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高校人文类学术集刊现状分析

2024-05-12武丽霞

关键词:四川大学高校

摘要:随着中国学术的繁荣与进步,人文学术集刊大量涌现,由于其符合学术领域细分的要求,已经成为学术发表的重要平台。通过考察四川高校创办人文学术集刊的情况,并与全国高校办刊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四川大学创办的集刊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均名列前茅。这些学术集刊的成功,得益于主办学校雄厚的学科实力以及主编的高学术影响力,也与主办高校和学术机构的支持资助密不可分。在当前各高校大力推进学科建设之时,应借助国家相关政策,整合优势学科资源,创办富有特色的学术集刊,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校学术影响力、构建学术共同体,对于繁荣学术研究、传播中华文化更是意义重大。

关键词:学术集刊;CSSCI;人文学术;高校;四川大学

DOI: 10.13734/j.cnki.1000-5315.2024.0305

中国学术集刊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即开始创办,经过三四十年的发展,在90年代前后進入快速发展期。“学术集刊编选的论文具有专与深的特点,专就是专门刊发某一学科领域的学术论文,与综合性刊物有别;深就是研究文章精深,具有学术深度,学者的学术底蕴厚重”。因此它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可,成为学术期刊之外学者发表学术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随着中国学术研究的持续繁荣与进步,21世纪以来,我国学术集刊更是呈井喷式发展。这一出版现象引起了学术界和出版界的广泛关注,已经有学者对其出现的背景及特点等进行了初步探讨,对分学科集刊也有一些研究,但目前对于学术集刊中数量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人文学术集刊则研究较少。四川省的高校创办学术集刊无论是在历时性、共时性还是在办刊成效上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本文将在回顾中国人文学术集刊发展历程与特点的基础上,对四川省高校创办学术集刊的基本情况和经验教训进行总结,为学术集刊的长足发展提供借鉴。

一 中国人文学术集刊繁荣的背景与原因

中国的学术集刊创办始于20世纪50年代,最早的学术集刊是1957年由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主办的《语言学论丛》(2021年获批正式刊号)。80年代学术研究恢复正常之后,开始有一些定期和不定期的学术出版物,至90年代数量渐增,21世纪以后学术集刊呈现井喷式的发展态势。在2017-2018年收录的168种的CSSCI来源集刊中,有121种创刊于2000年以后,占总数的72%,可见,学术集刊在21世纪的发展势头较猛。由于缺乏统一的登记和管理,目前全国学术集刊的总数难以确定,初步估计有千余种,仅中国知网收录的就有1100余种、1万余辑、文献总量30万余篇

21世纪以来中国学术集刊创办数量大增,其根本原因在于学术研究的持续繁荣和国家对期刊刊号的严格管理。既有的学术期刊从数量上和专业性上不能满足中国学术发展的需要,刊号的严格管理政策造成学术发表载体严重不足,于是以书代刊形式的学术集刊大量出现,成为学术论文发表的新阵地,也成为一种突出的出版现象。正如张耀铭所说:“出于对学术期刊现状的不满、创办新刊又难上加难的困境,学术共同体人选择了另一条路径:创办学术集刊。”

中国知网将学术集刊(辑刊)分为九个学科大类,其中最大的是哲学与人文科学类,有565种,包括中国语言文字、中国文学、外国语言文字、外国文学、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考古、哲学、艺术、宗教等学科门类,大体上等同于一般所说的文史哲艺类(本文简称人文类)。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2023年1月发布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集刊AMI 综合评价报告(2022 年)》,将403种集刊分为三个学科大类,人文类占241种,社科类占148种,综合类占14种。由此可见,人文类学术集刊确实是中国学术集刊中最主要的构成。

人文类学术集刊之所以在各学科领域中占据最大比例,是因为中国的人文学术研究本身带有中国特色,不同于自然科学、工程学等学科本身有广阔的世界学术期刊作为舞台,人文学科尤其是中国固有的文学、语言、历史、哲学、艺术、宗教等学科门类,在国内外可供发表的期刊容量不足,必然需要更多的本国舞台和阵地,以供相关学者发表和交流,甚至吸引海外学者(尤其是汉学、中国学、语言学及相关领域)的参与。人文学科是最具国家、民族、地域特色的学科,这与自然科学、工程学等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我国人文类学术集刊的繁荣也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事情。

如果进一步追溯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们还可以发现,人文学术集刊的勃兴也与国家推动学术发展、高校加大对学术成果的考核要求有关。20世纪末以来,教育部在高校陆续设立了一批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共有150余处,这些研究基地绝大部分都创办了学术集刊,有的基地甚至创办了多种,如四川大学的中国俗文化研究基地,就有《中国俗文化研究》、《汉语史研究集刊》、《新国学》三种。一些省市也纷纷建立了省级(甚至市级)的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有一些研究基地也创办了学术集刊,如四川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华师范大学写本学研究中心,就创办了《写本学研究》。这些研究基地以及各高校成立的其他各级各类研究机构,成为学术集刊创办的主要组织者和资助者。一些影响较大的全国性学术团体(学会)在办学术集刊时,往往也与高校的院系或研究机构合作,将集刊的日常编辑事务交给它们(如设立学会秘书处),并由其资助出版。可以说,高校和各种研究机构的学科建设经费是集刊出版的资金保障,各校的人文院系和研究机构又通过集刊出版保持了它们在相关学科的学术地位并扩大影响。

人文学术集刊的主办单位不仅有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综合性高校,也有理工院校以及专业院校,数量庞大,种类繁多,整体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格局。学术集刊的日益发展壮大,为学者发表交流学术观点提供了更多支持,同时迫切地需要社会为其正名、予以肯定。因应这一形势,2005年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发布的《CSSCI收录集刊目录(2005-2007)》,首次收录集刊33种。2006年,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指导委员会开始进行集刊引文数据库建设,此后在发布CSSCI来源期刊目录时,也同时发布CSSCI来源集刊目录(以下简称C集刊)。“这一做法在事实上赋予了集刊和期刊同等的学术地位,有利于集刊获得优质稿件,同时也为集刊树立了标杆,指明了努力方向”。2017年底,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发布了《〈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集刊遴选实施方案(试行)》,进一步明确了来源期刊和来源集刊的遴选条件,其中一个基本条件是:按既定出版周期准时出版,符合期刊编辑出版规范,文献信息著录完整、规范。有了方向指引,中国学术集刊尤其是人文学术集刊未来可期,值得学界和期刊出版界深入思考、长远布局。

二 四川高校主办人文学术集刊的总体情况

在学术集刊的创办方面,四川高校很有代表性,不仅办刊历史长,而且成效显著,可以从中发现中国高校人文学术集刊创办过程中的诸多共通之处。

四川高校编辑出版学术集刊的历史较早,1980年代,曾有少量学术集刊出现,不過这些集刊后来有的转为正式期刊,如《宗教学研究》后来获得期刊号,《草堂》后来成为正式期刊《杜甫研究学刊》,有的编辑出版时断时续,或者昙花一现,最终归于消亡。四川目前尚在编辑出版的创刊时间最早的人文学术集刊应是1987年四川大学历史系童恩正教授主编的《南方民族考古》,出版五辑后中断,2010年复刊。此外较早的是1992年由四川大学古籍所创办的《宋代文化研究》。此后四川大学中文系创办了《中外文化与文论》(1996年)、《汉语史研究集刊》(1998年)、《新国学》(1999年),四川大学外文系创办了《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论丛》(1998年)。此后,四川高校的学术集刊逐渐增多,但真正的爆发期出现在21世纪。四川高校主办人文学术集刊的基本情况见表1。

目前,四川高校创办人文学术集刊有39种,这不包括以下三类出版物:一是四川省内其他机构团体主办的集刊,如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信息中心和四川省翻译协会主办《译苑新谭》(2009年),发表与翻译相关的学术论文,近年又与美国芝加哥学术出版社合作在海外出版(ISSN2691-6649),中英文论文均有发表;二是海外出版的刊物,如四川大学文新学院的Literature and Modern China(《文学与现代中国》),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的Forum for Linguistic Studies(《语言学研究论坛》),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的Journal of Sino-American Humanity Studies(《中美人文学刊》),成都大学的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Society(《数字转型与社会》)等;三是历史上曾经出版但目前已经停止连续出版的出版物,如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华西语文学刊》等。

从当前四川高校的办刊情况来看,在39种人文学术集刊中,四川大学有23种,占据一半以上;四川师范大学8种,排名第二;西华大学4种,排名第三;其他四所高校各有一种集刊。

从创办时间来看,除四川大学有6种创办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外,其余都创办于21世纪,占84.62%; 2010年后创办的多达21种,占比53.85%;最晚的创办于2023年,可见各校对于学术集刊的创办热情持续高涨。

三 四川各高校办刊的具体情况

(一)四川大学表现优异

截至目前,四川大学共创办人文学术集刊23种,其中文学与新闻学院(以下简称文新学院)10种,历史文化学院6种,外国语学院2种,艺术学院2种,海外教育学院、哲学学院、宗教所各1种。

这些集刊大部分在学界有较强的影响力。如童恩正教授1980年代创办的《南方民族考古》,当时即发表过包括中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学者在内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复刊以后也是考古学领域的重要学术集刊。又如文新学院主办的《中外文化与文论》,后成为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的会刊,获得海内外学者的青睐,多次进入C集刊目录。文新学院中国俗文化研究所主办的《汉语史集刊》、《新国学》、《中国俗文化研究》,在各自领域也有很高的知名度,吸引了海内外著名学者的论文稿件。此外如《藏学学刊》和《符号与传媒》等,都是各自学科领域的顶流学术集刊。

自2008年起,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开始将学术集刊纳入评价体系,设置了来源集刊目录,四川大学有8种集刊曾经进入目录,而且在四川高校中也仅有这8种集刊进入目录。情况见表2。

将四川大学与国内几所综合性高校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四川大学主办的学术集刊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名列前茅。由于数据搜集困难,这里暂时以文史哲艺以及传播、宗教学科为代表,来比较七所高校的集刊情况。在统计C集刊时,只要曾进入C集刊目录者(不一定在当前的2021-2022年版中)即算作C集刊。

上面仅统计了这七所高校创办的人文类学术集刊,未统计这些学校(含学会等依托高校)编辑出版的期刊和报纸。如南京大学有《当代外国文学》,北京师范大学有《俄罗斯文艺》、《中小学外语教学》,华东师范大学有《文艺理论研究》、《现代中文学刊》、《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历史教学问题》,华中师大有《外国文学研究》、《汉语学报》,北京大学有《国外文学》、《语言学论丛》、《中国典籍与文化》(高校古委会主办,秘书处设置在北大)等,这些学术期刊基本都入选了CSSCI期刊目录。仅以学术集刊而言,四川大学的人文学术刊物还是非常可观的,大致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在一个水平线上。

四川大学人文学科具有悠久的学术传统,在国内高校中也长期保持着领先地位,这是该校主办学术集刊成功的学术基础和实力保证。四川大学创办的学术集刊之所以数量众多,也是有历史原因的。在中国学术恢复和发展的1980年代,四川大学因为各种原因主办人文类学术期刊(不含学报)很少(仅《宗教学研究》一种),但国内不少高校都有两种乃至更多的期刊(见前所述),甚至一些看起来学术实力稍弱的高校也有,如湖南师范大学有《中国文学研究》、《古汉语研究》(两种均为C期刊)。而进入1990年代之后,国家开始严格进行期刊刊号的管理,面对这种情况,在无法申办新的学术期刊的形势下,四川大学要在人文学科领域发出自己的声音,扩大自己的影响,创办集刊成为新的出路。四川大学文新学院的领导很早就认识到这个问题,并积极创办学术集刊,前任院长曹顺庆教授在1990年代后期就提倡文学理论要有中国话语、中国学派,创办了《中外文化与文论》,最近他更呼吁“学术川军要在全球打开嗓子”,可见他对“发声”的重视一以贯之。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四川大学也是国内较早创办英文集刊的高校,早在2001年就创办了Comparative Literature: East & West(《比较文学:东方与西方》),2020年又与Igneus Press合作,创办了Literature and Modern China(《文学与现代中国》),并在海外出版,此外还有《华文文学评论》,以期在海外华文世界产生影响。而学术集刊对于提高四川大学相关学科的实力和声誉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四川大学主办人文学术集刊引用下载情况见表4。

从表4数据来看,这些集刊发文量均非常可观,作者群中既有蜚声海内外的学术大家名家,活跃于学术前沿的中青年学者,更不乏硕士生、博士生这些学术新生代,虽然总下载量与引用量、篇均下载次数与引用次数与学术期刊相比差距不小,但是通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学术资源,对于培养学术川军、扩大相关学科的学术影响、发出四川学界的声音无疑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四川其他高校创办学术集刊的情况

如前所述,四川大学在人文学术集刊的创办方面不仅数量大,而且质量优,在省内高校占据绝对的领先地位。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大学在这方面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学术集刊无一例外都是创办于21世纪,这与2011年中共中央通过的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以及教育部下发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密切相关。在这些集刊中,2010年之后创办的占据了2/3,最晚的甚至出现在2023年,可见这些高校创办学术集刊的热情高。只是目前尚无进入C集刊目录者,有些遗憾。这些集刊的引用和下载情况具体见表5。

由表5可见,这些集刊虽然创办时间不长,但不乏后劲,四川师范大学的《哲学探索》和《语言历史论丛》、西华大学的《地方文化研究辑刊》和《蜀学》的下载引用情况甚至直追四川大学几种C来源集刊。假以时日,相信会有所建树。

需要指出的是,四川省内重要的另外几所高校,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竟然在学术集刊方面全体缺席,令人感到意外。诚然,电子科技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在传统上是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则是以财经科学为主的大学,但三校也开设了一些人文学科的院系,如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管学院等,西南交通大学还有人文学院、设计学院,涉及语言、文学、哲学、宗教、历史、艺术等学科,并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西南财经大学也设有人文与艺术学院,然而三校目前竟然没有一种学术集刊,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而从全国来看,其他一些设有语言文学类博士点的理工科大学都有学术集刊,如华中科技大学有《华中国学》、《外语教育》两种集刊(另有C期刊《语言研究》),中国海洋大学有《古典文学研究》(原名《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国传记评论》、《中国外语研究》三种集刊,都超过同样拥有中国语言文学博士点的西南交通大学。至于上海交通大学和清华大学主办的学术集刊就更多了,进入C集刊的就有《中国经学》、《文学理论前沿》、《中国学术》、《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等。西南交通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在人文学术集刊方面不仅大大落后于其他同级别高校,即便和省内的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大学相比,也明显落后。这与两校在国内的学术地位是不相称的(即便在人文类学科领域也是如此)。严格说来,西南交通大学曾经有过三种学术集刊,即2006年创刊的《立场》、2009年创刊的《华西语文学刊》和2017年创刊的《中美人文学刊》(Journal of Sino-American Humanity Studies)。《立场》由中国人民大学余虹教授和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徐行言教授主编,一共出版了三辑,所收论文多是国内外的名家之作,第三辑还设有五个前沿性学术话题,聘请复旦大学朱立元、加拿大康科迪亚大学段炼等主持,可谓有声有色。但由于主编余虹去世以及其他原因,这份集刊未能持续下去。《中美人文学刊》由四川省美国研究中心(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美国研究中心)主办,原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但2020年该刊改版为全英文刊物,现由加拿大Royal Collins Publishing Group出版发行,这也意味着该刊就此退出了国内C集刊的群体。最为可惜的是《华西语文学刊》,它是西南交大编辑出版时间最长的学术集刊,原由外国语学院前任院长傅勇林教授主编,为半年刊(其中2009年、2014年、2015年为年刊),到2016年共出版12辑。《华西语文学刊》的日常编务由唐均教授负责,他在国内学界有一定的影响,组织了较多学术稿件,提高了集刊的质量和影响力,这份集刊发展势头不错,在学界已经小有名气。从中国知网统计的论文的下载量和引用量来看,即便与川大的几种C来源集刊相比,它的表现也毫不逊色(相关数据见表6)。可惜由于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政策调整,不再资助该刊,所以2016年以后就停办了。

由此不难发现,西南交通大学的学术集刊存在两个明显的问题,一是办刊不能持续,二是数量太少。历史上办刊中断的学术集刊也有一些,如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曾办《外国文学研究集刊》(1979-1994),北京大学曾有《印度文学研究集刊》(1984-2003,出版6辑),后来都停办了,令人惋惜。但这些中断大多发生在学术集刊热潮到来之前,而且有的学校还有其他学术集刊替代,或进行了学术研究资源的整合,如北京大学现有的《东方文学研究集刊》即可以视为《印度文学研究集刊》的替代。反观西南交通大学,两种学术集刊都未能延续,目前正在出版的学术集刊数量为零,这对于学校人文学科的发声、发展无疑会产生难以估量的损失和影响。

四 高校创办人文学术集刊的经验与启示

(一)高校辦刊的成功经验

由上文可知,在四川高校中,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看,四川大学在创办人文学术集刊方面均占据着领先的地位。大体来说,四川大学办刊与国内其他高校主办学术集刊的成功是类似的,除了人文积淀深厚、学校一贯重视外,大致还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依托学会办刊

四川大学一些学术集刊创办时依托了国内大型学会,如《中外文化与文论》,现在的主办单位是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和四川大学文新学院,但1996年最初创刊时的主办单位并没有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出版周期为年刊。四川大学文新学院曹顺庆教授是《中外文化与文论》的主编,他在2004年成为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后,加强了与该学会的交流与合作,缩短《中外文化与文论》的出版周期,目前已改为季刊。《中外文化与文论》较早在学界形成影响,占据了先机。后来依托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办刊后,稿件数量增加,质量进一步提高,在学界的影响力持续扩大,进入了一个良好而平稳的发展时期。值得一提的是,该刊主编曹顺庆教授同时也是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因此该刊也成为比较文学学科的重要学术成果发表阵地,2022年出版的《中外文化与文论》第51辑就有“国际比较文学年度文选”的专栏。

事实上,很多重要的学术集刊都是由学会和高校联合主办的,如北京师范大学的《斯文》,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与中国古代散文学会联办的;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的《中外文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联办的(秘书处设在社科院文学所);中山大学的《戏曲与俗文学研究》(C集刊),是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与中国俗文学学会联办的。还有的学术集刊是联合多家学会和机构共同主办的,如广西师范大学的《东方丛刊》就联合了中华美学学会、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中国东方文学研究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共同主办。在学会参与办刊的学术集刊中,有一些学术集刊就是该学会的会刊,如上海交通大学的《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是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的会刊,上海交通大学的《新媒体与社会》(C集刊)也是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舆论学研究会的会刊。西北大学的《唐代文学研究》是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秘书处设立在西北大学)的会刊,华中师大的《新文学评论》是中国新文学学会的會刊。四川大学的《文学人类学研究》则是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的会刊,主编徐新建教授是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的副会长。这种办刊方式对于增强集刊的学术影响和号召力无疑助力良多。

2.依托高水平研究机构办刊

四川大学的人文学科设有多个研究机构,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学术实力和影响力。这些研究机构创办的学术集刊较易占据学术高地,吸引海内外的学术论文,如中国俗文化研究所主办了《中国俗文化研究》、《新国学》,中国藏学研究所主办了《藏学学刊》,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主办了《符号与传媒》,老子文化研究院主办了《老子研究》,生命哲学研究中心主办了《生命哲学研究》等。从前面表1也可以看出,四川大学以及其他一些高校的学术集刊很多都是由各级各类的研究所主办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是目前国内人文社科领域级别最高的研究机构,四川大学有中国俗文化研究所、中国藏学研究所、南亚研究所、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四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其中南亚研究所和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分别有《南亚研究季刊》和《宗教学研究》(均为C期刊),中国俗文化研究所、中国藏学研究所则创办了学术集刊,取得了较大的学术影响力,中国藏学研究所的《藏学学刊》还进入了C集刊。

从全国的情况来看,很多高校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大部分都通过创办、出版集刊来巩固本研究基地在学界的地位,显示其实力和影响力。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以及其他各种国家级、省部级的研究中心、创新中心大多是进入21世纪后陆续成立的,这些研究机构原本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学术资源,同时面临各种评估考核,这自然催生出大量的学术集刊,它们也成为集刊创办、出版的重要力量和来源。同时,依托这些高水平研究机构的学术集刊,也较易获得成功,其中很多集刊便成为C集刊,如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的《东方文学研究集刊》,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的《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的《中国文学研究》,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戏曲与俗文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的《中国文字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的《民俗典籍文字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的《文化与诗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的《中国诗歌研究》,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的《中国诗学研究》等。在这些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有少量基地办有学术期刊,如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的《俄罗斯研究》(C期刊)等,不过由于国家对期刊号的管理严格,这类期刊数量很少。

3.依托著名学者办刊

四川大学人文学科拥有一批著名学者,如项楚、曹顺庆、赵毅衡、周裕锴、罗志田、霍巍等,由这些教授担任学术集刊的主编,能够吸引优质稿源,从而保证了集刊的学术质量和学术声誉,如项楚主编的《中国俗文化研究》,曹顺庆主编的《中外文化与文论》和《比较文学:东方与西方》,赵毅衡主编的《符号与传媒》,周裕锴主编的《新国学》,霍巍主编的《藏学学刊》等,无一例外地充分发挥了主编的聚集效应,吸引了大批海内外学者投稿发表。这些学者往往同时担任研究机构和学会的领导职务,如两种学术集刊的主编曹顺庆教授,是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的会长,同时也是四川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的所长。

这里需要补充一种学术集刊创办的情况,即学者利用个人学术资源创办并主编学术集刊,后来由于学者所属学术机构的变化,其主编的学术集刊所属高校也会发生变化。如《文学理论前沿》(C集刊,2004年创办),最早是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的会刊,由当时的学会秘书长王宁主编,从所属高校来说,是北京语言大学和清华大学联办的集刊,后来王宁被聘为上海交通大学的教授,担任人文艺术研究院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文学理论前沿》也随之成为上海交通大学的学术集刊。又如《外国美学》(C集刊,1983年创办),由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的高建平(中华美学学会会长)担任主编,近年来他与扬州大学合作,该集刊已成为扬州大学的集刊。又如《乐府学》(C集刊,2006年创刊),由首都师范大学吴相洲教授担任主编,2017年吴相洲应聘到广州大学,便将《乐府学》带到广州大学(经费来源和主办单位),于是成为广州大学的C集刊。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利用科研项目和经费来支持学术集刊,常见于那些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学者,他们中有一些会在其所属学校建立研究所(中心),创办学术集刊。如中国海洋大学熊明获得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杂传叙录、整理与研究”后,于2021年创办了《中国传记评论》。

四川大学的学术集刊在创办、出版中有成功之处,也有失败之处,值得总结反思。目前四川大学办刊时间较早的《新国学》(1999年)和《中国俗文化研究》(2003年),是由学术实力很强的中国俗文化研究所主办,分别由周裕锴和项楚两位著名学者主编,在20余年中刊发了大量的国内外著名学者的论文,在海内外学界有着较大影响,但至今没有进入C集刊目录,而后来创办的《符号与传媒》、《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却被收入C集刊目录。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前两种刊物在办刊历史上有过中断,这对于遴选进入C集刊是不利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自2018年起,CSSCI数据库不再收录出版频率为年刊或不定期出版的学术集刊,上述两种集刊为了满足遴选要求,仓促改为半年刊,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稿件质量。这反过来似乎也可说明,国内的期刊和集刊评价体系本身尚有待完善。

(二)相关启示

2016年5月,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战略目标和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基本原则。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进程中,学术集刊显然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2023年1月发布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集刊AMI 综合评价报告(2022 年)》,共收入19个学科门类的403种集刊,其中评出87种核心集刊,其余为入库集刊。在241种人文类集刊中,核心集刊有54种,入库集刊187种。由此可见,一个高校如果想在某些人文学术的学科和领域展现自己的实力,发出自己的声音,进而在全国学界产生影响,吸引优秀论文投稿和知名学者关注,学术集刊可谓一个容易取得成效的方法和路径。

当前在从事集刊出版的各出版社中,社科文献出版社表现最为突出,共出版403种学术集刊,是国内出版集刊种数最多的出版社。该出版社建立了“中文学术集刊门户网站”——集刊全文数据库(曾用名:中国集刊网),从2012年起连续9年召开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集刊年会,交流编辑工作经验,开展本社出版优秀集刊评选, 2016年还专门成立了集刊运营中心(2019年升级为集刊分社),设置了集刊出版规范与流程,建立了中国集刊网和集刊数据库,搭建了集刊的网络传播平台。新成立不久的中国历史研究院2021年也发布了“学术性集刊资助管理办法”,鼓励全国的历史研究和教学机构创办和出版历史类集刊,每年申报,一次资助三年。与此同时,国家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也别开生面,为部分内容优质、学术规范的学术集刊颁发了正式刊号,吸纳其为学术期刊。这些都为学术集刊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各种可能和条件。

在四川高校当前主办的39种集刊中,2019年以后创刊的就有10种,考虑到新冠疫情三年的影响,这个数字足可表明近年来四川高校创办学术集刊的巨大热情。放眼全国,绝非孤例,这也意味着学术集刊未来的竞争会更激烈,更富挑战性。如何脱颖而出,就需要谋定而后动。在此,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学校主办人文学术集刊的经验教训无疑可以为各高校提供借鉴,具体来说,不外乎以下几点:首先,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学术集刊的创办与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之间的联动关系,将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在资金、人员、机构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和切实保障,解决集刊发展的后顾之忧;其次,各学术集刊要找准发力点,整合相关学术资源,在办出特色上下功夫,以增强集刊的学术凝聚力,吸引学术同仁投入学术共同体建设;再次,要根据相关评价收录机构和数据库的要求和标准,做好集刊的规范化建设,在保证刊期稳定的前提下,加强学术自律,着力提升稿件学术质量,促进审稿编校流程的规范化,并与国际标准接轨,以便数据库收录和评价;最后,走好专业化、集团化、体系化建设之路,探索互联网时代下学术集刊与新媒体融合的新路径,实现集刊的集群化,开创百舸争流、千帆竞渡的新局面,推动中国学术持续繁荣与健康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苏雪梅]

收稿日期:2023-03-2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四川社科期刊发展研究专项课题“四川学术集刊现状调查与研究——以CSSCI来源集刊为中心”(XSCG21SK-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武丽霞,女,内蒙古巴彦淖尔人,《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副编审,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文献、编辑出版,E-mail: nmwlx123@qq.com。

①阎现章《论学术集刊的创构、编辑特色与出版价值》,《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第155-156页。

②参见:叶继元、魏瑞斌、宋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集刊现状的调查分析》,《中国出版》2006年第10期,第17-21页;于丽英《集刊评述》,《图书馆建设》2009年第2期,第32-34页;阎现章《论学术集刊建设与发展的几个问题》,《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第111-114页;冯潇《中国综合类集刊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展望》,《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第103-106页。

③参见:赵嫚《中国语言类学术集刊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第66-69页;赵嫚《我国文学类学术集刊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天府新论》2012年第6期,第148-150页;孙乐强《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类学术集刊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第58-61页;等等。

④中国学术辑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2023年12月31日访问,https://kns.cnki.net/kns8s/?classid=PWFIRAGL。说明:此为修改补充材料。

⑤张耀铭《学术期刊与新媒体融合的关键与进路》,《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第5-23页。

⑥摘自:第九届人文社会科学集刊年会(2020年11月28日,无锡)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郭建宏的发言《完善学术集刊支撑机制,实现集刊高质量发展》。

⑦此前一年即1991年出版的《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53辑《宋代文化研究》,可视为其前身。

⑧李媛莉《曹顺庆:“学术川军”要在全球打开“嗓子”》,川观新闻,2022年11月7日发布,2023年1月20日访问,http://cbgc.scol.com.cn/news/3818079。

⑨赵仲明《中国外国文学类学术集刊的发展现状与反思》,《学术论坛》2013年第4期,第171-174页。

⑩吴相洲教授2021年去世,《乐府学》又回归到首都师范大學。

猜你喜欢

四川大学高校
四川大学西航港实验小学
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提供手稿
百年精诚 誉从信来——走进四川大学华西眼视光之一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