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遴选机制优化及建设成效评估思考

2024-05-12龚漫

关键词:双万计划汉语国际教育

摘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遴选机制和建设成效评估是影响“双万计划”能否达到提升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预期目标的重要因素。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例,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遴选机制进行研究后发现:其遴选标准笼統,实际操作中难以把握;分“赛道”建设与突出示范领跑两条建设原则存在矛盾;评审机制存在不足。优化遴选机制可有三条路径:一是明确关键指标,建立各专业建设点的遴选标准;二是分“赛道”择优改为统一标准择优;三是将“一次性大同行”会议评审改为“匿名通讯+小同行”会议评审。为提高建设成效评估的科学性,建议延长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周期,构建以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为评估重点的“双核心”建设成效评估体系。

关键词:“双万计划”;遴选机制;建设成效评估;汉语国际教育;一流本科专业

DOI: 10.13734/j.cnki.1000-5315.2024.0607

一 引言

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双万计划”)。“双万计划”的主要任务是在2019-2021年,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教育部启动“双万计划”,一是由于高等教育领域长期以来过于关注科研产出,对本科教育重视不够;二是“双一流”建设带来的身份固化与等级化的问题导致很多未入选的高校陷入发展焦虑。因此,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对普通高校来说是一个突破口,其遴选机制和建设成效评估作为“双万计划”的关键问题,备受各校各专业关注。

作为政府主导实施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由于是新生事物,既往的研究对此关注较少。在遴选方面,多位学者都发现“双万计划”面临政策目标与建设标准模糊不清、建设周期短、建设规模大等问题;建设成效评估方面,有学者提出了一流专业建设达成度评价和专业成效式评价,针对后者还设计了涵盖贡献度、达成度、保障度、开放度、满意度在内的成效式评价框架,并阐释了各评价维度的内涵和评价要素。以往的研究多从“双万计划”政策视角进行分析,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遴选过程和建设中遇到的现实困境关注不足。

本文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例,收集了23所高校该专业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信息采集表(以下简称“采集表”),以了解各高校专业建设的基本情况。同时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方式:访谈对象是13位汉语国际教育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访谈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访谈内容主要聚焦一流本科专业的报送条件、获批后的建设情况、专业认证等。本文旨在探讨汉语国际教育一流本科专业遴选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路径。

二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遴选方式

(一)建设原则和遴选理念

“双万计划”通知里明确规定了建设原则共有五条:面向各类高校,面向全部专业,突出示范领跑,分“赛道”建设,“两步走”实施。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例,据不完全统计,2019-2021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院校(以下简称建设点院校)共有38所(2019年4所,2020年11所,2021年23所)。招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的331所高校分布在全国29个省级行政区,38所建设点院校分布在其中的19个省级行政区,约占66%,分布地域较广,但西部地区建设点院校较少。在获批建设点院校中,省属院校有29所,部属院校有8所,除了公立院校以外,还有1所民办院校获批。建设点院校类型多样,语言类、师范类、理工类、综合性高校都有,既有一流大学也有普通院校,且地方院校遴选为建设点的数量较多。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双万计划”的建设原则,即“面向各类高校,在不同类型的普通高校建设一流本科专业,鼓励分类发展、特色发展;分赛道建设,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地方高校名额分列,向地方高校倾斜”。这38所高校分“两步走”,先确定为一流专业建设点,三年后通过专业认证再确定为一流专业。

从以上五条建设原则可以看出,其遴选理念打破了原先以大学和学科为主、只遴选部分高校的做法。不管是以前的“211工程”大学、“985工程”大学,还是现在的“双一流”建设高校,面向的都是少数高校、优势学科,且大部分“双一流”高校本身就是“211工程”大学、“985工程”大学;而“双万计划”的建设主体是各类高校,并突出特色发展、重在建设的思路。

(二)申报流程及评审机制

“双万计划”报送办法中规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学校为单位组织报送,教育部直属高校直接报教育部,其他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经主管部门同意后报教育部;地方高校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报教育部。各地各高校报送专业点数(比例)分年度下达”。这一规定与其建设原则第四条“分‘赛道建设,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地方高校分列”是一致的。此外,“双万计划”建设方式明确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工作分三年完成,每年3月启动,经高校网上报送,教育主管部门或高校提交汇总材料,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推荐意见等,确定建设点名单,当年10月公布结果”。综上,可以归纳出其申报和评审流程大致如图1所示。不管是中央赛道还是地方赛道,要想成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第一关都是要冲出学校,而每年各高校报送的专业点数都是分年度下达,指标较为有限。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申报工作一般是由各高校教务处负责统筹,也就是说,是否有机会走出学校进行下一轮评审,大部分决定权在学校自身。

三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遴选中存在的问题

(一)遴选标准笼统,实际工作中难以把握

遴选标准主要规定了两部分内容:一是学校应具备的条件,二是专业所具备的条件。其中“报送专业需具备的条件有五条:专业定位明确,专业管理规范,改革成效突出,师资力量雄厚,培养质量一流”。由于“双万计划”面向所有高校所有专业,在其通知中报送条件不宜太具体也可以理解,但在申报环节,各高校需要填写“采集表”。“采集表”是这些条件的集中体现,也是最后决定是否能成为建设点最关键的材料。“采集表”目录中共有四项填报内容:所在高校基本情况,报送专业情况,下一步推进专业建设和改革的主要思路及举措,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其中最重要的“报送专业情况”有9个考察点,但可量化的指标只有2个:近3年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升学)情况,近3年本专业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和支持情况。其余均是较为主观的文字表述且无支撑材料佐证。报送专业的五个条件不能说不重要,但由于标准模糊、条件的可比性差,在实践中操作起来更多只能靠主观评价,因为缺乏科学的本科专业评价标准,无法有效识别哪个专业是“一流”本科专业点。多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点院校专业负责人也都提到:“采集表里的填报内容,可量化指标少,主观描述多,不清楚评价的标准是什么。”

(二)分“赛道”建设与突出示范领跑两条建设原则存在矛盾

“双万计划”建设原则第三条:“突出示范领跑。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示范性本科专业,引领带动高校优化专业结构、促进专业建设质量提升,推动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第五条:“分‘赛道建设,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地方高校名额分列,向地方高校倾斜;鼓励支持高校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建设一流本科专业。”这两条原则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矛盾。

以2019年为例,报送办法中明确指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部属合建高校2019年度报送的专业点数不超过本校本科专业布点数的25%,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2019年度报送专业点数量不超过本地所属地方高校本科专业布点总数的15%”。假设中央赛道A学校有67个本科专业,那么可以报送不超过16个专业;地方赛道B学校有67个本科专业,则只能报送不超过10个专业。这条办法虽然看似是中央赛道报送专业更多,地方赛道更少,但由于向地方高校倾斜的原则,地方赛道可以分得的一流建设点数多于中央赛道。于是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地方赛道虽然报上去的专业更少,但获批的概率更大;而中央赛道虽报上去专业更多,但获批的概率反而相对较少。假设在评审过程中,中央赛道遴选出的院校专业建设好,而地方赛道遴选出的院校专业建设一般,但中央赛道指标不够,地方赛道却指标充足。在这种情况下,中央赛道的院校可能会落选,地方院校则会突出重围。但是,这样遴选出的院校可能并不能“突出示范领跑”作用,也不利于专业建设质量提升。从笔者收集到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已获批为建设点院校的“采集表”中可以发现,其专业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对22所建设点院校的培养方案研究比较后发现,部分建设点院校课程设置不太合理,如有些高校文学文化类课程学时过多,占专业必修课总学时比例在60%左右,而语言学类、汉语国际教育类课程学时较少,不能很好地突出专业性。此外,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也存在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相似的问题,即稳定成型的培养模式较少,个性化培养模式不多。部分建设点院校的个性化培养元素不突出,培养目标的基本表述与硕士培养目标大同小异。

(三)评审机制存在不足

从上文申报流程和评审机制可看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遴选的评审机制主要存在两点不足。

不管是否分赛道建设,第一关都是要冲出自己学校。各学校性质不同,优势学科不同,但指标名额有限。为了保障更大入选概率,各高校都会优先选择自己优势学科下属的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作为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之下的五个专业之一,并不具备竞争优势,一般高校都会首推汉语言文学专业。这一点,能从2019年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数据中得到证实:346個专业入选,汉语言文学排在第二,共有92个?。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能够第一批入选建设点的高校,或是像北京语言大学这样有着较深的语言教学的历史积淀,“以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为主要使命,以国际中文教育为特色”;或是像云南师范大学这样有着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东南亚各国距离较近,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且学校十分重视。事实上,2019年第一批申报时,大部分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基本没有机会,等到第二批或第三批时才得以申报。而有的高校由于学校不重视,即使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不错也没有机会走出学校。笔者对多所建设点院校和非建设点院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负责人的访谈也证实了这一点。

是否能成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第二关,是“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推荐意见等,确定建设点名单”。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遴选,是由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要负责。从其委员名单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委员都不是从事国际中文教育的专家,难免会因不太了解该专业而把握不好遴选的标准。国际中文教育专业本硕博学科归属不同、本科所属院系不同等情况,都会导致在专业建设中可获得的资源差异巨大。此外,每年的遴选都由同一委员会的成员担任,也难以保证公平公正。

四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遴选优化路径

(一)明确关键指标,建立各专业建设点的遴选标准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申报条件可以比较笼统,但是各专业应明确关键指标,有条件的专业可以建立本专业建设点的遴选标准。本文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出发,详细阐明本专业的关键指标,以供参考。

1.专业定位明确

除了各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需要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办学方向,同时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外,遴选标准还应再增加一条:专业定位的实现程度,即定位与后续的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匹配程度。专业定位决定了专业建设的方向,正如建设点C高校的专业负责人所说:“专业发展定位一定要明确,如果定位不明确,后续所有的环节,包括课程、师资配备等都找不到一个标准去衡量。”如建设点A学校的定位,是“面向海外尤其是东南亚汉语教育的需要……培养能够熟练运用英语和一门东南亚语言……胜任国际中文教育工作的应用型、国际型和复合型人才”。得益于这样的专业定位,该校的课程设置分为国内课程和国外课程,在国内完成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并提供五种不同的澜湄语(泰语、老挝语、越南语、柬埔寨语、缅甸语)作为专业选修课,学生必须选择一门语种学习。此外,还包括在大三去东南亚国家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实习实践时完成国外课程,包含语言教学法、高级泰语/老挝语/越南语/柬埔寨语/缅甸语、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缅甸俗语与歌谣,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缅甸汉语国际教育案例分析等课程。

2.专业管理规范

专业管理规范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合理。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蓝图,其科学与否以及特色如何定位,决定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和特色?。各院校需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指导下,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方案的集中体现,但目前具有明确培养模式的高校不多。建设点A院校和建设点B院校是定向和非定向培养模式?的两种代表。前者面向东南亚培养中文师资,采用“2+1+1”的人才培养模式;后者采取非定向培养模式,将人才培养目标细化为“卓越汉语教师”、“优秀对外交流使者或管理者”和“潜心向学青年学子”三类,并施行与其培养目标高度契合的“2+2(+2/3)”分类培养模式。这两种模式各具特色,值得我们借鉴。此外,由于专业的外向型特点,学生需要有一定的实习实践,特别是高质量的与本专业高度相关的实习实践。但实际上,我们目前的培训或培养仍然是“传授—接受”式的批量生产,实践环节安排较少,实习并未受到重视?。海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尤为重要,它能确保学生在本科阶段走入真实的海外课堂,增加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但访谈涉及的13所高校中只有5所建有海外实习实践基地,且其中只有2-3所高校的部分学生能真正走出去。

3.改革成效突出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最关键的是课程的改革和建设。一流的学科、一流的专业,必须以一流的课程为支撑?。通过“采集表”可知,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只有极少部分建设点院校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部分建设点院校有省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基本为学科基础课,如西方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新闻采访学等。课程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各建设点院校可以尝试整合优质课程资源,实现遴选后相对优质的课程资源共建共享,从而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本科专业教育的整体水平。

4.师资力量雄厚

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而言,师资力量雄厚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首先,师德高尚是必备条件,要向“好老师”看齐,向“大先生”的目标努力?;其次,根据《国标》要求,需要有一支结构、梯队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是指学科结构,我们要厘清建设一流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到底需要什么专业、什么学科的师资?。梯队则是指教师年龄结构要合理,老中青相结合。考虑到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是否是双师双能型教师也是一流师资的重要指标,比如是否从事过国际中文教学和管理工作,在国际中文教育相关一线企业从事教学等工作经历等。此外,我们主要是面向国外培养师资,故拥有一定比例的出国或在国外求学经历的师资也十分必要。

5.培養质量一流

一流专业最终反映在人才培养的出口上,因此对口就业升学率是最重要的衡量指标之一。长期以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本科和硕士都面临就业难的现实困境,尤其是本科生就业情况更为严峻。而判断一所高校专业建设是否有成效,培养质量是否过硬,就业升学是最重要的体现。“采集表”中近三年就业升学主要有四个指标:境内升学、境外升学、就业、自主创业。单看数据,各建设点院校因其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等的差异,对就业升学各有侧重,看不出不同院校间的差距。因此应再增加两个指标用于辅助观测:对口升学率和对口就业率。对口升学率指境内升学中考取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人数,境外升学中考取语言学或教育学相关专业的人数;对口就业率则是指从事国际中文教育相关工作的人数,比如担任汉语教师志愿者,在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任教,在文化传播单位和涉外单位就业等。

(二)分“赛道”择优改为统一标准择优

“双万计划”中分“赛道”建设有其内在逻辑,体现了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治理的整体思路。从一流大学建设到一流学科建设,再到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际上就为不同层次、不同定位的高校实现错位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和空间?。大多数“双一流”高校属于部属院校,多是原“985工程”大学和“211工程”大学,而“双万计划”明确规定,“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地方高校名额分列,向地方高校倾斜”。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分“赛道”建设会与“突出示范领跑”产生矛盾,因此建议将分“赛道”择优改为统一标准择优。统一标准择优不仅可以保证评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建设点院校的专业建设质量,更好地突出示范领跑的功能。

一流专业建设点总体上应是具有比较优势的专业,因此需首先考察其在高校内部的地位和实力,其次考量高校横向间的水平比拼?。冲出学校后,可以先不分赛道,采用一套标准统一评审,根据专业实力初步排名,再依据不同赛道指标择优确定建设点名单。假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地方赛道有10个指标,中央赛道有6个指标,同等标准下优先考虑地方赛道,地方赛道各省市的指标也可以统筹安排。这样可以保证遴选出的地方高校专业实力相当。如果地方赛道的专业建设很一般,恰巧中央赛道某高校该专业发展得特别好但没有指标,则可以灵活处理,将地方赛道指标收回重新分配。反之亦然。

(三)将“一次性大同行”会议评审改为“匿名通讯+小同行”会议评审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想要遴选出真正具备“一流”实力的专业,需优化评审机制。为了避免人为因素干扰,更加客观公正进行遴选,建议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遴选从“一次性大同行”会议评审改为“匿名通讯+小同行”会议评审。通讯评审即“盲审”,一般是通过网上评审,根据学科代码自动随机匹配,直接发送评审材料给若干评审专家。专家审核评审材料后提出评价意见,然后综合各位专家意见,形成评审委员会的审议意见。匿名通讯评审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人情”等外在因素对遴选的干扰,有利于保障遴选的客观评价。随着学科交叉与融合越来越广泛,“大同行”在一些专业问题上很难对自己不熟悉的专业作出精准评价;而“小同行”常常共享所谓的共同范式,有助于消除评议的分歧,提高评审的科学性和权威性(21)。比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本科设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之下,但硕士和博士现在都归属于教育学。曾有学者指出,国际中文教育应独立为一个特色交叉学科(22),诸如此类的复杂情况只有真正从事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的专家学者才更为了解。因此“小同行评议”十分重要,它能确保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遴选更加科学。

五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成效评估思考

(一)适当延长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周期,提高建设成效评估的科学性

众所周知,本科学制一般为四年,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工作需三年完成,不论是从一年级开始建设到三年级结束,还是从二年级开始到四年级结束,都不是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周期,无法全面反映出建设成效。此前地方政府已试点开展过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开展2017年市属高校一流专业遴选建设的通知》,“自2017年起,面向市属高校,分批遴选50个左右一流专业进行重点建设,每个专业建设周期为5年”(23)。从人才培养周期和地方政府试点进行一流专业建设的实际工作经验来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由于时间过短,规模过大,最终只能是政府以自身的权威有计划地为部分高校的部分本科专业进行“贴牌”(24)

按照“双万计划”通知,2019年第一批遴选为建设点的高校应该在2022年进行专业认证,以确定是否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根据访谈得知,到目前为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9年遴选出的建设点尚未启动专业认证,也就是说,在实际操作中“两步走”的第二步并没有完成。据此,本文建议适当延长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周期,可将周期从三年改为四年。经过四年的完整建设,才能更好比较建设前后专业的质量。

(二)构建以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为评估重点的“双核心”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成效评估指标体系

“双万计划”通知中第五条提到“两步走”实施建设原则,即:第一步,报送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第二步,教育部组织开展专业认证,通过后再确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换言之,专业认证是一流专业评定最关键的一环。我国现阶段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专业认证主要有工程专业认证和师范专业认证(25),其余大部分专业是没有专业认证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既有师范性质的,又有非师范性质,如何认证成为问题;同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师范)缺少对应的认证标准(26)。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国家标准只有2018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而这一《国标》中关于该专业只在课程设置上与中国语言文学其他四个专业做了区分,无法作为建设成效评估认证的参考。此外,业界对如何建设一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认识还不充分,未达成共识,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一流”标准在遴选和最后的建设成效专业认证环节均为缺失状态。在缺乏科学的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评价标准的情况下,评出的建设点院校水平可能差距过大,无法有效识别真正的“一流”。因此,应分专业构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成效评估指标框架。

如何科学地评价一流专业建设成效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有学者提出,应做到动态评价,以“互联网+”教育为理念,以大数据驱动为核心,建立一流专业建设信息平台(27)。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定性评价太过主观的问题,还可以实现动态监测,及时反馈、整改。但由于在“双万计划”启动之初有关部门并未建立相关信息监测平台,各高校由于经费、平台的统一性等问题,也不太可能自建相关平台,因此这一设想虽很好但现阶段很难实现。每个高校的办学基础、定位和办学优势各有不同。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例,一些与其他国家接壤的省市由于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人才培养方面独具特色,可以采取与海外高校联合培养模式;一些部属院校办学基础、生源质量、师资力量等都较好,地方院校可能很难具备同等条件。因此在进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成效评估时,应围绕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两个核心,从各校专业定位的达成度,学生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就业质量、课程建设、办学特色等方面构建评估指标体系,为一流本科认证提供科学依据。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激发高校专业建设的主体意识,激发高校专业自评的动力与活力,也有利于高校专业的特色化发展(28)

“双万计划”是新时期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实现路径。因此,我们既要重视一流本科专业的遴选工作,又要重视其建设成效评估工作。遴选机制和建设成效评估是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严把入口关和出口关,才能保证建设质量。本文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例,提出优化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遴选的三条路径和建设成效评估思考,供有关部门和学界参考,希望能助力一流本科专业的高质量建设。

[责任编辑:唐 普]

收稿日期:2023-11-02

基金項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7年度重大招标项目“汉语国际传播动态数据库建设及发展监测研究”(17ZDA306)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龚漫,女,安徽舒城人,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E-mail: gong_man@163.com。

①《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教高厅﹝2019﹞1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23年10月25日访问,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904/t20190409_377216.html?eqid=93ec78fa000db403000000066454eae3。

②囿于篇幅,本文只讨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省级一流本科专业不纳入讨论,为行文方便,统称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③王建华《关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思考——兼评“双万计划”》,《重庆高教研究》2019年第4期,第123页。

④周君佐、咸春龙《“双万计划”执行的现实困境及其突破路径——基于米特-霍恩模型的分析框架》,《高教探索》2021年第11期,第31页;王建华《关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思考——兼评“双万计划”》,《重庆高教研究》2019年第4期,第127页。

⑤高正艳、王战军、杨旭婷《一流专业建设达成度评价:内涵与特征》,《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9年第2期,第21-24页。

⑥李明磊、王战军《新时代一流专业建设应转向成效式评价》,《江苏高教》2020年第9期,第20页。

⑦数据来源于自建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培养院校数据库。

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教高厅﹝2019﹞1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23年12月25日访问,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904/t20190409_377216.html?eqid=93ec78fa000db403000000066454eae3。

⑨王建华《关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思考——兼评“双万计划”》,《重庆高教研究》2019年第4期,第127页。

⑩李东伟、吴应辉《我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现状与优化策略》,《中国高教研究》2017年第10期,第62页。

?尚志海、陈楚滢《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分布特征研究》,《现代教育科学》2021年第1期,第138页。

?吴应辉《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人才培养带来的影响及反思》,《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第13页。

?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第85-89页。

?李东伟、吴应辉《我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现状与优化策略》,《中国高教研究》,2017年第10期,第62-63页。

?黄启庆、刘薇《国际汉语教师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展望》,《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7年第2期,第14页。

?许宏《〈国标〉框架下俄语专业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思考》,《中国俄语教学》2020年第3期,第18页。

?王新清《从“好老师”到“大先生”: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路径》,《中国高教研究》2021年第9期,第31页。

?叶明慧、张茜雯《对外汉语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的探索性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22年第5期,第75页。

?梅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何去何从》,《江苏高教》2021年第8期,第67页。

?李明磊、王战军《新时代一流专业建设应转向成效式评价》,《江苏高教》2020年第9期,第20页。

(21)郭喨《学术评价应注重“小同行评议”》,《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月3日,第8版。

(22)王治敏、胡水《交叉学科背景下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发展的困境与出路》,《华文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1期,第86页。

(23)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2017年市属高校一流专业遴选建设的通知》(京教高〔2017〕1号),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网站,2017年4月10日发布,2023年8月10日访问,https://jw.beijing.gov.cn/xxgk/zfxxgkml/zfgkzcwj/zwgzdt/202001/t20200107_1563598.html。

(24)王建华《关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思考——兼评“双万计划”》,《重庆高教研究》2019年第4期,第127页。

(25)梅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何去何从》,《江苏高教》2021年第8期,第68页。

(26)原新梅《师范类专业认证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2020年第2期,第30-31页。

(27)高正艳、王战军、杨旭婷《一流专业建设达成度评价:内涵与特征》,《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9年第2期,第23页;李明磊、王战军《新时代一流专业建设应转向成效式评价》,《江苏高教》2020年第9期,第23页。

(28)高正艷、王战军、杨旭婷《一流专业建设达成度评价:内涵与特征》,《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9年第2期,第22页。

猜你喜欢

双万计划汉语国际教育
从“国际工程认证”到“双万计划”
“双万”建设环境下网络工程专业建设和评估
基于“双万计划”的“野外损伤的救援与处置”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思考
浅析“双万计划”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类金课建设的思考
新工科背景下森林工程专业课堂实物教学探索
“双万计划”背景下商务经济学专业建设内涵探讨
高校转型背景下的跨文化应用型人才培养
汉语国际教育中教师利用对学生的正面评价促进教学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汉语国际教育中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发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