位、主辅修、微专业等制度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深化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等培养方式改革,鼓励更多学生走入实验室、社会课堂,突出团队培养的重要性。

3.改革教学模式。强化教育寓于教学以及实践教学的价值引领作用,促进理论知识传授与社会实践教育的紧密结合。推进教学内容的革新,深入开展国情社情民情教育,结合地域历史文化与发展现状,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注重专题教育,让学生学到真知识,习得真本领;推进教学方法的革新,鼓励现行的启发式、研讨式教学,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利用课内外资源设计好实践内容,适应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形势,用好新技术,搭建虚拟网络实践教育平台,加强实践教学的创新性和挑战性。

(二) 构建和完善“产教研”实践教育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15]。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要落实“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就是要在遵循文科教育和人才培养基本规律的前提下,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与其他学科融合,与相关产业融合。其中,健全实践教育体系是新文科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应当着力发挥实践育人实效,联动“专业+行业+就业”,贯通“产学研”全过程。

1.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依据新文科人才培养目标设定實践教育目标,面向真实情境、解决真实问题,“实现学生厚基础、强能力、重现场、解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素养的全面提升”[16],在构建实践教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基础上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依据社会现实变化情况着力调整升级课程结构、形式,更新教材内容;创新实践教学形式,利用小组研学、情景展示、课题研讨、课堂辩论等方式开展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并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主题实践教育,并用好第二课堂平台,促使课程实践教学形式在不断探索和改进中更加生动有效。

2.构建实践研究体系。创新实践研究形式,以社会实践为基础,以项目载体为牵引,注重多重交互学习;组建创新研究队伍,采用小组、团队、导师制等形式,按照自主管理和自主研究的模式构建团队[17],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搭建实践研究平台载体,注重文科综合实验室建设,加强顶层设计,全面规划布局,优化实验项目,把新技术融入到文科实验课程之中,构建资源共享、知识互通的文科综合实验教学研究平台。

3.构建实践产出体系。在进行实践教育的同时,也要注意对于实践成果的总结,利用成果激励学生再学习、再研究、再实践,发挥成果导向作用。既要积极引导学生形成、留存多样化的实践成果,例如图文报告、短视频、绘画、音乐作品、文创产品、H5、动漫等多种类型,鼓励学生充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多种形式、平台进行成果展示。同时也要突破固有思维,引导学生进一步转化高质量实践成果,将专业实践与创新创业、科研竞赛挂钩,将论文写在广阔的实践天地里,既锻炼学生创新能力,又赋能学生专业发展。以优质成果转化为导向,引导学生形成从扎实理论学习到深入实践调研,再回到理论研究的良性循环。

(三) 拓展和拓新“校社网”实践教育载体

教育实践反复证明,实践教育作用的发挥越来越依赖高校优质的实践教育载体的建设。实践教育必须借助于载体要素作为承载、传导内容和信息的通道和“介质”,并通过载体达到实现功能和效果目标的任务。因而,整合技术和资源,不断拓展、拓新并建成优质实践教育载体,构建起“校社网”联通协同的实践教育大载体成为形势所需。

1.搭建校内实践教育平台。依托第二课堂平台,打造思政领航、创新创业、文化艺术、社会工作、志愿服务五位一体的实践教育品牌,建立起以勤工俭学、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科技创新等社会实践活动为主体的实践教育体系,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加强校内实践教育资源挖掘,发挥校史馆、艺术馆、天文馆、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等校内资源在实践育人中的作用,同时推进校内研究机构、文科实验室的建设,为新文科人才培养提供教学研究支持。

2.拓展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加强与社会资源合作,构建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新模式,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实训实践平台和基地,创新开展沉浸式、情境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教育方式,深入推动社会实践与学生专业特色相结合的实践育人活动,并聘请校外教授、导师,邀请行业精英、产业大拿、科研院所专家承担部分课程指导,同时抓好转化成效,构建成果转化平台,形成符合高质量人才培养需求的实践教育平台体系。

3.用好网络实践教育载体。搭建网络实践教育平台,利用学习强国、中国大学慕课等平台,实现课堂教学线上线下一体化;综合运用AR、VR等技术,创设虚拟仿真实践育人环境,为学生提供全身心、多感官的实践体验,使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增强体验感和兴趣;开发实践教育信息指导平台,实现社会实践从发布、管理、总结的全过程信息化,并展示优秀实践成果;利用融媒体技术,建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媒体平台,采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实践过程进行客观记录和科学评价等。

(四) 汇聚和联动多要素实践教育资源

新文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都需要资源力量的支持,实践教育作为一项系统性的育人工程,涉及多个育人主体、多种育人力量、多重育人环节、多样育人环境,每个要素的衔接及功能发挥程度都会影响育人质量。因此,需要联动各方面专业育人资源,建立实践教育共同体,确保育人工作的系统性和实效性。

1.整合实践教育组织要素。学校是进行实践教育的主要活动阵地,也是实践育人活动的主要实施者、组织者和策划者[18],建立实践教育共同体,尤其要整合实践教育的主体要素,建立实践育人“大师资”队伍。师资力量是高等学府建设发展的基础和基本保证,是学科和专业建设的基本力量,新文科人才培养同样也要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与传统的第一课堂师资队伍以理论性强突出不同,实践教育的师资队伍充分体现了全员性,除了专任教师,还主要包含辅导员、班主任、企业导师、大学生涯规划导师、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师等。师资队伍的来源多元,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也更加差异化,多元与差异的碰撞恰恰促进了整个实践教育师资队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多样化,为培养一专多精的综合型、复合型新文科人才提供了重要保障。

2.整合实践教育参与要素。学生作为实践教育的主体参与者,也是整个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要想实践育人达到预期目的与效果,就必须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学生成长规律、学生发展需要,整个教育过程注重启发、引导,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打造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构建实践团队,将学生带入到真实的社会情境中,收获真实体会,深化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促使学生快速成长。

3.整合实践教育环境要素。社会环境是实践教育产生作用的基础,实践教育想取得实效需要场地、设施、基地、物质、资金等物质资源力量作为支撑和保障。高校应广泛寻求社会力量的支持,发挥学校特色,吸引更多社会资源参与到实践教育中来。加强政府、企业、社会、家庭协同联动,通过实践教育领域各要素的相互协调,实现学校与社会在实践教育中的联动配合,形成协同育人力量。构建社会化的实践教育组织体系,以建立专业社会实践基地和团队为载体,积极与地方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合作,创新开展沉浸式、情境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深入推进社会实践与大学生专业特色相结合的实践教育活动。

(五) 改革优化师生教育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是新文科建设的“指挥棒”,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是实践教育发挥实效的重要制度保障,“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15]刻不容缓。在过去的教育过程中,分数、论文在评价体系中占据主流,导致教师重科研、轻教学,学生重考试、轻实践,因此,必须完善实践教育评价体系,以评价要求为导向,激发教师立德树人、学生全面发展的内生动力。

1.改革教师评价体系。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单一学术量化评价标准,在新文科建设积极推动学科融合的背景下,引入多学科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坚持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多维指标评价教师[19]。在教学评价中,增加对于教师实践教学的考察力度,课外研究实践的权重增加,并注重考察实践成果的质与量,将学生实践能力提升也列入教师评价指标;在科研评价中,探索建立交叉学科学术成果评价体系,既侧重某一学科的“精”,又注重多学科的“通”,同时注重考察其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实践成果转化的能力;同时主动顺应数字化转型趋势,搭建全景式实践教学评价平台,依托大数据手段,持续跟踪过程性数据及状态,实现跨时空、高效率、即时性的评价反馈。

2.改革学生评价体系。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唯分数论”评价标准,树立“能力素养为本”的质量观,注重考察学生在学业成绩、实践能力、信息素养、团队合作方面的能力,形成多元化评价机制。在培养目标上,既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等多方面;在评价方法上,坚持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统一,既关注课程测试、课业论文,也关注日常作业、日常随评、单元测试等过程性数据,实现将评价重点向学生学习过程的转移;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实践过程档案,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育指导,帮助学生明确发展方向;最后,要形成对学生培养评价的长期跟踪,将评价结果纳入人才培养目标、方案、形式的持续改革,形成高校的人才培养闭环,以评价结果引导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宣言[EB/OL].(20201103)[20231013].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11/t20201103_498067.html.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78.

[3]樊丽明.“新文科”:时代需求与建设重点[J].中国大学教学,2020(05):48.

[4]黄铭,何宛怿.在新文科建设中强化价值引领[J].中国高等教育,2021(07):5658.

[5]樊丽明.关于育人的新文科观[J].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2(01):610,123.

[6]光明网.新文科建设的中国式方案和探索性实践[EB/OL].(20210820)[20231013].https://www.gmw.cn/xueshu/202108/20/content_35096372.htm.

[7]卢梭.爱弥儿:上卷[M].李平沤,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78:94.

[8]吴亚玲.论实践教育的特点和作用[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10):143145.

[9]吴向东.论价值观的形成与选择[J].哲学研究,2008(05):2228,57.

[10]黄英杰.实践教育哲学之實践概念的来源[J].教育学术月刊,2016(11):6166.

[11]吕林海.中国大学“新文科教育”建设:价值意蕴、核心内涵与实践路径[J].大学教育科学,2021(05):4959.

[12]陈周旺,段怀清,严峰,等.新文科: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复旦大学教授谈新文科[J].复旦教育论坛,2021,19(03):523.

[13]周毅,李卓卓.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J].中国大学教学,2019(06):5259.

[14]杨菁,申小蓉.新文科背景下“电子信息+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22(18):4546.

[15]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光明日报,20180911(01).

[16]潘镇,李金生,王丽萍.新文科理念下文科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22(06):6670,80.

[17]杨跃能,闫野.创新实践能力“四位一体”培养体系构建与应用[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7,40(04):3741.

[18]光明网.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协同体系构建浅析[EB/OL].(20231212)[20231215].https://reader.gmw.cn/202312/12/content_37022768.htm.

[19]夏文斌.新文科建设的目标、内涵与路径[J].北京教育(高教),2021(05):3336.

(责任编辑文格)

猜你喜欢

价值意义实践教育内在逻辑
论习近平党风廉政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论遵循社会规律与坚持包容性发展的内在逻辑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实践教育模式
论研究学习小组在大学生成才转型教育中的实践意义
工科院校设计类专业实践教育的反思与出路
浅析苏州园林的造景美学
浅析师范生中国精神培育的路径
区域活动在学前教育中的价值和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