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格特征对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影响: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

2024-05-10江琳琳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4期
关键词:情绪反应人格特质消极情绪

陈 景,周 祎,江琳琳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合肥 230601)

0 引言

抑郁和焦虑是常见的消极情绪反应,已有研究表明,人格特征是影响大学生抑郁和焦虑的重要因素,抑郁和焦虑的发生有一定的人格基础[1-2]。情绪调节是个体有意或无意对情绪的产生、体验和表达进行监控和调整的过程,情绪调节与个体的幸福感和身心健康息息相关。常见的情绪调节策略包括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认知重评主要通过增加对情绪事件的积极认识降低消极情绪反应;表达抑制是通过抑制情绪表达,暂时降低情绪体验。认知重评能更有效地增加积极情绪的体验和表达,经常使用表达抑制策略不利于心理健康[3]。研究表明,人格特质,如神经质、开放性等会影响个体在面对情绪事件时情绪调节策略的选择和使用频率[4-6]。目前,大学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抑郁和焦虑情绪较为突出。已有研究多集中于探讨情绪调节策略或人格对抑郁情绪的影响,缺乏关于情绪调节策略与人格特征对抑郁和焦虑的作用机制的研究。本研究以安徽省某两所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其抑郁和焦虑情绪状况,并分析情绪调节策略与人格特征对抑郁和焦虑的作用机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被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安徽两所高校以班级为单位抽取了1 112名学生,在被试知情同意后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有效问卷1 016份,有效率91.4%。被试年龄在17~28岁之间,其中男性399人(39.3%),女性617人(60.7%);生源地为农村615人(60.5%),城镇401人(39.5%);大专学历677人(66.6%),本科及以上339人(33.4%);独生子293人(28.8%),非独生子女723人(71.2%)。

1.2 研究工具

1.2.1 大五人格量表(TIPI-C)

采用由GOSLING(2003)编制、李金德(2013)修订的中国版10项目大五人格量表(TIPI-C)测量人格特质,量表有外向性、宜人性、责任心、情绪稳定性和开放性5个维度,每个维度两个项目,共10个项目。采用1~7级七点计分法,5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67、0.60、0.64、0.62和0.64[7]。

1.2.2 情绪调节问卷(ERQ)

采用由GROSS(2003)编制、王力(2007)修订的中文版问卷测量情绪调节策略[8]。量表包括认知重评6个项目和表达抑制4个项目。采用1~7级七点计分法,得分越高,说明该种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频率越高。两个分量表的Cronbach’s等α系数分别为0.85和0.77。

1.2.3 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

GAD-7是常用的焦虑自评量表,共7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从0(完全不会)到3(几乎每天), 总分为各项目得分之和,总分越高表示焦虑症状越严重。其中,0~4分表示没有症状,5~9分表示可能有轻度焦虑,10~14分表示可能有中度焦虑,15~21分表示可能有重度焦虑。

1.2.4 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

PHQ-9是简单有效的抑郁自评工具,共9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从0(没有)到3(几乎每天),总分为各项目得分之和,分值越高表示抑郁症状越严重。其中,0~4分表示没有症状,5~9分表示可能有轻度抑郁症状,10~14分表示可能有中度抑郁症状,15分以上表示可能有重度抑郁症状。

1.3 数据分析

使用SPSS 26.0进行差异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及中介效应分析。

2 结果

2.1 情绪反应、情绪调节策略与大五人格在自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使用t检验分析情绪反应、情绪调节策略和人格特质在性别、学历和生源地等自变量上的差异,统计结果分别见表1、表2和表3。抑郁、焦虑,认知重评、表达抑制,以及尽责性、情绪稳定、开放性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抑郁、焦虑,以及尽责性、开放性在不同受教育程度上差异显著;抑郁、焦虑,认知重评,以及外倾性、情绪稳定、开放性在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差异显著。

表1 情绪反应、情绪调节策略和大五人格在性别上的差异性检验

表2 情绪反应、情绪调节策略和大五人格在学历上的差异性检验

表3 情绪反应、情绪调节策略和大五人格在生源地上的差异性检验

2.2 情绪调节策略与抑郁、焦虑间的关系

将PHQ-9和GAD-7量表得分在4分及以下的标记为阴性组,其余标记为阳性组,将抑郁、焦虑的阳性组与阴性组分别对情绪调节策略进行差异比较,统计结果见表4。结果显示,抑郁、焦虑的阳性组与阴性组在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策略上得分差异均呈显著水平。

表4 抑郁、焦虑阳性组与阴性组的情绪调节策略差异比较

2.3 情绪反应、情绪调节策略和大五人格的相关分析

对情绪反应、情绪调节策略和人格特质进行相关分析,统计结果见表5。大五人格各维度与抑郁和焦虑显著负相关、与认知重评策略均显著正相关,外倾性与表达抑制策略显著负相关,焦虑和抑郁与认知重评策略显著负相关、与表达抑制策略显著正相关。

表5 变量相关性分析

2.4 大五人格、情绪调节策略对抑郁和焦虑的回归分析

以抑郁和焦虑为结果变量,大五人格和情绪调节策略为预测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统计结果见表6。影响抑郁的变量分别是情绪稳定性、尽责性、表达抑制、认知重评和外倾性;影响焦虑的变量分别是情绪稳定性、表达抑制、认知重评和外倾性。

表6 大五人格、情绪调节策略预测抑郁和焦虑的回归分析

2.5 情绪调节策略在大五人格与抑郁和焦虑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从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情绪稳定性、尽责性、表达抑制、认知重评和外倾性对抑郁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情绪稳定性、表达抑制、认知重评和外倾性对焦虑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因此,本研究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检验情绪调节策略在情绪稳定性、尽责性和外倾性三种人格特质与抑郁间的中介效应;情绪调节策略在情绪稳定性和外倾性两种人格特质与焦虑间的中介效应。由表7可知,情绪稳定性、尽责性和外倾性对抑郁的直接效应显著,认知重评策略在情绪稳定性、尽责性和外倾性与抑郁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表达抑制策略仅在外倾性与抑郁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由表8可知,情绪稳定性和外倾性对焦虑的直接效应显著,认知重评策略在情绪稳定性和外倾性与焦虑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表达抑制策略仅在外倾性与焦虑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表7 情绪调节策略在人格特质与抑郁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表8 情绪调节策略在人格特质与焦虑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分别有65.6%和45.5%的受访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情况,大学生焦虑、抑郁的检出率较高。这可能与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就业竞争和未来发展等现实问题有关,从而体验到更多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本研究中焦虑、抑郁的阳性组与阴性组的情绪调节策略显著差异,阳性组更多的使用表达抑制策略,阴性组更多地使用认知重评策略,焦虑和抑郁与认知重评策略呈显著负相关、与表达抑制策略显著正相关,结论与情绪调节理论一致。情绪调节理论认为表达抑制是一种消极的情绪调节策略,只能暂时性地减少消极情绪体验,认知重评能更有效地增加积极情绪的体验和表达,更好地调节负面情绪,经常使用表达抑制策略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3]。

本研究受访女大学生的抑郁和焦虑水平显著低于男大学生,这主要是受社会性别角色期待的影响,使男生更倾向于使用表达抑制策略,女生倾向于使用认知重评策略,与已有的研究结果一致[9-10]。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的抑郁和焦虑水平显著高于来自城镇的大学生,这说明农村大学生受到更多的消极情绪的困扰。专科学生的抑郁和焦虑水平显著低于本科及以上的学生,说明受教育程度高的学生有更多的消极情绪。

基于相关分析结果,大五人格各维度与焦虑和抑郁显著负相关,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人格是个体习惯化的、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影响大学生抑郁和焦虑的重要因素,抑郁和焦虑的发生有一定的人格基础[1-2]。大五人格各维度与认知重评策略均显著正相关,外倾性与表达抑制策略显著负相关,人格特质会影响情绪调节策略的选择和使用频率[11]。

本研究通过中介作用分析发现,认知重评策略在情绪稳定性、尽责性和外倾性与抑郁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表达抑制策略仅在外倾性与抑郁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情绪稳定性和外倾性对焦虑的直接效应显著,认知重评策略在情绪稳定性和外倾性与焦虑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表达抑制策略仅在外倾性与焦虑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这说明,情绪稳定性、尽责性和外倾性三种人格特质可以通过对情绪事件进行重新评价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来减少抑郁和焦虑水平;外倾性人格特质则可以通过减少表达抑制策略的使用,帮助个体降低焦虑和抑郁水平。

本研究结论对青年大学生焦虑和抑郁等消极情绪的调节和干预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可以以不同人格特质的个体为切入点,培养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习惯,减少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增加心理健康水平。

猜你喜欢

情绪反应人格特质消极情绪
我们需要消极情绪?
过度情绪反应的背后
人格特质对企业员工时间侵占行为的影响
静心
测试
艾滋病住院患者对新冠肺炎的认知、行为及情绪反应
选择一张神奇的行为艺术照片,秒测你的真实人格特质
帮孩子化解消极情绪的绘本
人格特质对抑制表现的预测研究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