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PBL教学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4-05-22王丹丹
王丹丹
摘要:现代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方法可实现教学情境的合理设计,以解决问题为目标,打造能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高效课堂,使学生学习主动性、自主学习意识和语言表达以及思维能力都得到显著提升。本篇文章将以新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二年级所学必修2教材教学实施作为案例,进行PBL教学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应用策略的讨论,以期能够为教师发挥PBL教学法应用优势、提升高中生物学课堂有效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PBL教学 高中生物 教学应用
PBL教学方法是指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目标,开展学习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践探究。最早PBL方法主要应用在医学方面,源自于“望、闻、问、切”当中的“问”,后逐渐延伸至教育领域,其主要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整个过程是以合作方式来进行推进。通过合作过程中的交流、讨论、互动,共同达成共识,获得知识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相关知识理解的深度,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对生物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大幅度降低学生理解生物学相关概念和抽象知识的难度。
一、PBL教学方法特点
PBL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在解决问题时,要求依据学生学习能力差异进行不同合作小组的划分,通过任务分配来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充分地参与到讨论过程当中,并为讨论结果的获取和总结尽一份力。从中也不能看出,PBL教学方法的又一大特点是合作学习,其讲求小组合作,在不同学生能力层次搭配和共同互补过程当中,促进成员之间的表达和沟通,并一致得出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共识,从而习得知识。[1]
二、PBL教学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以人教版(2019)高中二年级生物学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材中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3节《伴性遗传》为例。
(一)教学内容分析
这一节的知识内容主要包含了伴性遗传的相关概念和特点,以及伴性遗传相关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等三个重要教学知识点。
知识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较为接近,而且其中也解释了一些生活中较为常见的遗传病具体原理,课堂可以从学生较为感兴趣的人类遗传病切入,引发学生讨论。
通过对一些有意义的问题研究,学习关于伴性遗传概念和特点等核心内容知识,包括人类红绿色盲婚配方式,并进行核心重要知识点的分析与推理,并以同样的分析方法来学习其他两种伴性遗传类型。
(二)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
借助果蝇实验分析果蝇的眼色具备哪种遗传学现象?
问题设计意图:引入果蝇染色体类型和眼色基因所位于的染色体,并深入果蝇眼色性状与性别之间关联性相关问题的讨论,依据学生所掌握知识进行问题分析后引入本堂课程的知识点。
情境创设:
以视频课件展现人类红绿色盲眼中的世界,并显示红绿色盲检查图,直接提供或由学生检索搜寻男性、女性红绿色盲发病率,依据相关社会调查数据报告分析得出红绿色盲是否属于伴性遗传。
问题提出:
“为什么会出现红绿色盲?”
“红绿色盲具有哪些症状?”
“生活中红绿色盲有哪些影响?”
“红绿色盲是否能够治愈?”
進阶问题设计:
“红绿色盲是如何遗传的?”
“红绿色盲具有哪些遗传特点?”
“男性出现红绿色盲概率高于女性的原因是什么?”
以小组讨论细化问题:
“红绿色盲基于主要位于X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非同源区段,或是位于Y染色体同源区段还是非同源区段?”
“红绿色盲是属于伴X基因还是伴Y基因?”
(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问题假设和讨论,并得出结果。)
最后由教师总结出: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且是属于伴X基因的隐性遗传。
(三)效果分析
通过实践教学,表明PBL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与知识理解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1.学生学习态度有了很大改善,更加热衷于合作学习,对探究性学习的兴趣有了很大的提升;
2.在获取生物学知识能力方面,通过PBL教学方法,大幅度提高了学生对生物学术语应用的能力,且语言表达能力更加准确;
3.在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及能力,并且能够尝试提出一些较为明确的问题,对于问题解决的思路也产生了一定的意识,同时很多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有超过半数以上学生可以在预习过程中获取很多有价值的知识信息。[2]
结束语:
综上所述,PBL教学方法强调以问题为中心,是以问题式教学方法为基础,而且提问并不是教师特权,可以是教师进行问题设计,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教师所能够发挥的作用是依据课堂教学内容和所要讲授生物学知识,进行问题情境创设,从而启发学生更好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明确解决问题所需要分析的资料和讨论的重心。
参考文献:
[1]邹博博.PBL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中学生物教学,2021,2(3):40-41.
[2]杜金烨,张锋.PBL模式下的高中生物学科学史教学——以“关于酶本质的探索”为例[J].中学生物学,2019,35(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