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突破

2024-05-19杨宝山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杨宝山

[摘 要]普通高中学业压力大,因此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当前高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专业师资力量不足、课程建设不完善且课程形态单一、家校社共育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文章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提出了相应的突破方法,以期有效提升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推进体系。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队伍;课程体系;联动共育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4)09-0058-03

高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相较于其他群体更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以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为例,有超过 70%的学生感受到压力,只有不到 20%的学生认为当前的压力适中,不会对心理健康造成影响。由此看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十分重要。

各高中学校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探索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多角度、多层次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是随着工作的深入,也暴露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成为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瓶颈。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系统分析和大胆实践,并提出了一些破解的方法,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问题分析

各高中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积极探索多角度、多层次推进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如通过班主任积极开展主题班会落实精神引领;通过学科教师的学科教学渗透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通过各种学團活动和文体活动进行疏导;通过各种团建活动和团体心理课进行教育;通过心理健康测试和心理教师的个体心理辅导,努力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就实际情况而言,教育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仍然存在。

笔者以所在学校为例深入分析,发现当前制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缺乏专业师资,没有强大的专业团队,无法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大力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各地各校要制订规划,逐步配齐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专职教师原则上须具备心理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

当前学校专职教师配备不足,不能承担起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任务,同时也无法满足个体心理辅导的需要;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总体不足。要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需要提高中小学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其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1]。

(二)缺乏课程体系,碎片化的教育资源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不同地区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做到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高中年级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树立人生理想和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掌握学习策略,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积极应对考试压力,克服考试焦虑;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培养人际沟通能力,促进人际间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正确对待和异性同伴的交往,知道友谊和爱情的界限;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承受失败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特长和社会需要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培养职业道德意识,进行升学就业的选择和准备,培养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缺乏系统规划。学校限于师资等因素,没有系统规范地全面开发相应的课程内容,多以主题班会课、主题教育和心理团建课等形式进行碎片化的教育,并且教育形式单一。部分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过分强调心理知识的传授,不太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以致教学内容脱离实际,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这种“重认知轻体验”的教学,使学生既无法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促进自身发展方面的重要性,又不能有效运用所学心理健康知识进行自我探索。长此以往,很可能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无法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三)家校社不能形成联动,难以一体化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正在逐步成形,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深刻,这种影响良莠不齐,教师不能不重视一些不良思想的侵蚀。同时,以单一的成绩评价学生的方式依然存在,导致学生的压力无法得到有效缓解。诱惑和压力交织,易导致学生心理失衡。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远远大于学校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不良的生活习惯、生活作风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如果脱离家庭教育的配合,且无视社会教育的影响,便难以取得理想的教育效能。

二、高中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突破策略

(一)储备力量,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有专业的师资队伍做强有力的保障。笔者所在学校在推进全员育人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1.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队伍的完善

学校通过专业教师招聘和教师专业研训两个途径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学校每年都有专项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招聘计划,面向各师范院校招收相关专业毕业生,充实专业教师队伍。同时,鼓励各科教师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积极考取相应资格证书。

2.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选聘

学校积极向所在地的高校、科研院所等选聘家庭教育专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还与卫健系统专业人员合作,强化针对专家的业务培训,以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

3.全员育人背景下教职工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项培训的开展

全面提升教职工的心理健康教育素养。学校立足全员育人的管理模式,关注每一位教职工的育人能力和育人本领。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统筹纳入教职工全员培训课程内容体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遵循线上教学和线下实操相结合的原则,分期分批组织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参与国家级培训;分期分批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轮训;在针对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等的各类培训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内容,建立分层分类的立体多元课程体系;引领全体教职工熟悉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通过实践活动和实操训练,引导全体教职工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技能。

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有效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保障。学校致力组建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具有良好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师团队,为系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充分的师资准备。

(二)系统规划,开发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化课程体系

1.生命教育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涉及学生的生命价值认知。心理问题的出现一般涉及外在要素和学生个体内在要素,且外在要素是通过学生个体内在要素起作用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最关键、最本质的是要做好学生个体内在教育,而这类教育的核心是生命教育。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基于生命教育。

2.生涯规划课程

心理健康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学生失之偏颇的自我认知。学校系统规划生涯规划课程,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知社会,科学合理地定位自己的生涯规划和学业规划,理顺认知障碍,激发自我发展内驱力。高一年级重点落实“自我认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性格、特长等进行探究;高二年级重点落实“社会认知”,引导学生对社会各种职业进行调查研究,并参与职业实践活动,产生初步的职业选择意向;高三年级重点结合大学志愿选报进行生涯规划指导,从而既能对学生进行备考激励,又能对学生进行升学指导。三年整体规划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学生的选择疑惑和学业困惑,保证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3.意志品质砥砺课程

学校强化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把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定位为指向品格塑造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并系统开发相关的教育课程;系统开展指向内涵气质的形象工程和书香工程,开发相应的读书节活动课程;开展磨砺学生意志的活动课程,重点落实掉皮掉肉不掉泪的别样军训课程和内容丰富的励志远足课程等。通过各项活动课程砥砺学生的意志品格,健全学生的精神。

4.学习认知课程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的研究,开发系统化的教育主题,并围绕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养成等组织主题教育,还积极开展可视化教学项目,引导学生进行协商式评价、多元化评价,构建囊括学习动机激发、学习习惯养成、学习能力培养及学习结果评价的系统主题班会,并努力将班会升级为学习认知训练课程。

5.交际课程

学校以文明礼仪教育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学会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以交际能力培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学会沟通与合作,正确掌握应对欺凌、暴力等应激事件的方式;以青春期教育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健康地与异性交往,正确区分友情与爱情。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还开展了评选“文明之星”“阳光男生”“秀慧女生”等活动,引导学生走出交际困境。

学校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化课程的开发,致力对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及早干预。

(三)搭建平台,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联动机制

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途径、方式众多。各学校在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都应该关注学生价值观念的引领和情绪的疏导,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所有育人环节。笔者所在学校积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的联动机制,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合力。

1.熟悉学情,做好个性教育

利用心理健康测试平台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普测,建立心理档案,为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给出现特殊心理倾向和有心理健康风险的学生,建立详细跟踪档案,请专业教师给出有针对性的指导建议。

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性格倾向测试、抗压能力测试,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生成相关的心理健康报告,从而给每一位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这样既可以掐断一些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苗头,又可以及时发现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并对其进行疏导。学校采用“一生一档”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引导、帮助学生。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管理应具個性及私密性,以使档案能为针对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精准的依据。

2.引领家长,落实家校共育

笔者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来自原生家庭。学校引导家长直面问题,指引家长解决问题,提高家长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课程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模式,构建立体家长学校;推出各学段学生家长的线下培训课程,面对面对家长进行教育指导;精心构建网上家长学校,如邀请家长加入“升学e网通家长学堂”,系统地向家长传授家庭教育的知识和方法;建议家长订阅《德育报》等,以更精准地传播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

在做好家长教育的同时,学校还指导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以增强家校共育的效能,多角度、全方位地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在这个过程中,学校积极构建家校交流沟通机制,把家长和教师之间对孩子问题的交流探讨作为本校考核教师工作的重要依据,以此促进家长和教师的深入交流沟通,更好地去关注学生的心理倾向,把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3.借助资源,健全转介机制

学校定期邀请专业人士给师生讲解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同时,定期向专业人士说明一些被重点关注的学生的情况,如果这些学生出现明显的状态异常,便及时邀请专业人士介入,或者把他们转介给专业人士。这样能够做好转介衔接工作,确保学生能够及时得到心理疏导。

笔者所在学校会继续整合多方资源,强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化课程体系内容,细化个体心理健康指导,为建设和谐、温暖、健康、包容的魅力校园不懈努力。

[   参   考   文   献   ]

[1]  陈惠霞.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提升途径研究[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3):159-160.

[2]  陈小燕.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中心理课教学内容优化的实践探索[J].高考,2023(18):63-65.

[3]  赵理珍.基于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解决方法分析[J].学周刊,2023(3):151-153.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