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科学思维的初中科学情境化教学策略研究

2024-05-19叶秀强赵紫扦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情境化教学科学思维初中科学

叶秀强 赵紫扦

[摘 要]科学思维的培养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任务之一,而情境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文章基于实验情境、真实情境、历史情境等教学情境的创设,探索以情境为载体的体现科学思维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科学思维;情境化教学;初中科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4)09-0052-03

《義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选择合适的情境素材,运用观察、实验、调查、制作等活动创设教学情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动机[1]。可见,情境对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依托情境载体,对科学思维进行整合,更能拓展科学课堂的深度和广度。

科学思维是探究实践的基础,是形成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前提,只有运用科学思维才能建立正确的科学观念。《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思维是从科学的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和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主要包括模型建构、推理论证、创新思维等[2]。本文提出以情境为载体、以情境问题为任务驱动、显化思维过程、发展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情境化教学策略。

一、创设实验情境,建构物理模型

模型建构是科学研究的核心活动,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式,与科学知识的建立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模型建构思维表现在能够分析模型所涉及的各个要素及其结构,使用模型解释现象和过程,阐明概念和原理,在真实的情境中具有建构模型的意识和能力等[3]。从情境体验出发,进行猜想说理,引发认知冲突,再通过实验验证,分析推理、归纳建构模型,从而加深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具体模式如图1所示。

【教学片段一】“光的折射”的模型建构

教学环节一:情境体验

教师活动:创设实验情境,出示如图2所示装置,简单介绍装置。杯中装有一枚硬币,请学生通过观察室观察杯中硬币。

问题1:请你通过观察室观察杯中硬币,记录现象并思考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列举生活中能用这一原理解释的类似现象。

学生活动:左右移动杯子,通过观察室观察杯中硬币并记录不同现象,思考观察不到硬币的原因并画出光路图。最终得出结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追问:观察不到硬币时,在不改变观察室和纸杯位置的前提下,你有哪些方法可以重新看到硬币的像?为什么加入水能够再次观察到硬币的像?发生偏折的点在哪里?有什么规律?

学生活动:加水之后发现光线“弯曲”,尝试画出新的光路图(如图3),再通过小组间互评,纠正自身问题。

设计意图:引入该简易装置有利于学生在任务驱动中完成对“光的折射”的概念建构,相较于其他方式的引入更具趣味性。学生通过活动认识到光在不同介质中会发生“弯曲” ,通过对不同组画法的观察比较,归纳分析光的偏折规律。

教学环节二:实验验证

教师引导: 经过分析可知,光线经过不同介质会发生偏折。假设有一条光线穿过类似水的玻璃砖,请同学们先对其斜射后可能的路径进行猜想,再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学生活动:先进行猜想,描出玻璃砖可能的路径,再通过实验验证(如图4)。

设计意图:学生先进行猜想,再通过实验进行验证,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

教学环节三:模型分析

教师活动:呈现“光的反射”的模型图,让学生猜想光的折射规律并用实验验证。

学生活动:类比“光的反射”模型,猜想“光的折射”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

设计意图:采用类比、归纳的科学思维建立“光的折射”模型。

教学环节四:模型应用

教师引导:尝试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对生活中鱼变浅、海市蜃楼等现象进行分析。

学生活动:运用所学原理进行解释说明。

设计意图:该环节的目的在于检测学生对“光的折射”模型的学习成果。

评析:实验为学生建构“光的折射”模型提供了一个感性认识,让学生通过假设、推理逐步形成科学规律,建构模型;用光路图来表示光的传播,进一步阐明“光的折射”概念,整堂课以简易装置实验为起始,任务难度螺旋上升,符合学生学习发展规律和思维发展规律。

二、体验真实情境,推进推理论证

推理论证体现在:基于证据与逻辑,运用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等思维方法,建立证据与解释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合理见解[4]。教师提供真实情境体验,提出问题猜想,让学生进行正反推理论证,获取证据,得出科学结论,再用结论解释真实情境的科学原理,具体模式如图5所示。

【教学片段二】“大气压的存在”的逻辑推理

教学环节一:创设体验情境

教师活动:先展示生活中吸盘运送玻璃的图片,让学生演示模拟生活中利用吸盘运玻璃的实验。

学生活动:演示实验,初步感受大气压的存在,进行思考。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观察体验中产生求知的欲望和寻求证据的欲望。

教学环节二:推理论证获取证据1

教师活动:先将杯子倒放,再将硬纸片放在杯口处,猜想放手后硬纸片会发生什么现象;演示实验,硬纸片掉落;追加问题:若在杯中装满水,预测会发生什么现象,并说出理由。

学生活动:第一个问题比较简单,学生容易想到硬纸片会因为受到重力而掉落。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讨论后产生多种答案。少数学生认为硬纸片不会掉落,原因主要有水会粘住硬纸片、下方有大气压托住等。更多学生认为会掉落,原因是水和纸片都有重力,肯定会掉落。最后,通过实验观察,推理分析纸片不掉落的原因可能是存在大气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对覆杯实验的观察、比较、分析等推理出大气压的存在。

教学环节三:比较推理获取证据2

教师活动:PPT展示图6及3个问题,让学生基于前两个问题的说明和阐述,对第三个问题进行科学说理。

问题1:杯中装满水时为何纸片不掉落?拔掉气门,为何纸片会掉落?

问题2:为何在大气中,纸片单独放置和上方放有空杯时,纸片都会掉落?

问题3:若将杯中的空气抽走,预测会观察到什么现象,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活动:对比分析问题1和問题2,并对问题3中的现象进行预测与说理。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建立证据与解释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合理的见解。

教学环节四:反向推理论证获取证据3

教师活动:展示如图7所示的装置,中间吊置一个下方装有玻璃片的杯子,杯子中装满橙色的水,将杯子外侧大塑料盒中的空气抽出。让学生先进行现象猜测和说理,再观察现象并思考其产生的原因。

学生活动:对实验现象进行猜测和说理,排除是因为水把玻璃片粘住的可能因素,从而证明是大气压将玻璃片托住的,由此引出“大气压”的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反向验证推理,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当将空气抽走时,玻璃片掉落,以更加直观严谨的方式获取实验证据。

教学环节五:推理论证获取证据4

教师活动:在如图8所示的立方体装置中,各个方向都放置一个气球,气球一侧与外界大气连通,将立方体内的空气慢慢抽出。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尝试解释其原因。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

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感受各个方向都存在大气压,并基于实验现象和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推理论证。

教学环节六:科学结论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得出科学结论,然后回顾生活中吸盘运送玻璃的例子,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解释。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悟科学结论的得出需要大量的证据支持,通过解释、说理进行知识的后测,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评析: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真实情境,并以问题串作为支架,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逻辑推理等思维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抽象的“大气压”概念更加直观化。基于证据链的推理论证,不但使大气压的存在更有说服力,而且体现了课堂的科学性。

三、梳理历史情境,发展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科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疑问、批判、检验和修正,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和品格。质疑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一种意识,其核心是科学创造力[5]。在教学中创设历史情境,渗透科学史教育,让学生体验科学家不断质疑、修正的过程,引导学生大胆质疑,追求创新,体会科学思想,学会科学方法,形成科学态度。

【教学片段三】“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创新思维

教学环节一:创设历史情境,引发质疑

教师活动:提供三则科学史料(如图9),让学生阅读并思考三个问题。

学生活动:基于自身经验对三则史料进行质疑,并提出新的疑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质疑,提出新的见解,体验科学家探索自然规律、发现自然规律的过程。

教学环节二:数据加成,创新思维

教师活动(提供PPT资料):钦博拉索峰(位于赤道附近)海拔为6310 m,从地心到山峰峰顶为6384.1 km;珠穆朗玛峰海拔为8848.86 m,从地心到山峰峰顶为6382.0 km。

猜测1:根据数据猜测赤道半径和两极半径哪个大?说说你的理由。

猜测2:地球的形状是正球体吗?对此你有什么新的想法?

学生活动:阅读和猜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一步质疑古人的猜想,感受科学结论的获得是一个不断被质疑、修正的过程。

评析: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经历发现、质疑、猜想、分析、设计等过程,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明白没有质疑就没有创新。

四、结束语

科学课程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科学思维是科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之一。教学中通过各种情境的创设,渗透科学思维方法,可避免表面化、程式化的说教,促进学生实现学习的自我构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实现应用和迁移,最终实现深度学习。

[   参   考   文   献   ]

[1][2][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5]  马朝华,崔琰.对物理教学中模型建构的研究与实践[ J ].中学物理,2019(17):13-15.

猜你喜欢

情境化教学科学思维初中科学
幼儿教育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用面向科学思维的教学方法改进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教学
微课不微
十分钟“演播厅”在中职文秘情境化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重视科学实验课教学发展学生科学思维探析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
情境化教学在机械基础中的应用
浙教版初中科学“阅读材料”教学对策初探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
关于高中三年级的第二轮复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