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语文减负增效与简教深学实施策略研究

2024-05-07林娜

成才之路 2024年11期
关键词:减负增效实践活动作业设计

林娜

摘要:“双减”背景下的减负增效与简教深学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路径。现阶段,语文教学存在观念滞后、效率不高、作业设计不力、延伸拓展不深等问题,导致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不佳。为此,教师要积极落实语文新课标,聚焦“双减”政策,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转变语文教学观念,以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效,以推动作业提质增效优化语文作业设计,以组织多元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方式,从而真正实现语文课堂的减负增效与简教深学。

关键词:“双减”;小学语文;减负增效;简教深学;作业设计;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11-0089-04

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重要课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一步强化课程的育人导向,明确提出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学科教学目标和要求,是语文教学高效实施的指引与保障。而“双减”政策旨在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其明确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积极意义。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积极落实语文新课标,聚焦“双减”政策,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同时,推进简教深学,以语文教学观念的转变、课堂教学质效的提高、课后作业设计的优化以及课外拓展延伸的推进,夯实学生的语文知识根基,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助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发展及语文教学质效的提升。

一、语文减负增效与简教深学的内涵与意义

1.语文减负增效与简教深学的内涵

“双减”政策明确指出,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根本在于全面提升校内教学质量。可见,减负与提质增效是同步的,要想达到减轻负担的效果,必然要促进教学的提质,而教学质量的提升,可以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更有利于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素养的提升。“双减”之下的语文教学,减负增效是目的,简教深学是路径。减负增效,要求语文教学回归学校、回归课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课堂教学的优化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强有力支持,满足学生多元化的语文学习需求[1]。而简教深学,要求语文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精简凝练语文知识,充分发挥作业设计的作用,实现课堂教学的延伸,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促使学生在阅读中、生活中、实践中广泛深入地学习语文知识,逐步提高自身的课堂学习效率及语文核心素养。

2.语文减负增效与简教深学的意义

“双减”背景下,减负增效与简教深学的实施,契合学生的语文学习特点,能满足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第一,贯彻落实“双减”要求,减轻学生的课业压力、负担,可使语文教育回归本质,并避免过重的学业压力、负担导致学生丧失学习语文积极性、主动性,促使学生保持语文学习兴趣,实现身心健康发展[2]。第二,“双减”下的减负增效与简教深学,有利于激发语文课堂活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效,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优势与作用。第三,语文教学基于“双减”政策所进行的改革与创新,可进一步拓展语文教学范围,丰富语文学习元素,彰显语文生活化、人文性、实践性等优势,促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发展。可见,语文教学的提质增效与简教深学,可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及成长环境下实现各方面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双减”背景下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滞后,不利于学生开展自主探究

目前,语文教学存在以教师“教”、学生“学”为主的模式,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不足,对学生的自主探究激励与支持不足,导致减负的同时难以提高质效。另外,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大量灌输知识的做法,这就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和质量,是“双减”的应有之义,也是教育回归学校、回归课堂的必然要求[3]。但在教学中,部分教师未采取灵活、新颖的方式进行课堂创新,导致课堂缺乏活力,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参与热情不足。有的教师利用课堂大量时间讲解知识点,未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显然,这不利于学生的语文深度学习。

3.作业设计质量不高,影响学生的知识巩固

“双减”背景下,语文作业设计内容、方式要有所调整。但部分教师在减轻作业数量的同时,未实现作业质量的提升,导致作业的作用发挥有限,并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及能力的提升[4]。另外,有的作业设计缺乏层次性、差异性、实践性,以基础知识的巩固为主,应用拓展不足,趣味性有限,导致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不高,完成效果不理想,难以实现语文学习的提质增效。

4.拓展延伸不足,难以达到深学效果

语文教学中的减负提质与简教深学,应当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但部分教师不知如何把控减负与提质、简教与深学的度,存在减轻了学生的学业压力、语文教学质量停滞不前,教学中的渗透不足,课外拓展难以推进等情况,导致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受限。

三、“双减”背景下语文减负增效与简教深学的具体策略

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转变语文教学观念

(1)体现学生主体原则。语文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是学生主动体验、主动参与、积极探寻的过程,是学生与知识、文本对话的过程。“双减”背景下,语文教师要积极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和原则,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文字理解及运用能力,发展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5]。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做到“简教”,适当留白,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并鼓励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交流思想,自主完成知識体系建构,以此实现深度学习。

(2)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双减”背景下,语文减负增效的根本是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而减负增效的实现要建立在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的基础上。为此,语文教师要积极挖掘教学内容中的趣味元素并融入课堂,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有求知的欲望,有深入学习语文知识的动力,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简教深学的目标[6]。例如,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后的作业设计均要体现出趣味性的特点,使学生有探究的欲望,并在完成作業的过程中丰富认知,提高能力,发展素养。

(3)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基于“双减”提出的减轻学业负担、促进课堂提质、实施精简教学的要求,语文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从源头上理顺脉络,从宏观上把握语文教学节奏。语文教学内容琐碎,涵盖字词句、阅读与写作等多个层面,要想全方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就需要教师从整体上把控语文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设计清晰可行的教学计划,统筹落实教学任务,将教学重心向课堂转移,建构体系化的语文课堂教学框架。

2.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效

(1)应用信息技术,激发课堂活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直观、清晰、全面地呈现知识,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基于“双减”政策的提质增效要求,语文教师要把握课堂教学中的基础知识、重点难点知识及抽象知识的呈现方式,如以思维导图等方式直观呈现基础知识,以多媒体呈现重点难点知识,以教学情境呈现抽象性知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感知、理解和吸收。例如,在《传统节日》一课教学中,教师可在课堂导入环节播放人们欢度春节、中秋节的活动视频,把节日喜气洋洋的氛围传递给学生,然后以框架图的形式直观呈现传统节日的时间顺序,便于学生把握这一难点知识,以此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以自主、合作、探究,实现深度学习。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让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实现自主学习与深度学习[7]。第一,以学习任务单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深入探索知识。围绕教学内容,学习任务单可分为课前、课中两部分,以此建构起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系,促使学生层层递进地深入学习语文知识。其中,在课前预习环节,学习任务单以搜集相关背景知识为主,使学生初步掌握课堂学习内容。在课堂探究环节,学习任务单涵盖的内容较多,从生字词的学习到课文的朗读,再到故事情节及情感的把握,以此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借助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既契合简教深学的要求,也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与综合学习能力。第二,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促使学生实现语文深度学习。基于“简教”的议题和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从多个角度理解知识,寻找问题解答方式,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8]。与小组成员围绕议题搜集资料、展开思考与讨论的过程不仅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还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认识。例如,在《小马过河》一课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分角色扮演及朗读活动,并思考“小马是如何过河的”等问题,同时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这种分组合作、集体探究、共同分享的学习模式,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锻炼思维,实现深度学习。

(3)强化知识关联,建立知识体系。目前,语文教学活动仍存在浅表化现象,与“双减”提出的提质增效、简教深学的要求不符。要想解决这一问题,促使学生实现深度学习,教师就要充分发挥“教”的作用,强化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搭建知识框架体系,积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第一,注重文以载道,诗以言情。语文教材所选取的课文都有特定的育人价值与情感价值,为此,教师可将语文与历史关联,积极拓展语文教学的“时空领域”,如从作者所处的时代铺开,以时间为脉络梳理知识,以历史视角分析内容,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历史,以此增添语文教学内容的历史色彩与人文情怀,强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例如,在讲解《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时,教师可将杜甫的生平、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等融入语文教学中,并提供杜甫同时期创作的其他诗歌作品,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歌蕴含的丰富情感。第二,关联生活,自然生长。语文教学内容包含丰富的生活化元素,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方式将语文教学活动与生活相关联,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自然生长,循序渐进地建立知识结构体系。例如,在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时,教师可用扑克牌比大小的方式,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田忌的赛马策略。可见,巧妙创设契合学生成长特点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有利于学生获取新知,建构新知,发展新知,这也符合简教深学的要求。

3.推动作业提质增效,优化语文作业设计

基于“双减”对作业提出的提质增效要求,教师要优化语文作业设计,融趣味化、差异化、生活化、实践性等于一体,发挥出作业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拓展思维视野的作用。“双减”政策下,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学习需求设计分层作业,即基础作业、提升作业与拓展作业,建构层层递进的作业体系,是促进作业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其中,基础作业面向全体同学,主要帮助学生巩固课内所学的字、词、语句等,夯实语文根基,为其能力提升提供支持和保障。需要注意的是,基础作业要围绕教材内容设计,保证数量、质量,突出重点难点。提升型作业面向多数学生,是对课本知识的适当拔高,旨在锻炼学生的语言文字理解能力、感知能力。拓展型作业鼓励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自愿完成。此类作业多为实践应用型作业,既有与课文同类型的文学作品的拓展阅读,也有围绕主题进行的社会调查类实践活动,还有跨学科的学习任务。拓展型作业具有趣味性、实践性、丰富性、多元化等特点,学生可向家长求助,或邀请同学以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例如,在教学《四季之美》时,教师可鼓励学生通过拍摄照片、视频等方式感受季节变化的美,或鼓励学生以绘画的方式呈现观察到的美景,或支持学生以口头语言、文字记录等多种方式表达对自然之美、生活之美的感悟。可见,提供生活化、实践化的作业,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鼓励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方式表达思想及情感,既可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4.組织多元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方式

语文是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学科,语文知识的学习与积累,离不开生活资源的融入与支持。为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自然、社会生活中的各类资源,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推进家校共育,以此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9]。自然及社会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语文教育资源,在语文简教深学的要求下,教师要积极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组织多元化的实践活动,推进语文教学的深入开展。第一,合理筛选生活化的语文教学素材与资源,并融入课堂教学中,以丰富学生的体验。例如,教师可将自然界中的美好景色作为语文教学素材,引导学生细致入微地观察,体会不同景色之美,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再如,在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时,基于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缺乏深入了解的学情,教师可利用课后服务时间为学生播放与近代史有关的纪录片,将影片内容作为语文教学的素材与资源,以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第二,灵活运用实践化的语文教学方式与方法,增添教学趣味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可以郊游、参观、走访、调查等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例如,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在进行传统文化熏陶与教育以提升学生文化自信的过程中,教师可组织社会调查活动,鼓励学生挖掘本土的传统文化资源,探究其历史,总结其文化特点,并形成调查结果,与师生分享,以此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背景下,语文教学改革成为必然趋势。现阶段,语文教学存在观念滞后、效率不高、作业设计不力、延伸拓展不深等问题。为此,教师要积极贯彻新课标,进一步落实“双减”要求,转变教学观念,拓展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促使学生实现高效学习、深度学习,同时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注重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创设语文教学情境,打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高效课堂,优化作业设计,组织多元实践活动,多管齐下,推动语文教学改革创新,以语文教学的提质增效达到简教深学的效果,以此夯实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吴玲.“双减”背景下对小学语文教学深度变革的思考[J].江苏教育,2022(17):7-10.

[2]李鸿.“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增效减负的措施[J].天津教育, 2023(03):86-88.

[3]陈青.“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索[J].基础教育论坛, 2023(01):60-61.

[4]赵鹏程,胡芳,陈艳.“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思考[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3,42(05):117-120.

[5]陈淼桃.“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方法[J].甘肃教育,2022(24):63-65.

[6]卢雪,谢继红.“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价值取向与实施路径:核心素养培养的视角[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3,39(04):52-57.

[7]陈新霞.双减环境下农村小学生叙事文习作能力的培养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1,22(12):13-15.

[8]马丽华.“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策略[J].天津教育,2023(17):108-110.

[9]李亮.“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J].江苏教育,2022(17): 21-24.

Research on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of Reducing Burden and Increasing Efficiency i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and Deepening Learning through Simplified Teach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Reduction"

Lin Na

(Wuxun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Linq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Linqing 252600,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reduction", reducing workload and increasing efficiency, as well as simplifying teaching and deepening learning, are effective path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develop students core competence, and promote their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t present, there are problems i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such as outdated concepts, low efficiency, inadequate homework design, and insufficient extension and expansion, which lead to poor learning outcomes for students. Therefore, teachers should actively implement the new Chinese language curriculum standard, focus on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change their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concepts by respecting the students subjectivity,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classroom teaching through innovative educational teaching methods,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and efficiency of homework, optimize Chinese homework design, organize diverse practical activities to expand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methods, and truly achieve the reduction of workload and efficiency in Chinese language classrooms, as well as simplified teaching and deep learning.

Key words: "double reductio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language; reduce burden and increase efficiency; simple teaching and deep learning;homework design;practicalactivity

猜你喜欢

减负增效实践活动作业设计
初中英语教学中实现“减负增效”的策略
轻摆渡,济江川
初中语文课堂“减负增效”的教学策略新探
在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关于小学数学兴趣教学的思考
小议高中数学的兴趣教学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