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遵循社会规律与坚持包容性发展的内在逻辑

2016-12-27张洪萍

理论导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内在逻辑均衡性多样性

张洪萍

摘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差异化的过程,社会发展规律决定包容性发展。社会规律具有客观性和现实性、具体性和历史性以及阶段性和时代性等特点,分别决定了包容性发展的旨要、流变与走向,并构成了包容性发展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社会规律;包容性发展;均衡性;多样性;内在逻辑

中图分类号:D6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6)12-0054-04

进入本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我们党两次郑重提出包容性发展问题。第一次是2011年4月举办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时,将大会的主题确定为“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1]第二次是201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公报中指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2]该问题先后两次被提出,都是立足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来考虑的,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主要基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形势,着眼点由外及内;后者主要基于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问题,着眼点是在内外兼顾的基础上,重点向内。观察问题角度的变化,带来了对包容性发展认识的深化。我们党提出包容性发展必须遵循社会规律的重要论断,抓住了包容性发展的核心内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具有客观性和现实性、具体性和历史性以及阶段性和时代性等特点,决定着包容性发展的旨要、流变与走向,这是一条贯穿于包容性发展的内在逻辑主线。

一、社会规律客观性和现实性决定包容性发展的旨要

包容性发展的旨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发展要具有包容性;二是其指向为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这一旨要是由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现实性所决定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具有客观性和现实性,其根源在于物质世界存在的特性。物质世界存在的特性,在本质上是存在的多样性统一。关于这一点,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的世界模式论章节中,有精辟的论述。他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但不能把世界的统一性与世界的存在性两者混淆起来,“因为世界必须先存在,然后才能是统一的。”统一只说明物质世界的存在与实有,存在说明了物质世界的统一与多样。他在揭示存在实有的多样性本质时说:“只要我们离开存在是所有这些事物的共同点这一简单的基本事实,哪怕离开一毫米,这些事物的差别就开始出现在我们眼前。”[3]47这就也说明了物质世界是一个充满差别的多样性世界。毛泽东的《矛盾论》对于物质世界具有差别的多样性观点,进行了创新与发展:一是将世界事物的多样性差别,抽象为事物的差异,并认为事物的差异,就是事物的矛盾。毛泽东指出:“矛盾是普遍的、绝对的,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切过程中,又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4]307二是揭示了事物的矛盾即差异是事物发展的核心要素和根本原因,把事物的差异与事物的联系与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了,并指出事物发展的基础动力来自于内部的矛盾与差异,外部的联系与影响居于次要的地位。三是人类社会充满着矛盾与差异,其发展的过程在本质上也是差异化的。不论社会发展处在何种阶段,还是处在同一阶段的具体发展过程,都是存在矛盾或者说差异的。矛盾与差异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外在表现为差异,内在表现为矛盾。世界上的差异都包含矛盾,矛盾也必定体现出它的差异。毛泽东在上世纪30年代就高瞻远瞩地指出,社会主义时期的发展也是一个矛盾和差异化的过程。他说:“这是矛盾的差别性的问题,不是矛盾的有无的问题。”[4]307

毛泽东这一理论最为值得称道之处,就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对立统一的法则,即事物的矛盾法则,来解释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实际上,就是从事物差异性的视角,来分析事物差异、联系与发展的关系。主要有两方面的突破:第一,打破了苏联传输过来的社科理论从事物的联系来认识事物发展范畴问题的路径依赖,运用矛盾的语汇来解释发展的问题,与中华文明之源有交集,更加富有民族特色的亲近感。第二,运用矛盾和差异的观点,具有更深一个层次的蕴意,它既可以解释事物的多样性问题,又可以解释事物联系问题,进而可以在综合前两者分析的基础上解释事物发展问题。对于这样的理论问题,国内学术界有所论述,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邱耕田教授,他指出:“差异—联系—运动—新的差异—新的联系—新的运动以至无穷。可以说,差异、联系、发展是处于同一序列的等级的哲学概念。”[5]从事物差异性的视角,可以更好地解释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和现实性的问题。首先,差异是世界事物多样性的基础。如果世界上的事物没有差异,事物之间的区别就会消失,那么世界也就成为了“一”,而不是“多”。其次,差异是事物联系的条件,一方面差异构成了事物的多样,为事物的彼此联系提供对象;另一方面,差异又是事物联系的具体体现,人们通过对事物之间差异的比较,才能鉴别是什么事物和事物以何种方式发生联系。第三,差异是物质运动的动力,它又促使运动呈现出不同的形式。恩格斯说:“运动本身就是矛盾。”[3]127这充分证明物质运动源于差异,离不开差异,否则,它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为“物质的差异性,提供了引力的本质”。[6]一切物质运动形式的每一个具体实在的过程,都会呈现出不同的差异变化。例如,事物运动变化可以有渐进、波浪以及螺旋式等多种形式。第四,人类社会发展总的趋势是向前的,先进的社会形态一定会取代落后的社会形态,这是由矛盾的普遍性决定的,具有普遍的意义。但社会发展的具体形式却是差异化的,这是由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它表现为:发展主体的不同而不同,中国发展不同于别国发展;发展时期与阶段的不同而不同,中国现在的发展不同于过去的发展。社会发展的形式也不拘一格,可以是不平衡式、跨越式或赶超式发展等等。总之,无论是物质世界,还是具体到人类社会,都存在着这样一条规律,“事物的差异导致了事物的联系,事物的联系又导致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5]正是这条规律的作用,使得社会规律具有了客观实在的性质。

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对于包容性发展的旨要的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应然上,发展具有包容性是一个事物固有客观属性的表现,这是由多样事物存在的客观世界所决定的。因为一个具体的事物需要具有容纳其它事物的特性,否则它不能在世界上与其它的事物共存,自己也自然失去存在的意义。二是在实然上,包容性发展的指向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尊重差异,是因事物的差异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动力;包容多样是因世界是多样的世界,事物的多样性,要求事物具有包容性;事物的包容性又会促进事物的多样性,有容乃大,这是事物富有生命力的表现。尊重差异是发展的基础,包容多样是发展具有活力的表现。在某种意义上,社会发展就是一个如何认识、适应、引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过程。在社会发展中,只有始终抓住包容性发展的旨要,正确处理尊重差异与包容多样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实现包容共享的社会发展。

二、社会规律具体性和历史性制约包容性发展的流变

包容性发展的流变是一个“识差”“用差”再“识差”过程,并表现为发展向发展整合取向演进的外在形态。社会规律具体性与历史性的特点,对于这一流变是起决定作用的。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展具有的相同之处,就是它们在本质上都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但是,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有它的特殊性。恩格斯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7]295社会的历史和一切社会规律都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或者是以这种活动为基础的。但人类的社会实践是受具体的条件限制的,人类是不可以随意地凭借自我任性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人类创造自己的历史,只能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7]669人们只能是在具体的、历史的社会条件下,从事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人们也只能是以一定的手段或形式作用于客体,改造自然和社会,并形成一定的社会物质关系以及在这一基础上形成其他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规律虽然是人们实践活动的产物,但它的形成、存在和作用都是具有客观性的,它所拥有的具体性和历史性也是建立在客观基础之上的。因为,在社会中,人的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和社会规律的客观实在性是同一社会历史过程的两个方面。人的活动是社会规律借以存在和实现的基础,但社会规律形成后,又即刻成为人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客观前提,它制约和影响着人的自觉活动。从这一意义上说,社会规律的具体性和历史性又是一个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体。毛泽东指出:“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4]296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认识把握社会规律具体性和历史性的一大贡献,实现了认识论转化为方法论的飞跃。一是人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都会受到所处时代的时间、地点与条件的限制。二是人们对社会规律的反映总是有针对性和对象性的,是在一定的、具体的、历史条件下的认识结果。三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坚持社会规律具体性、历史性的最为本质的要求。这一理论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是我们党遵循社会规律包容性发展的主基调,也是社会规律具体性和历史性制约包容性发展流变的一条主经脉。

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这一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始了全面系统地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应该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问题。同年4月25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会上发表了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并与中央领导人协商讨论的《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毛泽东说:这十种关系,都是矛盾。我们的任务,是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8] 9月15日至27日,党的八大召开。这次会议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功绩,就是明确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大会认为这一矛盾的实质,“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9]396次年2月27日,毛泽东发表了题为《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话。这篇讲话是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讲的,在实际上,“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了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9]432 1959年12月18日,毛泽东在杭州研读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首次提及了社会主义建设分阶段的理论。他认为,社会主义可分为不发达与较发达的两个阶段,“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10]这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雏形。这一段时间探索的脉络,主要体现为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抓住矛盾、解决矛盾,促进社会的发展。矛盾就是差异,因此,其核心的内容就是发展与差异的关系问题。从毛泽东这两篇重要讲话来看,前一篇侧重讲发展,要发展,就要处理好关系、解决矛盾;后一篇侧重讲矛盾,正确处理矛盾,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八大明确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是为了认识差异,科学把握差异,促进社会的发展;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不发达与发达两个阶段的理论,更是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高度,来认识差异化发展的问题。社会发展差异化所体现的具体性与历史性特点,也决定了“社会发展就是一个‘求差的过程”。[5]其内在具有一个“识差”“用差”“识差”的脉络,即在现有的发展状况下,认识差异,寻求发展的动力;科学地利用差异,发挥其正向作用,防范其负向作用,促进发展;在新一轮发展上继续地认识差异、推动向前发展的往复,其外在又表现出发展——发展整合——发展的形态。客观地说,这一时期的探索为我国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进行了科学的破题,突出了中国国情,体现了实事求是,抓住了差异主项,确立了包容性发展的正确取向。虽然八大以后,党在指导思想上出现了“左”的错误,一度走了弯路,但这也掩盖不住初期探索的理论光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进行改革开放,所坚持的就是遵循社会规律包容性发展取向。邓小平指出:“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11]300我们党相继明确了中国社会主义社会正处在初级阶段、提出了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差异化发展的战略,并科学地把握住发展的阶段性、多样性以及非均衡性特点。例如:实行“三步走”的战略,在目标的实现上具有阶段性;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和实际,确立了基本经济、分配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体制改革上具有多样性;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在对待区域与民众的方式上允许出现非均衡性等等。随着这一发展战略的往前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整体水平都有显著的变化,但同时也伴生了社会差异的扩大,使国人生存的紧张感以及国家发展的风险性有所增大。邓小平及时地察觉了这一问题,他强调指出:“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12]373针对我国发展的具体实际,我们党在坚持差异化发展战略的同时,加大对社会利益的整合,实行发展向发展整合取向的转变,并将发展整合社会利益作为发展的主体。进入本世纪以来,江泽民提出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来思考布局发展与整合社会利益的问题。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发展是第一要义,明确了“发展与整合”的科学定位;以人为本是核心,指明了“发展与整合”的目的、力量和方式;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分别确定了“发展与整合”的基本要求与根本方法。习近平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把发展整合社会利益的包容性发展提升到一个崭新境界。

三、社会规律阶段性和时代性引领包容性发展的走向

包容性发展走向的特征是:既尊重差异、掌控分歧;又包容多样、坚持主导,并具体体现为一个寻求积极有益、向前向上的正向差异,抑制消极有害、向下向后的负向差异的过程。这一走向是由社会规律阶段性和时代性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差异化发展体现出阶段性和时代性。无论什么发展、无论发展的内容怎样,马克思认为“都可以看作一系列不同的发展阶段”。[13]他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了具体描述:一是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中,从人的发展状况的视角,划分出了人的依赖、物的依赖、个人全面发展的这样三个依次更替的社会发展阶段。[14]二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从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视野,划分为“亚细亚的、古希腊罗马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15]的几个不同时代。恩格斯在《路德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指出:“一切依次更替的历史状态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暂时阶段。”[16]进一步揭示了社会发展阶段性与时代性关系。在人类社会向前奔腾的历史长河中,社会阶段性是暂时的,但又有时代性的必然,因为它具有所处时代存在的条件与理由;社会时代性是永恒的,但又会打上阶段性的烙印,因为它只能在现有的阶段上来体现。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只能在原有社会发展阶段内部已萌发形成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旧的阶段逐渐让位于新阶段的具体过程中不断地得以实现。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差异化发展的阶段性和时代性观点,主要包括三点内容:一是社会的发展是分阶段的,这些阶段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是暂时性的。二是在每个社会发展的具体阶段中,阶段性与时代性是对立统一的,阶段性依赖于时代性提供存在的理由,时代性又依靠于阶段性孕育发展的条件。既不能固步自封,也不能超越阶段。三是每个社会发展阶段都内存并产生着让位于更高阶段的条件与动力。这些内容引领了包容性发展的走向,因为,尊重差异,掌控分歧,只有立足于发展的阶段性,才能实事求是;包容多样,坚持主导,只有立足于发展的时代性,才能与时俱进。

遵循社会规律包容性发展的关键,在于科学把握发展的阶段性和时代性,这也是把握机遇,应对挑战,赢得主动、优势和未来的基本要求。如何促进包容性发展,主要是看人们有无问题意识,能否在发展阶段的纵轴和时代的横轴构成的坐标系中,找准问题的汇合点。马克思认为,一个时代所提出的任何在内容上正当与合理的问题,有着共同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17]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几个关节点上,都是立足于阶段性和时代性交织的问题,来打开新局面的。上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提前完成,但毛泽东不仅没有沉浸于喜悦之中,反而“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18]他反问自己,也反问党内的同志,难道“他们所走的弯路,你还想走?”[19]他所考虑的问题是,照搬苏联不是个办法,我们是在搞中国的建设;过于依赖过去革命的做法也不行,我们现在主要是在搞建设。于是毛泽东带着这个问题,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探索,试图寻求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的改革开放的决策,也是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性和时代性的这样一个问题。一是要与自己的过去作比较,二是要与同时代的世界作比较。从发展阶段性的角度,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阶段性特征,是要通过发展生产力来体现其优越性的。“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11]314从发展的时代性的角度,他讲了两点:一是历史上有人想在中国搞资本主义,总是行不通。“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12]229我们搞社会主义虽然犯过错误,但总的说来,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二是改革开放是时代的需要。“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12]242我国的改革开放就是怀揣这样的动因与雄心上路的,风雨近40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中国的改革开放,现在又步入一个发展阶段性与时代性交汇孕育新问题的活跃期。习近平特别强调:“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20]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和新要求,从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回答了新形势下包容性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例如:“中国梦”成为引领包容性发展的一面鲜艳旗帜。从历史的维度,它突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责任担当,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有机地结为一体,进一步筑牢了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和谐相处、维护统一的思想基础;从阶段的维度,它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亲和力,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在我国从革命的、阶级本位的以及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到建设的、人民主体的以及国强民福的道路转变,进一步提升了“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怀度。从时代的维度,它彰显了我党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紧跟时代步伐的战略思维和定力,在国内,打造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倡导共建共享;在国际,打造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合作共赢,进一步增强了融入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赢得主动、优势与未来的意识。“四个全面”是战略布局和具体举措,也是遵循社会规律包容性发展的行动指南。全面建成小康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整合社会利益是包容性发展的核心要义,并指出发展整合利益,关键在于发展,核心在于全面。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明确了体用统一是包容性发展的内在要求,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大体”,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大用”,包容性发展关键在于以体促用、以用促体、体用统一。全面依法治国进一步明确了政与治相辅是包容性发展的重要遵循,并指出党领导人民依法治理国家是政之根本,良法善治是治之关键,包容性发展要把政与治的相辅当作不懈的追求。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明确了固本包容是包容性发展的基本原则,并指出巩固本体,既是包容性发展的基础,又是包容性发展的保障。只有本固,才能容包,否则,会“本”“容”皆失。在包容性发展的过程中,要从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党的建设与治国理政相统一高度,不断增强核心和底线意识,始终坚持这一基本原则。“五大发展理念”突出的时代特色,就是为新常态条件下的包容性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它既提出了尊重差异、掌控分歧与包容多样、坚持主导的基本原则,又提供了寻求正向差异、抑制负向差异的具体方法。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包容性发展的不竭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包容性发展的本质诉求;绿色是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更是包容性发展永续的必要条件;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包容性发展的必然选择;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是包容性发展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310.

[2]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召开十八届四中全会 讨论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N].人民日报,2014-07-30(1).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邱耕田.差异性原理与科学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13,(7).

[6]彭有怀.差异世界[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8∶481.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2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569.

[9]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396,432.

[10]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949-1976) (第 4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264.

[1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1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329.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

[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2.

[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70.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40卷)[M] . 北京:人民出版社 , 1982∶289.

[18]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17.

[19]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

[2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7∶74.

【责任编辑:张晓妍】

猜你喜欢

内在逻辑均衡性多样性
京津冀全域旅游供需系统构建及均衡性研究
海洋微生物次生代谢的生物合成机制
舞蹈表演的表现形式多样性研究
中国道路自信的内在逻辑
均衡性原则司法适用解读及适用路径的精致化构造——以四个案例为出发点
着力破解基层民主“非均衡性”的困境
政府间均衡性转移支付绩效评价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