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转型背景下的跨文化应用型人才培养
2016-12-30肖晓珍杨惠栋
肖晓珍+杨惠栋
[摘要]在汉语国际教育国际化和高校转型的大背景下,本文结合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实际,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进行了重新定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课程体系设置和实践体系构建。
[关键词]高校转型;汉语国际教育;跨文化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自2007年开设对外汉语专业以来,已培养了两百多名毕业生,根据过去5届就业情况的直接或间接了解,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毕业后能直接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几率极低,一些从事中小学的汉语教学或者各种层次的培训,一些继续考研深造,有的已改换专业,还有一些进入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和文秘工作。就业情况的不乐观必然引起招生危机,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对外汉语专业尚未毕业的前四届学生,招生基本都是以第一志愿高分录取,从2013-2015级,招生调剂率从13.4%上升到34.8%,这种情况不得不引起我们对专业培养的反思。
一、具体专业定位。突出专业特色
(一)外部环境的变化
“汉语国际教育”首次出现在2012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是一个在新时代需求下,应对全球化挑战而调整的国家战略型专业,重在突出两个方面:汉语国际化和汉语教育。专业外延扩展了,所承载的职责也丰富了。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一批能在世界范围内从事汉语教学和中华文化传播、具有优良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汉文化产业创新创业能力的卓越汉语国际传播人才。
(二)内部环境的变化
1.高校的转型契机。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2015年11月16日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这份《意见》的核心要求就是“转型发展高校”,转型的方向是“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转型的对象主要针对二本、三本院校。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为三本独立院校,在高校转型的背景下,各个专业都在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国际交流环境的形成。近两年,学院成立了国际交流与培训学院,和美国、韩国、台湾等几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创造了海外学习和文化体验的机会。另外,中文系在泰国建立了实习基地,实现了海外顶岗实习和海外就业。外部环境在逐步成熟,我们培养的人才是否适应市场需求?在2015年赴马来西亚的筛选过程中,汉语国际教育报名的有30人,通过专业基础考试的有15人,最后通过技能测试、中华才艺考核的只有2人,通过率不足10%。
特色是专业立足的根本。结合当下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及我院实际,我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应以“职业导向”为人才培养理念,将“汉语”与“教育”作为第一要素,“国际”作为第二要素,定位于跨文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发挥对外合作优势,通过合作办学的跨文化环境,培养具有国际化背景、实践能力强、能胜任对外汉语教学及跨文化交流的应用型人才。
二、优化课程体系,夯实专业基础
我们根据《国际汉语教师标准》来优化课程体系,将一个部分或者一项技能形成一个课程群,除了通识课,可形成四大类课程群。
(一)四大类课程群
1.汉语言类课程群
这是从“本体论”的角度,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重点是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语言类基础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对语言基础的系统掌握以及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在基础课程之外,可对应增加普通话教程、演讲与口才等语言类实践课。
2.文学文化类课程群
这也是从“本体论”的角度,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汉语国际推广不仅仅是推广和传播汉语,而是要把汉语与中华文化一起推向世界。这类课程群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中国文学与文化,如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传统文化,强化学生的中国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第二部分为国际化课程,如《比较文学》、《跨文化交际理论》、《中外文化交流史》等,旨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在这类课程群里,还可开设《论语》、《老子》、《史记》、《红楼梦》等国学精华特色课程。
3.教学教法类课程群
这是从认识论、方法论的角度,解决“对谁教”、“怎么教”的问题。有对外汉语教学法、对外汉语语言技能训练、第二语言习得、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主要使学生系统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方法,突出汉语知识教学“对外”的应用性,提高汉语教学能力。
4.工具类课程群
这是从工具论的角度,解决“如何更好”的问题。主要包括三类:外语类,重在突出口语能力和听力,可开设英语口语、听力、日语或泰语;现代教育技术类,开设语言科技型、工具型课程,如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应用、汉语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语料库语言学、广播电视汉语教学节目制作等,培养学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应用教学的能力,汉语教学资源的开发、设计与制作能力;中华才艺类,文学文化类课程群主要开始基础文化课,这里为应用文化课,主要是将中华文化具象化,活跃汉语国际教学的课堂氛围,增强外国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如葫芦丝、剪纸、武术、太极拳等课程。
(二)课程群设置应遵循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以汉语言类课程群为例,语言类课程研究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演变规律以及语言与文字之间的关系。各门课程是相互联系,彼此渗透的,但如果各门课各讲各的,课程安排顺序随意,不仅导致内容重复,而且破坏了课程体系的整体性,无法完成与语言类课程整体性相对应的语言素养的培养目标。所以,在课程设置时,要突出课程群整体的逻辑关系,促进课程之间的有效链接,为系统化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2.实践性原则。每类课程群都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是学习专业知识的核心和基础,选修课是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学习,既有理论教学,又有实践环节。在专业必修课程的设置中,也要做到知识点和应用点结合,设置一定的实践课时。
3.渐进性原则。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重在突出能力培养,能力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逐步养成的过程。所以,在四年课程设置中,要突显出实践教学连续不断,能力培养各有侧重的特点。
三、构建实践体系,提升专业能力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实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两翼,因此,在优化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我们也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条件,为学生打造一个实战能力提高与展露的平台,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一)立足第一课堂,落实实践环节
这里的第一课堂包括课堂实践和校内实践。主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汉字书写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素质和文化素质。实践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实践教学、实践技能课程、课余教育实践活动等。课程实践教学主要将专业理论知识内化为能力,文学文化类课程通过诵读经典,经典导读、写文学短评等环节,重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鉴赏能力,语言类课程通过项目化教学,将学生的语言知识和现实生活关联起来,使枯燥的语言理论变成了活化的生活现象。并可根据语音、词汇、语法的能力要求,进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汉字听写大赛等有趣的竞赛活动,还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汉语教学资源开发。实践技能课程要遵循课程化的原则,规范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制定出相应的考核标准和要求,对学生的整个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考评、控制、反馈,不能流于形式。课余教育实践环节主要是校内实践,在老师的指导下,举行汉语国际教育说课比赛、中华才艺比赛、多媒体教育技术比赛,旨在突出专业技能训练。
(二)延伸第二课堂,深化实践技能
第二课堂主要指教学实践环境从校园走向社会。重在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组织能力、社交能力和研究能力。可用项目化教学的方式,以目标引导学生参加项目的设计、调查、组织与实施,撰写相关研究报告,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文化实践,如贸易洽谈会、组织文化交流项目、参加国外文化交流,提升学生对其他文化的感知,培养其文化传播的策划、组织能力。这些实践活动的参与,促使学生从课堂到社会实践的迁移,使其更深刻地理解专业属性。
(三)拓展第三课堂,进行职前实践
第三课堂是从中国走向世界,进行职前实践。主要有专业见习、教育实习、海外顶岗实习、国际交流活动等形式。学生可以交换生的身份,在“自然的”、“原生态”的异域环境中直接进行文化体验,可利用寒暑假短期的文化交流,进行文化考察,也可利用国内留学生课堂,进行专业见习和实习,也可在海外顶岗实习,体验海外跨文化实践教学。通过这些形式,培养学生的对外教学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中国文化传播能力,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
总之,在汉语“走出去”的大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我们应以高校转型为契机,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找准定位,办出特色,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跨文化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