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有效策略
2024-05-17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小学教育集团十桥校区殷凌云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小学教育集团十桥校区 殷凌云
在小学英语课程内容中,语言是文化的有效载体。农村小学生受地域条件和语言学习资源的限制,其文化意识的获得大多来自教师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文化知识的传授。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缺乏对基于单元主题的文化内涵的深入发掘,在语言阅读的深层体验中不能深刻感知、理解、品鉴和欣赏中西方优秀文化,导致无法在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对比分析、体验观察中具备家国情怀,积极树立文化自信、拓宽国际视野。本文以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课例实践为例,阐述在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有效策略。
一、深入解读文本,渗透文化意识
小学阶段是学生跨文化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跨文化理解教育实施的重要阶段。教师在小学英语课堂实践中,应深入解读、分析文本语篇,基于单元主题,发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发现其中的跨文化元素,引领学生在深层阅读中思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潜移默化的文化意识渗透中培育学生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对于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教师需要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人文历史、自然天文等方面关注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而不同,引导学生在语篇阅读中感知文化元素、学习文化精华、丰富文化知识、积累经验。例如,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8At ChristmasStory time 板块,该课讲述了西方最重要的节日——圣诞节,教材中只是重点讲述了圣诞节人们的节日活动和节日物品等方面的知识。为了让学生真正深入地了解圣诞节的节日内涵,教师要精心设计阅读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整体性的阅读学习中感受圣诞节的节日氛围,深入理解节日背后蕴藏的价值内涵——西方人过圣诞节是要进行圣诞祷告和唱圣诞颂歌的,这些都是为了感恩现在美好的生活,满怀对生活的无限期望。教师在课堂伊始,通过“Guess and say”引领学生在谜语中猜测Father Christmas、Christmas tree、presents、stocking 等关于圣诞节的词汇,并在相关单词如Christmas tree 中通过提问“What can you see on the Christmas tree?”,调动学生学习与圣诞节相关的词汇,如pretty things、Christmas bell、candle、candy cane 等的积极性,在图文的呈现和文化意识的有效渗透中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学生的文化感受。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播放与圣诞节相关的英文歌曲,引导学生在歌曲中感受圣诞节的浓厚节日氛围。教师通过在课堂中介绍Santa Clause 和圣诞节的来源,引导学生认识到圣诞节对于西方人的重要性,并且体会“圣诞节送礼物”的价值内涵,使学生认识到不论是家人还是圣诞老人送礼物,分享和赠予礼物的过程其实就是分享爱与快乐的过程。
二、对比观察差异,归纳文化异同
在小学英语深度学习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接触中西方文化,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和使用语言、拓宽文化视野、培养国际意识。文化具有对立性和统一性,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中出现的文化元素通常有着地域、自然等条件的差异。因此,教师应基于文本主题情境,引领学生在真实、鲜活的情境中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学生在与生活相关联的文化学习情境中深入理解、感知语言,自然渗透文化情感和差异认同,在观察对比中激活情境体验。例如,在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8Happy New Year!Story time 板块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英文歌曲A new year’s coming引出New Year’s Day 这个节日,出示日历“New Year’s Day is on the first of January.”并提问:“Who can circle it?”,让学生在演示文稿上圈画出日期。教师再引导学生通过在日历上圈画出Chinese New Year,引领学生学会区分和辨别元旦和春节的异同。接着,教师通过层次渐进的问题链引入Uncle John 给Helen、Mike、Tim 带来礼物的故事情境,让学生在不同颜色的礼物盒子和教材人物的连线中用“The...box is for...”说一说礼物是送给谁的,接着在“What’s this?”“What’s that?”的询问中了解到Helen、Mike 收到的礼物类型。教师可以在这个环节积极渗透中西方的礼节文化差异,引导学生明白西方国家的人们喜欢收到礼物立刻打开,并且欣然地表达谢意“Thank you!”,但是,中国人通常不会当着送礼物的人的面拆开礼物,认为当面拆开礼物是一件不礼貌的事。教师还通过“We know the green box is for Tim.But Tim is not at home.Can we open the box?”的情境,引领学生深入思考“是否能在Tim 不在的时候随便拆他的礼物”这个问题,渗透“不能在别人不在场的时候随便拆别人的礼物”的文化意识。
三、拓展模态资源,丰富文化积淀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应在吃透小学英语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深入发掘课内外阅读资源,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统一整合基于单元主题的中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在动画、图片、真人交流和主题阅读等多模态资源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丰富文化知识积累,深入地理解、分析和讨论多元文化背后所蕴含的主题内涵。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言认知特点,拓展、开发文化资源,拓宽学生接触国际文化的视野,深入发掘文本中的跨文化知识,引领学生在阅读中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例如,在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3Our animal friendsCulture time 板块的教学中,教师设计“Animals are missing”的语言情境,引导学生在“帮助动物们找家”这一活动中深入了解不同国家的标志性动物,并且通过图片和动画视频的播放引领学生深层次地感知不同国家的标志性动物。例如,教师通过播放中国标志性动物——国宝熊猫、藏羚羊、扬子鳄等图片,引领学生在“You can see...in...”的语言学习和实践中培养跨文化意识,在引领学生自主选择动物进行特征描述“Look at the...It has...It lives in...”的学用结合中加深对动物特征的理解,丰富文化知识积累。接着,教师通过出示森林火灾中动物受灾的图片,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提问“What can we do to protect the animals?”中引领学生思考保护动物的多元路径,注重关注生态环境,深刻认识到全球人类和动物都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要与动物、大自然和谐共生,在生活实践中感受到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社会的内在联系。
再以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6At the snack barStory time 板块的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关于食物的单词时,引领学生在阅读中找出Mike、Helen 和Dad 想要的食物,思考Mike、Helen、Dad 点这些食物的理由,向学生渗透Western food 和Chinese food 的区别,引导学生在“Divide and say”中认识到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区别。接着,教师通过拓展关于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的自制主题绘本Food we eat的阅读,引领学生在深层阅读中感受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区别。教师可以在Unit 6At the snack bar教学中,结合tea 这一字眼,向学生用英文呈现我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引领学生在图片的感知中深刻认识到我国的六大类茶,在拓宽文化视野的同时有效树立民族文化自信。与此同时,为了与时俱进,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打破传统茶文化知识的壁垒,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奶茶(milk tea)、果茶(fruit tea)、花茶(flower tea),在语言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生活知识,更深入地理解时代发展下茶文化的变迁。
四、创编重构语言,促进文化交流
小学英语教学的任务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一门语言技能,而且是要引导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扩展和交融中求得新发展。因此,教师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在语言创编和重构中感知多元文化,主动地用英语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学生在语用实践中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例如,在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6My e-friend教学中,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网络资源,让学生和大洋彼岸的网友Peter 发送电子邮件,引领学生在年龄、姓名、爱好、擅长学科等方面的自我介绍中感受到结交一名外国网友的喜悦之情,通过生活照片的互相分享了解更多信息。教师也可以在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7Chinese festivals教学中有效结合“网友通信”这一方式,在课堂范围内精心征集关于中国节日的趣味介绍,引领学生通过图片、录制视频、创意写绘等方式向外国网友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语言的运用实践中优化、创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培养学生运用语言传播文化的创新意识,在生活实践中切实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是一种基于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意识培养而开展的语言教学。学生能在英语课程学习中了解中西方优秀文化,认识到文化符号背后所承载的社会价值功能,在跨文化学习和感知中逐步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应在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积极渗透,引领学生在富有意趣的阅读体验中激发跨文化沟通和交流的兴趣,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待人接物、生活出行的礼仪文化,逐渐在跨文化交流、沟通实践中尊重文化差异,学会和而不同、求同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