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优秀传统文化底蕴

2024-05-10姜海英

新楚文化 2024年7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摘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重要论断是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积淀,也是“两个结合”的具象化表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哲学智慧、道德观念、价值意蕴,为注解“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思想内涵提供了宝贵的文化因子。通过对“忠诚老实、志存高远”的价值追求、“德惟善政,政在养民”的民本思想、“修身立德、清正廉洁”的道德规范等进行深刻阐释,充分展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对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以及推动文化繁荣都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优秀传统文化;历史自信;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07-0004-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07.001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是立足中国实践的重要理论。若想深刻认识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思想内涵,就必须实现现代思想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衔接,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根基与动力,汲取其中的智慧和营养,既能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协力共进,又能坚定文化自信,突出中华民族的独特思想优势和鲜明精神品格。基于此,只有结合优秀传统文化,打通过去与现在的内在联系,找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点,把握“大德”“公德”“私德”各自生成的文化基础,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优秀传统文化底蕴。

一、“明大德”延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追求

“忠诚”作为中国精神的重要内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是考量人品质的根本遵循,在不同历史时期也一直影响着人们的言行举止。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

不同于西方,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关于政治的理念和德治传统都是由道德主导的,即政治与道德是统一的,都服务于国家治理需要。其中“忠”是中国固有的一种道德要求,在经过千百年的传播和应用,古代很多关于“忠”的格言和思想已内化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实践规范。而中国士人的自我期许也正是这一“道德文章”,即“大德”。

“忠”的涵义在两千年的文化发展历程中经历了曲折变化,不同时期被赋予了不同内涵。“敬也。从心,中声”(《说文解字》)强调发自内心的诚敬,“君明臣忠”(《左传》)侧重强调君臣关系,后经孔子《论语》的释义,“忠”被当作一种基础的德行,贯穿于为人处事的全过程。比如《颜渊》中孔子被问及如何行政时,答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孔子认为忠诚是基本素养,无论从事什么岗位、担任什么职务,都要忠于民、忠于事,诚实行政不欺妄。之后《忠经》将“忠”界定为“至公无私”,更是用“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人之所覆,莫大乎忠”[1]来表明“忠”的基础地位,寓意着大德的核心是忠诚,只有忠诚才可能成其大德。《兵要》所言:“人之忠也,猶鱼之有渊。”深刻阐释了人若想游刃有余地面对外在世界,靠的就是“忠”这个重要法门。古语说,每天都要问问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也是这个道理。这些名言警句,都在告诫我们,如果想在做人、做事上有所成就,忠诚是必不可少的。

(二)志存高远是中华民族一贯的崇高追求

理想信念就是人的志向,志向是一个人理想的人生境界,是安身立命之根本。“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2]志向往大了说叫作理想,往小了说叫作目标。一个人有了理想、有了目标,才会有决心、有勇气去成就一番事业。小目标是理想实现路上的助力,但如果只有小目标,精神就很容易被一些具体而琐屑的东西所困扰,因而要立大志,立鸿鹄之志。

“百学须先立志。”理想信念就是人的志向,在传统文化中,立志一直是教育的核心。“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要成为有抱负的人,就要树立远大志向。诸葛亮不仅自己立志实现先祖北定中原的抱负,还注重教导后辈“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志存高远,慕先贤”。只有用远大志向引导自己不断成长,才能提升格局境界。曾国藩以“人行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强调自己立志的重要性,若不立志,人就像没有舵的船,即使与尧舜共处一室,也终无所成。

“志不笃则忘废。”中国历史上,志士仁人层出不穷,他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3],都是通过坚守自己的志向,矢志进取,勤勉不怠,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朱熹十几岁的时候读《孟子》“圣人与我同类者”时,心中暗暗立志,要成为像孟子一样的圣人,自此他四处求学,将儒家思想发扬光大,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王阳明被贬至贵州龙场当驿丞,仍不改“以天下为己任”的初心潜心修道,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陈胜年轻时“与人佣耕”,当时正值秦王朝残暴统治时期,他不甘心受人奴役,同情与自己同命运的人,在众人表示不理解的时候,陈胜感叹“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表明他当时已有非凡的抱负和反抗命运的决心,只待时机施展,后因遇雨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与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这些例子充分说明,中国古代圣贤千百年来一直传承着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高远之志,为新时代“铸牢理想信念”提供了宝贵思想因子。

二、“守公德”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现代关于民本思想的表述一直保持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崇公、重公思想的借鉴与发展。从“守公德”的内涵来看,无论是界定权力来源、限定权力运行过程,还是界定权力服务目的,都在强调要公权公用,为民造福,与传统文化中民本仁政思想一脉相承。

(一)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变迁

纵观中国历史,但凡盛世或存续时间久的朝代,为政者都深谙爱民、利民之道。《尚书·五子之歌》记载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首次明确人民群众是国家发展的根基,《尚书·大禹谟》中提到“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大禹认为要维护统治,要靠“善政”来感化民众,让百姓生活过得好,才能得到百姓拥戴。“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司马迁《史记·殷本纪》),民情是窥见国家治理情况的“镜子”,是检验为政者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准。这表明,远在几千年前的夏商时期,从政者就已经认识到了人民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

此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群起,百家争鸣,文化鼎盛,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纷纷著书立说,提出了很多影响后世两千多年的基本思想观念,其中就包括民本思想。比如管子的“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强调民心的重要性,顺应民心,政权兴盛;违逆民心,政权就废弛。孔子提出:“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要求为政者施行仁政,把爱民当作治理国家的重要部分。孟子呼吁“得民心者得天下”,提出“诸侯之宝三:土地、人事、政事”,要求统治者真正为民做主,行仁政、善政。荀子主张“民贵君轻”,进一步发展了“君民”与“舟水”关系的思想。民本思想在社会变迁中得到充实和丰富,历经时代更迭,汉朝董仲舒兼容各家所长,提出“天立王以为民”,唐朝魏征主张从民之欲、轻徭薄赋、以仁义治国,清朝黄宗羲强调一切制度的出发点要在于“民之优乐”,不在“一姓之兴亡”,国家的治乱兴衰关键是看民众的生活条件有无改善。由此可见,民本思想是具象化的,而不是抽象、空洞的概念,这些思想家们关于民生问题的思考,更是将民本思想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二)民本思想的历史警示

可以说历代统治者都会根据前朝盛衰流变的教训适时修正治国理政思路,懂得了处理好朝廷与民众关系这个关键问题的重要性。处理得当,整个社会就较为和谐;处理失当,社会就会动荡。“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4]比如秦二世在位期间大兴土木,横征暴敛,导致民怨四起,秦朝很快覆灭。而汉朝正是在吸取秦朝教训的基础上,接受民本思想,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才有了“文景之治”。同样唐朝也是总结隋朝亡国教训,采取系列化解社会矛盾的措施,才成为国祚绵长的强盛国家,相继开创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之景。当然,古代民本思想具有特定的时代局限性,本质是统治者用于统治民众的工具,民众根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一定程度上只能称之为“君本”。正如梁启超曾说:“夫徒言民为邦本,政在养民,而政之所从出,其权力乃在人民之外。”[5]这与今天我们提倡的“以民为本”是不可相提并论的。尽管如此,民本思想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于我们理解新时代“以民为本”等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需要指出的是,以民为本是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在干事创业中千锤百炼。只有在汲取传统文化智慧、增强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坚持学習历练,才能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从容。

三、“严私德”锚定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规范

中国的“官”员来源于人民,也是劳动人民的一分子,因此放在首位的就是崇德修身,必须遵守相应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当被任命为“官”时,就要求他们必须严格守住清正廉洁的为官从政底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修己之道,对塑造崇德修身、廉洁奉公的品质至关重要,这些修己之道经过创造性转化可以为党员干部“严私德”提供丰厚的滋养。

(一)立德修身是世代相传的人生追求

“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自古以来,青年才俊、仁人志士无不重视自身道德修养。“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明确道出修身的重要性。孔子提出:“先事后得,非崇德与?”(《论语·颜渊》),认为要先付出再收获,以此提高自己的品德。“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在孟子看来,正身、修身至关重要,不受贫富环境影响。这些典籍里的名言警句,都彰显出立德修身对于个人、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意义。

修身立德强调的从来不只是做好小事、拘住小节、守住自己的一隅之地,更是要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可以说,个体修身的目的是从“小我”转变到“大我”,主动承担社会职责,从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成长为一个有家国理想的道德人。立什么样的德,既是个人选择问题,也决定了整个国家和民族选择怎样的道路,比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无不深刻注解了修身立德始终是有志者的人生追求。

(二)清正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中国传统廉洁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大多蕴含在诗词歌赋、古文典籍中,比如孔子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屈原的“宁可死以离尤兮,伏清白以死直兮”(《楚辞·招魂》)。也有体现在历任贤官的为人处事中,清正廉洁一直是百姓评判一个官员好坏的重要标准。比如耳熟能详的张载、包拯、海瑞等官员,被人们尊称为“青天大老爷”,正是因为他们从严律己,才能够造福一方,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能够坚持清廉为官。

清正廉洁既是一种思想观念,也是一种价值取向,是从政者自身文人情怀修养的外显。传统文化在价值观上充分肯定人的功名意识,主张“君子以自强不息”,主张入仕者以培养君子品格的方法走仕途,主张“君子以厚德载物”,而君子品格中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其廉洁品质。传统入仕文化不仅要求入仕者饱读圣贤书,还要求其有良好的品德修养,能够按照伦理纲常约束自己,从而达到从政者的“职业操守”,这也是为什么魏晋时期、汉武帝时期将“举孝廉”以及清代将“四格八法”作为选拔人才的一项重要标准。同时,还倡导入仕者为官后敢于不附权贵,能够为民请命、维护百姓利益。

堤溃蚁孔,气泄针芒。历史上很多王朝的覆灭,都是由内部腐败引起的。明朝官无不贪,“千里做官只为财”“纱帽下面无穷汉”是当时官员的真实心理写照。户部侍郎郭桓利用职权,私吞国家赋税,金额达明朝一年的财政收入,且涉案官员遍布中央要员和地方府县,这是明朝官员腐败的一个缩影,也是加速明朝灭亡的一大诱因。李自成作为被压迫的农民代表,苦于明朝苛捐杂税,于是揭竿起义、剿兵安民,建立了自己的王朝,但好景不长,起义军进城后沉迷于享乐,无心政事,很快清兵入关,42天的大顺王朝一击则溃。可见,严以治吏、防腐戒奢在每个时代都没有终点,一旦放松警惕、不思进取,就会重蹈盛极而衰的历史覆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修身立德”“清正廉洁”的立意和思想十分深刻,是古代政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为我们现在理解“严私德”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源。从“吏不廉平,则治道衰”到“我们决不当李自成”,从“博学于文,行己有耻”到“一个人战胜不了自己,制度设计得再缜密,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这无一不是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的历史文化智慧。

修身立德、清正廉洁的鲜明品格一直浸润在中华民族血脉中,既是我们民族一路走来,历经磨难不倒,不断发展壮大的品质保证,也是我们民族面向未来,再创伟业的思想之基。美好生活的目标实现,非一日之功,不能好高骛远。

四、结语

“立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汲取了传统文化中志存高远、民本仁政、廉洁修身等哲学思想、道德理念和辩证智慧,极大地丰富了“两个结合”的基本内涵。本文深入领悟了“立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深刻内涵,理解要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与精华,才能不断激发其内在生命力,赋予其鲜活的传统文化底蕴支撑。

参考文献:

[1]马融.忠经[M].成都:新兴书局,1972:23.

[2]金缨,编著.格言联璧[M].段干木明,译注.合肥:黄山书社,2005:15.

[3]黄宗羲.宋元学案[M].全祖望,補修.陈金生,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664.

[4]魏徵,虞世南,褚遂良,编撰.群书治要[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56.

[5]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6-7.

作者简介:

姜海英(1994-),女,湖北恩施人,武汉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资料管理员,硕士,研究方向:文化哲学。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浅析小学阶段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地方传统文化对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价值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师之大爱—————三尺讲台铸辉煌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