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2024-05-18崔艳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高效落实新课改教学要求,转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看法,激发他们主动探知的动力,还能够利用生活案例或现实情境帮助学生实现对学科知识的透彻理解,使其认识到教材理论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增强知识实践的意识和能力。从生活教学视角出发,探讨教师通过创建生活化导学、生活情境探究、生活案例分析、知识实践运用等活动来提升教学效果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生活化教学;道德与法治
作者简介:崔艳(1994—),女,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安东卫实验中学。
道德与法治学科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点学科,在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想让课程教学能够更好地发挥出上述教育作用,需要结合各种生活元素,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样的生活化教学活动。这样既能拉近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又能让学生通过探究生活现象、分析生活案例等方式,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与感悟,进而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提高知识实践运用能力,提升道德品质,最终形成良好的学科综合素养。
一、生活化教学概述
生活化教学指的是教师在学科知识讲授过程中,根据班级学生的成长特点、认知规律,选用与其理解能力相符的、与教材知识相关的现实生活案例,采用生活化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了解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提高他们的知识运用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论,强调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能满足人的需要。美国教育家杜威也提出“教育即生活”的理论,强调教育不仅是学习的过程,更是生活的过程。由此可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讲授学科知识时,可以结合上述理论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利用熟悉的生活场景、生活现象或生活事物,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使他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进而提升他们运用学科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根据新课改要求,教师在实施生活化教学时,应遵循主体性原则。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应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他们创造更加自由、开放的知识探究空间,提供更多自主探知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参与自主灵活的生活化探知活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另外,教师还需考虑到班级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开展接近他们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活动,使他们在完成各种生活化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提升和自我发展。
(二)实用性原则
生活化教学的重点在于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注重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联,重视学科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与实践。为此,教师应遵循实用性原则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使学生通过参与此类活动,理解学科理论的现实意义,知道学科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借此提高他们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新课改背景下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生活素材导入,激发学生探知兴趣
傳统的“复习式”教学模式难以对学生产生足够的吸引力,从而影响了他们在导入环节的探知效果。为了解决此问题,教师可以将生动有趣的生活素材融入课堂导入环节,开展生活化自主探知活动。在此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或现象激发他们对单元知识的好奇心,使其产生更加强烈的探究兴趣,愿意主动参与到导入探知活动中,从而提高课前认知效率。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生活素材把抽象的学科知识变得更加形象,以此来降低知识认知难度,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信心[1]。
以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二框“增强生命的韧性”为例,教师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激发他们主动探究单元知识的兴趣,可以引入各种生活实例,开展生活探知导入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运动员比赛视频,让学生看到运动员是如何应对比赛过程中的失误,以及如何正确面挫折和失败的。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播放一些采访科学家的视频,如《鲁豫有约:访问袁隆平》《对话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忠贤、陈仙辉:超导的至暗时刻和未来》等,让学生深入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感受科学成就的来之不易,同时产生与科学家的情感共鸣,体会科研的艰辛,进而对“生命的韧性”理论产生较强的探究欲望,对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增强生命的韧性产生更强烈的好奇心,从而提高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导入探知的效果。
(二)结合生活元素,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为了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的质量,使其真正理解知识的含义,知道学科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教师可以结合各种生活元素,采用多种授课方法,开展多样的生活探知与实践活动,如情境探究、案例研究、自主实践等。
1.构建生活情境,培养学生道德品质
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其学科理论指导着学生的人际交往和为人处世,起到了培养他们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品质的作用。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透彻地理解相关理论知识,并培养他们高尚的精神品质和良好的个人修养,教师可以开展生活情境感悟活动。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他们通过思考和讨论现象背后的深层内涵,理解学科知识的含义。在潜移默化的情境熏陶下,学生能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个人道德品质[2]。
以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尊重他人”为例,本节课要求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懂得什么是尊重,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养成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美好品质。为实现上述课程目标,教师可以开展生活情境感悟活动。首先,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自行录制的生活事件视频,创设真实的生活探知情境。比如,在第一个视频情境中,语文科代表原本打算放学后去参加图书馆组织的活动,但是放学铃刚响起,有一名同学便拿着语文试卷向他请教问题;在第二个视频情境中,班长正在教室练习演讲,这时,几名提前约好的同学找他商量撰写演讲稿的事;在第三个视频情境中,班级某名学生兴致勃勃地向同桌分享前一天看的足球比赛,但同桌却不感兴趣。针对上述三个情境,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让他们讨论其中每个人物的做法是否正确。比如,对足球比赛不感兴趣的学生忽视了他人的感受,没有给到对方足够的情绪价值;请教问题的学生没有考虑到对方的意愿等,这些都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而语文科代表耐心解答问题;班长与其他同学共同商量演讲稿的撰写方法,这些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表现。教师利用生活情境开展讨论活动,能够让学生理解情境内涵,从而形成尊重他人的意识,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
2.引入生活案例,树立正确观念意识
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其真正理解学科知识的含义,并了解学科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引入真实的生活案例,开展案例分析与讨论活动。在选择生活案例之前,教师可以先利用问卷调查了解班级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及现有生活经验,然后再结合单元关键知识点,找寻与之相关的生活案例。这样能够确保案例分析的难度符合当前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使其可以通过自主讨论的方式明白案例中所包含的学科知识,同时在互动探讨和知识理解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3]。
以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二框“法律保障生活”为例,教师通过了解班级学生的日常生活,发现其中一部分学生是骑共享单车上下学的。对此,教师可以引入与共享单车相关的案例,让学生通过讨论案例内容,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使其真正明白法律保障生活的意义。比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段生活案例视频,视频中某小区新建了一个共享单车停放区,却出现了车辆被人为损坏的情况,很多车辆无法正常扫码使用。针对此案例,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交流讨论,让他们结合单元知识点,探讨如何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这一问题。在讨论中,学生会提出各种解决方案,如由小区保安监督共享单车停放区,找出破坏者并给予相应处罚;请求警察调查监控录像,寻找破坏者并对其进行教育和处罚。通过参与真实生活案例的讨论,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到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养成遵纪守法、运用法律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意识。
3.布置小组任务,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单元知识布置贴近日常生活的小组合作任务,并引导学生以协同互助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学会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还能够形成较强的现实应用意识。此外,通过这种方式,教师还可以增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信心,并提高他们运用学科知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4]。
以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合理利用网络”为例,教师可以利用智慧教室或智慧白板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任务式生活化教学活动。首先,教师需要将班级学生分成多个合作小组,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与单元知识相关的多个任务,如“如何在互联网中获取新知?”“如何做到‘信息节食?”“如何辨别网络信息?”“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等。然后,教师可让各组组长抽选一个任务,并让其带领组员共同完成,以此来提高他们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比如,某小组抽到“如何辨别网络信息?”这个任务。对此,组长需要根据教材提示,合理分配组员任务,使他们按照正确的方法判断网络信息的正确性,并进行组内讨论,共同探讨并总结出辨别网络谣言的方法。在信息辨别过程中,该组A成员负责调查信息来源,通过浏览发布者以往发布的内容,分析该信息的可信度;B成员负责查找相关官方信息,以核实信息的权威性;C成员则浏览各个网站,多方验证信息的准确性。之后,该组成員再针对各自的调查过程与结果进行交流讨论,最终判断所调查的网络信息是否为谣言。同时,明确阐述如果该信息是谣言,应如何处理;如果该信息不是谣言,则探讨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通过完成上述小组合作任务,学生既能扎实掌握本单元学科理论,又能认识到合理利用网络的重要性,同时提高解决现实网络问题的能力。
4.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责任意识
实践活动是生活化教学模式经常开展的一类授课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实践任务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以此来提高他们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学科知识的实际价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并提高运用学科知识合理解决日常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围绕教材内容,紧密结合生活元素,开展实践体验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真切感受到自身所承担的责任,从而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5]。
以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一框“延续文化血脉”为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力量,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他们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并提高他们描述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的能力,使其真正明白中华文化的意义,认识到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对此,教师可以围绕上述目标开展生活实践活动,如指导学生自行设计宣传海报、文化宣传册,并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文化宣传,以实践体验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文化传承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进一步提升其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首先,教师需要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激发其民族自豪感。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行组成社会实践小组,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中华文化中的一个元素,合作设计和制作宣传资料,并利用第二课堂或户外活动时间进行中华文化宣传。比如,在户外活动中,有的小组制作中华传统美德宣传海报,向校园附近的路人讲述各种传统美德故事;有的小组宣传中华传统艺术文化,介绍各民族特色民俗活动;还有的小组选择宣传中华古诗词文化,以诗配乐朗诵的形式向人们展示文学文化的魅力。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既能增进对中华文化的喜爱之情,又能形成较强的文化传承意识,提升文化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若想全面贯彻新课改要求,提高课程教学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就要结合生活教育理念开展丰富多彩、生动实用的生活化教学活动,如真实情境感悟、生活案例探究、生活实践体验等,以此来拉近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增强学生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能在完成各种生活探知任务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观念意识,提高为人处世的能力和个人品德修养。
[参考文献]
付为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究[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3(11):12-14.
卢秀红.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分析[N].山西科技报,2023-10-10(A06).
范芳芳.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J].试题与研究,2023(28):158-160.
金燕.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探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3(23):45-47.
刘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生活化教学的应用探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3,9(8):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