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傍针刺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2024-05-20窦嫦芝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4期
关键词:骶髂针刺关节

赵 亚,张 印,窦嫦芝,陈 洋,耿 君,孙 钰△

1.淮北市中医医院,安徽 淮北 235000; 2.淮北市人民医院,安徽 淮北 235000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免疫相关的炎性疾病,炎症的发生伴随整个疾病过程,常累及脊柱关节、脊旁软组织和骶髂关节等中轴关节。AS严重者可发生脊柱强直甚至畸形,造成患者脊柱关节功能障碍,也可能合并脏器或组织的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强直性脊柱炎在我国的发病率为0.24%~0.33%,以男性发病为主,男女比例为3∶1,患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

AS的起病隐匿,病程较长,难以治愈,误诊、致残率高[1-2],且目前为止无治愈的办法,主要以缓解症状和控制病情发展为重点;药物治疗主要以非甾体类抗炎药、抗风湿类药物和免疫抑制剂为主,但由于非甾体抗炎药和抗风湿类药物长期服药不良反应大,多数患者不能耐受,而免疫制剂大多价格昂贵且副作用较大,常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针刺疗法作为中医传统的外治疗法,在治疗AS上疗效显著,可以很好地缓解疼痛症状,改善躯体活动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延缓病情进展[3]。传统针灸治疗AS有丰富的经验,傍刺是中医十二节刺常用刺法之一,《灵枢·官针》中记载:“傍针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傍针就是于穴位处直刺一针后,再在其近旁斜刺一针,傍其左右,直刺以祛邪,傍刺疏通经络,两针呼应,增强针感,能够更好地激发经络气机,使患者针感的传导更为强烈,在治疗痛处固定、痹证日久的疾病颇有成效[4]。本研究通过观察傍针刺法治疗AS疗效,探讨傍针刺法在治疗AS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21年12月31日—2022年12月31日在淮北市中医院收治的90例AS患者为研究对象。用盲选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针刺组和傍刺组。对照组: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22~56岁,平均年龄(33.7±1.9)岁,平均病程(3.20±1.26)年;骶髂关节炎Ⅱ级19例,Ⅲ级11例。针刺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34.2±2.2)岁,平均病程(3.11±1.05)年;骶髂关节炎Ⅱ级17例,Ⅲ级13例。傍刺组: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1~57岁,平均年龄(35.2±2.2)岁,平均病程(3.06±1.13)年;骶髂关节炎Ⅱ级20例,Ⅲ级10例。统计学比较各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方案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编号:淮中医2021伦审2号)。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西医《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指南》[5]相关诊断标准;②年龄18~60岁;③半年内未行使过针灸治疗者;④骶髂关节炎放射学标准符合单侧Ⅲ~Ⅳ级或双侧Ⅱ~Ⅲ级的早、中期者;⑤入组患者遵循知情同意原则。

1.3 排除标准

①精神疾病者;②排除AS因素,各种原因导致的脊柱关节损伤、炎症和畸形;③因服用某些特殊药物,导致可能影响结果的,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的长期使用、正在接受或结束不久的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④晕针者;⑤针刺部位感染或皮肤破溃者;⑥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⑦合并严重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肝肾功能异常和呼吸系统疾患患者;⑧关节已经融合或完全强直患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依据临床指南予以正规药物治疗,对于疼痛患者加用艾瑞昔布(江苏恒瑞医药公司,国药准字H20110041,规格:100 mg/片)治疗,每日早晚各口服1片,持续给药4周。

1.4.2 针刺组 对照组给药方案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①取穴:参考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针灸学》,取华佗夹脊穴;②操作:患者俯卧位,取直径0.35 mm、长50 mm毫针,穴位常规消毒后直刺,行提插捻转泻法,得气后留针30 min,中间行针2~3次。每周治疗5次,休息2 d,持续4周。

1.4.3 傍刺组 在对照组给药方案基础上加用傍刺治疗。①取穴:直刺穴位同针刺选穴(如上所述),傍刺的穴位主要选对应直刺穴位的外侧1.5 cm处;②操作:患者俯卧位,取0.35 mm×50 mm毫针,常规穴位消毒。直刺操作方法同针刺组针刺方法。傍刺,即在所选直刺穴的外侧1.5 cm处进针,针尖对准各穴的第1针刺入另外1针,深度约50~75 mm,行提插捻转泻法2 min,使局部有酸麻胀重感,留针30 min,中间行针2次。每周治疗5次,持续治疗4周。

1.5 观察指标

1.5.1 体征指标 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晨僵时间、胸廓扩展度(在第4肋间隙水平,测量深吸气和深呼气时的胸廓扩展范围,两者之间的差值≥2.5,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以使胸廓扩张度减少)、枕墙距(以立正的姿势用双足跟紧贴墙根,测量枕部与墙壁之间的距离)。

1.5.2 功能指标 脊柱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6]:总共10分,评分越高,疼痛程度越高;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分[7]:总共10小问题,每题计分最高10分,总计分=总积分/10,分数越高表示活动功能障碍越严重;骶髂关节骨髓水肿程度评分[8]:参照加拿大脊柱骨关节炎研究协会(Spondyloarthritis research consortium of canada,SPARCC)评分标准,MRI对骶髂关节进行斜冠状位扫描,收集滑膜部的6个连续斜冠状层面,对骨髓水肿范围、深度和强度3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分,每个层面总分12分,总分最高72分,评分越高表明骶髂关节骨髓水肿程度越重[8]。

1.5.3 实验室指标观察 采用罗氏cobas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瑞士罗氏公司)及配套试剂检测治疗前后血清CRP因子水平,应用北京赛科希德动态血沉压积测试仪检测治疗前后血清CRP因子水平,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治疗前后IgA、IgG及IgM水平。

1.5.4 临床疗效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9]关于AS疗效判定标准,结合实际,进行拟定。临床控制:疼痛、肢体活动障碍等不适症状基本消失,ESR、CRP检测数值恢复正常;显效:各关节疼痛较前好转,躯体活动障碍好转,可参加正常生活和工作,ESR、CRP检测数值趋于正常;有效:关节疼痛情况有所改善,躯体功能活动仍受影响,ESR、CRP检测数值较治疗前稍有下降;无效:患者症状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甚至进一步加重,ESR、CRP检测数值无显著变化甚至较前升高。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各组患者治疗前后体征指标比较

治疗前各组间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间体征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各组晨僵时间、枕墙距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减小,胸廓扩张度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针刺组和傍刺组之间两两比较,傍刺组各体征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针刺组,针刺组各体征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治疗前后体征指标比较

2.2 各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BASFI评分和SPARCC评分比较

治疗前各组间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间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VAS评分、BASFI评分和SPARCC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针刺组和傍刺组之间两两比较,傍刺联合药物治疗对降低VAS评分、BASFI评分和SPARCC评分程度优于针刺联合药物治疗,针刺联合药物治疗对降低VAS评分、BASFI评分和SPARCC评分程度优于单纯药物疗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各组患者治疗前后功能指标比较

2.3 各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

治疗前各组间ESR、CRP、IgA、IgG和Ig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ESR、CRP、IgA、IgG和IgM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针刺组和傍刺组之间两两比较,傍刺联合药物治疗对降低ESR、CRP、IgA、IgG和IgM水平程度优于针刺联合药物治疗,针刺联合药物治疗对降低ESR、CRP、IgA、IgG及IgM水平程度优于单纯药物疗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各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

2.4 各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4周后,傍刺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针刺组(90.00%)、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各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例(%)]

2.5 安全性评价

3组患者均完成治疗,治疗期间对照组出现3例胃痛、1例腹泻和1例皮疹反应;针刺组和傍刺组中均出现1例胃痛反应,无皮肤过敏、红疹等情况出现。3组患者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出现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不适症状均明显缓解,未对研究产生影响。

3 讨论

AS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多种因素共同参与。有研究认为,AS的发病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如人类白细胞抗原-B27等遗传标记物,可以在90%的AS患者中发现[10]。但也有观点认为AS的发生与许多免疫炎症因子的异常表达相关,如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的高表达以及外周组织中的关节外CD细胞均可以促进AS的发生和进展,与AS的发病密切相关[11-13]。

强直性脊柱炎属中医学“尪痹”“骨痹”范畴。《素问·逆调论》指出:“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生 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病名曰骨痹,是人当挛节也。”肾主骨生髓,肾气不固,则寒湿内盛,兼受寒湿之邪内侵,内外合邪,使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笔者认为肾肝亏虚,督脉失荣,气血不调,风寒湿邪乘虚侵入,深入骨骱、脊柱,骨质受损是本病的基本病机[14]。所以AS疾病的治疗,重点在于早发现、早控制和降低致残率,相关研究显示,在AS发生的早、中期,患者由于免疫功能的改变和炎症反应的发生,大多数患者会出现骶髂关节的炎性水肿,并且会随着病情的进展而加重,因此骶髂关节水肿程度的变化可以作为判断AS临床治疗效果的有效指标。ESR和CRP均是反应机体炎症水平和组织损伤的重要指标,且已被证实在超过80%的AS患者会出现ESR和CRP的指标不同程度地升高[15-16]。Ig是由活化的B细胞产生,是机体免疫的重要组成,是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研究认为Ig与AS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其中IgA、IgG及IgM是Ig亚型中起主要作用的重要免疫抗体,因此临床上常被用作评价AS的免疫指标[17-18]。

《灵枢·官针》述:“傍针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也。”傍刺多应用在压痛明显且固定不移、久久不愈的痹证;“输刺者,直入直出,深内之至骨,以取骨痹,此肾之应也”。输有内外疏通的含义,深刺至骨,疏泻深居骨节间的病邪。傍针刺治留痹久居,祛风除湿、温经散寒,输刺治骨痹,应肾,增强机体抗病能力[19]。临床采用傍针刺法, 可加强刺激量, 增强局部针感, 充分发挥针刺疏通气血的作用, 促进局部炎症的吸收而达“通则不痛”的目的[20]。

本研究结果表明傍针刺法联合药物治疗AS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降低晨僵时间、枕墙距,提高胸廓扩展度,改善肢体功能和减轻关节疼痛,并对骶髂关节水肿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对于炎症和免疫功能也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可以很好地降低患者ESR、CRP、IgA、IgG和IgM水平,有效控制炎性反应的进一步发展和纠正AS患者体内的免疫紊乱,阻止AS病情的进一步加重。综上所述,本研究验证了傍针刺法联合药物治疗优于针刺法联合药物治疗,体现出傍针治疗AS较普通针刺具有优势,应当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骶髂针刺关节
腰痛也可能是骶髂关节紊乱引起的
谈针刺“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用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合并跟距关节及跟骰关节损伤的效果探讨
骶髂关节疼痛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miRNA-140、MMP-3在OA关节滑液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给手指“松关节”为何会发出声响
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护理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80例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