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在解题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2024-05-06王小冬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解题教学过程能力

[摘  要] 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解题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 教师要改变“例题讲解+模拟练习”的旧模式,带领学生在问题解决和拓展过程中进行表述、操作、推理等,以此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解题教学;过程;能力

当下,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已成为时代所趋,而解题是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经之路. 不过,在解题教学中,教师要控制好“量”,把握好“度”,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适度、适量的练习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为了落实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在讲解习题时,应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关系,根据已有知识、经验、方法架构由已知通往未知的桥梁,提高解题效率. 不过,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为了追求训练速度,习惯应用“以师为主”的教学方式,直接告诉学生“因为……所以……”,表面上帮助学生解决了问题,实際上由于缺少思考与探究的过程,不利于学生获得深度理解,难以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 另外,若在二轮复习中,教师仅以“例题讲解+模拟练习”的方式开展解题教学,容易固化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影响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的提升.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带领学生经历表述、操作、推理、验证等过程,深化学生对知识、方法的理解,并通过有效反思帮助学生将其内化为能力,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笔者以高三二轮复习中的一道圆锥曲线综合题为例,谈谈解题中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几点认识,若有不足,请指正.

(1)求椭圆C的方程;

(2)E,F是椭圆C上的两个动点,连接AE,AF,若两直线的斜率互为相反数,证明:直线EF的斜率为定值.

第(1)问的难度不大,由题意轻松求得椭圆C的方程为+=1. 在求解过程中,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应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然后组织交流,充分展示学生多样的解题过程,以此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2)问有一定难度. 从学生反馈来看,部分学生因无从入手而陷入困境. 为了帮助学生摆脱困境,教师选择问题串的方式进行逐层引导,问题串如下:

①待求的是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预设:待求的是直线斜率,易于联想斜率公式,由此自然求点E和点F的坐标. 这样从结果出发,明晰研究方向.

②点E和点F的坐标是否可求?结合已知条件,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由已知条件可知kAE=-kAF,又A为定点,不妨设直线AE的斜率为k,则直线AE的方程为y=k(x-1)+,将其与椭圆方程联立,可求出点E的坐标(用参数k表示). 同时,还可求出点F的坐标(也用参数k表示). 由此根据斜率公式,问题获解.

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 形成解题思路后,教师鼓励学生将解题进行到底,以此训练学生的运算能力,提升学生的解题信心. 以上方法是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是大多数学生乐于选择的方法. 学生利用该方法求解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换个角度思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里要证明直线EF的斜率为定值,根据这一信息你能知晓什么?这样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发现直线EF的斜率存在,于是直接设直线EF的方程为y=kx+m,然后联立椭圆的方程,消除x后可得关于y的方程,根据韦达定理及已知条件,也可以解决问题.

分析至此,解题思路形成,接下来教师预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择取方法去解答,以此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与逻辑推理等数学素养.

学生顺利求解后,教师呈现学生的解题过程,并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以此在强化通性通法的同时,让学生发现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素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方位拓展,发展数学素养

高三二轮复习不仅要强化一轮复习的效果,还要引导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因此,二轮复习不仅要满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还要通过有效拓展和延伸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水平,培养学生合情推理和数学抽象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1. 纵向延伸,深化理解

上述例题顺利求解后,教师启发学生继续思考,将问题一般化. 例如教师这样引导:若椭圆中心为原点,焦点在x轴上上,A为椭圆上任意一定点,E,F为椭圆上的两个动点,设直线AE的斜率为kAE,直线AF的斜率为kAF,若kAE+kAF=0,那么直线EF的斜率是否为定值呢?问题给出后,教师没有让学生直接求解,而是先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思考与交流,给出如下延伸问题.

延伸 已知椭圆C:+=1(a>b>0)上有一定点A(acosθ,bsinθ),E,F为椭圆C上的两个动点,设直线AE的斜率为kAE,直线AF的斜率为kAF,若kAE+kAF=0,则直线EF的斜率是否为定值?若是,定值如何表示?

教师放手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解题,学生通过解法类比,选择最优的解决思路,求得直线EF的斜率为定值,表示为.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得到结论1.

结论1 已知椭圆C:+=1(a>b>0)上有一定点A(acosθ,bsinθ),E,F为椭圆C上的两个动点,若直线AE和直线AF的斜率满足kAE+kAF=0,则直线EF的斜率为定值.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经历特殊与一般的转化,培养学生直观想象、合情推理、逻辑推理等素养. 同时通过对一般问题的探索,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通性通法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运算素养和推理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解题,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以此提高学生的解题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问题解决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以此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2. 横向拓展,提升能力

椭圆与抛物线、双曲线密切相关,在完成椭圆相关内容的探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拓展,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建构完善的认知体系,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类比联想等能力和素养.

拓展 已知抛物线y2=2px(p>0),A(x0,y0)是抛物线上一点,若任意两条弦AE,AF的斜率满足kAE+kAF=0,则直线EF的斜率是否为定值?如果是,请求出定值.

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证明直线EF的斜率是定值,为k=-. 问题解答完成后,教师预留时间让学生总结归纳,从而得到结论2.

结论2 已知抛物线y2=2px(p>0),A(x0,y0)是抛物线上一点,若任意两条弦AE,AF的斜率满足kAE+kAF=0,则直线EF的斜率为定值-.

设计意图 通过横向拓展进一步加强学生数学表述、合作探究和归纳概括等能力,让学生感悟数学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思考

圆锥曲线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对动点问题的考查更是重中之重),也是教学难点. 在二轮复习中,教师可以将这些热点或难点问题编制成专题,引导学生探索问题的性质与求解思路,以此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提高学生的解题信心.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从一道典型例题出发,通过多角度分析,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掌握通性通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横、纵的拓展延伸,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素养和归纳概括能力. 这样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探究,帮助学生跳出机械式解题训练的束缚,让学生体会类比推理在数学探究中的价值,领悟和把握问题的本质,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总之,解题时要跳出机械式训练,多提供一些时间让学生在问题解决和拓展延伸的过程中进行表述、操作、推理等,以此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王小冬(1979—),本科学历,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解题教学过程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中学数学中的解题教学及案例分析
探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变式训练
浅论新时期中职数学教学
题海无边,方法为船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