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理念下培智绘画与手工教学备课方法

2024-05-21杨爱霞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3期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

【摘 要】在新课标理念下,培智绘画与手工教学备课方法经历了深刻的变革。教师应理解新课标强调的学生主体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以此为基础,设计备课。首先,教师需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注重学生的技能、创意和审美培养。其次,分析学生的特点,包括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以便个性化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然后,教师应充分准备教学资源,包括材料、作品、案例和技术设备,以支持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最重要的是,教师需设计富有创意和互动性的教学活动,如创意启发、示范操作、小组合作和创作实践,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兴趣。最后,通过多样化的评估方法,如作品展示、技能操作评估、创意表达评估等,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综合这些备课方法,可以为培智绘画与手工教学提供更具有活力和创新性的教育体验。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培智绘画;手工教学;备课方法

【中图分类号】G764;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03—190—03

一、理解新课标理念

(一)以学生为中心

新课标强调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个体需求。传统的教育模式侧重教师传授知识,而新课标要求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兴趣、发展和需求,以便个性化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这要求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以及认知特点,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1]。

(二)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要求学生不仅要获得知识,更要能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这种能力培养需要教育过程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实践活动和项目性任务,让学生在实际中学以致用,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多元化的教育目标

新课标倡导多元化的教育目标,认识到学生在不同领域和方面都可以发展出色。因此,教育不再仅仅追求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包括智力、情感、体质、美育等各个方面。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在多个领域都能够全面发展,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者,还是道德、情感和创新的践行者。

(四)个性化教育的实现

新课标推动个性化教育的实现,要求教育过程更加注重发展学生的独特潜能和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差异化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个性化教育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2]。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

(一)多维度的教学目标

新课标鼓励教学目标的多维度设定,即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水平,还要注重他们的技能、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例如,在培智绘画与手工教学中,除了传授绘画和手工技能,还可以设定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审美情感等目标,使他们能够在艺术创作中得到全面的提升。

(二)个性化的教学目标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发展需求,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考虑个体差异。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风格等,为每位学生设定个性化的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这样的个性化目标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提升教学效果。

(三)能力培养为导向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目标应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在培智绘画与手工教学中,教学目标可以包括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沟通能力等,使他们不仅掌握技能,还能够将技能应用于实际创作和交流中[3]。

(四)实际应用为基础

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紧密联系实际应用。在培智绘画与手工教学中,目标可以设定为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技能和知识,创作出符合自己兴趣和风格的艺术作品。这样的实际应用目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三、分析学生特点

(一)认知水平差异

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差异,有些学生较为理论性强,善于抽象思维,而另一些学生更倾向于具体实践,喜欢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材料,以便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二)兴趣爱好多样

學生的兴趣爱好是多样的,有些可能对绘画更感兴趣,而另一些则对手工制作更感兴趣。了解学生的兴趣,可以根据他们的特点调整教学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不同兴趣的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

(三)学习方式差异

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存在差异,有些学生更适合听讲解,有些则更适合通过实践来学习。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根据他们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实践操作等,以便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学习体验。

(四)学习动机和目标

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目标,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有些学生可能是出于兴趣而学习,有些可能是为了提升技能而学习,还有些可能是为了实现职业发展目标而学习。根据学生的不同动机,教师可以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更有动力和积极性地投入学习[4]。

四、教学内容的设计

(一)基本技能的传授

教学内容的设计首先应包括基本的绘画和手工技能的传授。这包括各种绘画技法、材料的使用方法、手工制作的基本步骤等。通过系统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各种技能,为他们的艺术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创意拓展和实践应用

除了基本技能,教学内容还应包括创意拓展和实践应用的部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意思维训练,鼓励他们在艺术创作中展现个性和想象力。通过实践应用的环节,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技能和创意应用于实际作品的创作中,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作能力。

(三)艺术知识的传递

艺术不仅仅是技能的积累,还涉及到丰富的艺术知识。教学内容中可以融入一些艺术史、艺术流派、艺术家介绍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艺术的背景和发展趋势,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四)跨学科融合

教学内容的设计可以进行跨学科的融合,将绘画和手工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结合。例如,可以结合科学知识进行生物标本绘制,或者结合历史知识制作古代工艺品。这样的跨学科设计能够增加学科间的关联性,丰富学习内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鼓励自主创作

在教学内容设计中,要鼓励学生的自主创作。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开放性的创作题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进行创作。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五、教学方法的选择

(一)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在培智绘画与手工教学中,可以设置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共同合作完成绘画作品或手工制作,通过合作交流,不仅提升了技能,还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

(二)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和创新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选取一些艺术作品或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他们从中汲取创作灵感和艺术思想。通过案例分析,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艺术的背景和内涵,提升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三)实践探究

实践探究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实际操作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技能和知识,完成具体的艺术作品或手工制品。通过实践探究,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六、教学资源的准备

(一)教学材料和工具

教学材料和工具是教学资源的核心,它们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创作。教师需要准备各种绘画和手工制作所需的材料,如颜料、画笔、画布、纸张、剪刀、胶水等。合适的教学材料和工具能够提供良好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能和知识。

(二)艺术作品和实例

准备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和实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的背景和风格。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艺术作品,进行解析和讨论,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灵感和启示。同时,也可以展示一些学生的优秀作品,激励其他学生的创作热情。

(三)多媒体和技术设备

在现代教学中,多媒体和技术设备的应用越来越重要。教师可以准备投影仪、电脑、音响设备等,用于展示艺术作品、示范操作步骤,或者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展示。这样的技术支持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活动的设计

(一)创意启发活动

创意启发活动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和想象力。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创意图片、播放相关视频、分享创意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产生新的创作灵感。这样的活动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艺术创作中能够更有创意和创新性。

(二)示范操作活动

示范操作活动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实际操作,向学生展示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步骤和技巧。通过实际示范,学生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操作要领,从而更好地进行实际操作。

(三)小组合作活动

小组合作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协调能力。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合作完成绘画作品或手工制作。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促进彼此的成长。

(四)创作实践活动

创作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意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创作题材和方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进行创作。通过实际创作,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技能和知识,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

八、教学评估方法

(一)作品展示评估

作品展示评估是培智绘画与手工教学中常用的评估方法之一。学生可以通过绘画作品或手工制作作品来展示他们所学的技能和创意。教师可以根据作品的质量、创意以及技巧等方面进行评估,了解学生的艺术水平和进步情况。

(二)技能操作評估

技能操作评估主要针对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能力进行评估。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操作任务,让学生实际操作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步骤和技巧。通过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和效果,教师可以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技能。

(三)创意表达评估

创意表达评估是评估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方法。教师可以设置创意启发题目,让学生自由发挥,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法。通过评估学生的创意表达能力,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

(四)互动交流评估

互动交流评估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互动表现和交流能力。教师可以设置小组讨论、学生展示等环节,观察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通过互动交流评估,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态度。

九、教学反思与改进

(一)教学活动效果的评估

教师可以通过评估教学活动的效果来进行反思。在每个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回顾学生的学习表现、作品质量以及互动情况,分析教学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发现效果不理想,教师可以思考是哪些因素造成的,从而进行改进。

(二)学生学习情况的观察

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是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可以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以及表现情况。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了解哪些环节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哪些环节需要进一步优化。

(三)学生反馈和建议的收集

学生的反馈和建议能够为教师提供宝贵的改进意见。教师可以定期向学生征求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建议。学生的反馈能够帮助教师更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教学,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找到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四)教学方法和内容的调整

根据教学反思的结果,教师可以进行教学方法和内容的调整。如果发现某些教学方法效果不佳,可以尝试采用其他方法;如果发现某些内容不够吸引学生,可以加入更多有趣的元素。通过不断的调整,教师可以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效果。

十、结语

在新课标理念的引领下,培智绘画与手工教学备课方法的变革变得迫切而重要。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关注学生特点、充分准备教学资源、设计创意活动、灵活评估学习成果,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具有实践性和创新性的教育体验。在不断反思和改进中,我们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综合素养,让培智绘画与手工教学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鲜活的艺术光彩。

参考文献:

[1]李玲.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绘画与手工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新课程,2023(8).

[2]杨丽.利用创意彩绘葫芦提升培智学校学生绘画与手工制作能力[J].现代特殊教育,2022(1).

[3]王艳美.钻石绣在自闭症儿童绘画与手工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2022(3).

[4]黄献林.创新理念与教法新模式实现绘画与手工高质量——以马鞍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培智部探索绘画与手工教学新法为例[J].安徽教育科研,2021(36).

[5]周旭德.提高培智学校绘画与手工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2).

作者简介:杨爱霞(1985—),女,汉族,云南隆阳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美术教育。

猜你喜欢

新课标理念
新课标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学的几点思考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材解读方法探析
浅议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新课标理念下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新课标理念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鱼·渔·喻:教学的三重境界
新课标理念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措施分析
新课标理念下初中语文课堂生本教学策略探析
践行新课标 构建新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