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7-03-24翟燕
摘要: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实施已迫切要求我们对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机制进行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应该是我们每一位身处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本文结合教学过程中具体的案例分析,通过对教材研究、上课及课后反思等方面进行思考和论述,提出一些相关的教学建议,希望能对初中物理教学效果的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初中物理;教学思考
作者简介:翟燕(1984-),女,硕士研究生,中学一级,研究方向:理论物理.1教材挖掘的再深入
有位著名的特级教师曾经谈到“教师备课,要把八分之八十的精力放在研究教材上”.物理是一門系统性强、逻辑严密的学科,教师不仅要从整体上掌握教材,做到正确理解每一章、每一节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知识的来龙去脉,做到统揽、全书、总体把握,更要研究知识的内部结构、知识的编排层次,还要遵循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提高物理教学严谨性的同时,需要教师更加科学的进行教学设计,使其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教师的教学要求.
比如,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压强》一节,课本上给出“压力”的定义为:这种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教师应该要思考:是不是压力的定义就可以理解为,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都叫压力呢?显然不是,比如说高中物理遇到的某种情况下的电场力,如图1所示,带电荷量为Q的正点电荷距一很大的接地金属板的距离为a,金属板对点电荷的作用力,此时该电场力的方向就与金属板表面垂直,显然是不能称之为压力的.
所以教材在让学生寻找诸多压力示意图共同点的基础上,给出了压力的定义:“这些力都垂直于物体表面,这种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 ,我相信“这种”这个词的意义就在于此,类似于以上这些情况下的这种力.这样表述就尤为严谨了.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当然完全没有必要提及这些,但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想到语言表述的科学和缜密.因为“压力”这个概念本身就是按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力,不需要给它下很严格的定义.又如,在谈到“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细心的老师会发现2015年教材已经变更为“对于相同的受压面,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关注控制相同受力面积来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可以在前面的活动中有意的渗透这一点,例如:做气球和铅笔的活动时,可以有意指出我们是对于同一个气球和同一根铅笔的情况下去体验压力大小的.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控制变量思想的理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研究问题和语言表达时要注意严谨性和科学性.还有,在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中,“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这一活动中,之前教材一直是采用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碘锤(如图2),而2015年的教材版本已经转变为水浴法加热碘锤(如图3).细心的教师应该能发现新方法的更改原因.
单质碘是紫黑色有金属光泽的鳞片状晶体,熔点为113.5℃,沸点为184.35℃.若采用图2,对“碘锤”中的碘晶粒加热后,酒精灯外焰的平均温度可以达到519.9℃,随之碘的温度迅速升高,在加热的过程中下面的碘还没有升华完,就已经达到了碘的熔点,于是开始熔化,因此碘锤中会出现液态的碘.而采用图3所示的水浴法,水沸腾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且低于碘的熔点,所以碘不会熔化.因此,采用水浴法加热,控制水温不超过碘的熔点,即可让碘只发生升华而不会发生熔化.根据这样明显的实验现象,学生就能很自然的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这个方法改进的优点就体现的淋漓尽致了.
诸如以上情况的案例还很多,这就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更深度的备课,丰富自身知识修养的同时,正确引领教学,尽量挖掘出教材能提供给我们的最大信息量,从而才能有选择、有技巧、有目的地渗透给学生.
2情境创设的再有效
“境”指教学环境,“情”指洋溢在“境”中的教学双方即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情因境而生,境为情而设,情与境统一为情境.创设好的课堂情况既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又能增加学生的思维深度.
例如,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第一节,为了引入“动能 势能 机械能”的课题,我们可以创设令人震撼的情境,播放刚刚发生的台风“莫兰蒂”带来的危害,学生都会看的格外认真.为了更生动、形象的体现流动的空气和水能对物体做功,从而引入能量的概念,教师可以创设一种情境:在一个长长的玻璃板中,放置一辆玩具小车,吹风机对小车吹风模拟台风,一盆水模拟洪水,学生能清晰的看到小车在风和水的作用下移动了一段距离.
此时教师可以问:刚才的实验中,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小车在风和水的作用下移动了一段距离.
教师继续追问:风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样的水?
从而得到,流动的风和流动的水能对物体做功,我们就说他们具有能量.这样的情境创设比用传统的通过一张图片的解释要直观、生动的多,学生不仅能接受新知识,还能在教师的层层追问中最大限度的发散了思维.再如:在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一节《压强》中,课题的引入我们可以放弃传统的“牛人走钢丝”、“胸口碎大石”等.可以用:课前用A4纸卷成一个个圆筒,用胶带缠成一卷.
教师先拿出一张A4纸卷成一个纸筒,问:这个纸筒能承担一张凳子的压力吗?
学生:不能
教师演示,纸筒被压坏.教师接着展示图示(图4和图5)的一卷纸筒问:这卷纸筒能承受住这张凳子吗?
学生:能
演示成功.
教师:那能承受我们班某某同学(较胖)吗?
学生哄堂大笑:不能
学生上台轻轻的站在上面,结果安然无恙
学生惊讶的同时,教师问:为什么这么重的同学站上去而纸筒不被压扁呢?
从而引入压强概念,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又如,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音是什么》,大多数教师的引入是播放音频,让学生倾听风声、雨声、流水声.在这里教师可以适当的做个改变,播放学生都喜欢的最近比较火的明星“小咖秀”,同样一段视频,一遍静音,一遍声音正常.学生会有不同的感受.
教师趁机问:你认为哪一遍视频有意思?
学生:有声音的!
教师接着追问:你能否提出几个你想知道的有关声音的问题?
学生:声音是什么?声音怎么产生的?声音的特点?
学生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有效的情境创设,要让学生在参与、体验、经历的过程中学到知识,逐步培养学生探究问题时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
3问题设计的再优化
根据新课标理念的要求,启发式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问题的设计.问题设计是思维的元素、是发展学生思维的钥匙、是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载体.问题解决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使课堂产生预设和未预设的效果.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问题的设计与引导,从而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要注重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层次性、趣味性,同时提高问题的思维含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课堂的主体.
例如,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一节《声音是什么》中,在探究声音的产生时,学生已经通过纸张发声、声带的发声等猜想出声音产生的原因.接着我们利用音叉来证明物体由于振动发声(图6).该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师要注重问题的设计与引导.
教师用小锤敲击音叉.
教师:大家听到音叉发声了吗?
学生:听到了
教师:那你们看到音叉的振动了吗?
学生:看到了
学生:没看到
教师:为什么后面的同学看不到音叉的振动呢?
学生:应该是振动太微小了,不容易观察.
教师拿出带有乒乓球的铁架台(如图7),问:利用老师提供的器材,大家讨论一下,你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發声的音叉是振动的?
讨论结束,让一学生上台演示,然后让其他同学做出评价,哪里做的好,哪里做的不好,你认为应该怎么改正更好?学生踊跃发言.
教师:敲击音叉前乒乓球能不能与音叉接触?为什么?
刚才这个同学的操作过程中,你观察到了(包括听到和看到的)什么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教师接着追问:乒乓球在整个实验中的作用是什么啊?
学生:把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易于观察.
教师从而很自然的得到转化放大的思想方法.
教师:非常好!那老师为什么选择乒乓球,而不用大铁球?
教师:你还能想到哪些方法可以显示出音叉的振动呢?
学生经过讨论后,提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脸颊、贴水面,或者用手去摸等等.
这样,经过大量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整个实验过程的观察、思考和讨论,学生体会到了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思想方法——转换放大,该部分的重点得到了突出,难点也得以突破.
在教学过程中,诸如此类的例子很多很多,教师的合理提问,不仅可以检查学生知识获得的情况,及时调节课堂教学的方案,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的心智,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同时还能促进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知识、思想、情感的交流,使学生能认识到自己学习上的优缺点,不断地发现问题, 勇敢地提出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物理是初中生刚刚接触到的学科,有趣高效的物理课堂对他们的兴趣培养极为重要.广大教师应该积极改变思想观念,在课改理念指导下,摒弃不足之处,努力创新,真正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备课要有一定的深度;要深入的研究和挖掘教材;恰当的创设情境;优化的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生成,这样才能使课堂具有高效性,这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需要用心去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程柱建.中学物理教学参考[J].江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