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校合作的博物馆课程实施路径探索*
——以青铜文化课程为例
2024-05-07葛传东
葛传东 许 昉
(合肥市望湖小学 安徽合肥 230000)
引言
在当代教育体系中,博物馆与学校的协同合作(以下简称“馆校合作”)呈现出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双重性。对该模式显得熟悉,是因为在一些国家,此类合作模式已达到了一定的成熟度。在中国,诸多顶尖学府亦开始积极探索实践,如北京史家小学在博物馆课程开发方面的尝试。然而,对它陌生,是因为尽管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已广泛推广,但馆校合作的发展历程依旧较短。本文特别聚焦于安徽博物院与学校之间的合作,探讨了在共同开发博物馆课程及系列教育教学活动方面的协作。在此框架下,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PBL)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被引入,它使学生得以在一定时期内针对真实且复杂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从而获得知识并锻炼技能。
一、馆校合作开发博物馆课程的实际意义
(一)亟待解决的问题
博物馆课程的核心功能是中华文化的传承。文化自信构成了民族与国家发展的根基,是一种深层次且持久的动力。因此,在当前教育体系中,有必要深化传统文化教育的根基。现行的中小学教育在传承传统文化时往往显得刻板,未能实现传统文化与学校课程的有效融合,学生往往无法深入探索并领悟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当前综合实践类课程的落地实施也呈现出一些困难,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被上成了毫无“生机”的理论课程,无法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一方面,在教育领域内,德育被赋予了至关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应探索多元化的途径去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所以课程教育作为塑造学生德性的关键途径之一,应考虑整合社会资源以丰富“德育”内容。博物馆作为社会资源的一部分,提供了一个综合性学习的平台,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宝贵资源。
(二)博物馆自身属性的要求
根据2015年颁布的《博物馆条例》,博物馆被定义为旨在教育、研究、欣赏的机构,它们收集、保护并向大众展示反映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实物,这些机构作为非营利实体,须经过相应管理机关的法定登记。在博物馆的多重功能中,教育被视为其最主要的使命。尽管博物馆拥有极高的教学价值,仅仅通过对外开放展览,往往难以实现深层次、目标明确的教育效果。将博物馆的资源与学校的教学体系进行有机融合,是当前我们在课程改革上可以积极探索的方向。例如,本校与安徽博物院携手合作,共同开发了校本课程——博物馆课程,这是馆校合作模式的一种创新实践。
二、博物馆课程实施策略
(一)挖掘本土化博物馆资源
基于本土化博物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校内的执行路径和传统的借用博物馆资源进行游学和单次的项目式学习有所不同,首先联合博物馆对本校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在初步提出构想后,本校与博物馆之间展开了频繁而深入的对话。通过一系列专业的学习和走访、进行课例实践,本校的普通教师转型为博物馆教育课程的教师。在此过程中,学校开发一套适合本土的实用的博物馆课程。该课程根据博物馆的藏品情况和本省文化内涵开发,融合了地方特色,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们从理论出发,经实践检验,最终形成课程框架。课程设置最终形成低段博物馆通识教育“博物故事汇”,低、中、高段的专题活动教学钱币文化、汉字文化、文房四宝、青铜文化等内容。
(二)解构与重组博物馆资源
博物馆作为知识的宝库,涵盖了广泛而复杂的信息。其中并非所有内容均适宜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必须对博物馆的教育资源进行解构,并根据学情和实际操作情景重构课程内容,使教学材料既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又能促进其核心素养的提升,并且方便博物馆课在校内实践。
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博物馆馆藏资源,博物馆课程可以重新构建成“5+1”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这种模式不仅包含基础知识的传授,还有专题研究和实地考察,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系统性学习。
(三)把控校内外教育的区别
在课程设计的初步阶段,教师需要深入研究《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确保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及其课程内容和活动方式的全面把握。在将博物馆课进行了精确的重构时,要确保其与校内课程——如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美术、音乐等科目保持区别,同时也保证了其与单次博物馆主题研习的差别。此外,要特别考虑如何有效利用博物馆的丰富资源来增强课程设计的独特性与适宜性。博物馆课程相较于校内常规课程,展现出更加多元和灵活的特点;与单次的博物馆参观相比,它们则体现出更强的系统性、主体性和持续性。
(四)优化学科间的知识整合
在馆校合作的背景下,博物馆课程自然而然地成为一种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博物馆场馆的特性决定了博物馆课程是一场学科融合的大聚会。各个学科可以在博物馆课程的协调下综合作用于学生,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获取多个学科能力的锻炼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五)学习方式的多样式呈现
馆校合作模式下的教育实践,区别于传统教育中的教师主导的“讲授式”学习方法,强调了学习者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中心主体,通过创设一个丰富而多元的学习环境,赋予学生更大的自主性,以此凸显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馆校合作的实践活动通常以提出问题为起点,通过阅读,信息筛选、整合,实地走访,调查采访,网络查询等方式,让学生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最终落实到手工、绘画作品、思维导图、文创周边等创意物化上,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起着关键作用,它驱动学生自发地寻求所需知识。随着探究和思考的深入,学生的研究体验变得更加丰富和愉悦。
(六)学习成果评估的灵活性
馆校合作构建了一个有机的、动态的学习生态系统,其中学生的心智活动与博物馆的环境相互作用,从而生成了知识的构建与发展。在这种环境下,赋予学生个体最大程度的自主选择权,让学生根据自己兴趣提出问题,再按照学生提出的高质量问题进行分组。分组后,尽量调动每一位成员的积极性,从而在学习过程中维持高水平的内在动机。评价可以利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进行设计,从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四个大方面去设计,根据每个子主题自身的特性灵活设置不同的细致内容。还可以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来进行多种方式评价,组员赋分、伙伴互评、教师点评。
(七)课程体系的渐进性推广
课程在校园内推广时,可采用由点及面的方式,从小范围的兴趣社团开始,逐步扩展至整个年级,最后是全校。从兴趣社团入手点,基于学生的兴趣在同年级内进行自由报名,将感兴趣的学生聚拢起来。这样能够快速形成一个初步的学习共同体。兴趣社团的课程稳定后,可将课程推广至年级的实验班,将博物馆主题学习引入更广泛的学生群体中,通过整班学习来尝试引领整个班级的所有学生进行博物馆主题学习。当然一直以兴趣社团的方式开展或者一开始就进行整校推进课程都是可以的,各个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三、馆校合作背景下博物馆课程的实施——以《青铜文化》主题教学为例
青铜文化实验班的具体实践过程,展现出了博物馆课程的应用性和生命力。青铜文化主题教学以安徽博物院的代表性青铜器文物为教学起点,采用了多维互动的教学策略。学生们以小组形式进行综合性的探究实践,在活动中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实地考察、网络资源搜索、文献资料查询以及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学生在读中学、问中学、做中学、省中学,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这种教学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能力培养和价值观的塑造。
在学期伊始,教师团队依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意愿进行了详细调研,并据此在相应年级中挑选适合的班级来组建青铜文化实验班。青铜文化课程被细分为六个专题单元,分别是:青铜器概述、青铜酒器、青铜食器、青铜兵器、青铜水器以及青铜乐器。教师们创新性地将每个专题分解为四种不同的课型,来优化教学流程。这四种课型包括:一是由教师主导的“启发课”,在此阶段教师通过介绍相关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生发的“推进课”,教师在这一阶段主要负责提供研究方法的指导;三是以学生的实践探索为核心的“探究课”;四是以学生的活动成果展示为主的“汇报课”。这一教学设计不仅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而且增强了他们的研究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
“青铜器概述”的开启课,承担着为学生们奠定基础知识的重要角色。教师首先与学生们一同回顾了朝代更迭,再对“青铜时代”的概念进行了详细介绍;随后利用安徽博物院的馆藏文物视频、文物信息、图片资源以及实际场馆,引领学生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学习之旅让学生们对青铜器有一定的认识。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利用精品青铜物件作为案例,引导学生们开启对“青铜文化”精髓的探索之门。推进课环节采用了KWHL策略,以促进学生对已掌握知识的整合与对想要探究的问题的识别。
教师与学生共同利用KWHL表格进行知识梳理,此过程也促成了以问题为中心的小组的组建(图1)。在教师的辅助下,学生们以问题为驱动力进行小组分工,并明确了各自的研究方法。
图1 问题导向的小组划分
在推进课中,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协助者”,协助学生完成在小组合作中的角色定位和任务分配等工作。学生们在完成分组后,在教师的辅助下,利用图书馆内的“博物馆知识书架”资源、现场考察以及网络等多种途径进行深入探究。这一探究过程在探究课中得到充分体现,学生们在此过程中向着自主设定的问题解答目标稳步前进。
通过前三个课时的学习,学生们在自主探究中不仅解决了初始提出的问题,还创造性地产出了多种形式的成果。在课程活动展示课上,学生们进行了全班性的成果汇报和展示。这一环节不仅展示了他们的学习成果,也体现了他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和深层次思考,并能够促进学生进行学习反思和复盘。
经过青铜文化主题学习,实验班的学生对博物馆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并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探索安徽博物院馆藏的青铜器时,学生们的青铜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他们不仅学习了与青铜器相关的生僻汉字,还对青铜器铸造过程中涉及的化学与物理学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理解。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豪感在课程学习中生发出来。
博物馆课程的实施不仅给学生带来了成长,同时也增强了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通过开发博物馆课程,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完成了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迁移。从课程内容的选择到教学过程的实施再到教学评价的呈现,都是有教师亲身参与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断挖掘自身潜力,获得课程开发能力。
博物馆课程在小学阶段的实施,在综合实践课里还是一个较为“新”的尝试、探索。教师们在没有范例可参考学习的情况下,用自己的实践走出了一条馆校合作的博物馆课程的开发之路。
四、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借助博物馆的资源进行课内创意,在小学阶段可从多方面协助教师达成课程目标。系统化的主题式、项目式教学方式契合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内容选择和组织原则中的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整合性、连续性。博物馆作为非正式教育的代表,在人文和精神方面的教育有重要的补充作用,为小学生三观的初步形成打下基础。博物馆中丰富藏品和陈列格局是课程资源重要的挖掘内容,对学生发展具有独特价值,对学校教育效果的发挥有着弥补作用。学校与博物馆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