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社会因素对孕产妇产后并发症及胎儿心理生理影响研究
2024-05-09王琼袁紫薇张正梅
王琼,袁紫薇,张正梅
平凉市妇幼保健院保健部,平凉 744000
孕产妇及胎儿的心理生理健康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中心理社会因素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孕期和产后期是一个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阶段,妇女在这段时期面临着身体上、情绪上和社会角色上的巨大变化和挑战。同时,胎儿在母体的子宫内也同样受到母亲心理状态的影响[2]。心理社会因素包括孕期压力、情绪状态、社会支持、妇女的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和文化背景等。这些因素与妇女及胎儿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孕产妇和胎儿的心理生理反应产生深远的影响[3]。了解和关注这些因素对妇女和胎儿健康的影响,对于提供全面的孕产期护理和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4-5]。本研究探讨心理社会因素对孕产妇产后并发症和胎儿心理生理的影响,为孕产期护理和干预措施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20 年11 月至2022 年12 月收治的105 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无分娩史及引产史的孕妇;产妇均是单胎;孕产妇本人以及三代以内亲属无精神病史;既往不存在重大器质性以及内分泌免疫疾病史者;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器质性疾病者;多胎及难产者;精神障碍者及认知障碍;依从性差者。研究符合医学伦理要求,符合《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
1.2 方法
1.2.1 分组 针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①根据胎心率分组:根据胎儿的胎心情况,对胎儿予以分组。胎心率正常组:至少3 次的胎动伴胎心率加速超过10 bpm;胎心率异常组:胎动数与胎心率加速数少于3 次。②根据产后并发症分组:根据产妇在围生期的情况,依据产后是否有并发症进行组别划分,常见围生期并发症包括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宫内窘迫、羊水异常、巨大儿、前置胎盘、难产、早产、产后出血、足月儿、新生儿窒息、死胎等。
1.2.2 产前调查 协助孕产妇在孕早期、中期、晚期完成如下的调查问卷。①一般情况问卷。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调查法,收集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其中针对血压指标,应用血压测定仪测定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②生活事件量表(Life Event Scale,LES)[6]。调查问卷应用的是65 项的版本,统计项目包含负性事件得分、家庭有关问题得分、工作学习问题得分、社交及其他问题得分。③艾森克个性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7]。该量表主要是涵盖88 个条目,包含了精神质(P)、内外向(E)、神经质(N)、掩饰程度(L)4 个因子。④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8]。量表包含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10 个因子。⑤PHQ-9 抑郁症筛查量表。量表涵盖9 个条目,各个条目均是按照0~3 分的4 级评分方法,PHQ-9 总分范围为0~27 分,得分越高表明抑郁越严重。
1.2.3 产后调查 产后42 d,孕产妇完成如下调查问卷。①状态焦虑量表(State Anxiety Inventory Scale,SAI)[9]。SAI 主要是用于评价机体应激状态下焦虑状态,计算出SAI 量表获得的累计得分,SAI 的分值界限在20~80 分,分值越高表明状态焦虑程度更严重。②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10]。量表在1987 年由英国Cox 制定,若是得分≥13 分属于产后抑郁,而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明确EPDS ≥10 分属于产后抑郁。
1.2.4 孕产妇胎心率监护 应用电子监护仪(英国牛津,Soicaid Team)进行20 min 的常规外监护,若是必要则是需要延长监护或者进行重复的试验。进行的无应激试验,若是试验的结果是上午结果异常,下午就需要进行复查,若是下午出现异常,则是需要次日的上午进行复查,但是两次的间隔时间不能超过24 h。进行无应激试验过程,选择孕妇半卧体位或者左侧体位,在腹部放置电子监测器探头,胎心率的描记过程,感觉孕妇有自觉胎动,需要进行连续20 min 的记录,观察并且记录胎动时刻胎心率加速改变。通常正常至少3 次的胎动并伴胎心率加速超出10 bpm,低于正常值属于异常,若是结果阴性表明胎儿生长发育以及胎盘功能基本正常状态,阳性则是胎儿生长异常以及胎盘功能减退。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 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应用表示,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应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Spearson 等级相关分析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检验值α=0.05,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本组接收的105 例孕产妇,年龄20~36 岁,平均年龄(28.12±2.46)岁;体重指数18~27 kg/m2,平均(23.41±1.46)kg/m2;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31 例,初中及高中53 例,大专及以上21 例。
胎心率分组:胎心率正常组74 例,孕妇年龄20~36 岁,平均年龄(27.98±2.51)岁;体重指数19~27 kg/m2,平均(22.98±1.51)kg/m2;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20 例,初中及高中40 例,大专及以上14 例;血压指标:收缩压115~132 mmHg,平均(124.18±13.05)mmHg;舒张压75~86 mmHg,平均(80.24±2.41)mmHg。胎心率异常组31 例,孕妇年龄20~36 岁,平均年龄(28.26±2.51)岁;体重指数18~27 kg/m2,平均(23.86±1.43)kg/m2;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11 例,初中及高中13 例,大专及以上7 例;血压指标:收缩压114~130 mmHg,平均(122.96±12.87)mmHg;舒张压74~85 mmHg,平均(80.11±2.29)mmH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产后并发症分组:无并发症组83 例,孕妇年龄21~35 岁,平均年龄(28.07±2.55)岁;体重指数19~27 kg/m2,平均(23.48±1.51)kg/m2;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24 例,初中及高中43 例,大专及以上16 例。有并发症组22 例,孕妇年龄20~36 岁,平均年龄(27.99±2.63)岁;体重指数18~26 kg/m2,平均(23.59±1.54)kg/m2;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7 例,初中及高中10 例,大专及以上5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胎心率与生活事件 与胎心率异常组相比较,胎心率正常组的生活事件总值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项目方面,胎心率异常组也较胎心率正常组更高(P<0.05),见表1。
表1 胎心率正常组与异常组生活事件各因子得分比较(分)
2.3 胎心率与症状自评量表及人格特征 与胎心率异常组相比较,胎心率正常组SCL-90、EPQ 得分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胎心率正常组与异常组SCL-90、EPQ得分比较(分)
2.4 心理社会因素与孕产妇血压、胎儿胎心率的相关性 收缩压与EPQ 掩饰程度呈正相关(P<0.05);胎动与人际关系敏感、EPQ 神经质呈负相关(P<0.05),胎动与EPQ 掩饰程度呈正相关(P<0.05);胎心率加速与生活事件总值、社交及其他问题均呈负相关(P<0.05),见表3。
表3 孕产妇产前血压、胎心率的心理社会因素相关性分析
2.5 心理社会因素与孕产妇围生期并发症的关系 有并发症组的孕产妇,生活事件总值高于无并发症组(P<0.05),有并发症组的孕产妇PHQ-9 总分高于无并发症组(P<0.05),有并发症组的孕产妇产后42 d 的SAI、EPDS 总分均是高于无并发症组(P<0.05),见表4。
表4 孕产妇社会心理与围生期并发症的对照(分)
3 讨论
3.1 孕产妇心理与血压、胎心率相关性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调查的孕产妇群体,孕产妇收缩压、胎动均是同EPQ 掩饰程度相关,而胎心率加速与生活事件总值、社交及其他问题均呈负相关。血压、胎心率与孕产妇心理的关联性是一个复杂的研究领域,研究结果可能存在差异[11]。然而,一些研究表明,孕产妇的心理状态可以对血压和胎心率产生一定的影响[12]。血压方面,孕产妇在情绪激动或紧张状态下,血压会升高。例如,焦虑和压力可导致孕妇的血压增加。此外,孕妇患有妊娠高血压疾病时,心理因素会进一步影响血压的控制[13]。胎心率方面,孕产妇的心理状态会影响胎儿的胎心率。焦虑和压力导致胎心率的加速或减慢。此外,孕妇的情绪状态还会对胎动产生影响,因为胎动与胎心率密切相关。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胎心率异常组相比较,胎心率正常组的生活事件总值评分更低。这意味着在这项研究中,胎心率正常的孕产妇在生活事件方面可能经历了更少的压力和负面事件。生活事件和压力对孕妇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会产生影响,包括胎心率。而胎心率异常则反映了胎儿对于外界因素的敏感性和应激反应[14]。因此,较低的生活事件总值往往意味着孕妇在这项研究中面临的心理压力较少,进而导致胎心率正常。
3.2 围生期并发症与孕产妇社会心理因素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产后有并发症的孕产妇在生活事件总值得分高于无并发症组,此外有并发症的孕产妇SAI、EPDS 总分均是比无并发症组孕产妇更高。这表明产妇状态焦虑以及抑郁均可引起并发症,此外生活事件应激也导致并发症的发生。焦虑和抑郁是较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表明,孕产妇出现焦虑和抑郁的情况下,可能增加了发生并发症的风险[15]。焦虑是一种强烈地担忧和不安感,而抑郁是一种情绪低落和失去兴趣的状态[16]。这些情绪问题会影响孕产妇的日常生活、自我照顾和护理胎儿。此外,焦虑和抑郁还影响孕妇的身体健康,如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和激素平衡,从而增加某些并发症(如高血压和妊娠糖尿病)的风险。此外,生活事件和突发事件的应激也可导致并发症的发生。生活事件包括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源,如工作压力、婚姻问题、经济困扰等[17]。突发事件包括公共卫生事件中出现的爆发性流行性疾病等。这些应激事件增加孕产妇的心理负担,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增加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在孕期和产后期,及时关注和管理孕产妇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建议为孕产妇提供咨询、心理支持、身体活动、饮食调整以及必要时的药物治疗等多种综合干预措施[18]。通过综合治疗,可以改善孕妇的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综上所述,针对孕产妇这一群体,心理社会因素会对孕产妇血压以及胎儿的预后会造成一定影响。焦躁情绪状态与孕产妇血压以及胎心率异常存在一定的关系,而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孕产妇以及胎儿预后,使得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因此针对孕产妇群体,应关注随时存在的情绪状态,并且给予社会心理支持干预,改善孕产妇的心理状态及保证孕妇、胎儿生理心理健康,助力分娩的顺利进行及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